第九百四十五章 旭式比喻
    ,直播之荒野挑戰(zhàn) !
    “……”
    不光莉娜在一旁目瞪口呆,觀眾們也在屏幕后集體傻了眼。
    “我靠,旭爺,咱不至于!”
    “笑死我了,旭爺這也太秀了吧,蒂花之秀啊!”
    “別說,我減肥的時候,也是這么干的,一邊聞著紅燒肉,一邊啃著菜葉子。”
    “666,太秀了!”
    “有些人表面是個荒野生存大神,背地里卻是一個苦逼的美食主播!”
    “旭爺該不會是撞到腦袋,額……”
    ……
    陳旭吃著吃著,自己也被逗樂了。
    沒辦法啊,誰讓他餓了好幾天,都沒嘗到肉味兒了。
    大約十多分鐘后。
    整只野耗子都被烤得焦黑一片。
    “咝……呼……”
    他象征性地吹了兩口,然后用手將整只耗子撕開,只聽“咔擦”一聲,外皮被烤得酥脆,竟然還掉渣,而里面的肉倒是還挺油嫩的。
    兩人互相分了食物。
    陳旭忍了這么長時間,早就迫不及待,一口便咬了下去。
    “咯吱……咯吱……”
    野耗子的皮肉、骨頭,以及內(nèi)臟,在他的嘴巴里被牙齒充分切磨,發(fā)出了類似炒豆子一般的聲音。
    “唔……味道比我想象中的要好,沒有什么肉味兒,反而大部分都是內(nèi)臟的味道,帶著點苦味兒,就像是在吃豬肝一樣,估計是因為外皮被烤焦了。”
    陳旭咬了一口烤耗子,趕緊又咬了一口烤蛇。
    同樣,蛇皮在他嘴里也是發(fā)出了嘎嘣脆的聲響。
    “這個就是老味道了,跟雞肉的口感差不多,還是比老鼠要好吃一些……”
    直播間里都是老觀眾了,早就知道不管什么東西,到了旭爺嘴里,都能吃出花來!
    “666,旭式比喻又來了!”
    “不知道咋回事兒,一看到老鼠就惡心,更別提吃了!”
    “其實老鼠還是挺好吃的,兩廣這邊到處都是這樣的小吃,旭爺只不過是沒處理掉內(nèi)臟,沒加調(diào)料而已……”
    “老鼠在我們家這邊叫地猴,還有一道菜叫地猴抱蛋湯!”
    “吃過三吱的路過,表示這些都是小兒科。”
    ……
    陳旭一邊啃著食物,一邊跟觀眾聊天。
    不過,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沒過幾分鐘,那點兒蛇跟老鼠就被吃光了。
    他意猶未盡地舔了舔手上的油星,長舒了一口氣:“呼……總算是有一點兒吃東西的感覺了,這就是脂肪跟蛋白質(zhì)的好處。”
    “因為它們富含大量的氨基酸,可以延長飽腹感,而這一點,是水果植物永遠都達不到的。”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吃了大量碳水化合物,卻還是感覺到饑餓的原因,盡管攝入能量相同,但有些營養(yǎng)元素,還是比不上肉類。”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鈉,也就是鹽分,對我們的精力恢復(fù)有很大幫助。”
    又聊了一會兒天。
    眼見時間不早了,陳旭便想收拾一下東西,準(zhǔn)備睡覺了。
    得益于莉娜今天的幫忙,他們終于不用在地上蹲坐一宿了,可以直接躺在木板床上,美美地休息。
    因為肚子里有熱乎食物。
    莉娜表現(xiàn)得并沒有昨天那么難受。
    可就在兩人剛躺上床沒幾分鐘,陳旭準(zhǔn)備下播的時候。
    忽然間,整個山林內(nèi),再度響起一陣巨大的轟隆聲:
    轟——!
    沒等陳旭跟觀眾們反應(yīng)過來,緊接著,地面便開始微微搖晃起來。
    整個竹棚跟隨著地面,前前后后地晃動著,發(fā)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而旁邊樹林內(nèi)也是一陣沙沙的抖動聲。
    又是地震!
    “臥槽,又來地震了?”
    “不知道這次地震強度大不大啊?”
    “不科學(xué)啊,哪有同一個地方在一天之內(nèi)發(fā)生兩次地震的,按理來說,今天下午的地震震級那么低,余震不可能持續(xù)到晚上吧?”
    “性感地震,在線搖床!”
    ……
    陳旭跟莉娜同樣被這突如其來的地震,嚇得一屁股做起來,趕忙跑出竹棚,找到了空曠的草地蹲下。
    整個地震持續(xù)了大約十幾秒。
    然后便跟下午的情況一樣,每隔半分鐘,再跟上一次余震,直到震感越來越弱,最后消失。
    也虧了他當(dāng)初選擇加固竹棚,這無論是經(jīng)歷冰雹,還是地震,竹棚都絲毫沒有要坍塌的現(xiàn)象。
    陳旭摸了摸地面,確認沒有震感傳上來后,才松了口氣道:“應(yīng)該停了,震級不大,還是有感地震的范圍,只可惜,我下午的時候因為地震摔倒,沒有仔細感覺兩者的差別,不知道這兩次地震誰強誰弱。”
    “應(yīng)該差不多,或者說,這次要比上次還強一些!”
    沒想到,莉娜竟然把話接了過來。
    他微微一愣。
    因為莉娜只是一個生物學(xué)教授,他想不到非地質(zhì)專業(yè)的人,竟然會區(qū)分震級大小。
    地震發(fā)生的時候,絕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yīng)都是想著如何求生,并且心里充滿了恐慌情緒,根本沒心思去注意到地震的大小。
    就算有人心理素質(zhì)過硬,注意到了。
    但有感地震的振幅很小,那么零點幾級的差距,一般人不懂方法,沒有儀器,也無法分辨。
    莉娜似乎感覺到陳旭有些驚異的眼光,不容易啊!
    于是嘴角一彎,自豪地指了指竹棚旁邊的水坑,那是地面不平,下雨積水形成的。
    “下午地震的時候,我跑出了竹棚,順便看了一眼水坑的水波紋波動大小,以此想判斷地震的震級,這是我當(dāng)初參軍的時候,在南部大溪地青訓(xùn)營,野戰(zhàn)隊教官交的判斷方法。”
    “而剛才,我選了同一個水坑作為參照物,借著月光,發(fā)現(xiàn)兩者水波紋波動的大小相同,或者今晚的略大一些,當(dāng)然,我記得也不是特別準(zhǔn)。”
    解釋講到一半,陳旭就明白了。
    地震發(fā)生時,選取參照物是最簡單直接看清地震震級的方法之一。
    瞥了一眼直播間彈幕。
    眼見有人覺得不對勁,他也眉頭微蹙道:“莉娜,如果你推算得準(zhǔn)確無誤,那么恐怕真的要出事兒了,正如有的彈幕說的那樣,一般情況下,同一地點,在一天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是極少出現(xiàn)兩次主震等級相同的地震的。”
    “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