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這分析也太牛逼了(三更)
    ,直播之荒野挑戰(zhàn) !
    莉娜是生物學教授,人體死后的時間特征,她記得自然很清楚。
    兩下一推算,很容得出結(jié)論。
    “沒錯!浮尸死亡時間也就兩天左右,如果真的是被上游的薩拉那河沖下來的,除非河流的速度全程加快,要不然根本不可能在短短幾天內(nèi),就沖到這么遠。”
    “除非是全程水位暴漲,配合地震,山洪傾瀉才能達到這么快的移尸速度……”
    仔細分析過后,陳旭越說越快。
    可沒等他說完,莉娜便打斷了他,“等等,陳,地震,你開玩笑的么?這幾天,我沒感覺到一絲震感啊,而且,阿根廷好像不是多地震國家吧?”
    提到地震,觀眾們也跟著嚇了一跳。
    不少人一下子就想到了之前旭爺在北歐阿爾卑斯山,馬特洪峰差點兒死掉的那次,正是因為板塊活躍震動而產(chǎn)生的雪崩!
    陳旭沒有直接回答莉娜的疑惑,而是閉上閉眼睛,不斷地分析。
    霎時間,全地形適應技能發(fā)動,一個個地形信息仿佛走馬燈一般,快速地在他腦海中閃過。
    幾秒鐘后。
    他猛地睜開了眼睛,急促道:“阿根廷的確不是多地震國家,但莉娜你別忘了,我們現(xiàn)在地處它的西北部,正好靠近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屬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你別忘了,我們現(xiàn)在可是緊挨著智利啊,這個2017年總共地震8800次的超級地震國,還有16年的11.21阿根廷6.4級大地震,這都是活生生的實例。”
    “也許這次的地震等級很低,我們察覺不到震感,但我細想之下,之前我去南部山脈搶空投的時候,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道很長的大裂縫,也許就是地震活動留下的!”
    臥了個去!!!
    幾句話一說出來,觀眾們頓時被震驚得五體投地。
    旭爺這一套分析也太牛逼了!
    上到南美洲宏觀地形,中到歷史大數(shù)據(jù),下到實地細節(jié),這不但需要強悍的荒野地形經(jīng)驗,對邏輯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一個浮尸,竟然能引出這么多東西。
    細思雞恐啊!
    莉娜同樣有些吃驚,“那你的意思是……”
    陳旭接過話:“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板塊活動,絕對不會只震一下的,地震帶來的山洪爆發(fā),還會來!而且會比這一次還要猛,我們得搬家才行!”
    搬家?
    又搬家?
    不少觀眾紛紛發(fā)彈幕惋惜,不光是因為搬家耗時耗力,最關(guān)鍵的是,陳旭這次的宿營地建造的非常完美:
    泥土房子,加烤爐,加陷阱,加黑棕櫚拒馬。
    在野外,已經(jīng)可以算得上是“別墅級”配置了!
    多少生存者羨慕都羨慕不來,如今就這么放棄,著實有些太可惜了。
    看著直播間的各種彈幕,陳旭嘆了口氣:
    “說實話,我也不想搬家,但我二次選址的時候,只考慮了地勢、資源方便性,并沒有算到阿根廷會連續(xù)暴雨,更沒有算到會有地震活動。”
    “兩者相加,別說土屋了,一旦山洪沖過來,連鋼筋混凝土都扛不住!我們那個位置,地勢還是太低了,得想辦法搬到山脈更上面的地方!”
    他這番話說的很正常。
    地震、天氣這種東西,連機器都預測不準,更別提人了。
    陳旭就算知道現(xiàn)在是雨季,難道還能算出哪天暴雨,哪天是小雨么?
    如果真那么神,世界上就不會有災害傷亡這一說了!
    “你打算什么時候搬?”
    莉娜這一開口,等于同意了陳旭的提意。
    她自己也知道,人力是勝不了自然的,別說她們只是模擬野外生存,就算是全副武裝,死在野外災害的,也多不勝數(shù)。
    野外真正可怕的,永遠都是自然,而不是野獸!
    “越快越好,最好是今天!”
    陳旭咧著嘴,“這鬼天氣,說不準什么時候又會下暴雨,到時候地震一來,都得玩完!”
    “那我們抓緊時間吧!”
    說完,莉娜便準備上山,采集帶揮發(fā)油的易燃桉樹皮。
    至于尸體。
    兩人早已經(jīng)告訴了節(jié)目組,而他們都是有生存者手環(huán)定位的,很快就可以找到這里,后續(xù)如何處理,就看他們自己了。
    上山。
    取桉樹皮。
    下山。
    他們只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自從得知暴雨將至,莉娜的動作便尤其快。
    因為她知道,一旦無法在自己痛經(jīng)來臨之前搬家,那么她將會徹底變成陳旭的累贅。
    回到宿營地。
    已經(jīng)接近阿根廷的中午。
    盡管兩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什么物資裝備可搬了,但因為連續(xù)陰雨天氣,周圍的樹木、枯葉都是濕潤的。
    所以,那些用火堆薰干的干柴,反倒是成了香餑餑。
    恰巧。
    陳旭之前為了搬家而編織的籮筐還在,除了那幾個土罐,他還將那些“香餑餑”全部放了進去。
    這樣一來,即使到了新營地,燒火也容易多了。
    準備完一切,接下來到選擇的時候了。
    是直接上山,在北部山脈安家。
    還是改為去南部山脈。
    陳旭給出的答案很明確:北部!
    “根據(jù)我觀察河床的山洪沖擊來看,明顯南岸的侵蝕程度更嚴重一些,這也就是說,一旦發(fā)生特大規(guī)模山洪,南部山脈受到的沖擊會更大!”
    “而且南部山脈留有裂縫,本身山體也不穩(wěn)定,發(fā)生震動后,容易產(chǎn)生山體滑坡,所以,選擇北部山脈會更安全一些,而且要選擇山脊線附近。”
    “之前下暴雨的時候我就跟大家說過,山脊是一條山脈的分界點,也是整座山脈的骨架,相當于樓群建筑的承重墻,是最結(jié)實的地方。”
    “我們在那里安家,會最大程度上減少山體震動帶來的損害!”
    陳旭找了個廢棄的傘帽,將他蓋在了籮筐上,用來擋雨,然后開始跟觀眾們分析著新家的位置選擇。
    “怎么感覺野外生存比考研還難啊!什么都得懂!”
    “現(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我不但缺少生存的體力,還缺少生存的腦子!”
    “我們在都市活得太安逸了,要不然也不會出個事兒就有那么多人受傷、死亡!”
    “是啊,如果多懂一些求生知識、火災、地震就不會有那么多人遇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