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生死勿論
第三百零八章、生死勿論其他朝臣紛紛附和。
“陛下,歐陽大人說的對,此時請?zhí)鞂④姮F(xiàn)身是最好的辦法
“還請陛下不要遲疑,速速請?zhí)鞂④姮F(xiàn)身
“此戰(zhàn)非天將軍不可
就在這時,蕭長風(fēng)站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此戰(zhàn)沒必要讓天將軍出馬
此話一出,大殿上瞬間安靜下來。
過了好一會,一個朝臣說道:“大將軍,匈奴鐵騎驍勇善戰(zhàn),不是我妄自菲薄
“我大魏軍的戰(zhàn)力還是略有不如
“如今大魏叛亂,此戰(zhàn)若是敗了,后果不堪設(shè)想
“為了以防萬一,請?zhí)鞂④姵鰜硎亲罘€(wěn)妥的辦法
程知年等武將聽他這么說,頓時就不服了。
“說什么呢,劉良老頭,難道我們這些將軍都是白吃吃干飯的
“天將軍是厲害,但老子打過的勝仗也是不少
“不錯,老子又不是沒跟匈奴人打過,哪有你說的那么玄乎
“老子看你就是被匈奴人嚇破了膽,在這胡言亂語
叫劉良的朝臣被程知年等武將氣得渾身發(fā)抖,哆哆嗦嗦得指著他們。
“你們只知道逞口舌之利,老夫有哪句話說的不對
程知年重哼了一聲,得意道:“劉良老頭,你句句話都是錯的
劉良知道說不過程知年,也不再跟他爭辯,旋即轉(zhuǎn)頭看向太宗皇帝。
“臣句句都是肺腑忠言,還請陛下明鑒
太宗皇帝嗯了一聲。
“朕知道劉卿忠心為國,你且起身
聽到太宗皇上這么說,劉良心中很是寬慰。
待劉良起身后,太宗皇帝看向蕭長風(fēng)。
“蕭卿,你剛剛說沒必要讓天將軍出馬是什么意思
蕭長風(fēng)拱手道:“陛下,兩個月前一戰(zhàn)之后,大魏需要休養(yǎng)生息,匈奴也需要休養(yǎng)生息
“這個時候匈奴南下,臣以為烏維只是造勢南下,想迫使我們南征大軍回師
“好為江南的賊匪贏得喘息之機
蕭長風(fēng)此話一出,眾朝臣都覺得他說的極為有理。
其實,太宗皇帝也有這個猜測。
江南平叛馬上要高奏凱歌,匈奴這個時候起兵本來就怪異。
不過,他不能自己說出來。
就在這時,歐陽連又說道:“大將軍言之有理
“不過,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倘若匈奴人知道天將軍不現(xiàn)身,趁機攻打大魏,又該怎么辦
“到時,只怕又得生靈涂炭
“這個責(zé)任,大將軍負得起嗎
他今要無論如何也要逼天將軍現(xiàn)身。
蕭長風(fēng)看向歐陽連,云淡風(fēng)輕道:“歐陽大人,老夫從軍多年,就算打不過匈奴,但是擋住匈奴還是有幾分把握
“區(qū)區(qū)小事,又何必勞煩天將軍
李旭一回大梁,江南的反賊必定會死灰復(fù)燃。
到時候,大魏就別想北伐。
“我絲毫不懷疑大將軍的能耐,只是國庫空虛
“現(xiàn)在江南在用兵,倘若北方同時用兵
“且不說兩線作戰(zhàn)乃是兵家大忌,朝廷錢糧又能撐得了多久
歐陽連言之鑿鑿,眾人也覺得很有道理。
兩線作戰(zhàn),糧草不足,這都是兵家大忌。
稍有不慎,就是滅頂之災(zāi)。
“陛下,歐陽大人說得有理
“為了以防萬一,請?zhí)鞂④姮F(xiàn)身吧
“只有天將軍出馬,匈奴人才不敢放肆
太宗皇帝聽到眾大臣這么說,猛然喝道:“好了,不要再說了
“大將軍,你即日點兵五萬,北上抵抗匈奴,務(wù)必不能讓匈奴踏入大魏一步
歐陽連等朝臣聽到太宗皇帝這么說,紛紛下跪勸說。
太宗皇帝主意已定,勢要等平定江南后,再全力對付匈奴。
下朝后,太宗皇帝派人把蕭長風(fēng)叫到勤政殿。
行過禮后,太宗皇帝開門見山道:“蕭卿,匈奴之事朕就交給你了,但你此去北方,朕還有一件事要交代你
蕭長風(fēng)忙問道:“陛下盡管吩咐,臣一定鞠躬盡瘁
太宗皇帝眼神一凝,語氣嚴(yán)肅道:“之前有查到羅方跟反賊有勾結(jié),雖然沒有確鑿證據(jù),但空穴來風(fēng),未必?zé)o因
“此人在幽州手握重兵,對朝廷始終是個威脅
“你去北方后,若有機會,就拿下此人,生死勿論
當(dāng)初沒動羅方,是因為他剛登記,急需穩(wěn)定。
對于前太子和雍王的黨羽,他是能寬恕就寬恕。
但羅方跟反賊有勾結(jié),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幽州。
幽州主將羅方自從得到匈奴南下的消息,就有些坐臥不安。
匈奴人跟大魏一旦開戰(zhàn),他的十萬幽州大軍必定要開赴前線。
匈奴鐵騎的厲害,他一清二楚。
十萬幽州大軍是他的立足之本,損失的越大,他就越危險。
但他現(xiàn)在還是大魏的幽州主將,這一仗要打起來,也由不得他了。
就在這時,一個士兵來報。
“啟稟將軍,朝廷派大將軍為主帥,盧國公程知年、鄂國公尉遲迥、宋國公史大可為副將,領(lǐng)兵五萬前來北方督戰(zhàn)
羅方聽后若有所思得甩了甩手,示意士兵下去。
待士兵下去后,一個將軍說道:“大將軍、盧國公、鄂國公、宋國公都是朝中大將
“皇上把他們都派來北方,不會真想跟匈奴大打一仗吧
蕭長風(fēng)擅于用兵,程知年、尉遲迥和史大可三人都是驍勇善戰(zhàn)之輩。
這個陣仗,實在是太大了。
此話一出,另一個將軍附和道:“極有可能,皇上是個不服軟的人
“兩個月前的那一仗,他不可能不放在心上
“聽說大司馬在江南平叛進展順利,還繳獲了不少財寶
“現(xiàn)在朝廷有銀子了,皇上自然想找匈奴人雪恥
說完,這個將軍轉(zhuǎn)頭看向羅方。
“將軍,朝廷要跟匈奴開戰(zhàn),我軍應(yīng)該怎么辦
其他人也看向羅方,他們心里都明白他們只是表面臣服朝廷。
太宗皇帝也是忌憚十萬幽州軍,才沒有拿他們怎么樣。
他們一直都在保存實力,若大魏跟匈奴開戰(zhàn),他們想保存實力也不行,除非他們造反。
羅方掃了眾人一眼,搖頭道:“事情沒那么簡單,兩個月前,匈奴元氣大傷,不可能這么快就恢復(fù)過來
“他們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