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公文的變化
聊到這個話題以后,張諾一時間連繼續(xù)喝酒的心思都沒有了,直接拉著李承乾就從書房里出來了,目前他狀態(tài)還不錯,反正就喝了點啤酒,沒上頭沒醉意,根本不耽誤處理事情。
師徒倆直接來到了正經(jīng)的辦公大廳,這里才是整個中南區(qū)域的政務(wù)處理中心,除了劃分了縣衙的地方以外,其他所有的官員都在這里日常辦公了。
張諾之前也來過這里,算是混了個臉熟,但是要說他對這里多了解就是扯淡了,畢竟他的工作地點是在軍營,而不是這邊的總督府。
當然了,他不認識別人,不代表別人不認識他,堂堂秦王殿下,還是太子之師,這身份走哪兒都是大佬,更別說這片土地說起來總督是李承乾,但是誰都知道,如今還兼任著中南戰(zhàn)場總指揮的張諾,在這塊地盤上說話比李承乾更加好使。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張諾跟李承乾并肩走進來的時候,所有人都站起來趕緊問好了,不說跟張諾拉近多少關(guān)系,但至少不會得到一個不懂規(guī)矩的評價,他們可是知道張諾在李承乾面前的話語權(quán)有多重的。
就算以前不知道的,從之前李義府被直接拉走到現(xiàn)在都還沒出現(xiàn),就能看出來,張諾真要處理某個人的話,李承乾絕對毫不猶豫的支持。
不過,張諾不是來這里讓他們套近乎的,他直接皺著眉頭沖著眾人點點頭,這就算見過了,然后跟著李承乾的腳步直接到一旁的架子上開始翻卷宗。
這里的卷宗都是記錄的日常事務(wù),為的就是大家伙有時候涉及到某些日常事務(wù)的時候,想起之前處理過的同類事情,但是又記不清細節(jié),那就能直接翻翻卷宗了。
而李承乾和張諾之所以要來這里,也是因為李承乾之前說的那個類似瘟疫的事兒,李承乾其實也只是知道個大概,讓下面人關(guān)注了一下,要說里面的具體清醒,還是得過來翻卷宗靠譜。
李承乾和張諾都沒用其他人動手,自己就照著目錄一路查找過去了。
這對于他倆來說,簡直不要太簡單,畢竟整個大唐的文檔歸整、收納體系都是在張諾的建議下更新、調(diào)整的,別人可能不清楚里面的門道,張諾怎么可能不清楚?
而作為張諾的學生,還一直以助理的身份留在張諾身邊那么些年,這種歸檔、提檔的事兒,李承乾簡直不要太熟悉,這簡直就是他起家職業(yè)了。
師徒倆沒用多長時間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卷宗,也不說話,轉(zhuǎn)頭就走了出去,他們要商量的事情自然不能在這種公開場合來聊。
畢竟他們很清楚,如果真的是瘟疫的話,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徹底滅絕那個地方的一切生命,把人、動物和病毒全部滅殺在那個地方才是最安全的。
可這種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怎么可能當著別人的面去商量?
師徒倆拿著卷宗再次回到剛剛吃飯喝酒的地方,一點都不驚訝原本杯盤狼藉的桌面已經(jīng)收拾得干干凈凈了。
倆人坐在之前的座位上,打開卷宗的文件袋一份份的翻閱了起來。
兩人都沒有說話,但是李承乾卻在不言不語的配合著張諾的習慣,每份他看完的文件,他明明坐在張諾對面,可是他會習慣性的把文件掉個頭放在張諾左手邊,從而方便張諾查看。
這也是李承乾在張諾身邊當助理時養(yǎng)成的習慣,對于這點李承乾很早的時候就得到李世民以及長孫皇后的吩咐了,在張諾面前他就是個小輩,千萬千萬別擺太子架子。WwW.ΧLwEй.coΜ
再說了,李承乾也確實不是那種咋咋呼呼、飛揚跋扈的性子,所以,他在張諾面前一直都是老實孩子來著,張諾也確實喜歡這種聽話的孩子。
不過這時候不是感嘆李承乾聽話懂事的時候,他們倆人這些都只不過是平日里的工作習慣而已,他們的注意力更多的還是停留在文件上面。
如今的大唐文書系統(tǒng)在經(jīng)過張諾以及李世民等眾多大佬連續(xù)開噴以后,已經(jīng)基本上都采用最簡潔、直白的白話文來記錄書寫了。
畢竟傳統(tǒng)的古文,不好懂之類的可以放在一邊,但是很多一字多義的情況就很麻煩了。
公文代表著什么?
那代表的是嚴謹、認真、嚴肅和一絲不茍,而古文當中好死不死的,那種一字多義的情況實在是太多了,不說別的,一個“然”字,就能把很多人頭皮都給抓破還不知道怎么具體界定了。
畢竟古文很多時候一個字的解釋是真的必須要聯(lián)系上下文還得結(jié)合語境來分析的,不然意思會完全不一樣。
這種情況下,無論看文件的是誰,估計都得大罵一聲“書生誤我”了,所以,從張諾培養(yǎng)新生代新式官員開始,就跟李世民攜手一起推動了公文的制度改革。
當然中途自然也是有阻力的,至少在那些老頑固們看來,這些東西就不應(yīng)該改,大唐的公文怎么能如此直白呢。
可偏偏張諾和李世民就是死不回頭,硬橋硬馬的懟了過去,強硬的把整個政策給推行了下去。
其實這中間出力最大的反而不是頂上的那層大佬,而是最底層同時也是數(shù)量最大的那一批官吏。
要知道他們當中,可沒多少人是能做到下筆如有神的,以往寫公文對他們來說簡直太痛苦了,平仄、典故等等東西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寫一次痛苦一次,因為他們是真的沒這個本事啊。
可現(xiàn)在好了,陛下和秦王殿下聯(lián)手推動公文改革,要求簡直簡單得令人發(fā)指,用詞直白、準確、簡潔,沒了,這比之前要求的那些把公文寫成散文、巨作的要求低太多了。
于是,這場原本世人都以為會轟轟烈烈鬧起來的公文改革,就在最頂層以及最底層的支持之下,幾乎沒費什么力氣的情況下,就這么部署到位并且普及開來了。
而現(xiàn)在張諾和李承乾看到的,就是普及公文改革以后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