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張諾的食品工業(yè)
張諾的店鋪很多,而且不像其他家族還遮遮掩掩的,弄個什么家族遠(yuǎn)親或者管事之類的掛名,然后連店鋪名字也是云遮霧繞的,只有到了一定層次的人才知道這家鋪子背后的是誰。
可張諾不一樣,他從來不覺著靠自己本事做生意掙錢有什么丟臉的地方,所以他從一開始就是非常直白的用著“張氏”這么個爛大街的名號。
哪怕他受封秦王名聲大振了,他也沒覺著自己應(yīng)該換個招牌什么的,反而幾乎挑明了告訴所有人,那就是我秦王張諾的鋪子,咋地?
但不同于其他鋪子,今天東西市開張的這兩套商鋪,讓人就有點看不懂了。
首先呢,因為沒有匾額,所以一般人沒法在門外就知道這里面是賣什么的,這無形之中就打消掉了一部分人的積極性。
如果從門上掛著的那個食字布幡來看的話,應(yīng)該是賣吃食的地方,可偏偏走進(jìn)來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不是酒樓飯?zhí)枚皇羌Z食買賣,反而里面靠墻放著一排排貨架。
貨架上也不是隨便亂放的,所有的貨物都放在了簸箕里,一個個簸箕整齊的在貨架上擺著,而簸箕里面的貨物,說實話,哪怕是無意當(dāng)中進(jìn)來的人,也有點看不懂。
首先第一種是一樣看起來跟面條有點像的一條條的東西,但是卻明顯不是粗面或者精面的那種米白色或者淡黃色,反而是一種略帶透明的褐色。
單單這一種別人都看不懂,那就更遑論其他簸箕里面的了,淡紅色的如同樹根一樣的東西,金黃色的如同金葉子一般香氣撲鼻的薄片……
只要走進(jìn)來的顧客,哪怕不知道這里到底是賣什么的,但都不用一盞茶的工夫就會明白,這里,全是吃的。
畢竟,那種充斥在鼻腔里的香氣,那種淡淡的但卻勾得人唾沫直往外冒的食物特有的味道,是怎么也騙不了人的。
長安城里勛貴多,那么手上闊綽的自然就一抓一大把了,張諾的鋪子歷來賣的都是好東西,如今新開的鋪子還是賣吃食的,自然有大把人愿意掏錢試試味道。
畢竟如今誰都知道,秦王殿下可是在長安城里第一個“發(fā)明”了炒菜這一神奇的技藝,硬生生的把原本大唐的飲食水平拉高了一個臺階,如今東西市兩間張諾家的酒樓更是長安城里老饕必去的場所,要是沒去那兩間酒樓吃過所有的菜式,都不好意思叫自己老饕。
如今秦王殿下沒弄什么新菜式,更沒弄什么新花樣,可弄出了一大堆看似如同零食一樣的東西,但就憑著張諾的名聲,也有的是人愿意上來好好試試。WwW.ΧLwEй.coΜ
結(jié)果這一試就試出問題了。
以前的時候,零嘴這東西就是婦道人家以及家里幼子才喜歡的,大老爺們就算嘴饞了,也是弄點下酒菜配上一杯張氏酒坊出來的高度酒而已。
可如今他們卻發(fā)現(xiàn),秦王殿下新弄出來的這些吃食,似乎不僅僅是小孩子喜歡,他們自己也挺喜歡的啊,是真的香啊。
不同于以前的那些果脯、蜜餞之類的甜得掉牙的玩意兒,張諾弄出來的這些個零嘴,味道都比較清淡,似乎就是食物本身的味道。
但他們都有幾個特點,一個就是不貴,比起蜜餞果脯什么的簡直便宜得不要不要的。
另一個就是味道雖然清淡,但是特別的香。
而且不是那種調(diào)料弄出來的香氣,就是食物本身的香氣,這就讓人非常感興趣呢。
最最重要的是,以前的零嘴都是用來打牙祭或者給嘴里添點味道的,可張諾這位秦王殿下弄出來的吃食,不僅僅味道好,而且貌似還挺能填飽肚子的。
據(jù)這些勛貴子弟們從店里掌柜那邊打聽的消息來看,這些東西都是糧食做的,而且就是秦王殿下弄的新糧食,只是重新進(jìn)行了加工而已。
也正因為都是糧食做的,所以能填飽肚子也不足為奇了。
價格不貴、能填肚子、口味不錯,就憑著這幾點,都沒用幾天功夫,這些零嘴就從王公貴族一直風(fēng)靡到了平民百姓。
所以當(dāng)張諾收到消息,說新開的零食店倉庫都告急了以后,他整個人都是懵的。
臥槽,這東西居然好賣到這個地步?
張諾之前就想到這些應(yīng)該銷路不錯,畢竟大吃貨帝國嘛,只要是往嘴里塞的東西,能做到物美價廉這一點,一般銷量都不會太差。
可他萬萬沒想到銷量會這么好啊。
但轉(zhuǎn)過頭來他就頭疼了,這庫存快沒了一時之間也不大好辦啊,因為這東西是在平壤城生產(chǎn)的啊。
沒錯,地瓜干、紅薯片、粉條等等一系列吃的,都是平壤城里那個食物研究小組按照張諾所說的弄出工藝以后,由平壤城的食品工廠生產(chǎn),然后海陸聯(lián)運給送到長安城里來的。
這是張諾在平壤的平局當(dāng)中的一個小點而已。
在他看來,整個高麗半島,最適合的就是成為工農(nóng)業(yè)基地,畢竟后世的北大荒此時就已經(jīng)在他的管轄范圍內(nèi)了。
雖然之前在他的安排下,那些地主們都種上了各種各樣的糧食,并且張諾也承諾了包銷。
可直接把糧食運到關(guān)內(nèi)販賣的話一個掙得太少太沒水平,根本沒有任何產(chǎn)品附加值,只是低買高賣的掙個辛苦錢而已。
另一個則是因為在如今運力緊張路途遙遠(yuǎn)的情況下,運輸原材料無疑是最浪費運力的行為。
所以,張諾果斷的在平壤城建立了食品工廠,把絕大多數(shù)產(chǎn)品都加工成成品或者半成品以后,再打包送到藍(lán)田城這邊進(jìn)行二次加工或者分包售賣。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張諾的這一項投資無疑是非常成功的,順利的帶動了長安城里新一輪的飲食風(fēng)潮,讓無數(shù)看起來古板正經(jīng)的官員大爺們都習(xí)慣性的回家以后,隨手往嘴里放上一塊地瓜干嚼嚼。
但這運輸?shù)膯栴},想想也是頭疼啊,而且平壤城那邊還得加大生產(chǎn)力度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