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科研人才許博文
農業(yè)的事情好安排,畢竟這東西得看天看時節(jié),不能說今天安排種什么,然后明天就所有人拎著鋤頭去干活了。
如今的張諾也只是做好規(guī)劃而已,光調集、運送糧種以及打造各種農具,這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不過好在如今的高麗各個地方其實都屬于雙重管理,不僅有張諾選派過去的官員在治理地方,同時還有拿下了當地土地的股東派來的管事。
兩者之間沒有矛盾是不可能的,但至少在目前來看還是能和諧共處的!
畢竟一個為了自己的政績,一個是為了國家的利益,都需要地方的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
張諾在這方面至少暫時來說還是放心的,當然了,主要也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因為有他在,至少威壓整個高麗沒問題,他堂堂秦王,一戰(zhàn)滅高麗,還帶著這么多人發(fā)財,那威壓可不是開玩笑的。
說句不好聽的,要是得罪了張諾,那就等于得罪了他背后那一大批跟著發(fā)財的股東,到時候可能被人弄死還不知道誰下的手。
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里至少暫時是根本不可能出現什么資本主義萌芽的,因為商人雖然目前有了那么一點點地位,可實際上真沒多少。
如果想跟明朝時那樣控制官場、培植勢力什么的,不說李世民所代表的皇家了,連世家、貴族都會先一步滅了他。
畢竟,你要進入官場培植勢力,那就是侵占其他人的地盤啊,那不弄死難道留著過年?
另外,目前來說,小生意什么的,普通人弄一弄還行,大型貿易之類的,全是在勛貴手中把持著,根本沒對民間放開,暫時也根本不可能放開。
不過,資本主義萌芽沒有出現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這幫子勛貴們并不是一味追求利潤的。
沒錯,這幫子勛貴們畢竟基本上都是在朝堂,他們才是真正跟這個國家深深綁定在了一起。
國家興盛,他們的家族就更加的興盛,而國家衰敗的話,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尤其是國戰(zhàn)的時候。
基本上只要是國戰(zhàn),那么其他人或許有活命的機會,而貴族的話,除非是非常有用且投降了的,否則絕對是滅門。
所以,張諾目前來說好還是不需要操心這些事情的,等著跟這些勛貴們共贏就是了。
至于說有些家族吃飽喝足以后慢慢腐朽、不求上進怎么辦,那不是還有老李在嘛,老李雖說不殺功臣,可他對于這些勛貴家族在歷史上下手可真夠狠的。
閑話少敘,弄完了農業(yè)方面的建設規(guī)劃以后,張諾溜溜達達的就來到了設立在城市角落里的研究院。
老規(guī)矩,不管是設置在藍田城的研究院還是平壤城的,首先第一個要求就是戒嚴,不管是里面的工匠還是科研成果,張諾可不想一不小心就被人給竊走或者毀了。
當然了這里的駐地也是暫時的,以后會搬遷到城外一個專門的地方,畢竟隨著科研的不斷發(fā)展,研制的東西是越來越大的同時也越來越危險了。
不管是蒸汽機還是其他大型器械,放在城里研究終究還是不方便的。
張諾的安排就是等工業(yè)區(qū)弄好了,在里面直接劃出一大片地方作為科研院所的駐地就是了。
這樣的話,原料調撥也方便了許多,而且很多時候有什么好的科研結果誕生的話,還能直接去工廠那邊實踐呢。WwW.ΧLwEй.coΜ
科研區(qū)這邊目前主要的項目就是蒸汽機,張諾實在是太想弄出火車這東西來了,有了火車的話,哪怕速度慢一點,但至少可以做到舒舒服服睡一覺就能遠穿千里。
同時,火車的出現將會改變整個大唐的局面,說句不好聽的,每個區(qū)域都會被火車這東西給改變。
畢竟要想富先修路嘛,這個年代還有什么路還有什么運載方式能跟火車媲美呢。
不過,要想真正把蒸汽機這一偉大的發(fā)明在這個時代重現出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目前整個平壤城科研區(qū)的負責人是個叫許博文的年輕人,這人也是個奇葩,因為他不同于藍田城研究所里那些工匠,他可是個正兒八經的士子,同時還有個八品的官身在呢。
可是他從小就喜歡鼓搗這些東西,后來憑借學識和愛好如愿進了工部,可惜工部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根本不注重新式器具的研發(fā),更多的還是制造以及大型工程建造。
好在他碰到了張諾,于是他幾乎是立馬辭掉了工部的職務跑了過來。
也好在張諾那時已經獲封秦王了,在他家人看來,從工部跳到秦王麾下似乎也沒什么,反正工部那個破職位也只是個底層官吏罷了。
許家雖然不是什么大家族,但家里也有好幾個四五品的官了,消息自然靈通,自然知道這位秦王殿下可不是那些無權無勢的廢物藩王,這是真正的實權親王。
果然沒多久他們就知道了許博文被秦王殿下點名帶到高麗負責新項目的消息,雖然許博文不能告訴家里他現在干的是什么。
可光他之前拿回來的官身、錢財獎勵就已經足夠家里欣喜若狂了,雖然不知道是干的什么,但官場上的道理他們都懂,越是不能說的越是緊要的事。
如今更是被秦王親自點名去到高麗,那肯定是好事啊。
張諾也對于這個許博文印象非常好,主要是因為他既有算學、語言文字等基礎,又有普通工匠沒有的見識,更重要的是他那種一直保持著的興趣。
這幾點加起來就非常難得了。
在張諾看來,如果單憑利益驅動的話,科研這東西是不能長久的,畢竟說不定哪天就喂飽了,那豈不是就失去前進的動力了?
只有興趣和旺盛的好奇心能驅動人不斷的向前,許博文在這方面無疑是非常優(yōu)秀的,所以張諾也不吝于好好培養(yǎng)他一次,同時也是想看看,能否在他身上發(fā)生一些他想看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