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準備
而目前,世界各主要強國都已經(jīng)隱隱約約的觸碰到了原子質量化為能量的物理規(guī)律,并且紛紛對利用這一原理制造新型炸彈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
比方說英國。
這個老牌帝國雖然現(xiàn)在因為戰(zhàn)爭而不斷流失力量,但仍具備不俗的科研底子,它在二戰(zhàn)之后還成為了全球第一個研制出航母蒸汽彈射器的國家,對于物理學的研究也是一直處于世界前沿階段。
因此,英國也已開啟了核武器研究。
只是由于戰(zhàn)爭影響,風雨飄搖之中的日不落帝國早已不如往日那么輝煌了,國力被戰(zhàn)爭所不斷吞噬,人力、物力、財力均無法供應上,無奈之下,英國只能派出詹姆斯-查德威克科學家?guī)ш牐s赴美國參加曼哈頓計劃。
同時,蘇聯(lián)也于今年也開始了對核武器的研究。
蘇聯(lián)內務人民委員部的頭號人物貝利亞,敏銳的發(fā)現(xiàn)了核武器這種跨時代彈藥的可怕之處,并且立刻向斯大林提交報告。
在貝利亞的報告之中,他稱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已經(jīng)開始利用原子的能量達到軍事目的,法美英德等國在1939年前后就展開了大量科研活動,為了在新型的原子武器上不被資本主義世界拉開差距,蘇聯(lián)必須迎頭趕上才行。
很快,蘇聯(lián)國防委員會就會下令,開始組織開采鈾金屬礦的工作,蘇聯(lián)科學院也將對原子核裂變展開研究,即使在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鏖戰(zhàn)之際,蘇聯(lián)也開始了對核武器領域的探索。
德國同樣也對核武器有了一定初步的認識,其在席卷北歐之后,于挪威建立了重水工廠,并且由于掌控了比利時與挪威之后,又獲取了足夠的鈾礦,更是具備了向核武器發(fā)起沖鋒的能力。
只不過,德國的國力相當有限,其一方面要在西邊應對英國,一方面又要在東邊與蘇聯(lián)戰(zhàn)成一團,還有一面要在北非作戰(zhàn),戰(zhàn)爭需求巨大。
于是乎,與英國一樣,德國在短時間內可沒有足夠的資源投入給原子彈項目,再加上對火箭發(fā)動機和導彈項目的研究,能夠投入核武器研究的資金就更少得可憐了。
相比之下,恐怕只有美國能夠承擔得起這可怕的預期投入了。
美國研制核武器的項目代號——曼哈頓計劃。
而曼哈頓計劃可謂是投資巨大,25億美元打底,直接參與人員達10萬人,全過程期間動用人力高達60萬,看不見無法計算在內的成本更是不計其數(shù),對于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這簡直就是一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洞。筆趣閣
無論是英國還是德國,都無法承受的起這么多的投入。
但是財大氣粗的美國卻承擔得起——別看原子彈砸錢多,但整個曼哈頓工程也就25億美元,而美國為了B29戰(zhàn)略轟炸機項目卻足足砸了30億美元!
30億美元,足夠買上50艘重型航空母艦了。
25億美元研制的原子彈,結合30億美元研制的B29戰(zhàn)略轟炸機,才讓核彈具備了實際的遠程投放能力。
否則制造出核彈卻沒辦法砸到對方的國土上,也就只能充當核地雷來用了。
此刻,在羅斯福的授意之下,美國已經(jīng)糾集動用了十萬人參與到研究工作之中,這之中匯聚著全世界各個專業(yè)領域之中的頂尖專家,其中就有奧本海默、愛因斯坦、康普頓、吳健雄、馮諾依曼、錢學森、錢三強這些代表著人類智商巔峰狀態(tài)的頂尖大佬。
而更加特殊的是,美國的曼哈頓計劃之中,還得到了一個世界超級軍火公司的參與。
那就是位于特拉華州的天刃公司。
天刃公司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在曼哈頓計劃提出之前,就已經(jīng)向羅斯福多次發(fā)出了建議信,建議美國與其合作研制核武器,并且隱隱約約的表現(xiàn)出了自身對原子能研究水平之資深。
為了確保曼哈頓計劃成功,羅斯福理所當然的邀請?zhí)烊泄疽煌M入該項目,展開了對原子能領域的秘密合作與研究。
而在衛(wèi)平的授意之下,天刃公司這個代理人,正式成為了攪弄原子風云的一雙白手套。
該公司在這一領域之中提出了數(shù)條研究路線,它發(fā)出的建議,看似十分具有跨時代的指導性,但實際上卻很難在實踐中完成操作,還會不斷的將一些研制工作引入錯誤的方向。
表面上看來,天刃公司的加入極大的拓寬了理論研究的思路,卻在實際上大大的降低了快速實踐研究的速度,并且額外的產(chǎn)生了眾多成本。
而與此同時,在衛(wèi)平的授意之下,李長林開始秘密與曼哈頓計劃中的華人科學家們展開接觸。
一直留在美國本土的李長林,代表衛(wèi)平本人向華人科學家們陳述了國內目前的情況,并且積極的鼓舞他們回到祖國,為一個即將建成的嶄新的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去添磚加瓦。
華人科學家們將信將疑,他們雖然看得到報紙,知道國內大概是個什么情況,也知道紅色的人民力量正在以不可阻擋之勢快速崛起,卻不知道如今東方戰(zhàn)場居然已經(jīng)是改天換地的模樣了。
而當這些華人科學家們知道了國內的真實情況之后,頓時感到無比激動和欣喜。
他們縱然在美國科學界有著不錯的地位,但正如共和國當初要研制核武器之時,這些海外科學家們不顧條件簡陋、外國威脅、物資不足也要回國奮斗一樣,他們同樣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為了美國研究核武器,即使成功了,那也只是鋒利了美國的長劍而已。
可為了祖國研究核武器,卻是鑄就了中華民族的堅盾!
李長林則讓這些等不及回國看看的科學家們稍安勿躁。
在秘密的交流之下,李長林避開了FBI的眼線,成功的說服這些科學家們暫時先留在曼哈頓計劃之中,先進行理論層面上的研究,等到時機成熟再安排回國。
此外,李長林還告訴他們,祖國也早已在兩年之前就展開了對核武器的研究。
目前,北陵特一區(qū)在提純鈾235的技術路線上已經(jīng)突破性的走出了兩條研究路徑,而對于鈾礦的發(fā)掘也開始于內蒙古正式推進了,只要技術能夠跟得上,就一定能夠實現(xiàn)輝煌的成功!
【作者題外話】:三更,求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