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迷津復(fù)迷津
殺意是有的,這一點李顯自是不會否認(rèn),就前世明崇儼的種種狂悖行徑而言,李顯對其確實是動了殺心,然則該如何下手李顯卻尚未有個準(zhǔn)主意,大體上不過是一閃而過的殺念罷了,其實并未想得過多,可就是這么個深藏不露的念想居然會被李淳風(fēng)一口道破,饒是李顯也算是心機(jī)深沉之輩,卻也被驚得不輕,手顫之下,茶水傾覆而下,登時便灑得滿幾子都是。
“哎呀,水燙,小王失手矣,海涵,海涵?!?br/>
甭管啥理由,殺人都不會是件好事,自是不足為外人道哉,別說李淳風(fēng)這么個談不上熟識之人,便是心腹手下也說不得,故此,李顯心雖慌,可口中卻絕不肯承認(rèn),假作燙傷了手狀地噓唏了起來。
“殿下既知燙,且稍緩如何?”
李顯這招王顧左右而言其他著實太過明顯了些,以李淳風(fēng)這等老辣之輩,又豈會看不出來,只不過李淳風(fēng)卻并沒有出言點破,而是語帶雙關(guān)地回了一句道。
“當(dāng)然,當(dāng)然,李太史這茶好,小王一時貪杯,呵呵,讓李太史見笑了,啊,對了,小王先前在后園里見一片光亮耀眼無比,可是李太史與那明崇儼較量劍術(shù)么?”李顯自是不想再討論殺不殺人的問題,附和了幾句之后,趕緊轉(zhuǎn)開了話題。
“確實如此,那明公子年歲雖不大,可一身本事卻是了得,老朽在他這個年歲,尚不及其一半,后生可畏啊?!崩畲撅L(fēng)此番倒是沒有避而不答,手捋著花白的長須,感慨地回道。
“李太史過謙了,滿天下誰人不知李太史不單識天文,懂陰陽,便是劍術(shù)亦是天下之冠,小王慕名已久矣?!崩铒@恭維了李淳風(fēng)一番之后,突地跪直了身子,拱手為禮道:“小王向來體弱,自知資質(zhì)平庸,然向道之意卻誠,今日冒昧前來,便是想拜入李太史門下,習(xí)些劍術(shù),也好強(qiáng)身健體,還望李太史能成全小王孜孜之心。”
李顯這一表明了來意,李淳風(fēng)當(dāng)即就沉默了下去,良久不發(fā)一言,唯手捋長須,一派深思之狀,看得李顯心焦萬分,卻又不好出言催促,只能是眼巴巴地看著李淳風(fēng),滿眼里全是期盼之色。
“劍術(shù),小道耳,以之健身或可,卻非正道,殿下若是欲學(xué),本無不可,只是老朽卻不足為殿下師?!崩畲撅L(fēng)沉吟了良久之后,總算是開了口,可說出來的話有如一盆涼水淋頭一般,令李顯十二萬分的失望與泄氣。
“李太史既言如此,小王也不敢相強(qiáng),或許是緣分未到罷,且容小王暫退,他日再來就教?!崩铒@見李淳風(fēng)婉拒了自己的請求,雖失望得緊,卻不敢就此失了禮數(shù),苦笑了一下,干脆利落地打算告辭而去。
“殿下且慢?!崩畲撅L(fēng)見李顯作勢要走,忙抬了下手道:“非是老朽藏私,實是因老朽有心而無力,唔,不瞞殿下,老朽已備好辭呈,開年之后便要上本乞骨,老朽余年已少,若是因此耽擱了殿下卻是不好?!?br/>
“這”前世那會兒李顯壓根兒就沒關(guān)注過李淳風(fēng)其人,自是想不起李淳風(fēng)究竟是哪年過的世,此時一聽李淳風(fēng)不像是在說客套話,不由地便愣住了,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分說才好了。
“老朽之道于殿下并不相合,殿下若是一心向武,朝中倒有一人足可為殿下之良師也?!崩畲撅L(fēng)見李顯愣了半晌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笑,出言提點了一句道。
“哦?還請李太史賜教?!?br/>
李顯之所以想習(xí)武,其實更多的是要向世人擺出一副棄文向武之架勢,以證明自己無意皇位罷了,至于拜師李淳風(fēng)么,也就是想著既然要拜師,那就拜最強(qiáng)者為師,于裝模作樣間,順便習(xí)上一身本事也是好的,倒不是一定非要學(xué)劍術(shù)不可,故此,這一聽李淳風(fēng)要給自己推薦良師,李顯立馬就來了興致,緊趕著便出言追問道。
“左驍衛(wèi)左司階李伯瑤當(dāng)可為殿下之良師?!泵鎸χ铒@的追問,李淳風(fēng)并沒有賣關(guān)子,笑著回答道。
“嗯?”
一聽這么個陌生的名字,李顯不由地便有些子傻了眼了此際初唐名將雖大多凋零,可還有李績、蘇定方、程知節(jié)、薛仁貴等大將健在,若李淳風(fēng)建議的是這些人中的一個,李顯自是不會有絲毫的驚疑之處,但也絕不會照著去做,理由么,很簡單,這些都是朝廷重臣,就李顯那皇子的身份而言,除非是皇帝下詔,否則的話,這幫重臣斷無可能收一個皇子為徒,當(dāng)然了,李顯自身也不可能去干那等犯忌的事情,不過呢,話又說回來了,若是真能拜這些名將為師,李顯本人可是樂意無比的,只可惜形勢所然,沒那種可能性罷了,但這絕不意味著李顯就情愿胡亂拜師,畢竟沒誰愿意找個無能之輩來教導(dǎo)自己的。
李淳風(fēng)微微一笑,提點了一句道:“李司階官職雖卑,然確有真才實學(xué),其父便是將作少匠李德騫?!?br/>
“衛(wèi)公之后?原來如此,只是,唔,只是,罷了,小王且去試試也好?!崩畲撅L(fēng)此言一出,李顯立馬就醒悟了過來,已知那李伯瑤竟然是一代名將李靖之孫,一想起李靖的驚天武略,心倒是為之一動,可卻知曉此事恐不是那么容易能辦得到的,只因李靖一脈在朝中任職者頗多,然則門風(fēng)甚嚴(yán),素來少與朝臣私交,更不曾參與過皇權(quán)更替,這可是當(dāng)初李靖親自定下來的門規(guī)無論是當(dāng)年的玄武門之變還是后頭的魏王李泰與太子李承乾之爭,李靖全都采取了旁觀中立的態(tài)度,其后人遇事也大多如此,很顯然,李顯想要拜入李氏門下實非易事。
“一啄一飲皆有定數(shù),逆天改命雖可,然,定數(shù)一改,變數(shù)即生,興亡成敗或難逆料矣!”李顯這頭方才為拜師之事煩惱不已,那一頭李淳風(fēng)突然感慨地長嘆了起來。
什么?這老頭還真看出了蹊蹺了?該死!啊,對了,先前那明崇儼似乎對此也有疑慮,難不成咱臉上還真掛著“重生”二字么?重生乃是李顯心底里最大的秘密,向不敢對人言,此時一聽李淳風(fēng)的感慨里隱隱有點明自己身上出了變數(shù)的意思在,李顯這一驚自是非同小可,臉色雖尚能繃得住,可額頭上的汗水卻是不由自主地沁了出來。
“李太史此言何意,莫非小王身上可有不妥么?”李顯到底是閱歷過人之輩,心中雖驚,可外表上卻并不算太慌,掩飾地一笑,索性便將話題挑明了來問。
“是有意外,只是妥與不妥卻非老朽可以斷言。”李淳風(fēng)并沒有隱瞞,捋了捋胸前的長須道:“老朽略懂陰陽,順天或可,逆命卻是難為,殿下之額寬而飽滿,本是貴極之象,卻因眉間有橫紋,屬苦厄之相,歷劫必多,今竟新生一豎暗紋,當(dāng)主刀兵,是吉是兇,殊難逆料,老朽無能,斷之不出,實不敢妄言?!?br/>
吉兇難料?好個吉兇難料,我命由我不由天!李顯早已不是從前的那個懦弱膽小之輩,面對著莫測的命運(yùn),他并不打算就此隨波逐流,更不打算認(rèn)命了之,面對著李淳風(fēng)那聽起來令人悚然的批語,李顯不單不慌,反倒激起了心中的豪氣,猛然坐直了身子,咬了咬牙,放聲大笑了起來,笑聲里滿是豪情與抗?fàn)幹狻?br/>
“殿下豪情,老朽感佩,惜乎老朽數(shù)將盡,恐不能見殿下挽狂瀾之英姿,可嘆,可惜矣!”李顯盡管只是放聲大笑,殊無一語,可李淳風(fēng)顯然是聽懂了笑聲里的韻味,感慨了一聲之后,手一伸,不知從何處變出了個小匣子,欠身而起,雙手捧著,走到李顯身前,躬身奉上。
“李太史,這是”李顯大笑方畢,突見李淳風(fēng)奉上這么個小匣子,不由地便是一愣,并沒有急著伸手去接,而是疑惑地問道。
“殿下無須多慮,此匣已密封,他日若有人持匙求見殿下,必能開之?!崩畲撅L(fēng)并沒有名言,而是留下了個懸念。
“長有賜,不敢辭,李太史美意,小王生受了?!崩铒@心思轉(zhuǎn)得飛快,認(rèn)定李淳風(fēng)對自己當(dāng)無惡意,自也就不再矜持,伸出雙手接過了小匣子,慎重地捧著,很是恭敬地回了一句道。
“如此甚好?!崩畲撅L(fēng)見李顯接過了小匣子,臉色立馬有如重負(fù)得釋一般地長出了口氣,點了下頭道:“殿下切記,相由心生,但能持身以正,心系萬民者,無往而不利也,老朽言盡于此,殿下宜行矣?!?br/>
“多謝李太史指點迷津,時辰不早了,小王告辭?!崩铒@是明白人,心中盡自尚有無數(shù)的疑慮,可一聽李淳風(fēng)下了逐客令,卻也不愿失了禮數(shù),這便順勢站了起來,捧著小匣子,略一躬身,出言請辭道。
“殿下好走,老朽不送矣,他日若有大礙難,記得向北走?!崩畲撅L(fēng)沒有挽留李顯,只是陪著李顯轉(zhuǎn)過屏風(fēng)之際,突地出言提醒了一句道。
大礙難?向北走?李顯一聽此言來得蹊蹺,不由地便愣住了,疑惑地側(cè)臉看向李淳風(fēng),張口欲問,可一時間卻又不知該從何問起。
“玉磯,代老朽送殿下?!崩畲撅L(fēng)顯然不想給李顯發(fā)問的機(jī)會,不待李顯張口,便即提高聲調(diào)呼喝了一聲,而后對著李顯拱了拱手,一轉(zhuǎn)身,徑自轉(zhuǎn)回了房中。
“殿下,您請?!辈淮铒@回過神來,小道童已跑上了前來,對著李顯比劃了個“請”的手勢,一派送客出門之狀。
“有勞了?!笔乱阎链?,李顯見已無法再從李淳風(fēng)處得到解說,自也不愿相強(qiáng),只能是無奈地聳了下肩頭,由玉磯子陪著出了李府,腳步雖沉穩(wěn)如昔,可心里頭的迷津卻遠(yuǎn)比來時要多出了無數(shù)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