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 大戰(zhàn)高潮#183;北非戰(zhàn)役
德國首相與國王,完全兩種不同態(tài)度、不同政治立場,針鋒相對的廣播講話一前一后發(fā)表。國王宣布無條件投降,首相卻在呼吁全民拿起武器,打一場人民戰(zhàn)爭。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沒有如希特勒所希望的那樣,激起全國軍民新一輪抗戰(zhàn)高潮。
相反,許多早已厭倦了這場戰(zhàn)爭的德國人,開始高舉“忠于國王、忠于德意志”的大旗,加入到向安西、波蘭、丹麥、荷蘭四個國家軍隊的投降陣容中去。
三天,五百萬德國人先后宣布忠王投降。也是三天,一千萬德國人宣布支持首相、堅持抗戰(zhàn)。于是,在四國大軍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另一種旋律出現(xiàn)在了這幕戰(zhàn)爭交響劇中。
許多忠王的投降德國人,竟然為了盡快讓德意志恢復寧靜,他們也拿起了武器。但是,他們不再是對四國聯(lián)軍開火,而是掉頭、直接向他們的同胞發(fā)起了攻擊。
在德國北部,短短三天之內(nèi),以六十萬投降德國軍人、警察和憲兵為主的軍隊,迅速在唐朝指示下組建起協(xié)戰(zhàn)軍。三天的對立性沖突后,協(xié)戰(zhàn)軍兵員竟然達到了一百萬余萬人。
這些協(xié)戰(zhàn)軍,沒有投降便乖乖呆在原地。他們,拿起武器,在四國聯(lián)軍的督促下,成為了屠殺支持希特勒一派德國人主力軍。
在隨后的十天內(nèi),德國大地上,上演了一幕德國人內(nèi)部互相大屠殺的慘劇。十天之內(nèi),協(xié)戰(zhàn)軍向杜聿明、郝夢齡送上的人頭數(shù)字。高達一千二百萬。
而那些支持希特勒的瘋狂納粹主義者,也在這十天之內(nèi),殺掉了至少二百萬全副武裝,連兒童都人手一把手槍的忠王份子
殺吧!讓德國人縱情地殺他們的同胞吧!唐朝密切關(guān)注了十天的德國戰(zhàn)況,在杜聿明、郝夢齡順利擊潰古德里安集團軍群,攻占了紐倫堡、維爾茨堡、大法蘭克福,與丹麥、荷蘭聯(lián)軍形成了集軍并對慕尼黑態(tài)勢后,唐朝啟動了另外一個戰(zhàn)場的戰(zhàn)役計劃。
1940年4月14日,安西共和軍第八集團軍群,在朱可夫、崔可夫兩位上將帶領(lǐng)下。在全世界關(guān)注德國、美國內(nèi)部戰(zhàn)亂的時候。悄無聲息地突然在摩洛哥強行搶灘登陸。旋即,代號“火炬行動”的戰(zhàn)役全面開啟。
西部特混編隊在年4月12日日出前分別在3個不同地點登陸:摩洛哥的薩菲、穆罕默迪耶及邁赫迪耶-克尼特拉,由于相信維希法軍不會進行抵抗,安西共和軍因此沒有預先的炮火準備。
在之前一晚。朱可夫嘗試突襲。其部隊包圍維琪法國將領(lǐng)查爾斯.阿瑞斯特.保羅.諾蓋斯少將的別墅。但也趕往前線貝當政府二號人物諾蓋斯用電話指揮就近的維希法軍阻止了這次襲擊,加上,這次襲擊令諾蓋斯意識到安西共和軍的全面入侵即將來臨。因此他立即命令加強維琪法軍的海岸防御工作,
在薩菲港,盟軍的登陸非常成功,最初登陸時安安西共和軍沒有開火,希望法軍不會抵抗,但當維琪法軍的海岸炮群開火攻擊盟軍運輸船只后,安西共和軍開火還擊。
當安西共和軍司令朱可夫?qū)④姷竭_后,法軍狙擊兵攻擊在薩菲海灘的入侵部隊,大部分登陸行動均比時間表落后;
航空母艦艦載機提供的空中支援攻擊了安西共和軍為增援進攻部隊而開出的車隊,薩菲的守軍在4月14日中午投降,到4月15日,剩下的守軍被消滅及朱可夫?qū)⑵浯蟛糠植筷犻_往圍攻卡薩布蘭卡。
在克尼特拉一帶,登陸部隊在苦戰(zhàn)之中,而第二波登陸被迫延遲,這給予維希守軍一些時間重組防務,而繼后的登陸行動在海軍炮火支援下進行,航空母艦艦載機的支援下,進攻部隊掃除障礙及攻占目標。
在穆罕默迪耶一帶,天氣情況對登陸行動極為不利,在日出后登陸灘頭處于維希法軍炮火控制下,美國叛將巴頓、新編海外集團軍群在早上8時正登岸,稍后登陸灘頭變得鞏固,海外新集團軍群于4月15日反包圍卡薩布蘭卡,該城在守軍最后總攻開始后一小時內(nèi)投降。
一般來說,維希法軍在摩洛哥境內(nèi)的抵抗微弱),維琪法國海軍在卡薩布蘭卡駐有一支強大的分遣艦隊,包括未完工的戰(zhàn)列艦讓.巴爾號、數(shù)艘巡洋艦及驅(qū)逐艦向灘頭堡發(fā)動突襲但被強大炮火擊退,法軍損失了很多艦只,主要艦只逃脫及加入反安西盟軍作戰(zhàn)。
與卡薩布蘭卡戰(zhàn)斗展開的同時,安西共和軍中部特混艦隊分別在三個灘頭登陸,二個在奧蘭以西而另一個在東面,在最西面灘頭的登陸被延遲因為當盟軍的掃雷艇正在開辟通道時,一艘法國護衛(wèi)艦出現(xiàn),一些延遲及誤會、對登陸艦只的破壞是因為水深及沙土深永不足;
雖然已經(jīng)通過望遠鏡觀察過,但沒有任何情報人員在海灘上登陸以決定狀況,這與后來的兩棲突擊如大君主作戰(zhàn)不一樣,他們會大君主作戰(zhàn)在入侵前的偵察情報。
安西共和軍坦克游騎兵第1營在奧蘭以東登陸及很快攻占了阿爾澤的海岸炮臺,安西共和軍步兵亦嘗試直接在港口登陸,以阻止守軍破壞港口設施及炸沉船只,但這個代號為后備役軍人行動的計劃卻因2艘盟軍驅(qū)逐艦被法軍艦只的交叉火力擊毀而失敗,法國海軍艦只從港口突圍及攻擊盟軍入侵艦隊,但它們卻很多被擊沉或擊傷。
法軍炮群與安西共和軍艦隊在4月14日至4月15日間不斷交火,同時法軍在奧蘭及附近一帶頑強抗擊,但安西共和軍海軍戰(zhàn)列艦的強大炮火卻迫使守軍在4月16日投降。
火炬行動中美軍傘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首次參戰(zhàn),安西共和軍第509空降老不從西班牙登機,穿過直布羅陀上空,意圖在奧蘭附近空降及攻占tafauay及youk-les-bains機場,空投時在航行及與地面上的法軍友軍之溝通出現(xiàn)問題,因此很多傘兵在沙漠上降落,雖然該旅傷亡慘重,但仍然攻占兩個機場。
根據(jù)在歇爾謝爾的協(xié)議,協(xié)議是在4月17日凌晨生效及持續(xù)至早上,當入侵部隊到達海岸時,一支為數(shù)400人的法國守軍在阿爾及爾進行抵抗,他們占領(lǐng)電話轉(zhuǎn)換機樓、電臺、政府建筑物及第19軍總司令部。
羅拔.梅菲勸諫法軍在北非的高級指揮官阿爾方斯.朱安將軍及其他抵抗者投降,當?shù)挚拐咄督岛螅彀沧兂闪藨?zhàn)俘,梅菲要求朱安投靠盟軍安西共和軍,但突然發(fā)生出乎意料的事:維琪法軍總司令弗朗索瓦.達爾朗海軍上將突然在阿爾及爾出現(xiàn),朱安堅持要同達爾朗接觸,而梅菲不能夠促成他們其中一方與安西共和軍合作,在早上維琪法國憲兵隊到達及釋放了朱安及達爾朗。
在這天法軍失去了時間以固守在政變時攻占的地區(qū),令安西共和軍可以在沒有遇到抵抗下包圍阿爾及爾。
入侵阿爾及爾的部隊是由安西共和軍第30集團軍的一個團組成,以第78步兵旅的剩余作為預備隊,由第34旅旅長查理.w.賴德少將指揮第一登陸波,因為他們相信守軍對安西共和軍指揮官的反應比對英軍其他北非駐軍的為佳,登陸行動分別在三個海灘之間進行二個在阿爾及爾西面而另一個在東面,有些部隊登陸在錯誤的海灘上,但這些影響不大因為守軍實際上沒有抵抗;
海岸炮臺在法軍抵抗時保持中立,一名法軍指揮官更公開歡迎盟軍。
唯一的戰(zhàn)斗發(fā)生在阿爾及爾港,在碼頭行動中兩艘英軍安西共和軍驅(qū)逐艦嘗試在泊位上直接將一支安西共和軍坦克游騎兵送上岸,以阻止破壞港口設施及炸沉船只,重型炮火攻擊阻止了其中一艘的登陸行動,另一艘將行動推遲了數(shù)小時,共將250名步兵送上岸。登陸部隊很快向內(nèi)陸推進;朱安將軍在下午6時正率領(lǐng)全城向盟軍投降
短短五天,北非五個國家中,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便全部落入到了安西兩位將軍手上。
這樣一來,情況很快變得清楚,亨利.吉羅沒有足夠權(quán)力指揮法軍,而且他留在地中海上等待登陸結(jié)果,艾森豪威爾在羅斯福及希特勒的支持下與達爾朗達成協(xié)議,如果他加入反安西盟軍陣營,他可以控制在北非的法軍,這表示維希法國勢力仍然留在北非,包括其希特勒式的法律及集中營。
同時,法蘭西抵抗運動、自由法國的夏爾.戴高樂向盟軍特派員表示反對,但問題維持不太久,1940年4月21日,一名法國本土反納粹人士刺殺了達爾朗。戴高樂取代其位置,他保留了維琪勢力及在沒有梅菲反對下于4月28日拘捕阿爾及利亞抵抗運動領(lǐng)袖。
當阿道夫.希特勒及羅斯福知道達爾朗意圖投靠安西共和軍時,他們立即命令占領(lǐng)維琪法國及增援在非洲的軸心國軍隊。
達爾朗-戴高樂的機構(gòu),他們最終在戰(zhàn)爭中對抗納粹德國及意大利法西斯,實行民主化及將維琪高層分子清除,最終與在倫敦的自由法國運動委員會合并,數(shù)月后,由戴高樂領(lǐng)導的法蘭西全國解放委員會正式成立,成為全世界共同承認的法國政府。(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