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不能答應
“陳揚離開瓦口關,也會留下人來看守。據我所知,曹操第三子曹彰正跟著陳揚出征,我猜想,陳揚身邊最可能留在瓦口關的人,就是曹彰。”
諸葛亮淡定地分析說道:“曹彰能戰(zhàn)張將軍,雖然不勝,但也說明他的英勇。此人第一次出戰(zhàn),跟著陳揚打了那么多場敗仗,很容易驕傲自滿。這種人,最好就是利用其心理,只要利用得當,瓦口關早晚能收回來。”
馬超贊同地點了點頭,不過又問:“我們應該如何做?”
諸葛亮想了一會,道:“傳令給周元福,對上曹彰必須詐敗、誘敵!一次不成,就多失敗幾次,次數(shù)多了,曹彰會上鉤,為我們所利用。”
他仿佛看到,瓦口關被收取回來的那一幕。
“陳揚來了漢中,此人詭計多端,對我們不利。”馬超憂心地說道。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陳揚所想的,應該是拖延時間消耗我們,他必定寄希望于黃忠那老匹夫身上,想要打下天蕩山,再集合全力來對付定軍山。”
諸葛亮想了片刻,又道:“孟起,你去幫叔至他們,打敗黃忠。天蕩山是我們糧草所在,接近米倉山,方便調動物資,絕對不能失去,我會在這里為你們拖延著陳揚。”
馬超只想殺陳揚報仇,但以他們目前的實力,要殺陳揚,難于登天。
他很清楚一個道理,如果想報仇,必須先瓦解陳揚目前的所有勢力,也就是把曹家擊敗。
猶豫到最后,他拱手說道:“是!”
馬超剛走不多久,一個士兵走進來,道:“軍師,江東來信了。”
“江東,終于來信了!”
諸葛亮心中一喜,取過書信看了看,上面內容大概是寫,孫權絕對不會背叛曹家。
但是,在孫權的字里行間,不會背叛的語氣,又不是那么堅定,好像故意告訴諸葛亮,他在猶豫,說不定一個不小心會同意了那樣。
這樣給人一種,反復無常的感覺。
“孫仲謀,你所顧慮的人,應該是陳揚吧?有我在,何須怕了陳揚!”
諸葛亮想了一會,又問:“最近江東再做什么?”
那個士兵說道:“孫權在收回要和曹操聯(lián)手北伐的兵馬,只留下一部分人在合肥,抵抗孫紹。”
收回北伐的兵馬,這不就是準備著,要和曹家對著干了嗎?
“繼續(xù)關注江東的動靜。”
諸葛亮這一次沒有再寫信送去,他覺得準備得差不多了,到時候成功與否,就看孫權的魄力。
“是!”
那個士兵點了點頭,就轉身離開主帳。
諸葛亮想了一會,又道:“傳令下去,明天繼續(xù)攻打漢中。”
這一次他可以預想到,自己和陳揚的博弈,應該能贏一局。
——
江東。
孫權剛把所有兵馬收回來,就得到一個消息,魯肅的病越來越重。
還不到三天,魯肅病逝。
周瑜死后,那么快又輪到魯肅,孫權身邊可以議事的人又少了一個,他哀痛地悼念魯肅,整個吳郡仿佛籠罩在悲傷中。
魯肅死后第二天,孫權把張昭叫到自己的書房里面,把這段時間以來,諸葛亮命人送來的各種信件,拿出來給他看。
“主公,這些信件……”
張昭看完之后,身子一震,他不可思議地看著孫權,同時又心中大驚,如果讓曹操看到了,這是妥妥的叛逆之罪,會讓江東再次遭遇戰(zhàn)亂。
江東,只怕?lián)醪蛔〔芗业拇筌姟?br/>
張昭也明白孫權的心思,這些信件有七八封,也就是說,孫權和諸葛亮通信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孫權現(xiàn)在才把這件事告訴他,說明有這個心思。
并且,最近孫權收攏北伐的兵馬,讓曹家一人獨自面對北方的司馬懿,也是最好的證明。
還有就是,書信的內容,很能撩動人心,特別是像孫權這種人。
“子布,你覺得如何?”孫權問道。
“我認為不妥!”
張昭說道:“先不說曹家目前實力不弱,就諸葛亮曾經是劉備的人,也就說,他也是殺主公兄長的人之一,我們怎能和仇人合作?”
孫權說道:“曹家稱帝,那是早晚的事情,難道父親和兄長打下來的基業(yè),都要送給曹家嗎?我們也要向曹家稱臣?”
張昭又說道:“可是,曹家并沒有做過對不起我們的事情啊!”
之前孫紹作亂,是曹家?guī)退麄兤綇停駝t的話,合肥甚至是建鄴,現(xiàn)在也守不住,孫權什么也沒了。
提及了這件事,孫權是皺起眉頭,因為那也是事實。
如果因為諸葛亮幾封信而背棄曹家,那就是他們的不對,甚至是小人行徑。
“主公,知道這件事的人,還有誰?”張昭問道。
“諸葛子瑜。”孫權說道。
“諸葛子瑜,他是諸葛亮的兄長,不知道他是什么態(tài)度?”張昭問道。
“他建議我馬上告訴曹操,并且說明白這件事,態(tài)度應該是反對。”孫權說道。
“我認為,諸葛子瑜的意見很合理,就算曹家現(xiàn)在的敵人不少,但我們反叛,就真的能夠成事嗎?可能性不大,何況曹家還有陳揚在。”
張昭鄭重地說道:“這也不過是諸葛亮挑撥離間的計謀罷了。”
孫權身子微微一震,各種想法,不斷地在他心中涌現(xiàn)。
好一會后,他說道:“我知道了,子布你先下去吧。”
看著張昭離開后,孫權又把諸葛瑾叫過來。
“主公!”諸葛瑾恭敬地說道。
“你認為,我能不能答應諸葛亮?”孫權再一次問道。
“絕對不能,否則主公將會一無所有。”諸葛瑾鄭重地說道。
“既然如此,你先代替我去一趟襄陽,把這些書信帶去,再向我和魏公賠個不是,看魏公如何反應。”孫權又說道。
他把所有書信,放在諸葛瑾面前。
諸葛瑾愣了好一會,原來他們之間,已經通信那么久,卻不知道,孫權又是因何而突然改變主意。
“主公真的如此?”諸葛瑾小心翼翼地問。
“當然是真的,難道子瑜不敢去襄陽?”孫權看出了他的心思,便笑著問道。
笑容卻是那么的尷尬,因為他也不敢去,所以先讓諸葛瑾試試水。
“當然不是!”
諸葛瑾搖了搖頭,又道:“屬下這就去襄陽,主公可以這樣想自然最好了。”
至少,江東保住,周瑜也沒有白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