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張遼投降
秦朗狼狽地逃到外面,張遼二話不說便追著出去,沒有要放過他的意思。
雙方的兵馬,已經(jīng)打得火熱。
張遼早有準(zhǔn)備,晉軍那邊的準(zhǔn)備只有刀斧手,猝不及防之下,晉軍士兵被壓著來打,包括秦朗本人,被張遼追得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整個軍營上下,一片混亂。
秦朗做夢都沒想到會是這樣,原本是他準(zhǔn)備好刀斧手要砍了張遼,最后卻是反過來。
張遼已經(jīng)和殺進來的士兵會合,不管秦朗叫再多的人過來,都是徒勞的,晉軍那邊的人一個個倒下去,潰不成軍。
“張文遠,你在做什么?”
李典帶著數(shù)千人闖入混亂之中,擋在張遼面前,冷聲道:“你這是在背叛陛下!”
“全部住手!”
張遼高呼一聲。
看到張遼的人還真的停手不再沖殺,秦朗這才長松一口氣,只不過他們的軍營,還是被張遼包圍起來,沒有要放過的意思。
“你讓他們?nèi)糠畔挛淦鳎一厝ィ@件事我可以當(dāng)作看不到,也不會告訴陛下。”
李典能夠理解張遼想造反的心思,這場仗還沒開始,他們就知道打不贏,硬是要打下去的話,最后損失的還是他們,甚至?xí)兔?br/>
張遼搖頭道:“你離開,我也可以當(dāng)作是看不到你,不過我還想著讓你跟著我一起去投降。跟陳將軍打起來,沒這個必要,也不可能會贏。”
“你這是叛逆,我絕對不會這樣做!”
“叛逆就叛逆!”
張遼不以為然地說道:“目前的天下大勢很明顯,司馬懿是陳將軍的仇人,陛下要是不堅持和司馬懿合作,我們或許還有機會二分天下,現(xiàn)在這樣,到時候陳揚打到建鄴,絕對不會再留手。”
李典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反駁。
張遼繼續(xù)說道:“當(dāng)年逼走陳將軍的人,是他們曹家,后來逼走孫權(quán)又是他們,現(xiàn)在還要和司馬懿合作,自從陳將軍走了后,他們所走的每一步都只會把他們推上絕路。”
不得不承認,這些都是事實,李典內(nèi)心還是贊同的。
“李曼成,你要是不想和我一起背叛,就離開這里,我不想與你為敵。”
張遼繼續(xù)說道。
李典嘆了口氣,揮手道:“我們走!”
這件事,他不想管,也管不了。
“李將軍,你們別走啊!”
秦朗慌忙地大叫。
“殺了秦朗!”
張遼大喝一聲,麾下的士兵再一次動手。
秦朗在數(shù)百親兵的保護之下,狼狽地離開,其他晉國的士兵連忙過來拼死要攔著張遼等人。
廝殺到最后,張遼還是讓秦朗給逃出去了,心中大叫可惜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又有數(shù)萬晉國的援軍趕來。
因為在這附近,有兩個晉軍大營,張遼現(xiàn)在攻打的只是其中一個,另外那個馬上來支援。
秦朗集合所有援軍開始反擊,要報了剛才被追著來打的仇,情況很快被逆轉(zhuǎn)。
“將軍,怎么辦?”
張遼麾下的士兵慌張地說道。
“集合全力殺出去!”
張遼高呼道:“殺!”
“殺!”
他們決定要拼一把。
走到這一步,不可能回頭,除了拿命來拼一把,就是等死。
只不過他們剛開始拼殺,外面又來了一隊兵馬。
“張文遠,我來助你了。”
來的人還是關(guān)羽,手持大刀,帶著一萬人從北方殺過來,高呼道:“槍手準(zhǔn)備!”
手持槍支的士兵瞬間走了上前,迎著追殺的晉軍扣下扳機開槍。
噠噠噠……
連續(xù)不斷的槍聲瞬間響起,槍口好像噴火似的,在黑夜里面特別明顯。
秦朗等人沒料到還會有如此變故,匆忙之下數(shù)不清的晉軍士兵一個接著一個倒下去,那些武器實在太猛了。
就算張遼見了也瞪大雙眼,心里暗嘆果然是陳揚的人,這么多年沒見,能力越來越強,折騰出來的武器甚至是他不敢想象的存在。
“多謝云長,快過去匯合!”
張遼說著不斷殺出去。
其余的士兵信心大振,殺得也更起勁。
反而是秦朗等人不敢再追殺,想要撤退,但關(guān)羽不給他們撤退的機會,提起大刀帶上眾人又殺進去,和張遼會合后,晉軍那邊根本無法抵擋,丟下的尸體越來越多。
“快撤!”
秦朗剛回來的底氣,瞬間一空,狼狽地逃跑,正要逃到許都城內(nèi)的時候,又有一隊兵馬從旁邊沖出來。
“殺!”
趙云得到陳揚的命令,在這里埋伏了很久,果然看到秦朗會撤退到這里。
晉軍大營已經(jīng)被踏破,秦朗本想進入許都避難,又遭到趙云的攔截,只能往潁川的方向逃跑。
李典并沒有走遠,茫然地看著他們橫掃晉軍大營,本想出兵支援,但想了一會后決定放棄了這個想法。
“子龍,他們怎么辦?”
收拾了殘局之后,關(guān)羽看著沒有離開的李典,又警惕地往他們包圍過去。
張遼說道:“兩位將軍,能否放過曼成?”
“等主公來了再說吧!”
趙云沒有說放過不放過,只是讓人把李典的人看著。
李典無奈道:“和陳將軍為敵,果然是最錯誤的選擇,你們要戰(zhàn),便戰(zhàn)吧!”
關(guān)羽笑道:“曼成為何不來我們這邊?如文遠一樣。”
“我和文遠不同!”
李典搖了搖頭,堅決不投降。
過了好一會,陳揚還是來了,得知這里的情況,揮手道:“算了,讓李將軍離開吧!”
如果剛才李典也動手救秦朗的話,陳揚絕對是圍起來都殺了,既然不動手,可以放他一條活路,任由他離開。
“多謝陳將軍!”
李典沒有猶豫,拱了拱手便走遠了。
“參見主公!”
張遼跪下來,恭敬地說道。
“文遠快請起來!”
陳揚親手扶起了他。
張遼受寵若驚道:“不敢讓主公扶,我多次投降,擔(dān)心主公會不愿接受,所以想用秦朗的人頭作為投名狀取得信任,沒想到讓秦朗給逃了。”
他也算是多次投降,從呂布到曹操,又到現(xiàn)在的陳揚。
所以李典剛才會說自己和張遼不同,因為他沒有投降過,也不想投降。
張遼擔(dān)心這樣會成為自己的劣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