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璽、元寶和木碗
我用指頭敲擊城門,傳來厚重堅實的聲音,這不是普通的城門,而是一睹實實在在的巨石,其實就是陵墓中用來封堵墓口的石門,只不過這一塊實在是太大。
在城墻上方只有四個字,和我們在鳳陽古城城墻上看見的一樣。
萬世根本。
這里果然是朱元璋的皇陵。
我環(huán)顧這里周圍的一切,城門兩邊的左右護墻上是千瘡百孔的鐵洞,大約有指頭大小,這也的設計不用猜我也知道是什么,在鐵洞中是上弦的利箭,左右護墻一直延伸包圍著這里,也就是說我們所有人都在萬箭齊發(fā)的籠罩之下。
這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機關,沒有什么巧妙的地方,甚至連機關發(fā)射的地方都完全明顯的裸露在外面,似乎生怕是來這里的人不知道,之前去過的三處明十四陵機關重重,這也是讓我提心吊膽如履薄冰的原因,而這一次明顯太張揚,不過越是這樣我越是緊張。
朱元璋可以大張旗鼓把機關安排在這里,足以見得他對這機關該有多放心,以至于完全都不用隱藏,就是說若我們觸動錯誤的地方,只要站在這里的人無一幸免。
我倒是不在乎,事實上若是能死對我來說反而是件好事,可是我身邊還有蕭連山和聞卓以及古嘯天,道家玄門有規(guī)矩,所謂死者為大入土為安,亡者入土后玄門法術不能破壞其陵墓,再厲害的法術也沒用,原因很簡單,生前恩怨生前了,亡人已逝塵歸塵土歸土不再受打擾,若要開啟陵墓就要人力,所以來到這皇陵里面,我手臂上即便有毀天滅地的亡魂之力,可也無法用來做任何事。
蕭連山在城門處看了半天,搖頭告訴我們,沒有絲毫契合的地方,即便找到可信的人幫忙,這巨石所做的城門也打不開,就算是用炸藥也不行,石門或許會被炸開,但這皇陵也會因此垮塌。
我看看四周的護墻,最后目光落在城門口站立的一處石像上,這是我們在地下皇陵看見的唯一石像,石像中人頭戴烏紗折上巾,身著盤領、窄袖、前后及兩肩繡有金盤龍紋樣黃色的綾羅,玉帶皮靴。
這是明代帝王的服飾,看那石像的面相其額前平整無奇,兩條劍眉直逼命宮,足見石像之人少年坎坷多難,大凡這種眉形的人,殺伐之氣甚重,如沒有福氣得以化解,輕則斷體殘肢,身陷牢獄,重則橫死街頭,早年夭折。
但雙目聚神,眼睛本有清貴之鳳目,其位置上斜吊,是為奸詐,性情多變,讓人摸不透心思,精于算計。
聞卓也走過來,端詳我們面前的石像,他相學造詣不在我之下,僅看了一眼就意味深長的說,此石像臉瘦長,卻沒有太過明顯的露骨,并非高傲刻薄,也非無福,鼻相直而不歪,準頭雖小卻有肉聚集,鼻孔內(nèi)收,有此相者中年通達,財源會聚,其心思細密,考慮周全,是為貴格。
我認同的點點頭,目光往下看,面相中更重要的是人中,下巴和耳相,此石像人中深長就不必說了,福繹綿長,又尤其下巴上兜,寬厚,是其穩(wěn)固扎實的基礎,越是到晚年,地位越是穩(wěn)固。
這石像的面相下半部,可謂相學中的最上乘,耳相圓潤,不露骨,不外招,偏后貼腦,耳垂奇大,這種耳相的人,縱使身受惡業(yè),每每危機時刻總有貴人得以相扶,能化險為夷,難得的是還不招搖,步步為營,加之其眉長過目,聲名鵲起,為其得天下人信服和敬仰又增添了必要的優(yōu)勢。
越看我越吃驚,眉頭一皺喃喃自語。
“這面相是帝王之相,身穿帝王服飾站立于皇陵城門口,這這是朱元璋的容貌!”
聞卓和我的想法一樣,只是不明白既然這里是朱元璋的皇陵,他的石像該坐于龍椅,怎么會站在城門口,而且石像的姿勢也不同尋常,朱元璋一手低垂,一手掌心向上抬起。
似乎是在向來的人索要什么東西。
我側頭才看見石像的旁邊石臺上放著三樣東西。
一枚金光閃閃的金璽,一個銀元寶,最后是一個木制的空碗。
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極其小心的把指尖放在石像攤開的手心,很輕的觸碰,果然那手心輕微的向下移動丁點,不過同時我聽見左后護墻里傳來的弓弦拉動之聲,連忙把手縮了回來。
我重新看看四周,終于明白朱元璋為什么會如此相信這里的機關,那石像的手臂是活動的,如果我沒猜錯,的確是向來這里的人索要一樣東西,而要的應該就是石臺上金璽、元寶和木碗中的其中一樣。
這幾個和大慈恩寺地宮的十斤墜如出一轍,只不過要兇險百倍,放在朱元璋手心的東西只有一樣是正確的,若是選對護墻中的萬箭不會觸發(fā),而石門不攻自破自己就會開啟,但倘若放錯,站在這里的人都會被萬箭穿心射成千瘡百孔的篩子。
而且石門的機關一定和這石像相連,若是強行開啟必定一樣會觸發(fā)機關,朱元璋生性多疑這是他的皇陵,在他眼中這里是大明的萬世根本,他寧愿永世沒有人能來到這里,如果能來而且能開啟的也只會是他后世帝王,因為那三件東西中到底什么是正確的,必定會口傳給后世君王。
可惜,朱棣謀朝篡位,朱允炆客死暹羅后,這個秘密就再沒有人能知道,蕭連山看看石臺上那三樣東西,靈光一閃說,既然是三分之一的機會,若是做一點防護措施,比如找兩塊石頭擋在身體兩邊,挨著試不就能躲開萬箭齊發(fā)的機關。
我苦笑這搖搖頭,指著石像對蕭連山無力的說。
“你面前是一個只相信自己的帝王,你能想到他當然也能想到,真正是后世君王來這里,一定知道放什么,所以這機關只有一次機會,若是放錯,即便萬箭穿心被你想辦法躲過去,這皇陵也會坍塌,原因很簡單,說明來這里的并不是朱元璋在等的人,既然已經(jīng)被外人侵入,朱元璋又豈會讓別人安安穩(wěn)穩(wěn)的盜墓呢,何況秦一手能把封印的最后一部分法力藏在這里,就足見連他都認為這里萬無一失。”
蕭連山很失望的點點頭,應該是知道我說的有道理,頹廢的坐到一邊,偏頭看著朱元璋石像沒好氣的說。
“這不是擺明了耍人嘛,知道放什么的朱允炆現(xiàn)在還埋在暹羅,犯錯就是滅頂之災,誰知道該放什么啊?”
聞卓抿著嘴看了那三樣東西很久,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語,朱元璋放在這里的東西應該都是有意義的,不可能隨隨便便放,如果我們能參悟出朱元璋放這三樣東西的目的,再反推朱元璋到底想要什么其實也不難。
“其他的我不知道,不過我相信應該是木碗。”蕭連山苦中作樂的笑著不以為然的說。
“為什么你會認為是木碗?”聞卓隨意的問。
“你們想啊,朱元璋是什么出生,乞丐加放牛娃。”蕭連山指著石像笑著回答。“沒看這朱重八伸出一只手,別看穿著龍袍戴烏紗,他這樣子就像在乞討,指不定他這皇帝當厭煩了,想著還是返璞歸真當當乞丐也好,既然是要飯的,手里沒碗怎么成啊。”
“萬世根本朱元璋最后選在這里下葬,除了這里風水大好之外,不難看出朱元璋也是念舊之人,落葉歸根回到他出生的地方。”我想了想小聲的說。“拿空木碗這是他當初的寫照,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蕭連山腦子笨,你該不會也糊涂吧。”聞卓哭笑不得的看看我們。“按照你們這想法,朱元璋是念舊,那他還穿著龍袍戴著烏紗干什么,他還知道自己是帝王,九五之尊,這里關系大明江山社稷,他自己都知道這里是萬世根本,怎么這根本就是要飯啊?”
“你才腦子笨呢。”蕭連山白了聞卓一眼沒好氣的說。“我也就隨口說說,你有本事,來,你給比劃比劃,這三樣東西你倒是說說都有什么意義。”
我笑著搖搖頭,坐到蕭連山身邊,回頭看看那三樣東西鄭重其事的說。
“不是這三樣東西有什么意義,是朱元璋要來到這里的后世君王明白一個道理,而這個道理就在這三樣東西之中,朱元璋這個石像伸手討要的或許不是一樣東西,不過我好想多少能猜到一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