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九
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評析】
立意貴在深刻透徹,措語貴在瀟灑利落。“透徹”在《滄浪詩話》中凡五見,除此處外,所涵的意義大概有兩種:一是形容悟境,以“透徹之悟”為最上一等;一是形容詩境,指興象玲瓏、不可湊泊的意境。兩者皆指向具有本源意義的詩學價值。前者是詩學的本源,后者創(chuàng)作所達至的完滿境界。而立意與修辭,是從源頭到境界之間必由之路。“透徹”也與禪宗語境相關,原指對佛學徹底圓滿的體驗,如《五燈會元》卷二十:“婺州雙溪保初禪師上堂:‘未透徹,不須呈。十方世界廓然明,孤峰頂上通機照,不用看他北斗星。’”“脫灑”亦為禪宗常用語,如《五燈會元》卷三:“上堂曰:‘即心即佛是無病求藥句,非心非佛是藥病對治句。’僧問:‘如何是脫灑底句?’師曰:‘伏牛山下古今傳。’”指掃除一切妄相,達至對真理無色無相的體驗。這種透徹脫灑的宗教體驗顯然對滄浪詩學有所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