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只要結(jié)果
氈洋半島就那么大個地方,就算葉振邦的判斷并不宗著也不會差到哪去。
第十五集團軍入朝布防的時候,韓軍統(tǒng)帥部就做出了繼續(xù)進軍的決定,命令進攻部隊盡快到達順川。只是受平壤安置工作影響,特別是整頓十多萬平壤守軍,所以韓軍先頭部隊才沒能及時到達順川。
不用懷疑,韓軍肯定會占領(lǐng)順”
原因很簡單,韓軍要想盡快攻占元山,除了在南面的迂回部隊身上做文章之外,還得開辟第二條進軍線路,而從平壤前往元山的鐵路就要經(jīng)過順”并且在這里向東,經(jīng)殷山、新成川、長林、平原里、陽德、天乙里、泉城里、高原”內(nèi)、玉坪與文川,渡過大同江、沸流江與南江,繞過北大峰山脈,最終到達元山。
兩路包抄,韓軍能夠兵不刃血的占領(lǐng)元山。
從長遠來看,占領(lǐng)順川,還能為韓軍沿著東部海岸線向北推進,攻占咸興、掃蕩咸鏡南道打下基礎(chǔ)。
順川往北,就是安州東面的介川。
因為還有一條濱海鐵路線從平壤通往新安州,所以韓軍要想打通北上的線路,就得集中兵力攻打安州。
換句話,打下安州,就能控制新安州與介川兩地。
物資需要由鐵路運送,但是部隊不需要沿著鐵路線前進,特別是在較為平坦的沿海平原地區(qū),機械化部隊完全可以在野外行軍。
再了,從順川到安州也就五十公里而已。
韓軍的與口再不行,也不集于連這野外行軍都辦不到吧。
正是如此,做部署的時候,羅耀武讓黎衛(wèi)東把他最信任的一三三旅放到防線西端,并且讓三營守安州。
問題是,三營就一個營,即便算上非戰(zhàn)斗人員,也就四百多人。
一個營守衛(wèi)一座戰(zhàn)前有近十萬人的城鎮(zhèn)。顯然材大用。
因為第十五集團軍的防區(qū)過于巨大,而且防區(qū)內(nèi)的道路交通情況非常復(fù)雜,需要守衛(wèi)的地比防區(qū)面積更大的第十六集團軍多得多,所以沒法向安州派遣更多的部隊,只能盡量滿足三營的要求。這是羅耀武親自給葉振邦做的保證,也是葉振邦的底氣來源。
黎衛(wèi)東不是不知輕重的人,即便沒有羅耀武吩咐,他也會盡量滿足三營的合理要求。問題是,當(dāng)葉振邦提出要幾車皮足夠三營官兵吃好幾年的糧食、以及大批早就被中**隊淘汰掉的五六式步槍彈藥的時候,連他也拿不定主意了。
葉振邦到底想干嘛?
糧食不成問題,雖然征收有困難,但是足以滿足三營的要求。黎衛(wèi)東也猜到了葉振邦的目的,即利用糧食去動員早已對勝利失去信心的朝鮮軍民,讓那些隨時打算逃跑的朝鮮人留下來,協(xié)助中**隊守住安州。
問題是,要那些子彈干什么?
難道打算武裝平民?
顯然,這出了黎衛(wèi)東的決策范圍。
武裝朝鮮平民,不是簡單的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雖然黎衛(wèi)東并不認為這會引來多少麻煩,畢竟五六式步槍子彈、也就是秋四用的子彈是全球產(chǎn)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子彈,朝鮮軍隊的制式步槍也用這種彈藥,但是在讓后勤軍官把物資裝車,及時往安州的時候,黎衛(wèi)東還是給羅耀武打了報告,而且是正式報告,這樣就算有人查下來,也沒有黎衛(wèi)東的責(zé)任。
收到黎衛(wèi)東來的報告時,羅耀武正在與幾個軍長商討作戰(zhàn)問題。
第十五集團軍與第十六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及時部署到個,讓羅耀武吃了顆定心丸。雖然沖在最前面的幾個營,比如葉振邦的三營,根本不可能擋住韓軍的前進步伐,但是只要部隊部署到個,正在挺進的韓軍就得三思而后行,韓國當(dāng)局也會有所顧慮。等到韓國總統(tǒng)想清楚了,兩個集團軍的主力部隊也就部署到位了。
問題是,并非所有事情都順心如意,比如第四十集團軍就沒有按計劃入朝。
同樣不順心的,還有遲遲沒有形成戰(zhàn)斗力的第三十九集團軍。
面的第四十集團軍司令林偉臻中將、以及第三十九集團軍司令姚萬平中將,羅耀武就沒有那么輕松了。
三個人都是陸軍中將,羅耀武是二級中將,其他兩人是三級中將。
更重要的是,論資歷,羅耀武與其他兩人相差無幾,甚至比姚萬平差一,比如羅耀武是八一年入伍的,而姚萬平在此之前兩年就拿到了軍官證。論影響力,羅耀武也比不上姚萬平,畢竟三十九軍是陸軍王牌部隊,而十五軍是空軍部隊,即便改編成了集團軍,也只算得上是上門女婿。
事實上,問題不在姚萬平身上。
三十九軍去過福建前線,姚萬平也親眼見到方士謙叛國。因為在參戰(zhàn)問題上,姚萬平做了錯誤選擇,即投靠了方士謙,沒有而二時眾邊,所以他也受到牽連。就算沒有因此丟掉烏制丁辦基本上被架空。在返回遼寧,接受改編的時候,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大權(quán)就幕到了參謀長的手上,姚萬平只是個象征性的司令了。
陳必時如日中天,羅耀武又是“陳氏。的頭號門徒,所以在羅耀武面前,姚萬平?jīng)]有一傲氣,反而非常配合,從不與羅耀武對著干。
真正的問題,來自林偉臻。
萬幸的是,第四十集團軍在陸軍中的地位并不高,即便在沈陽軍區(qū)也排在末席,不但比不上第三十九集團軍。連第十六集團軍都比不上。更重要的是,陳必時早有所料,在羅耀武去沈陽之前,就提出將第四十集團軍調(diào)往福建,甚至答應(yīng)用第十二集團軍交換,雖然最終沒有得逞,但是給林偉臻來了個下馬偉,讓這個一直想出頭的年輕軍長知道,誰才是沈陽軍區(qū)的老大。
“四十軍的情況我不想多。”羅耀武的脾氣比陳必時大得多,在他用力敲打桌面的時候,在場的人都相信,正在挨打的不是桌面,而是某人的臉。“現(xiàn)在不是六十多年前,戰(zhàn)場局勢瞬息萬變,就在我們這個時候,韓軍先頭部隊已經(jīng)離開了平城,正在向順川進,向東前進的部隊也即將到達元山。
不要認為,敵人會等我們做好準備再與我們決戰(zhàn),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韓軍,還有美軍的第八集團軍。只要看到機會,美軍就會參戰(zhàn),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誰能肯定呢?”
“林尋令,你是懷疑我的判斷,還是懷疑總參謀部的判斷?。
林偉臻咬了咬牙,閉上了嘴。
“消息是總參謀部來的,得到了軍事情報局證實,就連元來命令,要我們抓住機會,打一個翻身仗。看樣子,并不是所有人都認為我們必定會取得最終勝利,林司令,你呢?”
“我們肯定會取勝,只是
“沒有只是!”羅耀武又是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不但把幾個協(xié)助的參謀嚇了一跳,連坐在下手方向上的姚萬平都哆嗦了一下。“因為這個“只是”我們在臺島遭受慘敗,如果遇事仍然“只是”我們將毫無疑問的再次遭受慘敗。林司令,你給我一個肯安答復(fù),四十軍能不能按照計哉部署到位
“我們已經(jīng)盡力了,可是還有很多困難需要解決。”
“誰沒有困難,老姚,三十九軍有沒有困難?”
姚萬平愣了一下,隨即了頭,道:“韓軍的進攻太快了,朝鮮人民軍比我們想像的還要不堪一擊,困難比預(yù)料的大得多。”
“這不得了?”羅耀武靠到椅子上,上了香煙,“大家都有困難,只有懦夫才會以“困難。為理由逃避責(zé)任。這里是軍隊,講的是結(jié)果,所以我只需要一個結(jié)果。林司令,你得給我一個結(jié)果。”
“我會盡力
“不是盡力,是能,還是不能!”
林偉臻長出口氣,道:“能,四十軍一定能按照計劃部署到位。”
“這不得了?有什么困難,你可以找我,我一定幫忙。”羅耀武的神色變就變,呵呵一笑,轉(zhuǎn)而對姚萬平道,“老姚,就我所知,三十九軍一直是沈陽軍區(qū)的老大哥,而且是名副其實的王牌部隊。不是我不相信林司令的保證,只是大家都知道,四十軍的確存在很多困難,所以還要三十九軍多多擔(dān)待。”
“我親自指揮,絕不辜負元的期待
“很好,那我們就打個浮亮仗,告訴南北棒子,還有美國佬,誰才是陸地戰(zhàn)場上的百戰(zhàn)之師!,
搞定大問題,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得多了。
參謀詳細介紹作戰(zhàn)部署的時候,羅耀武從會議室溜了出來。
“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還要請示?讓他自己去安排,三營要什么就給什么,能不能守住安州。關(guān)系到整場戰(zhàn)役的結(jié)果。”
“直接?”葉仁偉笑著問了一句。
羅耀武遲疑了一下,道:“直接,把文件備案。黎衛(wèi)東向來謹慎,他這么做肯定是不想擔(dān)責(zé)任。”
“既然如此,我們就應(yīng)該報上去,畢竟武裝平民可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事情。”“也行,給總參謀部,算是請示,下面照做,老陳不會在這個問題上為難我們。”
“行,我馬上去安排
“等下過來叫我,我可不想浪費時間跟他們吃晚飯。”
葉仁偉了頭,表示明白羅耀武的意思。
在會議結(jié)束前,找理由把羅耀武叫出來,才有理由讓林偉臻與姚萬平打道回府,而不是像平常那樣,得陪著他們吃晚飯。
不用葉仁偉操心,這個理由很快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