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黎家這房子位于縣城西邊,這邊老房子多,經(jīng)濟(jì)也比較落后,中間一條主干道,很寬敞,兩邊是居民房,房子都挺大的,就是顯得雜亂無章。
    這幾年政府立志于搞建設(shè),北街和南街那邊都陸續(xù)發(fā)展起來了,建立起了高大漂亮的樓房,南街那里還有新菜市場和車站,有錢的都到這兩個地方買房子買鋪子。
    西街這附近也有很多做生意的,黎宵爺爺當(dāng)初還在的時候是木匠,手藝很不錯,接了很多活兒,可惜養(yǎng)了個不爭氣的兒子,木工手藝沒繼承,倒是將他一輩子積攢的財富都敗光了,唯一留下的就是這個房子。
    至于黎宵,應(yīng)該是會做木工的,他女兒小時候作文中提到過他做了很多玩具和車,引得同學(xué)羨慕,但也僅僅如此,好像沒有繼續(xù)老爺子手藝的打算。
    而住在黎家隔壁兩家,一家姓王,一家沒人住,空著房子,好像是搬走了,倒是屋后面有一家姓劉的。
    姓王的夫妻倆只有個剛上大學(xué)的女兒,男人在菜市場租了個鋪子賣豬肉,平時兼職鄉(xiāng)下殺豬,女人則偶爾去菜市場幫忙看攤子,生意應(yīng)該很不錯,是附近住戶最先買電話和電視的。
    不過因為“江柔”很少出門的緣故,和鄰居見面的次數(shù)不是很多。
    王嬸過來喊江柔的時候,她只覺得臉生,王嬸著急看著江柔,“快過來,小宵給你打電話了,還沒掛呢?!?br/>
    江柔聽到這話,聽話的關(guān)上門隨她去了隔壁。
    王嬸是個長得很富態(tài)的中年女人,臉圓圓的,皮膚黃中帶紅,氣色很好。
    走在路上的時候,還很隨和的跟江柔聊天,“你這肚子不小了,得有五六個月了吧。”
    江柔乖巧嗯了一聲,回她,“六個多月了。”
    王嬸一聽,“喲喲喲?!?br/>
    臉上帶著一絲心疼,“你太瘦了,小宵也真是的,孩子都這么大了還出去,待會兒你可要好好跟他說說,盡量早點回來,越到后面身子越不方便,有的還提前生呢。”
    江柔聽了笑笑,她也是知道黎宵女兒的生日是10月17,才同意讓黎宵出去的。
    至于懷孕離不開男人,她還真沒有這方面的想法,大概是她以前身邊的女人都很厲害的緣故,她大學(xué)輔導(dǎo)員生孩子當(dāng)天還打電話罵他們,局子里的大姐們懷孕八個月還飆車,就連她大嫂,懷孕時候也化著妝跟人談生意。
    每個人都很努力的工作活著。
    所以她才會在來到這里后,能夠很快的適應(yīng)下來。
    王嬸一邊走一邊悄悄打量江柔,雖然兩家住得近,但對于黎宵和江柔的情況她知道的并不多,只知道這女孩是有一天突然住進(jìn)黎家的,平時將門關(guān)得緊緊的,也不出聲,不知道的還以為沒人在家。后面幾次看到她外出,就發(fā)現(xiàn)肚子大了起來。
    黎宵在周圍的名聲從小就不好,把人家女孩肚子搞大了也很正常,那孩子再差,至少外貌還是沒得說,小時候不知道多少女孩子喜歡他追到家門口的。
    王嬸對黎宵的印象更不算好,因為她當(dāng)初發(fā)現(xiàn)自家胖閨女也喜歡那孩子,不過現(xiàn)在黎宵連孩子都有了,她也就沒什么好擔(dān)心的了,畢竟當(dāng)年黎宵爺爺對他們家有恩,平時照顧一下也沒什么。
    現(xiàn)在近距離打量著江柔,發(fā)現(xiàn)不僅黎宵那孩子長得好看,眼前這個女孩長得也十分出眾,小小的鵝蛋臉,皮膚白白的,眉毛細(xì)細(xì)的,一雙杏眼明亮亮,笑起來十分甜美秀氣。
    跟黎宵那個混混頭子完全不相配。
    心里莫名有些不是滋味,她覺得黎宵是配不上自家胖閨女的,但現(xiàn)在看黎宵找個這么漂亮的,又覺得不太甘心。
    不過她也知道自己這樣想不太好,鄰里鄰居的,人家過得好也是好事。再說,他們小兩口子過得越好,她那傻女兒也就不會想太多了。
    黎宵再怎么樣都只是個混混,一輩子干苦力活,和她那個上了大學(xué)的女兒不一樣。
    這么一想,王嬸心里舒服多了,臉上也就更熱情了,拉著江柔進(jìn)了屋后,就讓她趕緊去接電話,還怕她不會用,拿起電話放到她耳邊,小聲道:“直接說話就行,他能聽到。”
    江柔臉上一囧。
    電話另一邊的黎宵大概是聽到了王嬸的聲音,直接出聲了,“江柔?”
    低沉磁性的聲音貼著江柔耳朵響起,讓她半邊頭皮都跟著酥麻了一下,她抿了抿唇,嘴里輕輕嗯了一聲,“是我?!?br/>
    對面也輕輕嗯了一聲,然后就好像不知道要說什么了,靜默了下來。
    兩人本來就不熟悉,尤其幾天相處下來,江柔也大致了解幾分他的性子,是個沉默寡言的人。
    這么一直不說話也不是辦法,關(guān)鍵是旁邊王嬸一直不走,還裝模作樣拿著抹布邊擦桌子邊豎著耳朵偷聽,江柔只好尷尬的側(cè)了側(cè)身,主動開口,“你什么時候到的?路上沒事吧?”
    “今天早上,沒事。”
    回答的很是言簡意賅。
    江柔仿佛松了口氣,“沒事就好,不過這么遠(yuǎn)嗎?不是說就在隔壁市嗎?”
    “那邊完工了,現(xiàn)在換了個地方?!?br/>
    江柔聽了心里一緊,“換了地方?很遠(yuǎn)嗎?”
    懷疑他是不是已經(jīng)被騙了,但如果被騙了應(yīng)該打不了電話,最終心里還是有些不忍,猶豫道:“要不你回來吧,這幾天我心里總不放心,聽說工地上的環(huán)境很不好,掙錢的方式多了去了,也不差這一個?!?br/>
    對面男人聽得輕笑了一下,“沒事,這邊環(huán)境挺好的,有吃有喝,掙得錢也不少,你別瞎想?!?br/>
    江柔不太信,“真的?”
    “嗯”
    江柔見勸不動,也就只好道:“那你一個人在外面注意安全,掙不到錢沒關(guān)系,人沒事就好,早點回來?!?br/>
    也不知道是不是電話線延遲的緣故,對面好一會兒才啞著聲音回了一個字,“好?!?br/>
    “那我掛了。”
    “嗯。”
    ——
    光線昏暗的房間里。
    等沒聲了,男人才有些不舍的放下了貼著耳朵的手機(jī)。
    旁邊一個黑瘦的男子見狀,咧開黃牙笑得一臉討好,“哥,我沒騙你吧?您跟著我們干,我們就是自己人,以后掙了大錢,您也能讓大嫂過上好日子,是不是?”
    黎宵聽了這話,直接輕笑出聲,翹起腿,身體往后仰了仰,姿態(tài)隨意的將耳朵上別著的煙拿下來放進(jìn)嘴里。
    旁邊男人很有眼色的拿起面前桌子上的火柴盒,狗腿的給他點煙。
    黎宵抽了一口,吐出嘴里的白煙,漫不經(jīng)心笑了,“自己人?”
    黑瘦男人很肯定答:“自己人!”
    長得這么好看,心又硬,給他洗腦了兩天,他沒什么反應(yīng),倒是自己心服口服當(dāng)小弟,那要是騙別人絕對是一騙一個準(zhǔn)。
    黎宵扯了扯嘴角,一臉無所謂的樣子,“行啊?!?br/>
    說完一腳踹開身前的桌子站起來,破舊的桌子不堪重負(fù)的發(fā)出“吱呀”一聲,上面放著的水杯和裝著饅頭的碗晃了晃。
    他抬腳就走,“那就讓我學(xué)學(xué)怎么當(dāng)自己人?!?br/>
    黑瘦男人以為他同意了,忙跟了上去。
    屋子里還有二三十號人,他們貼著墻角蹲著,身上臟兮兮,一個個手里捧著一碗只見米湯不見米粒的稀粥,看到兩人出去了,也沒人敢去偷桌子上的饅頭。
    角落里的朱強(qiáng)眼巴巴看著黎宵出去的背影,心酸不已,明明同時被騙進(jìn)來的,現(xiàn)在黎宵都混成頭頭了,他卻只能喝稀粥。
    ——
    江柔放下電話,一抬頭就看到對面王嬸笑瞇瞇看著她,手里還拿著抹布在擦,“聊好啦?”
    “……”
    江柔臉上也露出笑,“嗯,王嬸,我回去了?!?br/>
    她也不知道這個年代的人接電話要不要錢,畢竟讓人家跑了一趟,從口袋里掏出五毛錢來,“今天麻煩嬸子了?!?br/>
    “嗨,這是干嘛呢,接電話不要錢?!?br/>
    王嬸忙把桌子上的紙幣塞回給江柔,江柔拉扯了兩下不要,“以后可能還要用你家電話,不能老是麻煩你,您再這樣,我以后可不敢再來了?!?br/>
    王嬸看說不過,只好接了,不過讓她等一下,轉(zhuǎn)身去了廚房拿了一些豬大腸出來,笑呵呵道:“家里沒什么好東西,就這些別人不吃的豬下水挺多的,是你叔今早去村子里殺豬帶回來的,新鮮的很,你拿回家用辣椒炒一炒,還算能吃。”
    畢竟家里是做生意的,素來和氣生財,當(dāng)然主要還是江柔禮貌懂事,不愛占人便宜,附近到她家接電話的人不少,卻只有江柔給錢。
    豬大腸被王嬸用兩根稻草隨手一捆,然后遞給了江柔。
    人家都這么說了,江柔也不好意思再客氣,笑著接了過來,“謝謝嬸子?!?br/>
    “哎?!?br/>
    聊了兩句,江柔就扶著肚子回去了,王嬸將她送到大門口,囑咐她走路小心。
    江柔揮揮手,“不用送了,我沒事。”
    拎著豬大腸回了隔壁。
    眼看時間還早,家里的菜也吃的差不多了,江柔干脆打著一把傘去了菜市場,在菜市場除了買菜,還買了一些佐料,比起用辣椒炒,她還是更喜歡吃鹵豬大腸,而且現(xiàn)在天熱,將豬大腸鹵了也能放久一點。
    她會做菜,不僅是她親媽廚藝好,從小耳濡目染的結(jié)果,還有她自己也是個愛吃的,后世網(wǎng)絡(luò)發(fā)達(dá),她收藏了很多美食視頻和食譜,平時放假就在家里做。
    不過江柔也不單純是為了自己這口吃的,而是王嬸有句話打動了她,說“豬下水很多”“用辣椒炒一炒還算能吃”,可見這邊的人不怎么吃、也不怎么會吃豬下水。
    想想也是,從建國到現(xiàn)在,整個國家都屬于物資匱乏時期。當(dāng)然,隨著改革開放多了不少有錢人,但大部分都還是剛溫飽甚至依舊貧窮挨餓。
    真正的跨越式發(fā)展,還是在2000年以后。
    連吃都吃不飽,就更別說將講究味道了,雖然改革開放有二十年了,但輻射到這個小縣城的影響便是下崗工人變多了,大街上漸漸增了一些個體戶商鋪。
    從南邊運(yùn)來的時髦衣服店鋪、新潮的理發(fā)店、租碟店、以及面館飯館……
    既然這樣,她也可以做生意賺點錢,她沒有想得太長遠(yuǎn),以后怎么樣她還沒計劃好,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能掙點錢給自己和孩子過上好日子。
    至少,她想讓肚子里的寶寶一出生就能喝上奶粉。
    江柔也沒有別的特長,倒是會做幾樣好吃的菜。
    所以江柔下午就在家里將王嬸給的豬大腸洗了,洗豬大腸是個技術(shù)活,先用清水洗一遍,然后鹽、小蘇打、淀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揉捏豬大腸,搓三四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個三遍,洗完剪短翻面繼續(xù)洗,去除大部分的油脂,不過也不能把油脂全都洗掉,不然鹵起來就不香了。
    清理完后,將豬大腸放在面盆里,加黃酒、白酒、小蘇打和淀粉繼續(xù)揉捏,再反復(fù)清洗幾遍,最后將豬大腸翻面冷水下鍋,加入姜片、黃酒焯水,撈出來后溫水洗干凈備用。
    因為豬大腸的味道確實很重,如果不認(rèn)真多清洗幾遍的話,腥味會蓋住香味。
    王嬸大概不會做,所以只想著用辣椒炒。
    后面就是重點了,江柔沒有立馬去鹵,而是晚上睡覺前才去廚房將鍋燒熱,放上油,油熱了后,加上冰糖塊,等冰糖融化變成焦糖色,才放入蔥段、姜絲、八角、桂皮、干辣椒、香葉、小茴香和花椒,爆炒完加入一大鍋水。
    王嬸是個大方的,給的豬大腸很多,所以水加的也多。
    放入水后就可以將豬大腸放入鍋中了,兩大勺子醬油,兩小勺鹽,和半大勺蠔油。
    蠔油在這個年代還算是新款調(diào)味料,是從沿海那邊傳來的,這里偏內(nèi)陸,不知道怎么用,所以買的人不多,也因此價格不是多高。
    弄完這些,江柔就在灶洞里添了很多柴,用火慢慢煨,等著明早見成效。
    好在江柔的手藝是沒得說的,第二天早上起來,一鍋豬大腸已經(jīng)完全變了樣,湯汁濃稠,顏□□人,蓋子一揭開,撲鼻的香味已經(jīng)掩蓋住濃重的腥味了。
    當(dāng)天早上,江柔就用鹵好的豬大腸下了一碗面吃。
    然后上午,江柔拿著縫了一半的小孩子衣服和一碟子豬大腸去了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