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第十章
北河溝大隊(duì)離公社不算遠(yuǎn),蘇苗苗一行人坐著牛車大概行進(jìn)了半個鐘頭,就到了。
一到地方,吳佩蘭就先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為啥?太窮了。
放眼放去,還都是土坯房,有的甚至都算不上土坯,算是茅草屋。饒是蘇苗苗對這個年代農(nóng)村的環(huán)境有了心理準(zhǔn)備,也還是覺得太過艱辛困難了。要知道,她小時候雖然也住過老家,但九十年代的時候,老家都已經(jīng)是紅墻綠瓦的磚房,有的人家還都壘出個小院子,夏天熱的時候就去院子里擺張桌子吃飯,愜意得很。再到后來,就去了城里,住的都是樓房了。
環(huán)境的確很差,但也不是不能接受。蘇苗苗很快調(diào)整好了心態(tài),開始思索自己該怎么借著金手指這個便利條件來改善生活。
而一旁,仍哭鬧著說要回城的吳佩蘭和旁邊不停安撫的裴蔚然都是一臉崩潰,神色中還帶著幾分后悔,蘇苗苗猜,可能是在后悔不應(yīng)該給楊豐收好處。至于其他兩個知青,也是苦著一張臉,明顯不太能接受的樣子。蘇苗苗偷偷看了一眼楊豐收,只覺得剛下了牛車,站在大隊(duì)辦公室門口,還沒來得及介紹大隊(duì)情況的,這位大隊(duì)長的臉都比得上鍋底了。
此時,正是社員忙完了一下午,下工的時候,當(dāng)?shù)厝艘灰娕\囃T诹舜箨?duì)辦公室門口,又見門口那站了好幾個眼生扥年輕人,就知道,是又有知青被分配到他們這兒來了。
知青下鄉(xiāng)對北河溝的人來講,已經(jīng)不算稀罕事兒了,當(dāng)年第一批知青下鄉(xiāng)的時候,才叫轟動!那可是他們這群老農(nóng)民第一次見到城里的娃子來鄉(xiāng)下,個個都想看看城里人長啥樣。不過一年又一年,這群知青是一批又一批地來,一個又一個地走不了,大伙兒們也就不覺得新鮮了。就算是城里娃又咋樣,不還是得跟他們一樣,下地干活嗎。而且干得還沒有他們像樣,每年糧都不夠分的,還得給他們分去一些!
和讓北河溝的人漸漸也提不起對這群知青的喜歡,更談不上歡迎了。不過,看看熱鬧還是可以的,咋說這地方也沒啥娛樂。每天除了上工下工,一日三餐,可以說完全沒有業(yè)余生活。
難得又一批白白嫩嫩的知青被分配過來,也下了工的社員們便索性圍攏在了大隊(duì)辦公室門口,看起了熱鬧。
“今年咋比去年分的人還多哩?我剛數(shù)了數(shù),足足六個人!這下子,又多了幾個分糧食的了。”
“是啊,現(xiàn)在知青點(diǎn)的那批都還不消停,我家小子看見那女知青就走不動道了,天天去幫那幾個不安分的女知青干活,攔都攔不住!”
“你們瞅瞅那個哭的,一看就不會干活!長得倒是挺漂亮,但這又當(dāng)不了飯吃!”
“欸,我咋瞅著那個穿花褂子的女知青這眼熟呢?還有她旁邊那個,一點(diǎn)都不像城里人,看著黑黑瘦瘦的,還不如我家二丫看上去富態(tài)。”
大家伙兒議論紛紛,被圍在中間的知青們都臊紅了一張臉,總覺得自己像是耍猴戲里被看的猴兒。在這樣的圍觀下,連吳佩蘭都止住了哭聲,躲在裴蔚然幾個人后面,縮著不想讓人瞅來瞅去。
“都圍在這里干啥?家里不做飯啦!該干啥干啥去,別在這圍著!”楊豐收覺得吳佩蘭的哭讓自己沒了面子,此時嚴(yán)肅著一張臉,揮著手喊道,“記分員呢?楊二麻子,你家小子呢!讓他過來把這些知青送到知青點(diǎn)去!”
楊春生是剛剛楊豐收喊的楊二麻子的兒子,也是隊(duì)里的記分員,聽到他爹喊他,連忙就跑過來了,問道:“那豐收叔,這批知青吃啥啊,他們還沒干活,沒有公分啊。”
楊豐收白了一眼楊春生:“你小子不會動動腦袋?吃飯啥的就先跟那群老知青一起唄,等他們干了活掙到公分,再補(bǔ)上!”
楊春生點(diǎn)了點(diǎn)頭,正準(zhǔn)備帶這幫知青去知青點(diǎn)的時候,楊豐糧說話了。
“小麥和苗兒就跟我回家了!”說著,他拉著王小麥和蘇苗苗就打算走。
“大志叔您這……”楊春生有些不明所以,這知青哪能住進(jìn)社員家里,那不亂來嗎!更別說,他大志叔家除了他家老太太外,全是小子,這倆女知青……咋行呢!
一旁的吳佩蘭也不干了,連聲問道:“憑啥她倆能不用住知青點(diǎn)?”
這話一說,其他還沒散去的社員們也都有些奇怪。是啊,這知青得去知青點(diǎn)住著,這又是倆女知青,這叫啥事!想著想著,就都攔著楊豐糧,嚷嚷起來這知青不能住社員家里了。
其實(shí)知青是可以住到老鄉(xiāng)家里去的,但北河溝的人似乎對知青都很不喜,像是怕惹上麻煩鬧出事兒似的,根本沒考慮甚至是不允許知青住家里。
楊豐糧一見都攔著,剛要急,他大哥楊豐年和二哥楊豐田正好下工趕過來,一見這,連忙開口道:“這是我……”
楊豐年原本想說王小麥?zhǔn)亲约彝馍〖依锖戏ê侠怼?伤凵褚怀颍约彝馍硪粋€女知青不撒手,三弟大志也一副要帶著倆人一起回家的樣子。他不知道蘇苗苗是誰,但也知道,這估計(jì)是他家小麥認(rèn)識的,也要帶回家去。楊豐田開口道:“她倆是我家孩子,肯定要去我家住啊!”
楊豐田也馬上反應(yīng)過來了,跟著應(yīng)和道:“是啊,小麥你們都知道,我妹子家的孩子。她旁邊這個也是。都是親戚,肯定得上我家住啊!”
蘇苗苗沒吭聲,只是緊了緊攥著王小麥的手,將她的緊張與不安直接傳遞了過去。
她原本想先去知青點(diǎn)探探,看看情況是不是像王小麥說的那樣。但現(xiàn)在看這些村民社員對知青的抵觸心理,不愿意讓他們住到社員家里的態(tài)度,蘇苗苗放棄了這個想法。還是得先去到王小麥家才行,把這事兒做實(shí)了,免得后面再出紕漏。至于那些知青……豐糧叔不是說了嘛,知青是一個小隊(duì)的,得一起干活。等上工了,自然就能認(rèn)識。
王小麥果斷地站了出來,對人群中的一位婦女喊道:“槐花嬸子您忘了?我進(jìn)城前還和您家小花一起玩過呢!”
被喊到的董槐花愣了愣,下意識看了看王小麥,打量了一番后,一拍大腿道:“還真是!你是……你是杏芳家的小麥!”
“杏芳家的?”其他幾個嬸子聽到這個倒都想起來了,“是了,杏芳進(jìn)城也都好多年了,聽說她家大兒子去當(dāng)兵了,有一個閨女我記得還在老楊家養(yǎng)過幾年呢!”
“我媽就是楊杏芳!”王小麥連忙回道,同時還拉起蘇苗苗的手說,“這是蘇苗苗,是我爸那邊的親戚,我妹子。”
“行了行了,咱大隊(duì)的孩子回來,當(dāng)然得住自己家了!這倆孩子先是咱大隊(duì)的娃,其次才是知青哩!””其中一個穿著都比其他人都像幾分樣子的婦女站了出來,大聲說著。
這人是隊(duì)里的婦聯(lián)主任趙曉娥,在隊(duì)里說話也是很有分量的,一聽她這樣說,大伙也就沒說別的。相較于條件富裕的城市,農(nóng)村比其多的,便是這對同鄉(xiāng)同村人護(hù)犢子的行為。在知道這倆知青是大隊(duì)的孩子后,大家伙的關(guān)注力也就不放在她們身上了。
楊家三個舅舅一看人群散了,連忙就趁亂帶著王小麥和蘇苗苗往家走去了。至于其他知青?還是麻溜兒跟著楊春生去知青點(diǎn)吧!
在朝王小麥姥家過去的路上,蘇苗苗終于知道為啥她小麥姐的爸媽要想方設(shè)法把王小麥給安排回老家下鄉(xiāng)……
這一路上,從剛剛見過的她三個五大三粗,得蘇苗苗仰著頭看的三個舅舅,又加上了下工回來晚一些,路上碰見的,她大舅舅家的大表哥和三表哥、二舅舅家的二表哥和三個表弟、以及她三舅舅家的四表哥和小表弟……加上來烏泱泱十多個人,個個都是高壯漢子,可以說是安全感十足。
而等到了王小麥的姥家,蘇苗苗的感受就更直觀了。
王小麥家因?yàn)槟卸《啵芨闪饣畈徽f,還因?yàn)橥跣←湅寢屧谑〕堑脑颍磕贽r(nóng)閑的時候,這一家子的人時不時還能去省城去干臨時。所以在北河溝也算是條件不錯的人家。前前后后一整片的地方都是他家的屋子,四間大房加院子,還都比隊(duì)里其他的土坯房要好些,是壘起來的石頭房,看起來更像樣子一些。
但讓蘇苗苗震撼的,不是房子,而是……
“姑姑!小麥姑姑回來啦!”
“姑,你回來啦!”
“黑蛋兒,姑回來了!”
蘇苗苗剛跟著王小麥走到頭一個院門口,就看見一個半大小子沖出來,滿是驚喜地朝院里喊,緊接著又跟出來了幾個,大一點(diǎn)的十一二,小一點(diǎn)的才五六歲,虎頭虎腦地跑出來,全都圍在王小麥身邊,喊著“姑”。
“小麥姐,這……”蘇苗苗是真的驚呆了。她沒穿越前的家庭結(jié)構(gòu)很簡單,外公和母親。當(dāng)然了,父親那邊倒是有不少人,但早就隨著父親的去世而斷了聯(lián)系,蘇苗苗也不愿意和那群只想從自己這里得好處占便宜的人有聯(lián)系。所以她是真的沒見過這樣一個……家庭人員多,卻又能保持和睦友好的家庭。
王小麥看出了蘇苗苗的驚訝,笑著開口介紹:“苗兒,我給你介紹介紹。這幾個都是我?guī)讉€表哥的兒子,大一點(diǎn)的叫鐵蛋兒,過了年就11了,小一點(diǎn)的是狗蛋兒,剛八歲,這倆都是我大表哥的兒子,黑蛋兒是我二表哥的兒子,今年六歲。我三表哥的孩子剛兩歲,估計(jì)現(xiàn)在正睡著呢,還有一個在我表嫂肚子里懷著呢。四表哥去年剛成親,還沒給我生侄子呢。至于我?guī)讉€表弟,歲數(shù)比我還小,不著急結(jié)婚!”
說著,王小麥又拉著蘇苗苗介紹給她的家人:“姥,舅舅舅媽還有表哥表弟,這是我在省城認(rèn)識的妹子,叫蘇苗苗。她再過倆月才15,我尋思我倆一起下鄉(xiāng)也是緣分,就想讓她跟我一起住,到時候糧食啥的,都跟我一起!”
這說一說,王小麥這姥家這群人就都朝蘇苗苗看了過來。饒是蘇苗苗在這一大家子的目光注視下,也有些不自在。
這一大幫子人,安全是真有,但也真夠唬人的。
楞了一會兒,王小麥的快七十歲的姥姥先發(fā)話了:“別愣著了,都進(jìn)屋準(zhǔn)備吃飯!”
大家長開口了,老楊家的其他人也跟著活躍起來了。
舅舅和表表弟們都先進(jìn)去劈柴挑水,準(zhǔn)備一會兒吃飯。三個舅媽和四個表嫂都都和氣地圍過來,招呼著王小麥和蘇苗苗進(jìn)屋。幾個小侄子跟在后面,好奇地看著蘇苗苗,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女知青有些想靠近又不太敢。
蘇苗苗在這些人身上沒有感到半點(diǎn)惡意與排斥,這點(diǎn)讓她一直懸空的心多少落了一些,心里也松了一口氣。雖說人多想些,多警惕點(diǎn)沒毛病,但總這樣也多少會令人感到疲憊。
在走進(jìn)院子的時候,蘇苗苗真誠地朝王小麥說了一句:“謝謝你,小麥姐。”
突然得到一聲感謝的王小麥愣了愣,不明所以地回了一句:“不客氣?”
看到王小麥毫不虛偽做作的表情,蘇苗苗笑著搖了搖頭,沒再說什么。她看著帶著燦爛笑容與自己并行的王小麥,和周圍不帶半點(diǎn)排斥,滿是歡迎神情的她的家人。在心生羨慕的同時,也大概清楚了王小麥那自來熟,又心軟好糊弄的性格是遺傳自誰了。
要是接下來兩年都住在這里的話,自己是不是也能多幾分像他們這樣單純的快樂呢?
“苗兒,快過來!”走得比蘇苗苗快的王小麥站在房門口喊她。
“哎,就來!”蘇苗苗回了一句,便加快了腳步跟了上去。
一定會吧,蘇苗苗想。
。com首發(fā)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