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官升招討使
,最快更新穿越之水滸風流 !
蕭咄里見柴云渺仙姿綽約氣質高貴,又知道柴家是前中原皇室后裔,于是有意與柴家結為姻親關系,于是命人好生保護柴家的產(chǎn)業(yè),同時讓一支親兵隊把柴家兄妹押往南京軟禁了起來。蕭咄里打算等攻宋之戰(zhàn)告一段落后便回南京與柴云渺完婚。蕭咄里打得好主意,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柴進皺起眉頭,“只怕陳兄弟很難攻入南京啊!這南京可謂固若金湯,而且遼國皇室得知蕭咄里大敗的消息后,豈能不派來援軍?援軍一到,別說攻破南京了,陳兄弟能否自保只怕都成了問題!”
柴云渺原本興奮的心情被澆了一瓢冷水。
……
陳梟率領麾下近四萬兵馬進抵涿州城下,列開戰(zhàn)陣。猛將魯智深出陣挑戰(zhàn),可是任憑魯智深如何問候蕭咄里家的女性和祖先的女性,蕭咄里就是不出戰(zhàn)。魯智深罵干了舌頭,回到陳梟身旁,罵罵咧咧地道:“這挫鳥,根本就是個灰孫子!灑家把他老婆、女兒、老娘、奶奶都問候遍了,居然就是不出頭!”眾人忍不住笑了起來。
當天晚上,陳梟站在大帳的地圖前看著地圖皺眉思忖著。
林沖和秦明疾步進來了,林沖抱拳道:“大哥,剛剛斥候來報,南京的兩萬守軍傾巢而出,正朝這邊趕來。”
陳梟道:“涿州是南京南面的門戶,如果丟了涿州,南京就門戶大開了。
秦明急聲道:“大哥,我們應當盡快攻破涿州,否則等他們的援軍到了,這仗就難打了!”
……
一大早,蕭咄里登上城墻,舉目眺望,只見宋軍將士都在附近的樹林中砍伐樹木,而軍營里也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蕭咄里知道宋軍是在趕制攻城器械,為強攻城池做準備,心里不免擔憂起來,連忙命傳令官再去催促援兵。
另一方面,遼國兩萬援軍離開南京后,一路兼程往涿州趕來。這支遼軍的領軍主將名叫蕭英,是蕭咄里的親弟弟,這是一個相貌雄偉無條件服從哥哥的男子。
而與此同時,遼國朝廷接到了蕭咄里的求援信。遼國天祚帝及滿朝文武大為驚惶,有大臣指責蕭咄里不該貿(mào)然攻入宋境,提議將蕭咄里罷免,另換得力之人鎮(zhèn)守南京。這位大臣也不知道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如今南京那邊正在大戰(zhàn),怎么能夠冒冒失失地換將呢?好在天祚帝最終并沒有采納這位大臣的建議,而是派出自己的親妹妹,大遼長公主,耶律特里率軍五萬南援蕭咄里。
……
視線轉到宋朝東京。
心情煩躁的大宋皇帝趙佶,微服離開了皇宮,只帶著一個親信老太監(jiān)和兩位親信衛(wèi)士來到李師師的家中。
李師師等聽說皇帝來了,趕緊來到大廳跪接。
趙佶一看到嬌媚動人的李師師,滿腔的煩惱一下子煙消云散了。滿臉堆笑地上前扶起李師師,握著李師師的纖手感慨道:“只有和師師呆在一起,寡人才覺得毫無煩惱啊!”李師師嫣然一笑,隨即憂心忡忡地問道:“陛下,聽說遼人要打來了,陛下要遷都了?”
趙佶嘆了口氣,“是啊,遼人要打來了,不能不遷都啊!”隨即皺起眉頭,非常氣惱地道:“寡人有百萬大軍,怎么就毫無用處呢?!居然被他遼國六萬兵馬打得丟盔棄甲還不得不遷都!”
李師師柔聲安慰道:“陛下不須過于煩惱,相信總有能匡扶社稷力挽狂瀾的英雄為陛下排憂解難!”趙佶心里好過了點,點了點頭,“希望如此吧。”看了一眼李師師,拍了拍她的纖手,雙眼蘊滿溫情地道:“不管遷都到哪里,我都不會丟下師師的。”李師師不禁有些感動,柔聲道:“師師為陛下?lián)崆僖磺俊壁w佶點了點頭,“好啊,寡人正想聽師師彈琴呢!哎,那些煩惱的事情不去想了!”
李師師離開了趙佶,款款走到一側的琴桌后,坐了下去。趙佶則在主位上坐了下來,眼睛就盯著李師師。
正當李師師準備撫琴的時候,一個宮中內(nèi)侍興沖沖地奔了進來。行了一禮,急聲道:“陛下,緊急軍情……”
趙佶登時心情大壞,沒好氣地道:“那些事情等會兒再說!”趙佶以為又是不好的消息,下意識地有一種逃避的心里,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偷偷地跑到李師師這里來。
李師師柔聲道:“陛下,軍國大事要緊,還是先處理吧。”
趙佶嘆了口氣,看向那個內(nèi)侍,沒好氣地問道:“是不是又戰(zhàn)敗了?大名府沒有丟吧?”說這話時,趙佶的聲音有些顫抖,可見他心里很害怕聽到那樣的消息。
內(nèi)侍使勁搖了搖頭,“不是的!陛下,是捷報!大捷啊!”
趙佶愣了愣,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
內(nèi)侍繼續(xù)道:“剛才有捷報送到樞密院,說京東東路都統(tǒng)制陳梟陳將軍率領麾下四萬青州軍在瀛洲城下一舉擊敗蕭咄里,繼而攻占了瀛洲、莫州,隨后在鷹愁澗再次大敗蕭咄里,如今兵壓涿州,兵鋒直指南京呢!“
在場的人聽到這番消息,都感到難以置信,他們實在無法相信不久前還殺得宋軍喪師失地狼狽逃竄的遼國大軍,居然轉眼就被青州軍打敗了,不僅如此,青州軍居然還連下瀛洲、莫州,包圍了涿州,已經(jīng)直接威脅遼國的南京城了!
李師師的眼眸中異彩連連,她在壓抑著心中的激動和興奮;趙佶興奮不已地道:“太好了!太好了!”扭過頭來對李師師道:“師師,你真說對了,果然有橫空出世的英雄為寡人排憂解難啊!”
李師師微微一福:“真是恭喜陛下了!”站起來道:“陛下既然有此人才,應當重用才是!相信他定不負陛下的厚望!”
趙佶重重地點了點頭,匆匆回宮去了。
來到朝房,看見了激動得眉飛色舞的慕容彥達和神情頗不自然的蔡京、童貫等人。
皇帝急忙問道:“大捷的消息確實嗎?”
慕容彥達立刻將陳梟派人送來的捷報呈上,滿臉笑容地抱拳道:“絕對確實!陳將軍連番大敗遼軍,諸路的危急已經(jīng)徹底解除了!如今陳將軍正在圍攻涿州,相信不日將建立更大的功勛!”
皇帝看了捷報,興奮得直點頭。
慕容彥達乘機道:“陛下,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應當封陳將軍為燕云十六州招討使,總攬北伐事宜!”
皇帝覺得慕容彥達的請求非常合理,便想要答應。可就在這時,童貫卻出言反對:“不可!陛下,陳梟資歷太淺,怎么能夠擔此重任!”慕容彥達冷哼一聲,“這話如今說來難道不覺得蒼白無力嗎?你童樞密位高權重,倒是資歷深厚,可是卻兩場大敗,喪師二十萬,致使遼虜猖獗攻城略地;然而陳梟將軍雖然資歷不夠,卻一舉力挽狂瀾,收拾了樞密大人造成的爛攤子,并且一舉擊敗蕭咄里,攻下瀛洲、莫州。如此功勛,如此才能,難道不應該委以重任嗎?”
童貫鐵青著臉道:“反正資歷不夠,就不該委以重任!”
慕容彥達冷笑道:“該不該委以重任也不該待罪之身的樞密大人來決斷,而應由陛下來決斷!”皇帝流露出不悅之色,決然道:“陳梟不負朕望,一舉力挽狂瀾威震遼虜,敕封陳梟為燕云十六州招討使,擔當北伐重任!”看向慕容彥達,“慕容彥達舉薦有功,擢升為樞密院使,原樞密院使童貫降為副使。”
童貫面如死灰,慕容彥達則興奮地拜謝。
童貫頻頻朝蔡京打眼色。后者上前朝皇帝拜了拜,然后慢條斯理地說道:“陛下剛才的決定十分英明!”童貫聽到這話,不禁愕然。蔡京接著道:“如今遼國國內(nèi)必然大為震動,遼國國主必然調(diào)遣精銳南下增援,因此應當令陳招討停止進擊,退入莫州防御,以免陷入重圍反遭敗績。”
皇帝皺眉點了點頭,“太師所言極是啊!”隨即便對慕容彥達道:“慕容愛卿立刻照此傳達將命令,令陳梟勿要冒進,退入莫州防守。”
慕容彥達抱拳應諾。
……
蔡京等人離開了朝房。早就忍不住的童貫不解地問道:“太師,為何讓那慕容彥達得志!那小子分明想要挑戰(zhàn)太師的地位!”蔡京冷冷一笑,“他還嫩了點!”看了一眼童貫,用教訓的口吻道:“你沒看見陛下的態(tài)度嗎?陳梟的勝利讓陛下喜出望外,這個時候若是極力反對的話,只能讓陛下反感!慕容彥達之所以擢升樞密院使,你之所以被降了半級,就因為你說了那番不該說的話!”童貫一呃,臉上流露出郁悶的神情。
蔡京嘆了口氣,“哎!沒想到那個陳梟還真是個不世出的將才啊!慕容小子靠著他算是出了風頭了!”隨即冷冷一笑,“不過他們高興得太早了!這朝廷還是姓蔡的!”
……
陳梟看著手中的命令,眉頭緊皺。站在帳下的眾將都非常好奇,魯智深忍不住問道:“大哥,樞密院說了什么?”
陳梟抬起頭來,“樞密院傳來了皇帝的命令,讓我們見好就收,即刻撤回莫州防御。”
眾將大話,魯智深沒好氣地罵道:“這什么鳥命令!”
林沖皺眉道:“如今正是乘勢攻陷南京的時候,這么能撤退呢?如此一來豈不是前功盡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