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包師傅面館
超市外墻上掛著一幅劉晴芳一身面包師傅服裝的巨幅照片,高高的白帽頂上三個大泡泡,繡紅滾邊白大褂外套著件黃色圍裙,上面還繡著喜事樂三個絨線紅字,那嬌艷的臉色映著金黃的大面包盤,顯得極為和諧自然。圖片上一堆焦黃的各種面包才是重點。糖漿和蜂蜜沾著芝麻粒,叫人食欲大開。別說對小孩子有強(qiáng)大的吸引力了,大人老遠(yuǎn)看見,也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
小包在這里幫忙干了三天,終于掌握了烤面包的技巧,總算把作品做得可以見人了。開始的第一爐,慘不忍睹,面包開裂,堅硬得能累掉老媽子牙,參考無數(shù)網(wǎng)絡(luò)微博經(jīng)驗介紹,總算烤出松軟可口外表焦黃的甜面圈、吐司、大列巴多個品種。
喜事樂旁邊的一個柜臺被塑鋼板子隔離起來,上面掛著個包師傅面館的牌子,只是沒有開業(yè),旁邊還寫著:功夫面館正在籌備,6月8號正式開業(yè),敬請期待!
醫(yī)療站的女兵天天沒事就來看電視,買些五分錢一大包的炒松子。嘰嘰喳喳的指點著忙碌的劉晴芳。一個滿臉細(xì)白雀斑的小個子女兵問:劉大姐要不要幫忙?
劉晴芳說:你們玩吧!我可以的!又不是多忙!
小女生趴在柜臺上悄聲問:將來我復(fù)員了,來給你打下手,你要不要?
好啊!你看這里面有多少空閑崗位,就是沒有人來做。年輕人來了更好,上年紀(jì)的大姐大嫂就做些清潔衛(wèi)生,年輕人做上貨導(dǎo)購,這里很缺人呢?劉晴芳笑著說。
咱們這里人本來就少么?將來會增加嗎?小雀斑說。
劉晴芳說:增加是肯定的,現(xiàn)在有兩百多人吧,夏季會搬遷來一批,秋季會有一批五千人轉(zhuǎn)業(yè)復(fù)員戰(zhàn)士到來,現(xiàn)在蓋的房子就是給他們和家屬住的。公司鼓勵更多的人來開發(fā)這里。
那么!我家里人能來嗎?將來我就也成了這里的人了啊!小雀斑很希望劉晴芳能答應(yīng)。
好啊!現(xiàn)在來了,就立刻能成為包盛公司員工,你在服役,家屬就是軍屬,會有更多優(yōu)待。劉晴芳覺得自己變得和小包一樣邪惡,正在誘導(dǎo)小肥羊進(jìn)入圈套。
小雀斑卻舒口氣,興奮地說:今晚我就寫信給家里,叫他們來個人看看,看怎么辦戶口遷出手續(xù)。
小包卻在新成立的加工廠忙著用車床車制人造肉機(jī)器的模具筒。一個技術(shù)員還守在一旁學(xué)習(xí)這種先進(jìn)數(shù)控機(jī)床的操作方法。小包車出了五種模具套頭,把設(shè)計圖交給技術(shù)員,叫他試著加工,自己興沖沖地跑到人造肉加工房。
這種機(jī)器就沒有停歇過,不僅幾個場部的居民要拿大豆來換,連白城和齊齊哈爾市附近縣城里的車輛也來購買。大豆現(xiàn)在是八毛二一斤,現(xiàn)出來的新鮮人造肉趁熱趁潮還賣九毛五。工人每斤凈賺一毛三,落下一兩多豆油,還說不賺錢,電費和工人工資高啊!這一天一夜三班倒,沒有一百塊能行?人家工地上班的都是一百多塊呢!
小包要停機(jī)換模具頭,等候的貨主想說什么反對的話,榨油的說了:你還嫌慢!這是我們設(shè)計制造機(jī)器的老總,他拿出來的東西,做出來的東西,你要能得著,就偷著樂吧!
新模具頭換上了,再次預(yù)熱一下,機(jī)器先是吐出幾塊焦黃的硬塊,接著,就左右扭動,一個個帶彎的雞翅形狀的小片就連續(xù)出來。
小包拿起一個看了看,點點頭,說:不錯,有點神似!榨油的過來問:這是什么啊?跟個雞膀子似的!
小包笑著說:還真說對了,這就是素雞翅。我先拿一斤,中午就吃它。
那個等貨的司機(jī)認(rèn)出小包來,指著小包說:你!你是那個如來神掌!啊!包總!哎!包總!你為什么不把這種機(jī)器做出來賣呢?
小包笑著點頭,說:正在生產(chǎn),很快就會發(fā)售,請再等等!掂著一小塑料袋素雞翅回去給雙兒做飯去了。
小包給董建國打電話,叫他在所有官兵中找?guī)讉€人,要求是蘭州山西一帶的,會做蘭州拉面的,河南燴面也行,再就是家傳會炒菜做臘味鹵味的。
誰料,兩天后還真的有人過來,一共來了四個人,一個是家里在武漢開燒臘鹵味店的,現(xiàn)在在開卡車;一個是蘭州人,一個四川的,現(xiàn)都在炊事班;一個山西的會做清真拉面。小包頓時就笑得鮮花盛開。
大冷藏柜擺放出來,板房這邊又開了個偏門,外側(cè)搭建了個工作室,緊挨著超市員工宿舍。抽油煙機(jī)裝上了,冷柜冰箱擺上了,燃?xì)鉅t子搭起來了,玻璃冷藏展柜也放在柜臺外面。
小包給弄來各種冷鮮肉,叫四個人先練練手,做鹵味、做拉面,再炒一些菜,咱自己先捧捧場。
四個人里,武漢人姓何,個子較高,外號何長子;四川人叫劉廣元,就是廣元人,炒的一手川菜好味道;蘭州的馬切斯,外號馬切絲兒,一身拉面手藝被吹噓的無邊無際,在炊事班就是不得發(fā)揮;山西的賈滿福,會刀削面、油潑面手藝,有時誰是病號了,也能享受一下單獨服務(wù)。
這個時候的調(diào)料還沒有被推廣流行,在農(nóng)村,連個味精都是稀罕的,食用鹽還是灰色大顆粒狀的。農(nóng)村的人們才從貧困的浪潮里剛剛上岸,對口味的追求還沒有那么高尚。
包師傅面館就在7號下午試營業(yè)了。現(xiàn)在正是陽光明媚的日子,除了調(diào)休的部分員工和一些傷病員外,村里村外還真找不到閑人,人家也不能總是待在超市里看電視吧?偌大的場地里,除了幾個售貨員,連個鬼影也沒有。小包在門外 寫個牌子:包師傅面館開業(yè)酬賓,8號免費一天。
到了四點半,一趟子小孩子們先過來,這是放學(xué)之后必然要做的事。他們要在那邊看電視寫作業(yè),看墻上的鐘表,約摸家里該做熟飯了,才相約著回去。臨走前,還用笤帚把地面清理干凈。小包笑著喊:明天早點來啊!每人一碗牛肉拉面。
這家超市,小包根本就沒有想到賺錢,商品價格定得極低,甚至都是賠錢上架。比如,一袋鹽,后世一斤裝的在兩塊五左右,這時一斤鹽才賣一毛六,小包就給定價一毛六。一塊雕牌簡裝肥皂,后世四五塊 , 現(xiàn)在的肥皂才五毛。那就按五毛好了。
試吃裝的面條也不是一次性的小紙碗,小包當(dāng)然不能叫人著急還想吃第二碗,干脆就弄來陶瓷碗,小點的孩子,根本就吃不完。
占便宜是人們的天性,小孩子回家一宣傳,人們期待起來。8號是周六,早8點開始,超市里的桌子就坐滿了人,加上小包五個人在馬切斯的指點下,手腕抖動,上下翻飛,面條飛揚,玩起拉面功夫。五口湯鍋,一口牛肉大骨湯鍋,油湯紅亮,阿繡和阿華,還有李二妮忙著擺開碗,就那么一排排地端走開吃。
這就是個招攬生意的手段,被小包有意變成吊人胃口的試吃。其實來嘗鮮的人并不多,被星期兩天的小孩子和休息在家的人,也就是一百多人,還包括附近工兵團(tuán)里的傷員和干部。
小包幾個忙活了兩個小時,總算把食客們打發(fā)走了,接著就是醫(yī)療證的女兵、機(jī)修廠的男兵,過來蹭飯。小包和馬切斯幾個再次忙活起來。看再沒有來人了,小包出來,問幾個女兵:你們覺得味道怎么樣?歡迎在各方面給提些意見!
幾個女兵嘻嘻哈哈地互看一眼,說:這碗面要多少錢?
小包說:你們看收多少錢合適呢?
小雀斑靦腆的說:我們又沒有在街上吃過飯,怎么知道值多少錢?
一個男兵說:市里街上這樣的小碗是六毛一碗,只是沒有這么多的牛肉,味道也差了一些。大湯碗是八毛一碗,只是多了一些面。
一個女兵笑著說:不要錢最合適,每天來吃一碗。六毛吃不起!
小包說:好啊!你們再來了就免費。
另一個說:啊呀!會不會最后算總賬,把自己抵上帳了呀!幾個人嘻嘻哈哈笑了起來。
小包和阿繡幾個也各來一碗,小包品嘗自己的勞動,仔細(xì)分辨和馬切斯的手藝不同,感覺和那一世那些連鎖店里的差別。比較來比較去,覺得自己的面也算是正宗貨了,不必再胡亂修改了。
粉板上出現(xiàn)了價目表,牛肉拉面分為三種,大碗七毛,中碗五毛、小碗三毛。一次比擬,臊子面、油潑面、刀削面、拉條,基本都在五毛左右。何長子的鹵味店也開張了,劉廣元的炒菜鍋也發(fā)利市了。顧客都是林場農(nóng)場里的老職工,下班后相約來這邊坐會兒,喝上二兩。
超市變成了小飯店,里面大片貨架變成了飯店的酒櫥展臺,只是這個展臺太過于夸張的大。
就在小包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也是胡亂忙碌之際,6月15號,公司經(jīng)理王世清把第一批搬遷員工名單交給小包審核。
原來兩個林場一共504名正式職工,有328戶,連親屬1800余人,分散在四個地方住居。現(xiàn)在整合以后,一些親屬從職工家分離出來,就有422戶。楓樹灣這邊計劃蓋房3500套,已經(jīng)完成700多套,按照原計劃,林場職工和親屬們遷到這邊集中住居。現(xiàn)在條件滿足了,小包就大筆一揮,簽字批準(zhǔn)了。
下一步,員工先要簽署一系列文件,無論新老員工,都會收取房租的。房子只有在住滿十年后,才退還扣除的建房基金,房子至少屬于個人。提前辭職的,房租不退。運輸車隊要抽調(diào)車輛,輪流幫助居民完成搬遷任務(wù),所有分散的原林場員工,在7月底完成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