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埋伏?
,無奈三國 !
那劉焉也是痛快,大筆一揮就給了劉明方圓百里的土地。劉焉對劉明言道:“我幽州之地,苦寒之地也!時有胡匪作亂,地廣而人稀,荒地無數(shù),你如欲安置這些降卒,完全可以令其開荒種地,以待來年收成。只是這軍功卻又少了幾分,不過賢侄若能保得我幽州太平,這也是大功一件了。”
劉明哪會在意什么軍功,聽得自己又落得許多實惠,連忙謝過了劉焉。二人談話已畢,劉焉安排劉明休息。次日鄒靖回到范陽。又一二日,探馬來報程遠志已打到任丘,正向涿郡進發(fā),而劉明也得到消息:關羽已經(jīng)抵達涿郡分院。劉明則建議劉焉道:“御敵于外而城不毀也。現(xiàn)黃巾人馬殺到,我愿帶本部人馬斬殺之。”劉焉大喜,忙允之。并對劉明說:“如若盡斬來敵。吾當上表為賢侄請功。”劉明謝過,領突騎兵趕往涿郡。
劉明到得涿郡,與關羽眾人分析程遠志動態(tài)。那李郎(治安隊大隊長狼哥,楊軍給起的名字,字元奎)畢竟來到涿郡一年又余,平日里又好打獵,結合探馬的報告言道:“據(jù)探子來報,黃巾賊再有一日可到涿郡四十里處的大興山,此山山腳下,一馬平川,現(xiàn)在如果我們藏在山上,待黃巾賊來的時候,突然沖下去,打他個措手不及,定叫黃巾賊子吃不了,兜著走。”
劉明他們不知道地形,可張飛從小在涿郡長大,孰知此地的地理,聽了李郎的發(fā)言,覺得不錯,因此贊成道:“元奎說得有理。那個山上藏個幾百人絕對不成問題。”
那楊軍,法墨的傳人,對于防守,深有研究,因此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不如立刻趕去偵查地形,布下埋伏,待黃巾賊子來時,莊主于大道之上攔擋,而騎兵藏于山上,黃巾賊子從山前過去,騎兵不要管他,只待黃巾和莊主廝殺之時,從黃巾賊背后沖殺過來,山上還要放幾十個鼓手和旗手,在騎兵沖殺之時,搖旗敲鼓,亂黃巾賊之軍心。如此一來,黃巾賊焉能不敗?只是這突騎兵自有拓跋隊長率領,可這強騎兵必須要有一員英勇善戰(zhàn)之士帶領,可惜宣高不在,這可如何是好?”
旁邊張飛,不等楊軍話音落下,就跳了出來,大聲說道:“楊老,您怎么把我忘了?宣高又怎及得我英勇善戰(zhàn)?”張飛自打上回看到強騎兵的威風,早就惦著過一把帶著強騎兵橫沖直撞的癮。
劉明在旁邊聽得暗樂,心說:三弟呀,三弟。楊老擺明就是說你,你還就真的跳了出來。
楊軍對著張飛說道:“三莊主如要帶隊,自是甚好。可是就怕三莊主看見了黃巾賊,一個忍不住就沖了出去。破壞了我們?nèi)P的計劃。”
張飛拍著胸膛保證道:“楊老放心,只要黃巾沒和大哥他們打起來,我絕對不出!怎么著,還要我老張發(fā)個誓不成?”
楊軍笑了笑說道:“這倒不必。不過三莊主領強騎兵沖殺之時,必要記得,如若黃巾隊形已散,三莊主可以盡情沖殺,可是如若黃巾隊形未散,則要在外圍黃巾薄弱處沖殺,務求一沖就透,以防殺不出重圍,陷在賊群之中,失去了騎兵的沖擊力和機動力。切記!切記!”
次日,張飛和拓跋鷹領強騎兵和突騎兵隱于大興山上,劉明領人馬埋伏于大興山后。日午時分,有探馬來報,據(jù)拓跋鷹的黑兒飛舞,已得知程遠志率兵五萬,距此不過二十里,沒有先遣的斥候,探馬。劉明擺了擺手說道:“再探!”那個探馬退了下去。劉明心里暗自感嘆:這些黃巾將領怎么就這么不長記性,難道他們就不知道敵情的重要嗎?咳!我組建的這些反偵查部門和手段,難道就沒用武之地嗎?是不是該解散算了。劉明轉念又一想:不行!不能解散,現(xiàn)在無用武之地是黃巾賊的素質(zhì)低,豈可因此就降低了自己的標準。有備而無患,早晚有用上的一天,說不定哪回就可以救自己部隊的性命。
不多時又有探馬來報,程遠志部隊已至大興山腳下。劉明又說:“再探。”片刻之后,探馬再次來報,程遠志人馬已過大興山,距此不過二里。劉明傳令:“擊鼓!出兵!”
這程遠志剛過的大興山,猛然間聽的鼓響如雷,從山后轉出一哨人馬。程遠志大驚:不好!此地竟有埋伏。我太大意了。眾黃巾士卒也是驚慌失措。不過待那哨人馬出來之后,程遠志又放下心來,黃巾的大軍也安穩(wěn)了許多。為什么?還能有什么原因!不就是看劉明得兵馬稀少,覺得好欺負罷了。不過因為山后還有鼓響,林間隱約有旌旗晃動,程遠志還是不敢大意,命隊伍整軍,列陣,布防。
劉明率人馬沖出,看了程遠志的軍隊也是心中打鼓。心說:壞了!小瞧黃巾軍了。只見這回程遠志所率的黃巾士卒,又與劉明前幾回打得黃巾士卒大是不同。這些黃巾士卒一路燒殺過來,都是見過血的,和前幾回的黃巾士卒比起來,自是多了一番兇厲之氣。而且程遠志每回讓這些黃巾士卒,攻城破寨,屠村滅莊,都是讓這些黃巾士卒在實戰(zhàn)中成長,軍容、紀律都是遠勝前幾回的黃巾士卒。尤其是程遠志親兵護衛(wèi),更是精中選精,而且一身的裝備,再程遠志破了幾個城池之后,也都利用官府軍械庫中的積存裝備齊了。雖說還比不上劉明部隊的裝備精良,可也算得上是裝備齊全了。至于程遠志親兵以外的黃巾士卒,雖然還不能每個人都有盔甲,可是也是人手一件兵器。再也不是從前那些只是操起棍棒的農(nóng)民了。劉明看到這一切,心中暗自嘀咕:事已至此,再回去是不行了,只能希望三弟不負所托,能攪亂了黃巾陣型,去我齊心合力殺散了黃巾。不過這些黃巾賊子在我率隊突然殺出,也只是稍作驚慌,立馬就穩(wěn)定下來,還我無法象原計劃一樣,殺入黃巾陣中,擊潰黃巾賊黨。三弟的背后掩殺,又有幾分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