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回 拼命
,無奈三國 !
第四百五十四回 拼命
“大風起兮塵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
這個長安就是漢高祖定都的所在。高祖五年置長安縣,在秦興樂宮的基礎上建長樂宮。高祖七年,又興建了未央宮,至此,劉邦從關中東部的櫟陽遷都到了長安。
隨后,蕭何又主持修建了太倉和武庫。而直到了惠帝元年,長安才開始筑城墻。從惠帝元年起,每年征民夫十余萬人,修筑城墻一面。歷時五載方才完成。而在惠帝六年這才修建的西市。最后,長安于武帝時,這才在城內修建了北宮,桂宮和明光宮和城西的建章宮,并擴充了上林苑,開鑿昆明池,至此才算是徹底把長安城建成。這前前后后,歷時了足有九十余年。
雖然長安在王莽篡位之時遭到了焚毀,并因此在光武中興之后,定都了洛陽??蛇@長安經過多年的修復,以及如今的董卓入主之后,那城防設施,那絕對的完善無比。比之潼關,那也毫不遜色。
整個長安城,近似一個方形,東城墻長6000米,南城墻長7600米,西城墻長4900米,北城墻長7200米,全城周長25,700米。城墻全都是夯筑,僅次于劉明修建新城時所用的混凝土。
而且,長安城的城墻高有十二米,寬有十六米;墻外還有壕溝。那也是寬八米,深三米。
此外,因為長安城的城墻建于長樂宮和未央宮建成之后,為遷就長樂宮和未央宮的位置,以及城北渭河的流向,長安的東、西城墻較平直;但長安的北城墻則沿著鄰近的渭河,與河道走向基本平行,呈西南—東北的方向。把城墻建成了不規(guī)則的正方形,缺西北角,西墻南部和南墻西部向外折曲,形成了‘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的奇觀。被稱為‘斗城‘。而如此一來,憑借著橫跨關中平原的得渭河,長安城也形成了不可被包圍的地理特性。
而長安全城共有12個城門,每門3個門道。東面自北而南為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南面自東而西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北面自西而東為橫門、廚城門、洛城門,西面自北而南為雍門、直城門、章城門。
如今,劉明的大軍挫敗了董卓的突襲之后,就扎在了長安城的東南方向。圍住了長安的東面和南面。
雖然劉明也想把長安城四面圍住,可奈何長安北面的渭水,長安西面的灃河離長安實在是太近了。再加上臨岸的柳林茂盛,實在是不適合大軍的駐扎。劉明總不能把自己的軍營直接建在長安的城墻底下吧。那讓的話,那哪還有攻城的地方,而且,就算不考慮如何攻城,只是為了圍困長安,可那樣的話,那軍營里的士兵也別想睡得安穩(wěn)了,人家直接在城頭上面扔塊磚頭,那都能砸著劉明軍營里的士兵,平白的給人家當靶子去。
而若是在渭水以北駐扎,漫長、寬闊的渭水,那需要駐扎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根本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故此,劉明只能在長安城的南面和東面發(fā)起進攻。
而此時得知劉明安營完畢的董卓,那真是暴怒異常。
由于先前劉明攻克潼關之時,徐榮堵住了潼關通往長安的要道。潼關淪陷的消息,并沒有快速的流散出去。而劉明一路之上,由于董卓的兵力空虛,再加上董卓的不得人心。那前進的速度,非常之快。
故此,董卓也不過早了半日才得到潼關失陷消息。
要不然的話,董卓早就走了。董卓打在虎牢關的時候,就對劉明產生了懼怕的陰影。而隨后的幾次慘敗,更是加重了病根。董卓可是深深的恐懼著劉明。萬萬不敢與劉明正面為敵的。
可如今,董卓卻被劉明給堵家里了。董卓能不暴躁嗎?再加上董卓先前準備趁著劉明立足不穩(wěn),初來乍到的時候,以瘋狂戰(zhàn)車突襲劉明的本隊,給劉明來一個出其不意的損失,又被劉明給破了。董卓得到報告后,就更加的暴躁了。
此時,董卓手底下的那些文臣武將,人人自危,個個惶恐。暴躁下的董卓,那絕對是翻臉不認人的殺人魔王。剛才,只不過是董卓看幾個人不順眼,想發(fā)泄一下怒氣,那就已經殺了十幾個嘛事都沒犯的官員了。就連平日比較的董卓歡心的馬韓,李幕等幾個高官為那些人求情,那也都被董卓毫不猶豫的給殺了?,F在,再也沒人敢出聲了。人人都低著腦袋,生怕董卓注意到了自己。全都祈求著李儒快點回來。也許只有董卓的這個女婿,才能在這個時候,平息住董卓的怒火。
終于,李儒收回了飛熊騎,布置好了城防?;貋砹?。
一看見李儒,董卓破口救罵:“廢物!你還有臉回來?你當初保舉的那個楊譚,當初說的多么的有本領,可現在呢?他在哪里?他怎么就讓劉明從潼關過來了?還有,還有你派去的那個徐榮,整個一個喂不熟的狼,他竟然投降了劉明?你是怎么看人的?你什么軍師,你就一個笨蛋。不對,,說笨蛋都是抬舉你。就你設計的那些破車,傻了吧唧的往人家槍上撞。笨蛋都不會那么傻!你就是一個白癡……”
董卓一邊罵著,一邊圍著李儒來回的走著。溜溜罵了一個小時。就差動手了。最后累得董卓坐在椅子上,呼呼的喘著大氣,一身的肥肉,隨著董卓呼哧、呼哧的喘息聲,上下的亂顫。
周圍的文武,沒有一個敢樂得,也沒有一個敢言語的。各自慶幸,這幸虧董卓罵得是李儒啊。這要是別人,估計董卓早就抽出寶劍砍人了。
而此時挨罵的李儒,那心中也是充滿了怒火。泥人還有一個土性呢。何況是心高氣傲的李儒。董卓罵了這么半天,早就把李儒罵火了。但是,李儒還是克制住了自己的火氣,默默的忍著董卓痛罵。因為李儒知道:如果此時不讓董卓把怒火發(fā)泄出來,董卓那是什么也聽不進去的。而如今劉明大軍壓境的情況下,董卓要是聽不進去勸告,那么這長安肯定是保不住了。到時候,玩完的,那可不僅僅是董卓一個人,所有的人,一個也跑不了。
李儒眼看著董卓不罵了,李儒冷冷的說道:“岳父大人,主公!我李儒是個廢物。是個笨蛋。是個白癡!您直接殺了我吧。然后,您再另請高明,幫著您對付城外的劉明吧?!?br/>
李儒冷冷的一句話,當時猶如一盆冰水一般,潑在了董卓的頭上。董卓當時就想起來了,如今劉明可還在城外面呆著呢。罵了李儒不要緊,殺了李儒,這時節(jié)上哪另請高明去?
董卓當即變色說道:“賢婿勿怪。為父我這不是老糊涂了,急得嘛。你可千萬要飽含啊。為父我不指著你來幫我,又依靠何人來幫我?”
李儒在如今這個時節(jié),也懶得跟董卓計較,直接板著臉問道:“既然岳父大人不想殺我。還準備讓我來出主意,那么,我倒要請問岳父大人,如今劉明屯兵城外,您準備做如何的打算?”
董卓毫不遲疑的說道:“賢婿,咱們與那劉明交手多次,一次也沒嬴過。咱們是打不過劉明的。如今,潼關已經失手,劉明的大軍已經來到咱們長安城下。咱們這長安,雖然城池堅固,可比那潼關,卻也強不了多少。如今趁著劉明的兵馬還沒有把長安四面圍住。咱們不如跑吧。等到了張掖,咱們有左賢王得照應。到時候就不怕那劉明的追擊了。那劉明的兵馬即使是再強盛,可他面對著南匈奴的強兵,那也要掂量一番?!?br/>
“哼哼。跑?說的簡單。岳父大人,您可別忘了,那劉明手下的騎兵眾多,野戰(zhàn)攻擊力,天下無敵。咱們的兵馬能跑的過劉明的追兵?那真成了笑話了。而且,您也別指望能留下人來駐守長安,那些人,恐怕咱們前腳一走,他們后腳就會投降劉明的?!崩钊謇淅涞膶Χ空f著,最后還冷冷的環(huán)視了一下董卓手下的那些文武大臣。
那些文武大臣隨著李儒的目光,那真是如坐針氈,惶恐不安。生怕李儒的這句話,惹起了董卓的殺機,到時候就性命難保了。
而董卓也果然隨著李儒的這句話,狠狠地瞪了一圈自己的那些手下。一對小小的豬眼,那真是兇光爍爍。
不過,董卓看了一圈之后,最終卻沒說什么,反倒是嘆了一口氣的說道:“賢婿,你說的有理。如今這長安,只要咱們前腳走,他們立馬就會投降。咱們逃跑,是跑不過劉明他們的。要不著,咱們也干脆投降劉明算了。就憑著咱們如今還有的長安,以及西涼各郡,還有這林林總總的四十余萬的兵馬,那劉明應該能放過咱們吧。到時候,咱們退隱山林,做一個富家翁算了。反正咱們這么多年來的爭霸天下,咱們也斗不過劉明。不如就讓給他算了。”
董卓的言語之間,充滿了英雄遲暮,意氣消沉的落寞。
李儒此時真是哭笑不得,李儒萬萬沒想到殺氣沖天的董卓,竟然也會有這么一天。李儒再次的冷冷的說道:“投降?這到簡單。只要您一個命令。相信咱們手下的那些人,那都會歡天喜地的。不過,咱們投降之后,咱們所有的人,都有可能生命無憂,甚至還能得保官位。可是,唯有你我翁婿二人,那卻是難逃一思。難道您就忘了那劉明乃是漢室的宗親,而咱們當初可挾持過天子。那皇宮之中的娘娘、公主,您可害了不少。那劉明為了皇家的體面,他能放過咱們么?您可不要妄想憑著那小皇帝給您的一道平反詔書就把這事給揭過去了。那只不過是曹操為了與咱們結盟逼小皇上寫的而已。若是咱們沒有了軍馬,沒有了依靠和利用的價值,誰還會把此事當真?絕對會被他們清算舊賬的。而且,如今咱們就連那曹操也指不上了。須知,那曹操先前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那可沒有兌現和咱們的盟約,這要是指著曹操能為咱們說話,發(fā)出天子的赦免詔書,那是根本不可能。您就死了這條心吧!”
“這也不能!那也不能!難道咱們就這么等死嗎?老子和他劉明拼了。劉明不讓老子好過,老子臨死也要咬他一塊肉下來!”董卓接連被李儒堵死了退路,天生的兇性,終于爆發(fā)了。這一個人怕到了極點,自然也就不怕了。
李儒等的就是董卓的這句話。這要是董卓都沒有決心與劉明拼命。這指望別人,那就更不可能了。
故此,李儒笑著說道:“岳父大人,這就對了。只要您有著這個決心,咱們未嘗沒有與那劉明一戰(zhàn)的能力。”
董卓剛才那么說,那不過是天生的兇性爆發(fā),董卓可沒有真的相信自己拼命就能把劉明怎么的。這兩軍打仗,那可不比兩個打架。一個人拼命是起不到多大用處的。董卓雖然粗魯,可他領軍打仗這么多年,這點小道理,那還是懂得。故此,董卓奇怪的問道:“賢婿。這是何意?難不成你還有什么妙計不成?如今咱們這長安,可就只剩下十萬的兵馬了。劉明他們那么多的軍隊。咱們這十萬人,又有何用處?”
李儒陰陰的笑道:“岳父大人。您就放心吧。雖然咱們長安如今只有十萬的軍卒守衛(wèi)。可這就足夠了。有十萬的軍卒守衛(wèi)長安,而那劉明又只能從城南、城東發(fā)起進攻。哪怕那劉明帶來了百萬的大軍,咱們固守一個月,那也是萬無一失的。一個月之后,別說咱們分散在各地的兵馬都可以回來支援。單就是我事先安排的那步妙棋,那也要讓那劉明吃不了兜著走,只能給我乖乖的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