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回 花海
,無奈三國 !
第四百零八回 花海
“夫天地之大,黎元為本。邦國之貴,元首為先。治亂無常,興亡有運。”
在一片柳樹林中。一個貌似四十左右的中年,古意盎然的坐在一張石磯之后。陰陽頓挫,吐字清楚地向著三十二個學子講讀著。不遠處還有許多游學的學子站在一旁旁聽。
其中,劉備也是那站在一旁的旁聽人員之一。不過,眾多的旁聽者之中,卻是屬劉備的神情最為恭謹。
這倒不是劉備故意作態(tài)。而是劉備在親耳聽到水鏡先生在這荊州書院中的講學之后。那劉備實在是打心眼里的佩服水鏡先生。以至于劉備的這種敬佩之情,那真是沒得說了,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劉備只能用自己最為恭敬的神態(tài)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的想法。
這是因為,往日劉備在幽州那里學到的經(jīng)驗,以及劉備自身在時間當中朦朦朧朧的有所領(lǐng)悟的道理。對于學問并不是太好地劉備來說。總是那么似乎明白,而又總是說不出什么具體的道道來。但是對于政治非常敏感的劉備卻又敏銳地感覺到這些東西和道理會對自己的大業(yè)無比重要。而如今劉備在水鏡先生深入淺出的講解為政之道下。許多往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東西。那都豁然而悟。
此時的劉備,甚至都有些忘記了自己來到荊州書院找水鏡先生到底是干什么的了。而只想著找那水鏡先生好好的請教一番,把自己這些年來心中的所有疑惑和不明白,全都解開來。
劉備現(xiàn)在是完全的被這個水鏡先生的遠見卓識給折服了。如果說劉備開始來到這個荊州書院走訪水鏡先生,那還只是礙于于吉得情面,以及有病亂投醫(yī)的話。那么,劉備現(xiàn)在則是千真萬確的,誠心誠意的想把這個水鏡先生請出來幫自己。
隨著一陣清脆的云罄之聲響起。水鏡先生今日的講學結(jié)束了。水鏡先生在眾學子的恭送下,不緊不慢的向紫云軒走去。那些站在一旁旁聽的學子,立馬呼啦一下子把水鏡先生的那些入室弟子給包圍住了。紛紛的拉住那些相熟的入室弟子請教不懂之處。畢竟水鏡先生的入室弟子,哪一個也不是白給的。都是博學之人。能夠得到水鏡先生這些入室弟子的指點,那都能讓他的學識提高一大塊。
然而,劉備卻沒有跟隨那些旁聽的學子擠作一團。反倒是快步遵循著水鏡先生的足跡,向水鏡先生走的方向追趕過去。
遠處,水鏡先生的身影已經(jīng)穿過了一片花海。正向那紫云軒的精舍走去。
劉備不敢高聲呼喝,驚嚇了水鏡先生。連忙加緊了腳步。準備快速走到水鏡先生的跟前向水鏡先生問安,請教。
但是!就在劉備順著花間的小徑,走入花海的那一刻。劉備只覺得眼前花影晃動。不遠處的那座精舍竟然已經(jīng)看不見了。水鏡先生的身影,更是蹤跡皆無。
劉備心中著急。順著花間的小徑,一通猛跑。生怕自己把水鏡先生跟丟了,不能向水鏡先生請教,和高人失之交臂。
一盞茶的工夫過去了。兩盞茶的工夫過去了。直把劉備跑的吁吁帶喘。這劉備卻還是身在花海之中。也沒有跑到那個精舍的附近。
劉備暗暗的責罵自己:最近過的實在是太舒適了。都快變成廢物了。這才跑了幾步道路。就成了這個德性。實在是太不應該了。這樣如何能追得上水鏡先生?
劉備稍稍歇息了一陣。再次的發(fā)力猛跑。又跑了許久,劉備實在是跑不動了。不由得坐在了地上,大口得喘著粗氣。此時的劉備十分疑惑:這片花海好像不大啊。怎么跑了這么許久,竟然還沒走出去呢?剛才水鏡先生從這里路過,好像也沒走這么長的時間啊。難道自己這么大的人,竟然還在這小小的花從之中迷了路不成?
劉備歇息了半晌,恢復了一點體力。再次的走了起來。不過,這次劉備可沒有再像剛才那樣奔跑。而是小心翼翼的注意著腳下。搜索著路徑,緩緩前行。
然而,即使是劉備這樣的小心翼翼之下。劉備走了許久,仍然是沒有走出這片小小的花海。走到后來,劉備的眼都有些花了。看著道路兩旁那些萬紫千紅的花朵,好像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再也分不出有些什么不同了。而且,更令劉備沮喪的是,劉備在最后確定自己有可能迷路之后,曾在幾個花徑的岔口花枝之上系上了絲帶,做下了記號。以便自己下次不再走錯。可是,即使是這樣,劉備在走了幾次之后,仍然是返回到了原先的位置,那些岔路口上系著的絲帶,更是在微風中不斷的飄舞,不斷的嘲笑著劉備。
劉備不禁沮喪的想到:難道自己竟是一個路盲不成?就這么一片小小的花園都能迷路,而且連做著記號的道路都能走錯。自己也真算是路盲中的天才了。
不過,劉備很快的就否決了這一假設。別的不說。對于道路感和方向感,劉備那還是非常自信的。無論是劉備少年之時走街串巷的販賣草鞋。還是劉備帶著手下滿天下亂竄。劉備從來都沒有丟失過方向感。總能找到正確的道路,走到最終的目的地。
故此,劉備是絕對不相信自己這樣的地理通會是路盲的。
而如果問題不在自己的身上,那問題就只能出在這片花海的布置上了。絕對是因為這片花海布置得太巧妙了。這才讓自己走不出這片花海。
想到這里,劉備反倒放心了。劉備暗暗琢磨:既然這個花園是水鏡先生的。那這個花園的布置。那也絕對是出于水鏡先生的手筆。而那老神仙也說過水鏡先生精通陣法。看來這就應該是水鏡先生的陣法了。既然是陣法,陣中有人入內(nèi)。那肯定是會被布陣之人發(fā)現(xiàn)的。而且,這荊州書院乃是學子云集講學的地方。不可能布置一個陣法把人活活得困死的。故此,這個陣法的目的肯定為了困人,而不是為了傷人。然而,自己入陣這么半天都沒有人來詢問自己。并把自己接出去。那肯定是因為自己一直在尋找道路,而沒有認輸。他們才沒有采取行動的。這說明他們也在觀察自己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現(xiàn)在,只要自己安心的等待,肯定會有人接自己出去的。
劉備于是很輕松的坐了下來。安靜的等待著。而且,劉備的心里很高興。也沒有了任何的沮喪等等。在劉備的觀念中。自己輸給水鏡先生的這樣的高人。那是正常的很。自己輸?shù)迷絽柡ΑD蔷妥C明水鏡先生的本領(lǐng)越高。而若是水鏡先生布置得陣法不怎么的。連自己也困不住,哪自己又何必費這么多的工夫來請水鏡先生?
事情果然如劉備預料中的一樣。在劉備安心坐下來不久。一個童子從花海之中走了出來。微微沖著劉備一鞠躬,非常清脆的問道:“敢問先生何人?因何不請自入,坐在我家花園之內(nèi)?”
劉備心里一裂嘴,暗自嘀咕:這水鏡先生真了不起。就連跟在他身邊的這個小童都不簡單。別看這個童子年紀小,這話說得可太厲害了。上來就先盤問自己的出身,同時一句不請自入,就把自己說成了一個賊。不動勁就先給自己扣了一頂帽子。真是太不簡單了。尤其是這個小童的禮貌周到,讓人還挑不出什么毛病來。也真是太老練了。
不過,劉備向來喜怒不行于色。那與人打交道的功夫,更是看家的本領(lǐng)。劉備不慌不忙,神情安逸,就像坐在自家的花園,看著自家的童子。非常溫厚的說道:“童兒。我乃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后,如今的揚州牧,劉備,劉玄德是也。我受于老神仙指引,特地來此拜訪你家水鏡先生的。適才,我恰逢你家先生走入此園。我求見你家先生心切,于是尾隨而入,想與你家先生相見。不承想,卻困此園中。若有唐突之處,還望童兒海涵。”
這個小童也是頭一回遇到劉備這種泰然自若的人,往常那些被困在陣中的人,不是身心俱疲,就是有若瘋狂。一兩個保有理智的,哪在自己的盤問之下,那也是面紅耳赤,羞愧的很。像劉備這樣心平氣和,溫言相告的,那還真是沒有。這個小童對劉備養(yǎng)性的功夫,那也是十分敬佩的。
不過,這個小童卻也不是這么好打法。但是,劉備提到的于老神仙,卻讓這個小童不得不有所顧忌,那于老神仙,應該就是于吉,于老神仙吧。這江東、江南的,除了于吉老神仙,又有何人當?shù)昧死仙裣扇齻€字?而那于吉老神仙乃是先生的至交。那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于是這個小童謹慎的問道:“劉先生,你既是來拜見我家先生的。你可備有拜帖,以及引薦的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