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回 禰衡到
,無奈三國 !
入冬第一場雪剛剛下完,薊州城內(nèi)的頑童正在無憂無慮的打著雪杖,嬉戲、玩耍。薊州城內(nèi)的百姓也正在各自掃除著門前的積雪。他們的臉上同樣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今年又能過個好年了。劉大人真是一個好官。真希望年年都能如此啊。每個百姓都是這樣想的。
幽州的農(nóng)民會這樣想,那是因為他們享受了劉明農(nóng)無稅的的優(yōu)惠待遇。秋收之后,他們除了留下來年的吃用之外,把剩余的糧食賣給官府,都得了一大筆的現(xiàn)金,而且現(xiàn)在農(nóng)閑之時,官府又開始招募勞力修建城池,修建道路。每干一天,又都能落下不少的工錢,所以,每個農(nóng)民都發(fā)了,他們當(dāng)然會笑得合不攏嘴,他們當(dāng)然都會從內(nèi)心深處的感謝劉明。并對劉明效忠。
而幽州的商人會這樣想,那是因為百姓手里有錢了,自然就會有人來買東西,來消費。商人們每日里的收入大大增加,那是閉著眼睛都能數(shù)出來的。所有的商人當(dāng)然也會笑得合不攏嘴。他們當(dāng)然也會對給與他們?nèi)绱藢嵒莸膭⒚鳎l(fā)自內(nèi)心的感激和忠誠。
而幽州的手工藝者和作坊工人會這樣想。那是因為幽州的商會太發(fā)達了,他們的每一件產(chǎn)品都會被銷往各地,他們現(xiàn)在制作的產(chǎn)品根本就供不應(yīng)求,他們每日的工錢,那也是嘩嘩的,他們可以安心得安家立業(yè),他們自然也會歡笑,自然也會對幽州的管理者劉明給予無限的感謝和忠誠。
就連幽州數(shù)以百萬計的奴隸也在歡笑。因為這些奴隸過得并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苦,他們除了不能有自主的行為,不能自由游蕩,不能自主地選擇工作之外,他們的一切生活待遇,其實和幽州的平民百姓并沒有任何的不同。這遠遠要比在別的地方給那些豪門當(dāng)長工要好得多得多。
而且,這些奴隸的奴隸生涯也不是沒有盡頭的。只要這些奴隸能替他們的主人獲得他們自己本身價值五倍以上的財富,或者他們能對他們的主人以極大的幫助,他們就可以脫離奴籍,成為一個平民。
而這些美好的希望,絕對不是他們這些奴隸的美好幻想,而是鐵一般的事實。不說那些管理奴隸戶籍的部門有嚴格的監(jiān)控。單是劉明掌管幽州這么多年以來,幽州早一批的奴隸,已經(jīng)大部分都脫離了奴籍。那些和主人家處的關(guān)系比較好的奴隸,他們在脫離了奴籍之后,往往還是會為原來的主人家打工,成為原來主人家的雇員。而這些表現(xiàn)突出,工作良好的原奴隸,往往會得到主人家極大的信任。于是,這些升為平民的人也往往會在主人家擔(dān)任工頭和管工一類的職銜。這些活生生的例子,極大的刺激了奴隸們的積極性,平日里,他們最大的話題就是在談?wù)撟约哼€差多少就可以脫離奴籍了。他們都在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下一代,努力的工作著。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劉明給與他們活路和希望。
然而,為所有人帶來希望和歡笑的劉明,此時卻不太高興。
按照劉明制定的政治方針,劉明現(xiàn)在就是發(fā)展內(nèi)政,發(fā)展外交,并從敵人的內(nèi)部瓦解敵人,削弱敵人。
可是,雖然劉明先后派出去的使者大部分還都沒有回來,可首先回來的一個使者卻沒有給劉明帶來預(yù)想之中的好消息。
拓跋鷹從韓遂那里回來了。但是拓跋鷹執(zhí)行的外交行動卻失敗了。不過,這卻怪不得拓跋鷹,也怪不得任何人。因為與其說拓跋鷹的外交失敗,不如說劉明差遣拓跋鷹的行動慢了一步。
畢竟劉明他們準(zhǔn)備聯(lián)合韓遂的外交計劃,那是在馬超和曹操交戰(zhàn)之后才采取的行動。而李儒算計韓遂那可是在馬超中計之后就采取的行動。這時間上可就差得太遠了。而且李儒辦事又比較狠辣,利索。
李儒行動之前,首先通過南匈奴壓制支持馬騰和韓遂得那些羌族人。然后李儒才調(diào)大軍壓迫西涼四郡,并給韓遂下了一封勸降信。
那些往日里一直支持馬騰、韓遂得羌族人,在馬騰、韓遂他們接連戰(zhàn)敗,同時又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好處的情況下,既不想和南匈奴翻臉,又顧忌到既是他們繼續(xù)支持馬騰、韓遂,他們也不會敵得過董卓和南匈奴他們的聯(lián)軍攻伐。故此,羌族各部對此都采取了漠視的態(tài)度。
而李儒大軍壓境形成的兵力對比,那也對韓遂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馬騰、韓遂在上次慘敗給董卓得瘋狂戰(zhàn)車之后,馬騰、韓遂他們的兵力補充并不是十分順利,畢竟馬騰、韓遂所占據(jù)的西涼四郡還是比較荒涼的。而馬騰、韓遂他們征集上來的精銳又都給了馬超,現(xiàn)在韓遂手下不過就是殘兵數(shù)萬。拿什么來對抗李儒。
而且,李儒的那封勸降信也詳細列舉了馬騰、馬超一家的無能,以及馬氏家族如今已經(jīng)被曹操滅亡了的事實。并對韓遂大加贊賞,說韓遂原本就是董卓手下的得力干將,只是為了顧全與馬騰的兄弟情誼,這才受了馬騰的牽連,反叛了董卓,如今馬氏一族都被曹操給滅了,現(xiàn)在董卓希望韓遂能再次的輔佐與他。董卓可以對韓遂先前的行為,既往不咎,并給韓遂高官厚祿。
這封信對韓遂得誘惑力是很大的。雖然董卓殘暴不仁,可董卓在涼州各部族間的名聲還是很好的。董卓只是對那些無權(quán)無勢的百姓殘忍,可董卓對待他的那些部下卻都是很好的。而董卓在各部落首領(lǐng)之間一言九鼎,那也是大大有名的。現(xiàn)在董卓通過南匈奴壓制羌族各部,又給自己來了這么一封勸降信,韓遂相信董卓不會出爾反爾的。而且韓遂對于投降強者,向來也沒什么抵觸情緒,韓遂投降過強大勢力,那可多了去了,可最后,卻不是都便宜了韓遂,讓韓遂借雞下蛋的強大起來。
故此,韓遂并沒有過多的考慮,隨即就投降了董卓。
可是對于投降這碼事輕車熟路的韓遂,萬萬沒想到自己以前之所以那么順利,不是因為韓遂得手段太高,而是因為涼州的豪強向來沒有這么多的鬼心眼,而且那些豪強在收納韓遂的時候,誰也沒有顧忌、防備韓遂。可現(xiàn)在韓遂投降董卓卻不同了,董卓手下的那個李儒可不是一個擺設(shè),李儒從來就沒有信過韓遂。
對于李儒來說,如果韓遂是一個重義氣的人,那么,當(dāng)韓遂得知馬騰和馬超實際上是害在自己的手上時,韓遂肯定還得反。可如果韓遂不是一個重義氣的人,那么就更沒有必要信任韓遂了。
故此,李儒在韓遂歸降后,很快的就派兵接管了西涼四郡,并把韓遂的那些部下打散了,收編了。等韓遂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韓遂已經(jīng)成了沒權(quán)沒兵的光桿司令。
韓遂悔之晚矣。而在這個時候,劉明派去的拓跋鷹才來到了西涼,見著了韓遂。
韓遂告知拓跋鷹經(jīng)過之后,謝過了劉明的好意,并答應(yīng)拓跋鷹會在能力范圍之內(nèi),暗助劉明。其他的,韓遂卻無能為力了。
拓跋鷹回來之后,劉明除了不痛快,也沒有別的辦法,好在劉明當(dāng)初也沒有一心指望著韓遂。劉明只是希望自己其他的那些使者都能不負所望的完成任務(wù)。
而就在此時,楊軍拿著一封信件來找劉明了。
劉明接過信件一看,原來是一封保薦信。最近劉明的招賢館來的能人比較多,劉明也沒過于在意,可等劉明打開信件看了之后,劉明可大吃一驚。
原來這封信是北海太守孔融給劉明來的舉薦信。而孔融舉薦的對象乃是禰衡。
那禰衡在曹操那里擊鼓痛罵曹操之后,曹操恨不得把禰衡給殺了,可曹操也認識到禰衡這個家伙雖然一無是處,可是這個家伙的口才實在是太好了。自己的滿朝文武,那么多的舌辯之士,竟沒有一個說得過他的,竟沒有一個不挨禰衡奚落的。
雖然曹操最后還是覺得禰衡這種人不過就是一個口舌之徒,而且還是那種惹人厭,討人嫌得口舌之徒。可曹操也認為,既然禰衡和孔融是好友,是忘年交,那就說明他們互相欣賞,孔融應(yīng)該不會討厭禰衡,所以禰衡說服孔融得希望還是很大的。
而且曹操也覺得禰衡實在是太討厭了,曹操實在是容不得禰衡再在自己身邊呆下去了。可曹操又不想落一個因言詞而殺害士子得罵名,免得讓天下認為自己不能容人。所以曹操想快點地把禰衡打發(fā)出去。
對于現(xiàn)在的曹操來說,即使是自己不能得到孔融,不能在輿論上戰(zhàn)敗劉明,那也比自己天天挨禰衡奚落,卻不能把禰衡怎么的,要好得多。要是天天被人當(dāng)著面的罵。那就是自己再有能力,那也不會有人瞧得起自己。
故此,曹操把禰衡象送瘟神一樣的就給送了出去。
不過,孔融見到禰衡之后的表現(xiàn),卻大大的出乎了曹操的意料之外。
那孔融確實是象曹操估計的那樣是一個忠義之人,若是曹操在孔融還沒有被管亥奪取北海的時候就以天子的名義來勸降孔融,孔融肯定會歸降的。因為孔融的北海,那就是朝廷給的,是當(dāng)今天子的。既然天子在曹操那里,作為天子的北海,不管是給天子還是給天子任命的曹操,那都是應(yīng)該的。本來就是天子的東西嘛。天子當(dāng)然可以隨便處置了。
可問題是,孔融丟失北海的時候,曹操還沒有得到天子。現(xiàn)在這個北海是劉明交給孔融搭理的。對于孔融來說,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個北海如果要交回,那也只能交還給劉明,然后再由劉明來處置北海的歸屬問題。
而且,孔融的忠義,那也是對于漢室正統(tǒng)的忠義,對于孔融來說,現(xiàn)任皇上,那也不過是董卓私自扶起的一個傀儡。并不是自己絕對的效忠對象,而且這個傀儡到現(xiàn)在也并沒有完全的自立,同樣也只是曹操的一個傀儡。而除去這些傀儡之外,漢室正統(tǒng)的繼承人還有劉明存在,而孔融向來敬服的那幾個大儒也都在為劉明盡忠。所以孔融早在答應(yīng)劉明重掌北海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忠義交給了劉明。孔融和劉明的老岳丈蔡邕一樣,早就一心期盼著劉明一統(tǒng)天下,中興漢室,而他們就像輔佐光武帝的那些賢臣一樣,名標(biāo)青史。
故此,孔融根本就沒理會禰衡帶來的那道旨意,直接把它歸為曹操所篡改的亂詔而不屑一顧。
但是,孔融對于帶這道旨意來的小老弟禰衡,那卻是大加款待。
禰衡本來也沒準(zhǔn)備真心給曹操辦事,對此當(dāng)然也不會十分在意。因此和孔融那是大吃大喝,談天說地。席間,禰衡就把自己在曹操宴請百官的酒席宴上痛罵曹操的壯舉講給了孔融。
真是什么樣的人,叫什么樣的朋友,孔融對此不僅不認為禰衡魯莽,草率,辦事不顧大局。而且還對禰衡大加贊賞,盛贊禰衡有氣節(jié),有骨氣。是當(dāng)今最有膽氣的才子。
禰衡的脊梁拔的更直了,小酒一杯杯的猛灌。又痛罵曹操不會用人,有眼無珠,不識人才。王允雖然識人,可卻毫無骨氣,不敢反抗曹操。
孔融對禰衡的言辭極為認同,并盛贊自己如今的主公劉明英明神武,乃是漢室正統(tǒng),即將中興漢室的明主。并邀請禰衡來劉明這里出仕。
本來禰衡對劉明也是不怎么感冒的。可在孔融列舉了劉明手下的幾個當(dāng)代的大儒之后,禰衡也有點傻眼了。
雖然禰衡桀驁不群,孤芳自賞。可禰衡卻不是真的沒有自知之明。孔融列舉的那些鄭經(jīng),蔡邕,管寧,邴原等人,那可是在經(jīng)義等方面,都有著驚人著作的當(dāng)代大儒,那是禰衡也不得不佩服的人。
故此,禰衡也就帶著孔融的介紹信來了。
可劉明對這個如雷貫耳,鼎鼎有名的禰衡,卻該怎么辦呢?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