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笑語閑
嬿婉嬌美如水仙花的容顏因為緊張和焦灼而微微扭曲,她急急拉住云徹的衣袖,將他拽進近旁甬道,連生飲都變了腔調(diào):“云徹哥哥,我這么做固然是為了自己,可也是為了皇貴妃啊。嘉嬪以私通的罪名誣陷皇貴妃,那幾日皇貴妃禁足翊坤宮,蕊心被關(guān)進慎刑司拷打,你不也很著急么?我是為了替皇貴妃求情,在養(yǎng)心殿外跪了那么久,你也是親眼看見的。我只是想救皇貴妃,想替皇貴妃報仇,那有什么錯?”她慌不擇言,“而且,而且要不是嘉嬪自己存了壞心,她的孩子怎么會那么不禁嚇,一嚇就死了。這是報應,不是我!”</br> 云徹氣惱:“孩子不禁嚇,是你的手太狠!”</br> 嬿婉見他難以說動,以不覺動了氣:“我的手太狠?這宮里誰的手不狠?誰的手上沒沾過臟東西?便是皇貴妃,如今看這萬人之上,誰知道她的手曾經(jīng)作過什么?”</br> 云徹的神色冷若寒冰,亦閃過一絲悲憫:“皇貴妃作過些什么,我不能去指摘。嬿婉,我知道嘉嬪一直欺辱你,可你害了九阿哥,也冤了純貴妃。你要自保不難,為何要學嘉嬪?你也不怕自己有報應么?”</br> 嬿婉冷笑道:“報應?我還能有什么報應?左右我沒有自己的孩子,和皇貴妃是一樣的。若這是報應,那也是皇貴妃的報應。”</br> 云徹搖頭:“我以為你做這事是攀附皇貴妃的恩寵,向她尋個依靠,原來你對她也不過如此而已,嬿婉,我對你真的是無話可說了。”</br> 嬿婉深吸一口氣:“是。你與我無話可說只不過你一定要向皇上揭發(fā)這次的事是我做的,我便告訴皇上,是皇貴妃和瑜妃指使我做的。反正嘉嬪死了孩子,純貴妃被冷落,這樣一箭雙雕的事,怎么著別人也更相信是皇貴妃和瑜妃所為。”</br> 云徹逼近一步,臉色深寒:“你敢!”</br> 嬿婉索性笑得篤定:“就算是死,我也不能自己死了。你的榮華富貴是皇貴妃給你的,你就看我敢不敢?”</br> 云徹用力甩開她的手:“嬿婉,你真是面目全非。”</br> 嬿婉冰冷的語調(diào)中帶了幾分傷感:“你又何嘗不是?從前你只在乎我,現(xiàn)在你不僅在一榮華富貴,也在意皇貴妃了。’</br> 云徹心頭微微一顫:“皇貴妃是我的恩人。”</br> 嬿婉迫視著她的眼睛:“但她也是個女人。’她忽然含了幾分得意,“不過,只是一個和我長的有些相似,卻比我年老的女人。”</br> 云徹以目光坦然接受她的笑意:“皇貴妃的確比你年長,但你知道為什么她比你更得寵?”</br> 嬿婉目光一縮:“我比她年輕,我一定會比她更得寵。’</br> 云徹微微搖頭,沉篤道:“我知道她的手未必干凈,但她還有自己的底線,而不像你,除了依附獻媚,便是陰謀害人。”</br> 他拂袖而去,嬿婉延中國忽然沁出了淚水:“云徹哥哥,我即便再不好,你也別忘了我們的青梅竹馬之情。我,我即使變得再多,也從未忘記過。”</br> 云徹微微一怔,神色復雜難言,煢煢離去。</br> 綠筠被冷落一直到了乾隆十五年的春天,而玉妍,亦在這個春天復位嘉妃,但無論如何,恩寵是比不上從前了。而常常陪伴在皇帝身側(cè)的,是一直以來圣眷不斷的舒妃意歡。</br> 黃昏時分流霞漫天,余暉金光不減,纏著綿綿的醉紫紅鋪滿長空。晚霞漸漸變?yōu)榻{紫,空透了一般,烙在萬壽長春的支窗上。</br> 如懿進了養(yǎng)心殿書房,見意歡陪伴在測,與皇帝一起翻著一本詩集細賞。她行禮如儀,卻也有幾分尷尬,只笑道:“皇上萬安,臣妾來的不是時候呢。”</br> 意歡起身肅了一肅,面色微紅:“皇貴妃最愛說笑了。妹妹不過是陪皇上小坐怡情而已。”</br> 皇帝笑著起身,牽過如懿的手:“這時候怪熱的,怎么想著過來了?仔細路上沾了暑氣。”</br> 如懿因見意歡在測,臉上一燒,忙袖了手道:“一路上乘著轎輦,并不很熱。”</br> 蕊心伴在一旁,吐來了吐舌頭笑道:“回皇上的話,我們小主聽說這兩日天氣熱,皇上進御膳房的點心都進的不香,所以特意制了些糕點送來給皇上。’</br> 意歡抿嘴笑道;“皇貴妃的手藝妹妹竟未嘗過呢?今兒倒是巧了。”她側(cè)首望著蕊心手里的食盒,“皇上素來畏熱,御膳房的點心又甜膩的很,仿佛離了糖汁便做不出味道似的,真真無趣。”</br> 皇帝好奇,便伸手去掀食盒:“做了什么,朕瞧瞧。”</br> 如懿卷起繡著連珠葡萄的淺紫袖口,露出一截白藕似的細腕,端了幾個素白小碟出來,一一指著道:“這一碟是紫陽湖產(chǎn)的白菱藕,只切成薄片,脆爽甜津,若嫌味薄,也可佐以酸梅湯澆汁。”</br> 意歡似乎頗為中意:“酸梅湯色澤深紅,淋在白藕上倒也好看。只是蓮藕只取其清甜就已上佳,不用旁的也罷。’</br> 如懿略點頭,有道;‘這一碟是脂油糕。”</br> 皇帝皺眉,不覺好笑:“朕素日是愛吃這個,但如今天這樣熱,脂油糕這樣油膩的東西怎能下咽?”</br> 如懿睇他一眼,旋又笑道:“臣妾所做和皇上往常吃的不一樣。”她盈盈端起,托到皇帝鼻端,眼見皇帝似乎很被香氣吸引,忍著得意的歡喜道:“這脂油糕是將仲春盛開的紫藤花剪下,只挑純正的紫色用,留下開到八分未及開的花苞,只要花瓣,裁蒂去蕊后拿蜂蜜拌了取小壇子封好。那蜜也有講究,須得是紫藤花蜜,才能氣味純凈而不摻雜。等要吃的時候,那純糯粉伴切成細丁的脂油,再加冰糖捶碎,一層面一層花瓣拌起來放盤中蒸熟,再用冰塊煨的微冷,這便成了。”</br> 意歡看著那盤淺紫糕點,很是喜歡:“尋常脂油俗氣,藤花清甜解膩,看著晶瑩剔透,倒像是春意融融一般。’</br> 如懿聽了這贊便道:“舒妃妹妹若喜歡,可得多嘗幾塊。”她才說完,皇帝已經(jīng)取過銀筷夾了一片入口,連連贊道:“清香甜軟,的確不錯。”說著又眼饞,“還有別的什么?”</br> 如懿的眉眼含著慧黠跳脫,笑著道:“還有一碟軟香糕和一盞甘草冰雪冷圓子。這甘草冰雪冷圓子倒也尋常,入口生津罷了。軟香糕是用粳米粉兌了薄荷汁做的,入口清爽生涼。”她邊說邊遞給皇上和意歡,不覺生了幾分懷念之色,“臣妾幼年隨阿瑪在蘇州小住,最愛這軟香糕。別處再也比不上。臣妾隨阿瑪回京后十余年間再未曾嘗到,后來自己按照記憶中的口味試做了幾次也不甚佳。今日又做一次,倒還能入口。’</br> 皇帝和意歡嘗過,便牽了如懿坐下,感嘆道:“你幼年在蘇州小住,至今念念不忘。朕每次聽你提起,都十分神往。”他撫著如懿的手背,和緩而堅定,“你放心,朕所喜的杭州,你所愛的蘇州,便是人間天堂。朕有生之年,一定會帶你去蘇杭山水間。”</br> 如懿心頭微暖,臉色淡淡的透出了幾分芙蓉暈紅之意,一抹少有的旖旎微笑,點綴于上,竟是奇異動人:“皇上有心,臣妾多謝了。’</br> 皇帝注目片刻,不覺心旌動搖,越發(fā)低柔道:“前兒朕囑咐如意館的畫師郎世寧為你畫了像,你可喜歡?朕覺得郎世寧筆法甚佳,不同于朝中畫師的拘束古板,只是怕他一向畫慣了吉服正容的模樣,畫不出你此刻的溫柔旖旎。”</br> 如懿見意歡抿著唇笑吟吟的聽著,越發(fā)的窘,眼波橫流,睨了皇帝一眼:“郎世寧又不施第一次為臣妾畫了,一向也都好。”</br> 如懿嘆道:“先祖康熙時的畫師禹之鼎,最擅畫人物小像,清俊動人。”他笑意溫盈,“可惜畫像再好,總不及真人風流清朗。你曾說人老畫不老,歲月匆匆,銘記一刻也好。朕會命郎世寧為你一一寫實,留待日后細細賞玩。”</br> 意歡微微一怔,似是入神想了片刻,不覺艷羨道:“皇貴妃福氣真好。皇貴妃說過的,皇上總惦記著。且不說旁的,這一年一度的蘇州進貢的綠梅,只有皇貴妃才有呢。”</br> 皇帝意態(tài)閑閑,睨了意歡一眼笑道:“舒妃這時吃醋么?四季百花繁盛,皇貴妃卻只愛梅花一種,尤其是綠梅。朕最初也疑惑她為何喜歡,后來一見才知,梅花中唯有綠梅色澤純綠,枝梗亦青色,恍如翠袖籠寒映素肌,特為清妍別致。有好事者比之為九疑仙子萼綠華,倒也合宜。’</br> 意歡俏生生的臉孔一板,取了一片軟香糕嚼了道:“臣妾不過嘆一句羨慕罷了,皇上便要這般取笑,真是無趣。’</br> 皇帝滿眼皆是笑意,只看著如懿牽著她的袖子道:“你瞧,舒妃生氣了,你可要怎么賠補才好?”</br> 如懿低低啐了一口,笑著道:“皇上自己惹的禍害,管臣妾何事?豈有讓臣妾賠補的道理。”</br> 皇帝笑得前仰后合,指著二人道:“你們倆一個個牙尖嘴利,算是朕說不過你們。罷了罷了,朕只覺得這糕點十分愜意,但得配個什么茶才算是佳。”</br> 蕊心忙道:“皇上說的是。可不是,咱們小主就備下了。”說罷端出一把青玉茶壺,倒出清冽茶湯,道:“這是松陽進貢的銀猴茶,小主說了,也不是什么最名貴的茶,但勝在山野清新,頗有雅趣,配著這江南糕點,最是回味甘芳。’</br> 皇帝舉杯一抿,便道:“入口鮮醇甘爽,仿佛有點栗子香。”</br> 意歡品了半盞道:“臣妾也聽聞銀猴茶,只是難得見到罷了。配著今日的點心,果然最相宜。”</br> 皇帝夾了一片白菱藕送到如懿口邊:“你忙碌那么久,自己也不嘗嘗么?”</br> 還不待皇帝說話,意歡輕搖羅扇,似笑非笑嗔道:“是不是只有皇上喜歡的,皇貴妃才會盡力一試?”</br> 如懿見她一雙眸子晶光瀲滟,也不知她是玩笑還是醋意,只蘊了淺淺笑色道:“換做舒妃妹妹也會這樣,是不是?”她眼見意歡的臉色越來越紅,仿佛不勝羞澀,只暗自好笑,轉(zhuǎn)頭看著皇帝手邊的書卷問:“方才皇上和舒妃妹妹在瞧什么書,這樣有趣?”</br> 皇帝將手邊的書遞給如懿,笑道:“是納蘭容若的《飲水詞》,算來也是舒妃的娘家人了,都是葉赫那拉氏的文筆。”</br> 意歡素來清冷的臉龐含了一抹溫柔笑色,仿佛二月枝頭新綻的鵝黃嫩葉。她低下頭卷著衣角,輕聲道:“臣妾是真喜歡納蘭容若的詞,倒不是因為都是葉赫那拉氏的緣故。臣妾進宮前幾知道,皇上喜歡納蘭詞。”</br> 皇帝看她一眼,甚是溫柔。他的手篤篤敲在桌上,激起沉沉的余音裊裊:“朕喜歡的,你都很喜歡。朕也覺得,納蘭的詞極好,讀來口角噙香。”</br> 意歡纖纖手指翻過淺黃書頁,指著其中一篇道:“旁的也就罷了。臣妾細細讀來,覺得這一首《采桑子》最好。”她細細吟哦,語調(diào)清婉,“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犁花月又西。’</br> 如懿見意歡臨風窗下,著一身碧水色銀絲長衫,青翠冷冽如凝于細翠青竹上的白露,她雖是女子,看在眼中亦覺心旌動搖。意歡真是美,難怪這么多年承寵,恩眷不斷,皇帝雖不容她生子,卻也舍不得丟開。其實如懿也是美的。如懿的美是要在姹紫嫣紅的嬌艷中才格外出挑,靜靜的處于明艷之間,便如一支萼華綠梅,或是一方美玉翡翠,沉靜的散發(fā)溫潤光華。比之玉妍美的讓人覺得不留余地,分分寸寸逼迫于眼前,意歡更像芝蘭玉樹,盈然出脫于冰雪晶瑩之上,讓人心醉神迷。</br> 此刻如懿聽她語聲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十分清越,便道:“納蘭容若的詞以真字取勝,寫情真摯濃烈,卻非如烈火烹油,燒的灰飛煙滅,必得細細讀來,以為是淡淡憂傷,回味卻是深深黯然。臣妾以為,容若之詞比柳永、晏幾道的更清淡,卻更雋永,算是本朝佳作了。”</br> 意歡聽得如懿娓娓道來,不覺頷首:“皇貴妃說到晏幾道的詞,我卻以為有一首堪比容若的《采桑子》。”</br> 如懿抿嘴一笑:“舒妃妹妹且別說,由得我猜一猜。”她沉吟片刻,眼中一亮,“休休莫莫,離多還是因緣惡。有情無奈思量著。月夜佳期,近寫青箋約。心心口口長恨昨,分飛容易當時錯。后期休似前歡薄。買斷青樓,莫放春閑卻。可是這一首《醉落魄》”</br> 皇帝撫掌而笑:“不知舒妃說的是不是?朕想的也是這一首。”</br> 意歡素來清冷如冰雪,如今一笑,卻似雪上紅梅綻放,光艷奪目。她取過桌上切好的兩片雪梨,分別遞與皇帝和如懿,笑道:“猜得不錯,便是這個做嘉獎了。”</br> 皇帝唇邊的笑意恬淡如天際薄薄的云:“兩日如斯,是該與兩位愛妃把酒論詩,閑散度日,總勝過于前朝那些老頭子的聒噪了。”</br> 如懿不覺問:“皇上有煩心事?臣妾原本是來稟告這個月六宮用度的。皇上若心煩,臣妾更不敢說了。”</br> 皇帝笑著擺手:“六宮的事,你掌度著便是,不必時時來回稟朕。”</br> 意歡取過一只新橙:“那雪梨太甜膩了,還是吃些酸甜的好。”她抬起果盤邊的小銀并刀,另一只手扶定新橙輕輕一剖,橙子旋即裂開,露出滿盈瑩亮水色的深紅色果肉,猶有汁水飽滿溢出,意歡有條不紊的將新橙切成大小均勻的塊擱入雪白的素紋碟中,碧色盈然的織錦袖口下露出一截如玉皓腕,讓人注目。</br> 意歡分好橙,望著皇帝盈然有情意流轉(zhuǎn),笑道:“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diào)笙。低聲問:“像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連宋徽宗都有為了李師師不提政事暫且沉醉的時候,皇上怎么還要提前朝那些不高興的事?”</br> 如懿知道意歡是在寬解皇帝心緒,但能讓她這般費心勸解,想來皇帝是動過真怒的。她當下也不多言,只屏息斂神,取過橙子咬了一片,道:“新橙降火,舒妃有心了。”</br> 皇帝搖頭笑道:“朕真能不煩躁便好了。昨日在朝堂上,禮部提起孝賢皇后離世已經(jīng)三年了,又說立后之事。誰知朕還沒言語,張廷玉便向朕道,富察氏乃滿洲八大姓之一,在我朝又家世顯赫,若要選立繼后,當以富察氏出身最佳。他提了這一句也罷了,朝中居然立時有許多人附和,提出要立晉貴人為后。”</br> 意歡微微震驚,與如懿對視一眼,很快垂眸道:“晉貴人入宮不久,出身雖好,資歷卻淺,只怕難以服眾。’</br> 晉貴人年輕貌美,又出身后族,皇帝難免在她宮中多留了幾夜,的確也是得寵。但如懿何曾會把這樣一個年輕丫頭放在眼里,何況皇上名為恩寵之下賞賜的坐胎藥便夠她松一口氣了。</br> 如懿微微沉吟,眸中清亮:“皇上生氣的不是晉貴人能否當?shù)闷鸹屎笾唬菑埻⒂裨诔幸缓舭賾!?lt;/br> 皇帝的眼眸閃過一絲陰郁:“先帝駕崩時,留下鄂爾泰和張廷玉為輔政大臣,朕一即位,就下令于二人來日配享太廟的待遇。配享太廟是臣屬至高無上的榮耀,但因兩位都是老臣,輔佐先帝盡心,朕也都肯許他們。現(xiàn)在看來,張廷玉雖不動聲色,卻極難纏。”</br> 如懿覷著皇帝臉色,輕聲道:“張廷玉本家和親家姚家有二三十人在朝中或地方上做官,若加上門生故舊,勢力實在不小。難怪才提了一句要立晉貴人為后,便有那么多人附和。”</br> “他們附和便附和,朕不肯就是了。朕以潛邸次序論,說起你以側(cè)福晉之位,居孝賢皇后之后,資歷又深。再者,還有純貴妃,嘉妃和瑜妃,有這些潛邸舊人在,晉貴人實在難以服眾。又豈有以區(qū)區(qū)貴人之位,一躍而至皇后的?”</br> 意歡閃過一絲意料之中的笑容:“那么以這些人的心胸,必定要提起孝賢皇后的臨終舉薦,要薦純貴妃為后了?’</br> 皇帝冷笑一聲:“你倒乖覺,張廷玉所言和你如出一轍。”</br> 意歡秀眉微蹙:“這樣的胡話后宮里傳來傳去,也當是婦人之見了。怎么朝堂上的大臣也這樣不堪了?皇后之位取決于皇上,怎是前任皇后選定后任,或是由大臣們商討皇上的家事呢?若不是張廷玉糊涂,便是他僭越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