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難以逾越
,巨星 !
年終單曲銷量排行榜的名單顯然和專輯榜有著巨大的差異,這也是音樂銷售形態(tài)差異所造成的結(jié)果。
在1994年年終單曲銷量排行榜之上,前五名之中就有兩首從未奪冠的單曲出現(xiàn),而在前十名的后面五個席位之中,也依舊延續(xù)了如此勢頭。
由吹牛老爹(puff。daddy)親自簽約打造的說唱新人克雷格-馬克(craig。mack),他與包括吹牛老爹在內(nèi)的一眾東海岸頂尖說唱人合作的單曲“耳邊穢語(flava。in。ya。ear)”取得了巨大成功,這首單曲一舉讓吹牛老爹創(chuàng)建的音樂公司躋身成為炙手可熱的獨立公司,雖然這首歌在公告牌單曲排行榜上最高排位不過第九名而已,但是年終卻貢獻了一百六十七萬的銷量,在年終榜單之上高居第六名。
另外一位說唱歌手庫里奧演唱的“神奇旅程”、榮耀至死的第三首冠軍單曲“心之形狀(shape。of。my。heart)”、男孩男人組合的年末二單“雙膝彎曲”、在年末表現(xiàn)出強大競爭力的嘻哈歌手埃尼-科莫茲的單曲“火辣來臨”,這四首單曲占據(jù)了年終榜單前十名的剩下位置。這些單曲的銷量全部都邁過了百萬門檻,贏得白金認證。
除此之外,tlc組合的“爬蟲”、貨真價實組合(real。mccoy)的“另一個夜晚(another。night)”、四人一體的“我發(fā)誓”、麥當娜的“秘密”等另外多達八首單曲的銷量也都超過了一百萬,拿到了白金認證。
1994年的年終銷量排行榜有許多值得仔細推敲的部分,比如說十八首單曲銷量過百萬,比如說兩首單曲銷量過兩百萬;比如說在前二十名之中從來沒有奪得公告牌單曲榜冠軍的就多達十首——占據(jù)了一半,而其中就連前五名都沒有進入的又有四首;比如說發(fā)行自己首張專輯、首張單曲的新人歌手又有五個……
從這一系列數(shù)據(jù)都可以看出,經(jīng)歷了去年的復(fù)蘇之后,唱片市場在今年迎來了一個全面爆發(fā)的年份,從專輯到單曲,銷量都提高了整整一個檔次,而新人的出現(xiàn)更是將去年的強勢延續(xù)了下來——不僅是搖滾新人,同時嘻哈說唱新人更是隨處可見。
在單曲排行榜之中,搖滾歌手的強勢顯然不復(fù)存在,除了榮耀至死之外,前二十名之中再也看不見搖滾樂隊身影了,不僅沒有今年強勢崛起的綠日樂隊,也沒有涅槃樂隊、老鷹樂隊等表現(xiàn)出眾的人氣樂隊。
真正霸占單曲排行榜的是說唱和節(jié)奏藍調(diào),說唱占據(jù)五個席位,而節(jié)奏藍調(diào)則拿下六個席位,這兩種音樂類型就瓜分了年終二十強的半壁江山。
恰恰是在這種強烈對比的情況下,越發(fā)讓人感受到了榮耀至死取得突破的艱辛和困難,而榮耀至死不僅打破了說唱和節(jié)奏藍調(diào)的聯(lián)手封鎖,而且強勢地在前十名之中搶下三個席位,成為1994年單曲榜最大贏家,這也向所有人都證明了:搖滾在音樂市場上也是一樣可以取得輝煌的!
相對而言,在前二十名之中占據(jù)兩個席位的男孩男人組合也毫不遜色,他們更是超越了在年初取得轟動效應(yīng)的四人一體組合,成為了當今美國音樂市場最受歡迎的和聲組合。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男孩男人組合越發(fā)襯托了榮耀至死成績之偉大和艱辛之余,也向所有人證明了:即使面對榮耀至死,他們也沒有崩潰,如此成績一樣是值得贊賞的。
當電影票房年終榜單和音樂銷量年終榜單出來之后,人們幾乎已經(jīng)是嘆為觀止了,所有人都以為1993年是屬于雨果的輝煌年份,“人物”周刊還把年度性感男士的頭銜頒發(fā)給了雨果。但現(xiàn)在,人們卻幡然醒悟過來,去年僅僅只是雨果踏上一個全新巔峰的腳步而已,今年他們才迎來了雨果的全盛時代。
雨果在電影市場和音樂市場雙雙交出了統(tǒng)治級表現(xiàn),根本尋找不到任何挑戰(zhàn)者,無論是金-凱瑞還是男孩男人組合,他們的成功只是越發(fā)映襯了雨果所取得成就的強大而已;更重要的是,雨果所出演作品的影響力現(xiàn)在僅僅才是剛剛開始發(fā)酵而已,可以想象,時間沉淀之后,這一年之中發(fā)生的事情到底有多么重要就會逐漸水落石出。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物”周刊在評選1994年年度性感男士的稱號時,反復(fù)思量、猶豫再三,最終連續(xù)第二年把這一頭銜頒發(fā)給了雨果,這不僅使得雨果成為了1985年“人物”開始評選這一頭銜以來的第一位兩次獲得此殊榮的演員,而且還成為了史無前例——估計后有來者也十分困難的兩連冠。
雖然說“人物”周刊這一評選是帶有強烈的娛樂色彩,但沒有人會否認,雜志的這個評選是具有十分強大話題性的,他們的評判標準除了外貌和身材之外,最主要還是這個男人的魅力,從作品、從生活、從新聞所散發(fā)出來的魅力,類似于“時代”周刊的年度風(fēng)云人物。只是,“時代”的評選更為廣泛,更多是社會人物、政治人物獲選,而“人物”的評選則局限在娛樂圈。
所以,由此可見,如今雨果在好萊塢無與倫比的超高人氣,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毫不夸張地說,現(xiàn)在的雨果,即使只是打一個噴嚏,估計也可以登上報紙雜志的版面,他的一舉一動都成為了人們矚目的焦點,無數(shù)人為他而瘋狂、為他而癡迷,悄然之間已經(jīng)達到了好萊塢公眾人物所能夠觸摸到的人氣巔峰。
“洛杉磯時報”為此專門撰文寫到,“當人們樂此不疲地討論著雨果-蘭開斯特到底是保羅-紐曼二世還是馬龍-白蘭度第二的時候,雨果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人們證明了,他不是保羅也不是馬龍,他將會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并且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看著如今的雨果,人們總是會不由自主想到芭芭拉-史翠珊。
芭芭拉是美國娛樂歷史上最成功并且最有聲望的藝術(shù)家之一,她就是美國娛樂界一個活著的傳奇,擁有無數(shù)難以企及的記錄,她是美國最全面的女藝術(shù)家,從音樂、電影到電視、百老匯,從唱歌、詞曲、表演到編劇、導(dǎo)演、制片等,都留下過她的身影,并取得極高的榮譽。芭芭拉是至今唯一一位同時擁有奧斯卡、托尼獎、格萊美、艾美獎這四大藝術(shù)頒獎典禮獎杯的藝人。
當然,比起芭芭拉的全面來說,雨果顯然略遜一籌,目前為止雨果的身份也就僅僅只有演員和歌手,編劇方面的成果還有待檢驗。可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在雨果的身上看到了猶如芭芭拉一般閃耀的天賦和才華。
他既可以奉獻精彩絕倫的演出,也可以帶動一億甚至兩億的票房;他既可以引領(lǐng)著搖滾新浪潮沖擊傳統(tǒng),也可以吸引無數(shù)對搖滾沒有任何興趣的聽眾欣賞他的音樂;他既可以站在攝像機面前成為一名出色的演員,也可以站在舞臺上成為一名令人陶醉的樂隊主唱。
從‘幾近成名’到‘生死時速’,從‘沐浴晨光’到‘低俗小說’,1994年的十二個月時間里,我們可以在隨處看到雨果的身影,也可以時時刻刻感受到雨果的強大影響力,他對于整個音樂發(fā)展歷史、電影發(fā)展歷史所產(chǎn)生的影響不可估量,雖然還需要時間的沉淀和證明,但此時我們已經(jīng)可以隱約感受雨果身軀里所隱藏的巨大能量,足以對整個社會整個歷史產(chǎn)生影響。
從1993年到1994年,我們所有人都成為了見證,這個時代則成為了證據(jù)。
所以,雨果不是保羅-紐曼二世,也不是馬龍-白蘭度第二,同樣不是男版芭芭拉-史翠珊,雨果正在用他的方式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他的輝煌,沒有人前人走過,也沒有后人敢于模仿的一條道路。他,只是雨果-蘭開斯特。”
“洛杉磯時報”的感嘆其實就是整個市場的感嘆,不管是否喜歡雨果,不管是否憎恨雨果,也不管是否嫉妒雨果,無論是媒體還是民眾,只要看著1994年雨果所取得的成就,除了驚嘆還是驚嘆,因為這幾乎就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巔峰。即使是“紐約郵報”,即使是安東尼-邦德-斯圖爾特,即使是那些痛恨雨果的人,也都無法否認這個事實。
之后的漫長時間長河證明了1993年和1994年之于娛樂文化、乃至整個美國文化和世界娛樂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這兩年幾乎對接下來二十年的整個文化氛圍都產(chǎn)生了方方面面的影響,間接催生了八十年代后半期出生的“y世代”。而在這兩個關(guān)鍵性的年份之中,橫空出世的雨果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巔峰,被無數(shù)人認為這就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度,即使是雨果自己,想要突破這兩年所掀起的狂潮,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這個側(cè)面也就可以看出,從1993年到1994年,雨果已經(jīng)悄然在成為頂尖巨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時間會證明雨果到底是一閃而過的流星還是亙古不變的恒星,亦或者只是給被人加光添彩的行星。
但不可否認的是,此時雨果已經(jīng)是一位巨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