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廣場花園
,巨星 !
當人們提起紐約時,這座充滿誘。惑和魅力的城市總是有數(shù)不完的細節(jié)等待著人們去挖掘,即使是在紐約居住超過二十年的老居民也不能說自己對這座城市了如指掌。這座被稱為“大蘋果”的城市經(jīng)過了時間的沉淀和發(fā)展之后,依舊延續(xù)了一個世紀以來的無窮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這里尋找自己的生活。
在紐約最顯著的一片區(qū)域莫過于中央公園,但除了那一片連綿八百四十三英畝的綠地之外,城市的中央還有另外一座妙不可言的“花園”聞名于世,那就是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square。garden)。
由于麥迪遜廣場花園坐落于全美最大的火車站之一賓夕法尼亞車站上面,許多乘坐火車來紐約的外地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座建筑,所以人們也將其稱為紐約的門臉。
興建于1879年的麥迪遜廣場花園曾經(jīng)兩次遷移,現(xiàn)在的建筑是1968年完成的第四代,位于第八街和第三十三街的拐角處,整個建筑物是一個大型的白色圓柱,在紐約那眼花繚亂的高樓大廈之間顯得格外獨特和顯眼。
無論是在紐約這座城市的發(fā)展史,還是拳擊史、籃球史、音樂史上,麥迪遜廣場花園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符號,與其說這是一座體育館,不如說它是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之一。美國人很少說出麥迪遜廣場花園的全稱,一句簡單的“msg”或者“花園”就已經(jīng)足以概括。
雖然花園只有一萬九千多個座位,單論場館容量并不是頂尖,但這里卻全年無休,從籃球到冰球,從音樂會到演唱會,從邁克爾-杰克遜到麥當娜,甚至于約翰-列儂在被謀殺之前的最后一場音樂會也都是在這里舉行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花園舉辦的大型活動就足足超過了三百場。由此可見這座花園之于紐約的重要性了。
七月十六日,麥迪遜廣場花園又再次迎來了一場盛宴。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西岸的洛杉磯,關注今天和明天相繼上演的世界杯最后兩場比賽,東岸的紐約卻迎來了今年夏天唯一一位能夠和世界杯話題相提并論的巨星:雨果-蘭開斯特。今天正是“榮耀之路”巡演畫上句點的日子。
“榮耀之路”巡演拉開帷幕時,可謂是話題無數(shù),特別是剛剛問鼎戛納影帝的雨果接下來事業(yè)將會走向何方,充滿了無數(shù)未知數(shù),不僅電影如此,樂隊巡演也伴隨著“不要為往事而懊惱(don’t。look。back。in。anger)”的出彩而成為了樂隊自我證明的重要旅程。
“榮耀之路”巡演落下帷幕時,依舊是話題無數(shù),更是萬眾矚目,“生死時速”不可思議的表演表現(xiàn)讓這個夏天除了足球之外又多了一位巨星,而巡演本身的巨大成功也讓樂隊云集了無數(shù)歌迷的喜愛,單曲和專輯的銷量進一步走向巔峰,這也使得榮耀至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變革者,“1993年的涅槃樂隊”這樣的稱號此時已經(jīng)毋庸置疑。
從洛杉磯開始,榮耀至死一路從西往東走,不僅每一場巡演的門票都火速銷售一空,而且巡演跟隨者的隊伍也越來越龐大,據(jù)搖滾圈子內部傳播的消息反饋,跟隨榮耀至死一起抵達紐約的骨肉皮足足有兩百之數(shù),而跟隨者更是得益于“生死時速”的火爆突破了八百之數(shù),場面之壯觀讓人嘆為觀止。
麥迪遜廣場花園當晚一共調動了四萬人次,將花園周圍的三條街都堵得水泄不通,如此盛況與今晚在洛杉磯衛(wèi)星城市帕薩迪納(pasadena)舉行的世界杯季軍爭奪戰(zhàn)相比也毫不遜色。
花園僅僅只有不到兩萬個座位,但是外場卻有近萬人次一場的人潮在不斷游地蕩著,希望能夠在最后時刻購買到黃牛票,一張看臺三十六美元的門票被炒作到了四千美元,而一張內場搖滾站立區(qū)五十美元的門票甚至一度有人喊出了八千美元,但依舊有價無市。
火爆程度讓現(xiàn)場的記者瞠目結舌,即使有“生死時速”的輝煌加持,這一切還是不可思議。所有人都親眼見證了“榮耀之路”巡演終點站的勁爆,更是親身體會了雨果現(xiàn)在無可比擬的超高人氣。
事實上,記者們的處境也不比那些求票的歌迷好多少,百代唱片只安排了二十個記者席位,這是在三周之前演唱會門票開售以前就決定好的,但不想“生死時速”卻爆出了逆天表現(xiàn),讓“榮耀至死”巡演的關注度節(jié)節(jié)攀升,結果有超過七十家媒體希望進入花園內場對演唱會進行采訪和側寫。
百代唱片和亨利-布魯姆、約瑟夫-吉布斯商量過后,最終還是決定拒絕這些請求。“榮耀之路”就是單純的音樂巡演,而那些記者則大部分都是因為“生死時速”才想要進入內場的,由于動機的差異,勢必會導致之后的新聞報道偏離預期軌道,這不是樂隊成員希望出現(xiàn)的情況,同樣也不是百代唱片所希望出現(xiàn)的。
于是,十六日當晚,僅僅只有二十家媒體獲得了進入內場的資格,場外的記者們雖然抱怨連連,但卻還是不愿意離開,看看花園門口廣場上游蕩的數(shù)千名歌迷,他們都很清楚地知道,即使只是報道外場的動態(tài),這都是難得的新聞爆點。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演唱會開始之后,麥迪遜廣場花園的場外依舊停留了超過四千名的歌迷,他們全部都留下來以別樣的方式加入了這場盛大狂歡。演唱會從第一首歌開始就引爆了所有人的熱情,在外場可以隱約聽見開場曲目應該是“鋰(lithium)”,音樂才響起沒有多久,就將紐約夜空完全點燃,那震天響的尖叫聲讓花園在炎熱的空氣之中瑟瑟發(fā)抖,即使是紐約尼克斯的主場比賽時也無法見識到如此壯觀的場面。
同時,場外停留的歌迷們也都陷入了瘋狂,有人合著音樂鼓點節(jié)奏扭動著身體、甩動著腦袋,有人跳躍著大聲歌唱著歌曲,有人則瘋狂尖叫吶喊著,有人則盤腿坐在廣場上靜靜地享受這場聽覺盛宴……
如此場景對于記者們來說實在有些震撼,這里僅僅是場外,這里僅僅是四千多人,壯觀的景象就足以讓人瞠目結舌了,那么場內呢?是否就是一座沸騰的火山呢?
是的,花園內部此時就是一座不斷噴發(fā)的火山。
心臟就要爆炸了,血管就要爆炸了,大腦就要爆炸了,軀體就要爆炸了,精神就要爆炸了,靈魂也就要爆炸了!那種蠻狠而強勁的碾壓肆虐感毫不講理地沖擊過來,讓所有觀眾根本沒有抵抗能力,只能被動地承受著那種狂暴的快感,就好像是巖漿在血管里躥動一般,渾身上下所有肌肉都在顫抖,大腦里已經(jīng)徹徹底底空白,只能依靠著本。能跟隨音樂的旋律顫抖著。
內場的每一名觀眾都是如此,即使有座位也已經(jīng)坐不住了,所有人都站立起來,在原地跳動著、搖擺著、扭動著,用手臂用腦袋用身體去回應節(jié)奏的呼喚,用自己的身軀和皮囊扭曲成旋律的模樣,用尖叫和吶喊來宣泄內心澎湃的情感,用眼淚和笑容來引爆靈魂深處的暢快感。
榮耀至死的演出是如此的瘋狂,舞臺上也可以看到樂隊成員們的熱情,站在花園這個全世界最著名舞臺之一的場地上,站在“榮耀之路”一路巡演的終點舞臺上,站在眼前一萬九千多名歌迷的眼前,他們的指尖都彷佛帶著火花,點燃每一個樂器,將一闋闕旋律演變成為雨果嗓音里那濃墨重彩的奇跡。
福金的鼓點就好像是疾風驟雨一般灑落下來,將整個麥迪遜廣場花園都帶動了起來,甚至可以聽到一塊塊磚頭一根根木材都在顫抖著;佩德羅已經(jīng)完全亢奮起來,他跑到了舞臺最前方,站在音響之上,用指尖勾勒出旋律的每一絲細膩變化,將整個樂隊串聯(lián)起來;尼爾和阿方索背對著背,瘋狂地刷著吉他,平時的理智和冷靜都已經(jīng)灰飛煙滅,用盡全身的力量和熱情將指尖之下的琴弦奏響。
雨果站在舞臺最前方,背著吉他拿著話筒架,以自己的嗓音為畫筆,以眼前的花園為畫布,以整片紐約的夜幕為畫架,筆走龍蛇地揮灑出一幅壯麗而宏偉的畫卷,他享受這個過程,就好像是用音樂搭建起了一座橋梁,將他和眼前所有的歌迷連接起來,將他和整個世界連接起來,所有人都融為一體,只是因為音樂,單純地音樂,將近兩萬個截然不同的靈魂帶到了同一個心跳頻率上,踩著大地的脈搏盡情高歌狂舞。
如果這就是世界末日,如果這就是生命盡頭,那么這將會是最盛大的一場謝幕。
三個小時的流逝根本無法察覺,彷佛上一秒鐘演唱會才剛剛開始,但意識清醒過來時舞臺上就已經(jīng)空無一人了,內心的空虛剎那間襲來,就猶如黑暗將自己吞噬一般,這種無限的失落甚至帶來了恐懼,于是在思想開始運轉起來之前,“安可”的呼喊聲就已經(jīng)爆發(fā)了出來。
對,“安可”!沒有人愿意今夜的表演畫上句點,沒有人愿意“榮耀之路”的巡演畫上句點,沒有人愿意這一場狂歡就此畫上句點,所以,所有人都開始嘶吼著,“安可!”
場內的近兩萬名觀眾是如此,場外的四千多名觀眾也是如此,就連依舊逗留在現(xiàn)場不愿離去的記者們也是如此。
安可!安可!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