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楠木正成的狠辣
暨陽,為了慶賀再下一城,東島國的上將楠木正成直接設(shè)宴城主府,邀請此次三國聯(lián)軍的高層聽琴飲酒,賞月觀風(fēng)。
宴席之上,一直心有疑惑,不明白自己等人明明有三十萬雄兵,完全可以一戰(zhàn)下吳郡的百濟國的上將扶余璋。品著江南的美酒卻如同嚼蠟,遲疑良久,終于忍不住地開口,對著一旁的楠木正成提出了疑問。
對此,楠木正成就這么盯了扶余璋片刻,繼而直接揮了揮手,示意讓那些舞女下去,只剩三國聯(lián)軍的高層,這才輕笑著道:“扶余將軍,我相信你的疑惑也是在座諸位不少人的疑惑。
的確,我們有三十萬雄兵,完全可以一戰(zhàn)下吳郡。只要吳郡這塊用骨頭被啃下了,像是這種轄屬小城,自然就更加輕松。不過扶余將軍,有一點你有沒有想過?對我們聯(lián)軍而言,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
這……
扶余璋聞言不由皺眉。
見此,楠木正成也不賣關(guān)子,直接輕笑道:“也難怪扶余將軍一時間反應(yīng)不過來,畢竟扶余將軍以往的對手,多是新羅、匈奴這樣的陸上鄰國,以及海上的海戰(zhàn)。所以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
扶余璋聞言臉色瞬間不由一黑,因此就像楠木正成所說的一樣,他的確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其實漫說是他了,三國聯(lián)軍之中,可能只有東島國的人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
因為身為地震多發(fā)地區(qū)的島國,東島國對陸地上的土地有超乎想象的渴望,所以……咳,以楠木正成為首的東島國名將,沒少騷擾那些陸上鄰國。
而由于大周鼎盛,于是新羅和百濟……就是重點被騷擾的對象!
像是楠木正成,他最出色的戰(zhàn)績,就是險些拿下新羅的沿海一片沃土。
當(dāng)時要不是東島國支援不足,而新羅國的名將李道傳以死相拼的話,恐怕現(xiàn)在百濟、新羅所在的那片土地之上,現(xiàn)在就是四國相爭的局面了。
似乎是察覺到了剛剛自己的話容易挑起他國家的惡感,因此楠木正成便迅速的結(jié)束這個話題,繼續(xù)道:“遠渡重洋,登陸他國作戰(zhàn),最重要的不是拿下多少,而是保存多少。
說得再簡單一點,我們現(xiàn)在,其實就像是一只孤軍。沒有后方的補給,沒有援軍。
補給還好說,大周富足,尤其是東南一地,哪怕是遭受了水災(zāi),這城中的富戶和府庫也足夠我們消耗的。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方式,來充實我們的后勤。
然而我們麾下的兵卒就不一樣,每少一個,我們的戰(zhàn)斗力就縮減一分。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用兵必須要慎之又慎,力爭以最小的代價來取得最大的戰(zhàn)果。”
“楠木將軍一席話,讓人茅塞頓開,”扶余璋目光閃動了一下之后,繼而道:“不過……為什么之前,楠木將軍……”
“計劃不如變化,”雖然扶余璋沒有將話繼續(xù)說下去,但是楠木正成還是了解對方話中的意思,因此直言道:“扶余將軍也是久經(jīng)沙場的老將,這個道理……扶余將軍應(yīng)該比我更明白才對。”
的確是計劃不如變化。
其實東島國之前出兵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給大周國一個教訓(xùn),劫掠一下東南沿海,充實一下國庫。同時最主要的是給國民、國中的權(quán)貴朝臣一個交代,以及對外示威,表示我們國家雖小但也不是能夠人欺辱。
然而當(dāng)在發(fā)現(xiàn)新羅國和百濟國也想加入其中分一杯羹,而東南黃天教又亂起,前朝余黨又想把水?dāng)嚋喌臅r候。簡單的掠奪一下東南沿岸的港口和邊城已經(jīng)是滿足不了他們了。
楠木正成的目的,在這個時候就已經(jīng)轉(zhuǎn)向了更加富足的廣陵、以及吳郡等這種東南重城。
沒錯,其實這個時候,楠木正成的目的其實還是搶東西,搶資源,搶錢。只不過目標(biāo)已經(jīng)從碗里的,變成鍋里的了。
而就在他帶領(lǐng)三十萬大軍渡過長江,收到了東島國以前埋在大周的一些釘子的來報之后,他的目標(biāo)又變了。
因為他們的那些釘子來報的消息是,大周朝廷一方派來清剿他們的左右候衛(wèi),不知為何,到了壽春之后就未再有任何動作,反而駐扎了下來。
面對這一情報,雖然楠木正成還猜不透其中緣由,但是身為沙場悍將的他還是從其中敏銳的察覺到了一些東西。
因此他的目標(biāo)就變成在盡可能的不挑動大周神經(jīng)的情況之下,保存實力,而后伺機而動!
當(dāng)然,這其中的緣由,楠木正成顯然不想和其他人分享,因此也就沒有表述出來。
而另一邊,雖然扶余璋對于楠木正成的解釋還有不解之處。不過盡可能的保存實力,對百濟國本身也有利,因此沒有在這上面糾纏下去,而是繼續(xù)道:“那不知楠木將軍打算怎樣以最小的代價,來拿下最大的戰(zhàn)果呢?”
“扶余將軍不是都看到了嗎?”楠木正成笑瞇瞇的道。
看到了?
扶余璋皺眉沉吟了片刻之后,繼而有些不確定道:“難道就是拿下暨陽這樣的小城,將這些大周人都驅(qū)趕到吳郡之中。”
“扶余將軍果然不愧是沙場宿將,”楠木正成贊道:“真是一語中的。”
說著楠木正成也不等扶余璋在問些什么,便直接示意席上的一位面色蒼白得可怕的,長發(fā)白袍的東島國高層站了起來,繼而開始介紹道:“給扶余將軍介紹一下,這位,是石井太郎君,師從永田德本大師,是我東島國用毒方面的大師,其中尤為擅長的是疫毒!”
疫……毒!
仿佛是聽到了什么可怕的東西一樣,伴隨著楠木正成話音一落,所有正在那位被介紹的,石井太郎周圍的新羅國以及百濟國的高層身體不自覺的就往旁邊一縮,企圖讓自己盡量遠離這個人。
同時他們也明白了,為什么這個叫石井太郎的人明明是東島人,周圍反倒是沒什么東島人了。
也怪不得他們會如此,素問·刺法論言: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說白一點,就是這疫毒是具有強烈傳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類疾病。最常見的就是大災(zāi)之后的大疫,也就是瘟疫。
毒本身在這個時代就是一種望而生畏的東西,而瘟疫就更是如同洪水猛獸一般。現(xiàn)在聽聞自己身邊就有這么一個擅長這方面的,別說這些百濟、心羅國的下面的人了,就是扶余璋實際上都有點肝顫。
不過其他,扶余璋則更關(guān)心另一點,那就是為何在此時,楠木正成專門介紹這么一個人出來。
難不成……那些百姓里……
“正如扶余將軍所想,”楠木正成見扶余璋似乎已經(jīng)隱隱猜到了什么便也不再賣什么關(guān)子,直言道:“那些被驅(qū)趕而走的百姓之中,有不少身上都種有石井太郎的疫毒,所以……扶余將軍,過些日子,你我就有好戲看了……”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