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歡喜冤家(六)
“象棋?這哪里是象棋?”
鄭虔一副‘我見識少你不要騙我’的表情,看著楊守文道:“楊大哥,象棋我知道,而且也下過,根本就不是這個樣子。象棋只有將馬車卒四種妻子,由六十四個方格組成,哪里是這種棋盤?不對不對,你這棋,好像的確是象棋的模樣。”
楊守文頓時大吃一驚,看著鄭虔,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唐代,已經(jīng)有象棋出現(xiàn)了嗎?
事實(shí)上,象棋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期。
《楚辭?招魂》中就有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做過專門的記錄。而在漢代劉向鎖住的《說苑?善說》中,也記載過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都象棋而舞鄭女。
關(guān)于象棋的起源,說法眾多。
有說是起源于神農(nóng)氏,又有說是源自于皇帝。
諸如此類的說法林林總總,但大體上都表明,象棋的歷史和圍棋的歷史恐怕相差不大。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三種器具組成,共十二子。
箸為骰子,棋子用象牙制成,局就是棋盤。下棋時,投六箸、行六棋,依照著春秋時兵制,進(jìn)行博弈。而到了后來,又逐漸演變成為一種只行棋,不投箸,名為‘塞‘的棋戲。
秦漢時期,塞戲盛行,又名格五。
到了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變化,甚至還傳播到了印度。
北周武帝在位時,癡迷于象棋,并且制《象經(jīng)》,王褒寫《象戲?序》,庾信寫《象戲經(jīng)賦》,代表著象棋的形制完成了第二次演變和改革。乃至于到了隋唐,象棋活動主要集中于中原和南方地區(qū),其形制與早期的國際象棋有頗多相似之處。
唐代的象棋,共將馬車卒四個兵種。棋盤則是黑白相間的六十四個方格。
楊守文畢竟是清醒的時間還短,也沒怎么見人下過象棋,以至于以為象棋尚未出現(xiàn)。
聽了鄭虔的話,他立刻意識到了自己似乎犯下了一個大錯。
看著眼前的棋盤。楊守文一時間也有些茫然,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好在,鄭虔沒有留意到他臉上的尷尬之色,在仔細(xì)觀察了棋盤之后,突然扭頭問道:“楊大哥。你這‘象戲’,當(dāng)如何游戲?”
“啊?”
楊守文愣了一下,沉吟片刻后,輕聲道:“那你們以前是怎么游戲?”
鄭虔笑道,“看樣子楊大哥是真不知道象戲的規(guī)則。”
他于是滔滔不絕,向楊守文講解象棋的游戲方式。一開始,楊守文聽著有些云山霧罩,可漸漸的,他感覺到鄭虔所說的這種象戲規(guī)則,似乎與后世的國際象棋相仿。
難道說。國際象棋是有中國的象戲而來嗎?
楊守文不了解國際象棋的歷史,就如同他不清楚中國象棋的歷史一樣。
不過仔細(xì)想想,似乎也不無可能。
國際象棋是從什么時候在歐洲盛行?楊守文不清楚。
可他知道,此時的歐洲,應(yīng)該正處于歷史上所說的‘拜占庭帝國’時代。而在中國中古歷史典籍中,則稱之為拂菻國。自絲綢之路開啟之后,華夏文明隨著各種商貿(mào)活動,早已傳播到了小亞細(xì)亞地區(qū),并由此而進(jìn)入歐洲。《北史?西域傳》中,成拜占庭為伏盧尼;而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卷十一》當(dāng)中。則把波拉斯國所附西方諸國統(tǒng)稱為拂懔。由此可見,早在唐代,華夏文明已經(jīng)向歐洲傳播。
象戲在這個時期傳入歐洲,并逐漸發(fā)展成為后來的國際象棋。似乎也不足為奇。不過,楊守文卻來了興致,因?yàn)閲H象棋的棋制和后來的中國象棋棋制,有很大不同。
“哦,我這象戲的玩法,和你說的不一樣。”
他立刻打起了精神。向鄭虔解釋這象棋的規(guī)則。
馬走日,相走田,隔山炮,過河卒……諸如此類的規(guī)則,楊守文一一進(jìn)行了詳細(xì)的解釋。他并不知道,中國象棋的基本定型,是宋代在唐代象棋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士、相、炮等妻子。同時,有增加了九宮格,吸收和借鑒其他棋類棋子的種類,以增強(qiáng)趣味性。
只是如此一來,中國象棋和唐代象戲的規(guī)則就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歷經(jīng)司馬光、晁補(bǔ)之等人的推廣,中國象棋逐漸在民間普及,并一直延續(xù)到后世。
險些鬧出笑話!
楊守文深吸一口氣,只覺額頭冷汗淋漓。
以后,可是需要小心一些,若不然的話,早晚都會露出馬腳。古人,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簡單。
這也就是鄭虔,如果換個人,未必會相信。
哪怕鄭虔后世成就非凡,可這時候畢竟還是一個八歲的小孩子。至于其他人,諸如楊從義、阿布思吉達(dá)和楊氏等人,本身對這些東西就不是很了解,所以也沒有懷疑什么。
“楊大哥,這么大的棋子,怎么玩耍?”
鄭虔旋即就提出了一個疑問,看著楊守文問道。
楊守文笑道:“這本來就是把象戲和強(qiáng)身健體融為一體,代我先和大兄走上一局。”
+++++++++++++++++++++++++++++++++
銅馬陌巷口,李林甫看著巷子盡頭處的銅馬雕像,猶豫不決。
“哥奴,這次太平公主在總仙宮舉辦詩會,邀請的都是當(dāng)今名士。
本來,你是沒有資格參加,可是公主聽說你前幾日在北市與楊青之相識,故而特別點(diǎn)名要你前去。不過呢,她不好出面邀請楊青之,就只好委托你,代她走一遭。”
舅父姜皎的聲音,在李林甫的耳邊回響。
沒錯,十六歲的李林甫聲名不顯,似這種在神都苑中舉辦的集會,原本與他沒有任何關(guān)系。可就是因?yàn)樗翘炷X袋一熱,幫了楊守文一次,卻意外獲得了邀請。
問題是,李林甫并沒有感到開心。
張同休被貶青海鎮(zhèn),二張也變得非常低調(diào)。
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楊守文和二張之間,已經(jīng)結(jié)下了深仇大恨。
張同休為洛陽令的時候,如同二張的馬前卒。很多事情都是由張同休出面,也包括收受賄賂。現(xiàn)在,張同休被趕走,也讓二張折損一臂。斷人財(cái)路,如殺人父母。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兩人現(xiàn)在是不敢囂張,但可以想象,他們對楊守文絕對是恨之入骨。
自己,居然和楊守文扯上了關(guān)系。
李林甫覺得,他實(shí)在是太倒霉了!
那楊守文之前得罪了武三思,如今又得罪了二張,任誰都不會看好他的未來。更重要的是,武則天對他似乎也不太喜歡。從三月二十一日進(jìn)入洛陽,至今已有半月光景,武則天卻始終沒有召見楊守文,就好像把他忘了,丟在這銅馬陌的宅院中。
一旦二張回過神來,亦或者武三思緩過氣,楊守文的日子就不會好過。
李林甫自認(rèn),他和楊守文之間沒有什么交情。
可現(xiàn)在倒好,整個洛陽城都知道,他與楊守文交好……這世上,還有比這更讓人感到憋屈的事情嗎?
如今的楊守文,就是一團(tuán)火,誰靠近誰就會被灼傷。
只是,太平公主的命令,他李林甫有資格拒絕嗎?
李林甫甚至覺得,他如果拒絕了這件事情,緊跟著就可能會得罪另外一個巨頭。
那太平公主,又豈是那種能夠被拒絕的人嗎?
想到這里,李林甫就一陣頭大。
別看他是長平王的曾孫,是郇王府的子弟。可除了出身之外,沒有任何自保的資本。這洛陽城如果說是一個巨大的鱷魚潭,他就是一只被丟進(jìn)潭里的小雞崽兒,不管什么人,都能一口把他吞掉。已經(jīng)得罪了二張和梁王,就萬萬不可以再惹怒了太平公主。那娘們兒和那老娘們兒一樣,可都是翻臉不認(rèn)人的狠角色。
李林甫長出一口氣,邁步走進(jìn)了銅馬陌。
他也不知道,隨著他這一步邁出,等待他的會是什么命運(yùn)。
不過有一點(diǎn)可以肯定,他和楊守文交好,也將隨著他走進(jìn)銅馬陌,坐定了口實(shí)……
+++++++++++
狀態(tài)奇差,只有一更。(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