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枉死城鬼吏
我等了好一會兒,因為不放心,所以在苦海水底潛游了一段,順便補充了一下苦海的水氣,這才上岸。</br> 上岸之后,我變化五官輪廓,搞得自己也不認識自己,這才朝著枉死城趕去。</br> 我的目地很明確,去找潘老板的府庫,設法學會鍛造冥寶法寶。</br> 很快,我來到了枉死城。</br> 我并沒有急著去后山,因為我想做得穩(wěn)妥一些。</br> 進了枉死城后,我再一次被枉死城的死氣感染到了,這里沒有那么多房屋,城池呈長方形,約莫數(shù)公里大小,四周空無一物,荒僻的只能看到石頭。往中間去兩三里,地面升高越十余米,然后又是一個幾公里長寬的長方體。再往里面去兩里,又升高十多米,然后上面便是一個長寬兩三里的長方體。</br> 經(jīng)過三層之后,最中間的地方有房屋,有些許街道。</br> 然后再次向上十多米,這才是宮殿的所在。</br> 我之前來過枉死城,但我沒有細細研究。</br> 據(jù)傳說,這枉死城是地藏王菩薩所創(chuàng)建,用于收容枉死之人的魂魄的城市,其性質類似于陽間關押罪犯的監(jiān)獄。</br> 我知道,這里住著的都是壽元未盡的枉死之人。</br> 他們相當于陽世間,那些讓人談之色變的惡鬼。</br> 在陽間,惡鬼其實是稀罕物,難得看到一個。</br> 但在這枉死城,只要是你看到的,他們統(tǒng)統(tǒng)都是惡鬼,個個都比陽世間的惡鬼兇狠數(shù)倍。</br> 我亮出令牌,進入枉死城。</br> 掃了一眼,立刻就有許多的惡鬼,惡狠狠的盯住了我。</br> 這時,一個穿著破舊差官袍的老頭鬼吏,走到我身邊,小聲問道:“差爺,你面生,好像是第一次來吧?”</br> 我點頭,“老人家好眼力。”</br> 老頭淡淡一笑,“我在這待得太久,看得也多,沒事也就記記人臉了。”</br> 我微微一笑,“老人家,您能不能給我說說這枉死城,其實我是來找人的,但時間寬裕,所以想要多了解一些。”</br> 老頭連忙點頭,“可以,反正我也閑著,我巴不得來個人陪我嘮叨嘮叨呢。”</br> “這里關押的,都是死后怨氣大,不服的怨魂。又沒辦法化解他們的怨氣,所以只能把他們關押在這,直至原有命數(shù)注定的壽命終結為止。”</br> “比如,某人命數(shù)注定九十歲壽命終結,卻在四十歲不慎提前身故,因而死后就會被集中至枉死城關押,直至九十歲才得以自枉死城釋放。在此期間,枉死城中關押的亡魂是自由的,但這日子過得卻是無趣的。不過他們能夠登上高處去觀望,傍晚的霧海,能讓他們查看到,那些謀害他們的人是否收到應有報應。”</br> “但他們不可以離開這里,既然無法收到陽世親友燒的冥紙紙扎祭品,也無法在中元節(jié)像其他亡魂一樣返回陽世接受陽世親人的供養(yǎng),一切燒給這些亡魂的金錢物品都會暫時存放在輔佐地藏王菩薩的目蓮尊者處,直到這些亡魂親眼見到謀害他的人得到應有的報應,怨恨的心情得到慰藉,提出解發(fā),諸殿各獄審查,減緩關押期后才能釋放。”</br> “然后再根據(jù)其生前善惡,或獎或罰,轉世投胎。”</br> 老頭的聲音,永遠都是那么不急不慢,仿佛已經(jīng)習慣了慢節(jié)奏的生活。</br> 我疑惑,“就這么待著,那豈不是怨魂越來越多,這里住得下嗎?還有,這枉死城為什么分這么多的層次,難道有什么特殊的意思?”</br> “呵呵……”</br> 老頭再次淡淡一笑,“新來的只能在最下面,時間久了,他們才能住在上面去,越往上面,他們就越是厲害,如果冤魂太多,在擇七之日便會有大戰(zhàn),冤魂之間互相廝殺,直至其中一部分怨氣消除,害怕離開。”</br> “至于為什么到上面去,因為上面比下面舒服,下面有煞風吹,很多冤魂都會被吹散了怨氣,受不了苦,不在糾結,提前輪回去了。”</br> 我明白了!</br> 不得不承認,這還真是一個特殊的集中營!</br> “小伙子,有時間的話,我給你講個故事聽聽怎么樣?”</br> 老頭走到一旁石墩上坐下。</br> 反正我也不急,聽聽就聽聽吧。</br> 于是我走到老頭旁邊坐了下來。</br> 老頭緩緩道,“很久很久以前,我認識倆個朋友,他們是一對妖精,一個是花妖叫曼珠,一個是葉妖叫沙華。”</br> “他們守候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面,因為花開的時候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他們瘋狂地想念著彼此,并被這種痛苦折磨著。終于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冥界法度,偷偷地見一次面。”</br> “然后,那一年的曼珠沙華,紅艷艷的花被惹眼的綠色襯托著,開得格外妖冶美麗。”</br> “冥界怪罪下來,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回,并被詛咒永遠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到磨難。”</br> “從那以后,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轉世,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輪回無數(shù)后,有一天佛來到這里,看見地上一株花氣度非凡,妖紅似火,佛便來到它前面仔細觀看,只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奧秘。佛既不悲傷,也不憤怒,他突然仰天長笑三聲,伸手把這花從地上給拔了出來。”</br> “佛把花放在手里,感慨的說道,前世你們相念不得相見,無數(shù)輪回后,相愛不得廝守,所謂分分合合不過是緣生緣滅,你身上有詛咒,讓你們緣盡卻不散,緣滅卻不分,我不能幫你解開這狠毒的咒語,便帶你去那彼岸,讓你在那花開遍野吧。”</br> “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過地府里的三途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濕了衣服,而那里正放著佛帶著的這株紅花,等佛來到彼岸解開衣服包著的花再看時,發(fā)現(xiàn)火紅的花朵已經(jīng)變做純白,佛沉思片刻,大笑云:大喜不若大悲,銘記不如忘記,是是非非,怎么能分得掉呢,好花,好花呀。”</br> “于是佛將這花種在彼岸,叫它曼馱羅花,可是佛不知道,他在三途河上,被河水褪色得花把所有得紅色滴在了河水里,終日哀號不斷,令人聞之哀傷,地藏菩薩神通非常,得知曼馱羅已生,便來到河邊,拿出一粒種子丟進河里,不一會,一朵紅艷更勝之前的花朵從水中長出,地藏王菩薩將它拿到手里,嘆到:你脫身而去,得大自在,為何要把這無邊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無邊的地獄里呢?我讓你做個接引使者,指引他們走向輪回,就記住你這一個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馱羅,就叫你曼沙珠華吧。”</br> 老頭說到這,轉頭看我,“小伙子,也許你可以幫忙,解開這魔咒。”</br> “我?”</br> 難道我露餡了,我猛地一怔,“老人家,您為什么這么看得起我?”</br> 老頭微微一笑,“你能承受得了苦海之水氣,可見法力無邊。要解魔咒,你只需去苦海深處找到無涯石,解開無涯石上的鎖鏈,便可化解這一切魔咒。”</br> 臥槽!</br> 難不成這鬼吏也是高人?</br> 我匪夷所思的看著老頭,“老人家,不會吧,您真的能感應到我身上的苦海之水氣?”</br> ______</br> 道不遠人兄弟加我微信:runtian1981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