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舅娘提點(diǎn)
,【完】重生之翻身貧家女 !
田懷孝被田敏顏這一瞥,那清泠泠的目光像是穿透他心里一般,不免打了個(gè)激靈,心里竟然有些發(fā)秫,下意識地咽了咽唾沫,轉(zhuǎn)移開眼睛。
真是見鬼了,這鬼丫頭啥也不說,就這么一看,就讓人覺得冰冷冷的。
氣氛一下子變得有些僵硬起來,原本的熱絡(luò)一下子下降了好幾度,一時(shí)半刻,誰都沒吭聲。
“老爺,大小姐,家里來客人了,要給老爺你們拜年呢。”
就在這時(shí),有小廝跟著三郎走了進(jìn)來,沖著田敏顏他們說道。
田敏顏唇角微勾,來的可真及時(shí),再看向一臉不甘的田懷孝兩兄弟,露出一絲嘲諷來。
既然有客人了拜年,老爺子他們也不好再繼續(xù)留人,只好讓田懷仁他們先回去,等人一走,田懷孝就道:“爹,這么好的機(jī)會,咋不說咧。”
“你急什么?人還會跑了不成?你當(dāng)人人都像你這么得閑嗑叨?四六不懂。”老爺子喝了一聲。
其實(shí)剛剛田敏顏出聲的時(shí)候,他已經(jīng)看出那丫頭是想擋著不讓他們開口的機(jī)會的,跟防賊似的防著啊,老爺子陰郁地想。
老爺子原以為等空了時(shí)間就能尋著機(jī)會跟田懷仁提要求,可是,田懷仁壓根沒給機(jī)會,不是不想給,而是給不了,實(shí)在是太多人上門拜年,或是請他去坐席了,這從早上出去,晚上才回來,都是吃的醉醺醺的,能得空么?
一眨眼就到了年初四,田敏顏家請席宴的日子,這天才蒙蒙亮,田宅里就已經(jīng)燈火通明,下人主子都忙活起來了。
這頭一天,請來的都是和田家比較相熟的人家,如方家張家,也有羅氏的娘家,樓家也去派了帖子,等等。
辰時(shí),田敏顏穿戴裝扮好,吉祥就來說舅老爺一家子來了。
正房,笑語晏晏,大舅的笑聲老遠(yuǎn)的傳出來,田敏顏進(jìn)去一看,只見大舅穿著藏青長袍,正攬著小五開懷大笑著。
“大舅,舅娘,小舅,小舅娘,表哥表嫂你們也來了。”田敏顏驚喜地叫,快步都跟前,才想起自己還沒請安拜年,忙的又停下腳步,讓丫頭拿蒲團(tuán)來磕頭。
“哎喲,慧敏縣君,這可使不得,這是折煞我了。”高氏忙的避讓,很是惶恐地區(qū)扶田敏顏。
“大嫂,看您說的,她就是封個(gè)郡主,也該給長輩磕頭請安拜年。”羅氏嗔怪地道。
她說的沒錯(cuò),這是孝禮,田敏顏就是封了縣君,也是該給長輩請安的,當(dāng)然,有些人當(dāng)不當(dāng)?shù)茫蔷涂此男那榱恕O翊蠓慷磕切﹤€(gè)給點(diǎn)顏色就開染坊的,她可不會遵這個(gè)禮。
親疏有別,田敏顏從來都是人敬我一分,我敬你二分,人辱我一分,我必還之以十分。
所以,田敏顏端端正正的給大舅他們磕了頭拜年,這一說完吉祥話,高氏就立即將她拉起來,塞了兩個(gè)厚厚的紅包,心肝兒肉的叫,道:“真真是不同了,瞧這身氣派,標(biāo)致的,都成大姑娘了,將來也不知哪家好兒郎能得了去。”
“舅娘,您就沒些新意的夸獎么?”田敏顏可是半點(diǎn)也沒感到不好意思,嗔笑道:“每年您都這么夸呢。”
“舅娘嘴笨,就知你是最好的。”高氏笑瞇瞇地,拉著她坐下,說道:“這去年在青州還說著京都如何繁華,日后也不知有沒機(jī)會去見識,還真是想不到,還有這樣的造化。這人啊,福氣到的時(shí)候,就是擋也擋不住。”
“娘,瞧您說的,還有人擋著福氣么?依我說啊,縣君以后的福氣更大呢,瞧這周正的模樣,性子也是一等一的好,就是個(gè)皇妃的命。”周氏笑著說道。
羅氏聽了這恭維,笑得眼睛都彎了起來,卻還是說道:“海哥媳婦莫胡說,要讓人聽了去可就笑話咱異想天開了。”
田敏顏難得羞澀地一笑,也不是因?yàn)橹苁瞎ЬS,而是她想到了齊十七,要是真的有那個(gè)緣分,周氏這話,也不是不對的。
“我看表嫂就是想多聽兩出戲,成,這下晌就讓你點(diǎn)上兩出。”田敏顏笑著說道。
“哎喲,那敢情好,這順祥班可出名了,聽說一般大戶人家還請不到呢。”周氏一聽樂得笑瞇了眼。
這時(shí)代的女人就愛聽那咿咿呀呀的戲曲,周氏她們也不例外,聽說田敏顏他們請了知名的戲曲班,又是封爵的大喜事,就舉家都來慶賀了,所以今年羅氏也沒回娘家拜年。
說了一會子話,丫頭又來說,有客人來了,田敏顏只好讓羅氏招待舅娘她們,她則出去外邊接待。
“如今你也是有誥命的夫人了,那邊卻是沒得半點(diǎn),沒鬧?”高氏手抱著小丫丫,小聲地問羅氏。
羅氏冷笑,道:“咋能不鬧?眼紅著呢,就是沒敢給話聽,許是老爺子給壓著。”
“也就只有老爺子是擰得清的。”高氏嘆了一聲,想了一下又問:“你們那是要搬到京都去的,那邊吶?也跟著?”
羅氏臉色微變,有些惡心地道:“若他們要去,我倒寧愿不去了,好不容易分出來,又要一起住?我寧愿不要這富貴了。”
“說的傻話呢,這都是夫君和兒女給你掙來的富貴,為這些個(gè)人丟了,值得?”高氏嘖了一聲,說道:“你且記得,對仁哥說,去京都就帶上兩個(gè)老的,該表的孝義也別忘了表。至于大房二房,這都分家了,自然是各過各的。其它的事,你就看顏丫頭的,這兩年,我瞧著那丫頭是越發(fā)出息了,聽她的準(zhǔn)沒錯(cuò)。”
“帶上兩老?”羅氏微愣。
高氏看她不情愿的樣子,便道:“兩個(gè)老人,就是帶去京都,也就是休養(yǎng)著,你是主母,掌的整個(gè)家,只要管住丈夫,兒女又站你那邊,該盡的孝都盡到了,誰能說你一聲不好?他們又能翻得啥風(fēng)浪去?你別爭那一時(shí)之氣,沒得讓人說你不孝,就是你不怕,也為子女著想,再過兩年,他們都要說親了。”
“退一萬步講,你要是主動提出將他們帶上,把話堵住,他們還真能腆著臉要帶上那兩家一道跟著住一塊?”高氏又緊著說了一句。
羅氏聽了恍然,仔細(xì)想確是如此,便感激地道:“嫂子,多虧有你提醒我。”
兩姑嫂正說著話,丫頭又來說老宅那邊的老太太她們過來了,兩人對視一眼,挑了挑眉。
舅娘才是宅斗高手有木有?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