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封信 (3)
那只烏鴉撲扇著翅膀,最后停在了一棵枯樹上。那棵枯樹正好生在一塊背風的凹地里,見不到一片葉子,倒是有著非常奇特的姿勢,光禿禿的枝椏像死人的十指一樣伸向天空。枯樹底下有一塊孤零零的墳墓,而那烏鴉就停在枝頭。突然,我感到了一陣恐懼,甚至能感覺到烏鴉的眼睛正在盯著我看。
不!
我立刻掉轉了方向,向海岸的方向跑去。剛跑出沒多久,就遇到了陡峭的懸崖,我只能從旁邊一條坡度很大的小路下去。這條路非常難走,費了十幾分鐘才離開墓地。
離開墓地,我來到了大海邊--黑色的大海。
我深深地吸了口氣,讓肺葉里充滿了海水的氣味。自從來到這片荒涼的海岸,我第一次離大海是如此之近,那感覺無與倫比。
這里看不到常見的沙灘,也沒有上海和江蘇沿海的大片灘涂,而只有與海岸犬牙交錯的礁石與懸崖。在近岸的海水里,有許多黑色的礁石露出海面,我猜在海面之下,也一定隱藏著不少危險的暗礁。也許,這就是見不到一艘船的原因,沒有任何船只敢駛近這片海灣,無數(shù)的暗礁會讓水手們死無葬身之地。
看著眼前這番景色,我突然想起了一幅著名的油畫--《死之島》,作者是19世紀的瑞士畫家勃克林。畫面中一座四面被海水包圍的孤島,高高地突出在水面上,到處都是怪石和懸崖絕壁,在幾乎令人窒息的陰暗背景下,一艘小船劃向島上,一個白衣男子正靜立于船首--他代表著死神。這是勃克林一生中最精彩、也是最受爭議的作品。幾年前,當我一看到這幅畫的時候就被震撼住了,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審美,深入了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
我從隨身背著的小包里拿出那臺一次成像的照相機,對準了眼前的海岸景色迅速地按下了快門,連著拍了好幾張,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拍下了大海、礁石,還有懸崖。
照片很快就成像出來,效果相當不錯,我很喜歡。葉蕭,我把這幾張照片都附在今天的信里,你注意查收。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我在獨自在海邊散著步,從布滿礁石的海岸走到高高的懸崖峭壁上,始終都見不到一個人影。我已經(jīng)很久都沒有享受過如此的清靜了,似乎世界上只剩下了我一個人,這是一個能讓人好好思考的地方,也是一個能讓人發(fā)瘋的地方。
天色越來越暗,海邊的風不斷地吹亂我的頭發(fā),我來到了一片懸崖上,離海面的垂直高度有好幾十米。葉蕭你還記得嗎?我有輕微的恐高癥,只要站在高處往下看,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恐懼。我站在懸崖上向下看去,只見一片黑色的海水猛烈地拍打著礁石和峭壁,發(fā)出渾濁的巨大浪花,聽那海浪聲,簡直就像場重金屬的搖滾音樂會。在那一瞬,我只感到一陣天旋地轉,仿佛幾十米下的海水中,正產(chǎn)生一股強大的吸力,要把我從懸崖上拖下去。我的腳離崖壁只有幾厘米,生與死只在一線之間--幸運的是,我向后倒了下去,重重地坐在巖石上,額頭上已經(jīng)布滿了冷汗。
就在這個時候,我看到遠處的懸崖上還有一個人。
心里一顫,馬上爬起來向那邊走去。我逐漸看清了那個人的輪廓,一個高個子的陌生男人,站在一處高高的懸崖上,他的面前擺著一個畫架,手中握著一只筆正在上面畫著。
他在畫畫?
我快步走到了那處懸崖上,但那男人立刻就回過了頭來,用警惕的目光注視著我。他看起來0多歲的樣子,頭發(fā)又長又亂,下巴上爬滿了胡須,兩只眼睛異常銳利。
他首先說話了:"你是誰?"
"我叫周旋,住在幽靈客棧。"
"什么時候來的?"他說話的口氣就像是在審問犯人一樣。
但我還是克制地回答了:"昨天晚上。"
"怪不得沒看到過你。"他的嘴角微微笑了笑,"你好,我也住在客棧里,我叫高凡,平凡的凡。"(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