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燕國的轉(zhuǎn)變
,戰(zhàn)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
轉(zhuǎn)眼又到了早朝的時間,燕王卻還是一副沒有睡醒的樣子。待眾大臣行過禮后,燕王除了一句“眾愛卿請起”就再無言語了??吹窖嗤跗v的神色,宦者令也是識趣地扯道:“有本請奏,無本退朝?!?br/>
燕王對朝事的懈怠眾大臣這些年是有目共睹的,大臣也知道雞毛撣皮的小事根本不用麻煩燕王,即使稟報了燕王也會丟給丞相,讓丞相一人決定。因此大臣們都是你不言我不語。畢竟近期燕國一無戰(zhàn)事,二無天災,燕國日子好過的很,沒什么事要匯報。
“臣有本請奏?!本驮诒娙说戎嗤跣纪顺?,然后各歸各家的時候,一個聲音突然在大殿響起。眾人看時,發(fā)現(xiàn)卻是成安君、丞相公孫操站了出來。
“哦?是丞相啊!丞相有什么事要奏?”燕王打了個哈欠,勉強打起精神問道。
“回稟王上,外面有秦國使者在外求見?!惫珜O操面色恭敬地回道。
秦國使者?燕王嘀咕著。自己的燕國和秦國向來井水不犯河水,秦國怎么會派使者過來?莫非是因為陶郡一事?
“宣!”燕王吐出一個字。
“宣秦國使者覲見!”
“宣秦國使者覲見!”
一個接一個的尖銳嗓音依次響起,傳遞著燕王的命令,聲音直達宮外。
不一會兒,一個身著秦國官服的中年人就走進燕王宮。中年人作了一揖,言道:“秦王使者李巖見過燕王?!?br/>
“貴使免禮!貴使遠道而來,所為何事???”燕王不咸不淡地說道。
“我奉秦王之令,為燕國之安危而來。”李巖一臉嚴肅。
“哦?我燕國帶甲之士數(shù)十萬,有何危險?”燕王在心里呵呵一笑,所有的使者、辯士皆愛危言聳聽,以求吊足上位者的胃口,這個李巖也不能免俗啊!心里如此,但嘴上還是漫不經(jīng)心地問道。
“燕國北有東胡,南有齊,西有趙,此乃大險?!崩顜r語出驚人。
“如今東胡大敗,失土千里;齊國復國未久,茍延殘喘;趙、燕素無恩怨,和睦共處,險之何在?”燕王駁斥道。
“正因為如此,燕國才險。東胡之敗,敗在誤信秦開,以后難保卷土重來。齊國雖衰,但人口遠超貴國,終有崛起之日。趙國雖暫與貴國交好,但國無近憂必有遠慮,燕國與韓國、魏國相比,誰更近趙乎?今趙國西進,擴土五百里,然再西進則入我大秦腹心之地,勢必愈加難矣。趙國西進不成必將東擴,那么燕國就會成為趙國刀下的魚肉,現(xiàn)在不早作打算,我怕王上到時悔之晚矣?!?br/>
燕王一愣神,深覺有理,但嘴上還是不服氣地說道:“即使趙國東擴,亦有齊國矣。貴使何敢言趙國一定伐我燕國?”
李巖微微一笑,知道事情成了五分,當即回道:“齊國與燕國、楚國皆是生死大敵,今楚國與我秦國結(jié)盟,齊國只能轉(zhuǎn)而親三晉,這才有聯(lián)合魏國瓜分我陶郡一事。王上以為,在這種情況下,趙國東擴是先伐燕國還是齊國呢?”
看著皺眉沉思的燕王,李巖趁勢說道:“所以秦王遣我為使,欲與貴國修好,共抗三晉。這是我國國君的國書?!闭f完將國書遞給了燕國的宦者令。
燕王終于明白了,原來不知不覺間,天下分成了兩個集團。一個是韓、趙、魏三國,加上準盟友齊國,一個是秦、楚兩國。自己要么中立,要么加入其中一個集團,沒有別的路可走。
想到這里,燕王開口了,說道:“還請貴使先退,容我等君臣商議如何?”
“喏!”秦國使者退了下去。
“眾愛卿以為如何?”待秦國使者離開,燕王開口問道。
話音剛落,丞相公孫操就站了出來,說道:“回稟王上,臣以為當與秦國結(jié)盟。趙國勢大,一旦對我燕國有不軌之心,有秦國牽制,我燕國方能不懼趙國?!?br/>
隨后支持公孫操的一系官員紛紛附和,燕王看了看,有將近一半的官員都表示支持與秦國結(jié)盟。
這個時候,卻有一人出列言道:“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br/>
燕王一看,原來是昌國君樂間。心里一樂,整個趙國最反對和秦國結(jié)盟的肯定就是樂間了。樂間乃樂毅之子,如今樂毅遠在趙國,受封望諸君。父子兩人往來于趙、燕兩國,維系著兩國的交好。
燕王心里知道,無論與秦結(jié)盟是利是弊,樂間都會為反對而反對,但還是問道:“昌國君為何不贊成寡人與秦國結(jié)盟呢?”
樂間正色回道:“回稟王上,齊國之所以聯(lián)合魏國攻打秦國的陶郡,乃是怕得罪三晉,這才以利**趙、魏。這樣一來,秦國法不責眾,只能自吞苦果。因此,齊國并沒有與三晉交好。王上不必擔心。況且,秦國也,虎狼之國,多有背盟之舉。王上莫不要忘了楚懷王的前車之鑒!”
“楚懷王?”燕王想到這里心下也是一緊。
這時又有一人出聲言道:“王上,臣也以為結(jié)盟之事不可草率。今秦國退守關(guān)內(nèi),與我燕國結(jié)盟不過是希望我燕國騷擾趙國,使其不能安心對抗秦國。如今燕、趙交好,并無齟齬,若因一個盟約惹惱了趙國,卻不是得不償失?!”
燕王看著剛才發(fā)話的上大夫?qū)⑶彩怯X得有理。畢竟現(xiàn)在秦、趙相惡,自己交好秦國就會惡了趙國,看上去有些得不償失。
看到還有一半人沒有發(fā)言,燕王開始點名了,問道:“劇長大夫(注:長大夫位居上大夫之上),你對結(jié)盟一事如何看呢?”
劇辛本來不欲發(fā)表意見,畢竟自己是燕昭王的老臣,而當今燕王頗為不喜前朝舊臣。像自己的同僚鄒衍,僅僅是因為齊人的身份就蒙冤入獄。雖然后來沉冤昭雪,但鄒衍已是心灰意冷,辭官歸齊。想當初,自己和郭隗、樂毅、鄒衍齊名,到如今郭隗老死,樂毅奔趙,鄒衍歸齊,實在讓人唏噓。
如今燕國的朝政被公孫操把持,對方勢大,劇辛不愿意因此得罪對方,于是違心說道:“臣以為,天下分為兩個陣營,我燕國也不能置身事外。與秦結(jié)盟乃是上策!”
“如此一來,豈不是惡了趙國?”燕王疑惑地問道。
劇辛只能解釋說:“天下無兩者兼得之事。既然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不如取熊掌也。趙國如今已有韓、魏為盟,又有齊國親善,即使我們燕國與之結(jié)盟,趙國也不會高看我燕國一眼。反而是秦國,一敗再敗,又只有元氣大傷的楚國一國為盟,這時我們燕國與之結(jié)盟,猶如雪中送炭,秦國必將感激?!?br/>
“嗯!長大夫言之有理啊!繼續(xù)說!”燕王沒想到平時沉默寡言的劇辛有此大才,看來自己對先王留給自己的老臣偏見太深了。
劇辛知道,自己不說出個所以然燕王是不會放過自己的,只能繼續(xù)說道:“燕、趙乃是緊鄰,以臣看來,一個強大的趙國并不符合燕國的利益。相反,秦國即使再如何強大也距離燕國太遠,影響不到我國。不如與秦結(jié)盟,讓秦、趙對抗,弱其國力。如此,我燕國方有利益可圖。”
燕王心里已經(jīng)意動了,但還是擔心地說道:“那惡了趙國如何是好?”
劇辛心里很瞧不起優(yōu)柔寡斷的燕王,跟燕昭王相比這個兒子實在差太多了,但劇辛也只得安慰道:“秦國如今需要我們燕國,自是不會讓我們燕國身陷險境。況且現(xiàn)在兩國尚未結(jié)盟,即使結(jié)盟后,我們也可虛與委蛇?!?br/>
“好!寡人決定了,就與秦國結(jié)盟!”燕王意氣風發(fā)的說道。
(看到新的書評,跟大家提前劇透一下,本書不會有多么高科技的發(fā)明,什么槍炮導彈真寫出來我也會惡心的。今天先一更,喘喘氣,明天繼續(xù)兩更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