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楚國的條件
,戰(zhàn)國風(fēng)云之韓國再起 !
信陵君趕到咸陽的時候,這場風(fēng)波已經(jīng)平息。但秦王接下來征兵前往塞北的旨意讓信陵君困惑了,一番打探之后,信陵君知道了這件事的始末,內(nèi)心也是涌起了難以言喻的復(fù)雜之情!
信陵君實在不確定,秦國這是中途變卦后悔了,還是在迷惑韓國!但毫無疑問的是,預(yù)定的六月征召大軍,七月攻打韓國的計劃在秦國這個方向,肯定是要推遲了!
這倒不是因為兩萬大軍就影響了秦國的部署,而是民間反戰(zhàn)的呼聲有些太高。秦國會不會借著這個由頭坐看趙、齊、楚三國將韓國打得應(yīng)接不暇后再出手,實在難說!
站在秦國的角度上,信陵君自然理解秦國的難處。韓國的南北與東方,皆是相對平坦的丘陵、平原,進攻很是容易!唯有秦國這一側(cè)的東面,有崇山峻嶺阻隔。最為關(guān)鍵的兩個關(guān)隘——函谷關(guān)、武關(guān)掌控在韓國手里,就如同鎖住了秦國東進中原的咽喉,秦國想要拿下這兩座關(guān)隘,絕對要付出慘絕人寰的代價!
秦、趙、齊、楚四國伐韓對秦國來說,是一個難得的契機!秦國當(dāng)然會有自己的小九九,趙、齊、楚三國也不例外!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fā)生,自己可謂是費盡苦心,多番游走之后,好不容易商議七月初一同進兵,若是讓趙、齊、楚三國得知秦國按兵不動或者出兵不出力,這伐韓一事說不定就會胎死腹中!而秦國,在信陵君的計劃中,有著比趙、齊、楚三國更大的作用!
因為魏國一旦復(fù)國成功,實力也會大不如前。韓國若是不亡,接下來肯定會報復(fù)魏國!到時候,秦國會是魏國一個很重要的依靠!
但理解并不意味著就會體諒!站在魏國的角度。站在信陵君的角度上來說,任何對秦、趙、齊、楚四國聯(lián)盟有危害的事情都是自己要小心解決的!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何況?,F(xiàn)在是四國聯(lián)盟遠沒有當(dāng)初三晉結(jié)盟那么緊密,一旦四國之間的關(guān)系出現(xiàn)裂隙。那韓國就可以分而化之,渡過這次危機!
所以,信陵君帶著心中的疑惑求見了秦王。秦王對信陵君倒是客氣,外人尚未得知,信陵君如今已經(jīng)是秦國的丞相,不僅如此,信陵君還是趙國、齊國、楚國的丞相,持四國丞相的信陵君。論風(fēng)光只稍稍遜色當(dāng)初持六國相印的蘇秦!只是,誰人都清楚,這所謂的相位不過是尊崇信陵君,讓信陵君便于和各國溝通罷了!卻不是真正位高權(quán)重的丞相罷了!
面對信陵君的擔(dān)心,秦王當(dāng)然不會道出自己的真心話,而是信誓旦旦地對信陵君保證說,秦、韓兩國乃是世仇,先王(秦昭王)之死,更是拜韓國所賜!所以,于情于理。這次秦、趙、齊、楚四國伐韓,秦國都會拿出最強的實力,幫助魏國復(fù)國。同時教訓(xùn)韓國!
自己之所以派兵兩萬出塞是為了迷惑韓國,韓國如今懷疑四國會對韓國用兵,為了打消韓國的顧慮,秦王甚至忍辱負重地建議各國派出使者,慶祝韓王的生日。這在戰(zhàn)國里倒是頭一次聽說,阿諛奉承之意再明顯不過了!
信陵君聽到這個建議后也著實欣喜了一番!不單單是覺得秦王對自己是真心實意,更覺得這可以有效地緩解越來越劍拔弩張的氣氛!四國有意地表達順從之意,可以讓韓國安心不少,如此。四國對韓國用兵的時候,才能真正做到出其不意。打韓國一個措手不及!
信陵君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咸陽,直奔下一個目的地——郢都。也是自己的最后一站。
在臨淄,在邯鄲,信陵君都得到了兩國信誓旦旦的保證,畢竟主事的君王后和趙太后都深明大義,只要自己履行好自己所做的承諾,他們也會按時調(diào)集大軍。在咸陽,信陵君覺得雖然有波瀾,但好在不過是虛驚一場。只要郢都方面沒有什么問題,那自己的工作就大功告成了!
五月的最后一天,假扮做商人的信陵君乘船抵達了郢都。在進入郢都以前,信陵君想象過許多情形,比如說,楚王派到各地征召大軍的使者一波接著一波;比如郢都的百姓商談著楚王征兵會做什么,是攻打齊國爭奪淮泗之地還是去清剿南蠻甚至百越。但信陵君萬萬沒想到,郢都一切如常,走進茶館里,大家談?wù)摰囊捕喟胧墙衲甑氖粘桑c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事情一件也沒有!
一番打探之后,信陵君終于斷定,楚王還沒有下旨征兵。這就完全出乎了信陵君的預(yù)料!
難道楚國不需要征兵嗎?顯然不是!因為信陵君很清楚,楚國在淮泗流域的大軍只有區(qū)區(qū)五萬,領(lǐng)兵的是安平侯項承(項燕之父,項羽的曾祖父)!而當(dāng)初,楚王在自己的利誘下夸下???,要出動十五萬大軍!這十萬大軍的缺口,也只能從郢都附近來補充!
當(dāng)然,也有一種很小的可能,那就是楚王把淮泗流域的精兵全都征召起來,也許可以湊出一支十萬大軍。剩下的五萬大軍,楚王可以在不驚動郢都百姓的情況下,派大將軍景陽從郢都帶到壽春或者陳縣!
帶著懷疑,信陵君入宮求見楚王。楚王倒是很快地接見了信陵君,但神色卻有些不自然。信陵君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出了變故。果不其然,一番攀談之后,楚王承認尚沒有征召足夠的大軍(實際上是沒有下旨征召大軍的托詞,畢竟,以楚國之大,怎么會連十五萬大軍都征召不齊呢!)。
信陵君強忍著心中的怒意,長吁短嘆道:“臣從臨淄來,一路經(jīng)過邯鄲、咸陽,齊、趙、秦三國皆已經(jīng)做好完全之策!到時,趙國二十萬大軍南下河內(nèi),齊國十五萬大軍兵發(fā)碭郡,秦國二十萬大軍東出函谷,王上只需派一大將,揮師十五萬,沿潁水北上,韓國定然不戰(zhàn)而降!王上成全千秋偉業(yè),還有什么值得疑慮的事情呢?!”
楚王當(dāng)然被信陵君描述的這個波瀾壯闊的畫面給吸引了,但大臣們早就勸諫過自己,這些都是信陵君的一面之詞。韓國絕對不是信陵君所說的那么好打!而且,當(dāng)初楚王下的決定太過匆忙,不像齊國和信陵君耐心周旋。同樣的出兵十五萬,楚國自認為自己的十五萬大軍戰(zhàn)力方面要勝過齊國的十五萬大軍,憑什么信陵君代表魏國許了齊國三百里之地,而只許給楚國不到兩百里的土地?!這是歧視!對大楚的歧視!
楚國大臣們卻是忘了,齊國能夠讓魏國心甘情愿獻出這么多的土地,是因為君王后賢明!而楚王見利忘義,一見到信陵君獻上的美女、珠寶就失了分寸,忙不迭地答應(yīng)了!
雖然四國與魏國約定,除了魏國許諾的土地,各國在攻打韓國的過程中攻下的土地都屬于各國所有!這才是真正吸引各國的地方!這才是真正的大頭!但能夠多拿數(shù)十里的土地總歸是好的,而且,事關(guān)楚國的威嚴(yán),楚國的大臣們自然不愿意干了!
得知事情的緣由,信陵君簡直哭笑不得了!令尹羋梁、左徒黃歇甚至覺得這樣言而無信實在有損楚國的威嚴(yán),對信陵君避而不見,只有楚王如同一個賭徒一般,親自出面和信陵君討價還價。
為了大局著想,信陵君裝出一臉肉痛的模樣,額外割讓了數(shù)十里的土地,算是讓楚國和齊國平起平坐了起來,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楚王興高采烈地招呼宦者令過來,下達征兵的旨意!雙方皆大歡喜!之所以裝出肉痛的模樣,也是讓楚王產(chǎn)生戰(zhàn)勝的快感!事實證明,效果還是不錯的。
信陵君在郢都又呆了三天,把楚國的權(quán)貴走了一圈,確定不會再出紕漏之后,才又急急忙忙地往邯鄲方向趕路。在邯鄲,信陵君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迎接長安君入宮。這是趙太后答應(yīng)幫助魏國復(fù)國的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如果完成不了這件事或者事情出了紕漏,信陵君毫不懷疑,趙國會憤而罷手,甚至倒向韓國!
正如信陵君預(yù)料的那樣,韓王在四月份的時候還是下旨遷都洛陽了!只是,遷都可不是一句話就能完成的事情!單單的百官的家眷和上萬百姓拖家?guī)Э诘慕M織工作就耗費了韓國大半個月的時間。兩個月過去了,遷都工作也只是完成了一大半而已!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什么,長安君依然尚未啟程前往洛陽。但信陵君接到最新的消息,韓王為長安君準(zhǔn)備的府邸已經(jīng)修繕完畢,所以,不出所料的話,五日后,長安君就會啟程前往洛陽!
這是信陵君下手的最好機會!為了完成這個任務(wù),信陵君派出了手下最強的實力,為的就是把長安君平安送到邯鄲,送到趙太后的手中!完成不了這個任務(wù),信陵君只能出下策,逼迫趙太后就范了!但信陵君不喜歡計劃出現(xiàn)變數(shù),他還是希望,等自己抵達邯鄲的時候,自己的手下可以爭氣,把長安君送到趙國境內(nèi)!(未完待續(xù))
ps:修改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