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大梁之戰(zhàn)(下)
,戰(zhàn)國風云之韓國再起 !
這一夜對衛(wèi)慶和麾下的四萬七千人的大軍來說,是一個不眠之夜。韓軍果真在這里設下了埋伏,在發(fā)現(xiàn)魏軍沒有中計后,一一現(xiàn)身。營寨外的韓軍數(shù)量幾乎以可見的速度在增長著。韓軍的人數(shù)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打起的火把把這一方天地照的通亮!衛(wèi)慶裝作若無其事地巡營,但回來后卻是不停地擦著冷汗。魏軍營外,連綿數(shù)十里皆是韓軍的營帳。韓軍的數(shù)量粗摸估計,也在二十萬以上。只要韓軍沒有虛張聲勢的話!韓軍沒有出聲,但這種寧靜讓魏軍覺得愈發(fā)可怕。一支人數(shù)在二十萬以上的軍隊,需要怎樣的紀律才能做到這一點,這樣的軍隊,又會有著怎樣的戰(zhàn)力!
次日,幾乎天剛剛一亮,衛(wèi)慶就登上連夜令人趕制的瞭望臺上。即使站在高達七八丈的瞭望臺,衛(wèi)慶都無法看到韓軍營寨的邊境。衛(wèi)慶可以看到的,就是無數(shù)升起的炊煙。韓軍用過飯食后悔做什么,衛(wèi)慶用屁股想也知道。
怎么辦?!自己這支大軍被二十萬以上的韓軍包圍,沒有人給大梁通風報信,等大梁意識到自己被包圍,怕也是三日以后了!即使大梁知道了自己被包圍的消息,想要解圍的話,也至少需要將近二十萬的大軍!這幾乎是大梁附近所有的兵力!大梁甚至會因此沒有兵力駐守。
這還只是解圍的前提!能不能解圍還要看援軍能不能擊退韓軍。如此大的冒險,魏王會選擇做嗎?衛(wèi)慶心里暗暗盤算了下,得出的結論是不會!因為魏國不可能承受這么大的風險!魏軍若是能擊退韓軍還好說,但如果全軍覆沒了,大梁這座不設防的城池幾乎會被韓國不費吹灰之力拿下,魏國也就滅國了。所以。在自己這支大軍被二十多萬韓軍包圍的一刻,擺在自己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全軍覆沒。要么突圍出去,渡河返回大梁。沒有第三種選擇!
魏軍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大敵地用過了早餐,整個魏軍大營彌漫著一股分外悲涼、悲壯的氣氛,魏軍的狀態(tài)可以用心若死灰來形容,誰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過今天。能夠沒心沒肺用餐的魏軍屈指可數(shù)!
如衛(wèi)慶意料的那般,韓軍果真派出了使者來游說自己。韓軍自然可以吃掉自己這支大軍,但怎么也要付出上萬的損失。用兵講求的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如果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自己這支大軍,韓國自然會很愿意。
同時。衛(wèi)慶也實在好奇,韓國原本十二三萬的兵力怎么會激增到二十萬,韓國如此興師動眾,所圖必定甚大。哪怕為了試探韓國的目的,衛(wèi)慶也要見一見韓軍的使者。
衛(wèi)慶知道雙方的實力懸殊,也沒有使出下馬威。韓軍使者似乎很是“感動”,送出了兩個大禮,以表謝意。只是,當衛(wèi)慶手下的校尉打開兩個匣子的時候,大驚失色之后。拔劍怒指韓軍使者,就要斬殺對方。大帳內的其他魏軍校尉也是表情各異,有瞠目結舌的。有心懷凄凄的,有目眥盡裂的。
韓軍的禮物之所以讓大帳內的所有人如此震驚、憤怒、悲傷,原因就在于匣子中盛的不是別的東西,而是兩個首級。一個首級是魏國名將晉鄙的,另一個則是留守啟封的魏軍都尉的。晉鄙的首級是被韓騰令人連夜送過來的,留守啟封的魏軍都尉的首級則是尚有余溫。這說明了兩件事,晉鄙和麾下的一萬大軍已經(jīng)全軍覆沒,另一個則是啟封已經(jīng)失守,魏軍唯一可能性比較大的退路已經(jīng)成為笑話!
衛(wèi)慶心頭涌上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晉鄙戰(zhàn)死了,啟封城丟了。接下來就是自己這支大軍全軍戰(zhàn)死吧!韓軍這是*裸地威脅自己??!衛(wèi)慶也想斬殺對方泄憤,但理智阻止了自己!殺晉鄙的??藛⒎獾模植皇茄矍暗倪@個人!殺了對方也是于事無補,只會激怒韓軍,讓自己這支大軍覆滅地更早更快!所以,心頭雖然不快,但衛(wèi)慶還是喝止了暴怒的手下。
韓軍使者微微一冷笑,用恭敬地語氣說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如今魏國日薄西山,魏王又身負不仁不義之名,諸位皆國之棟梁,何不改投我們韓國!諸位若是愿意改換門庭,韓國必定以禮相待,高官厚祿,不在話下。”
一上來,韓軍使者就毫不避諱地表達了韓國的招攬之意,其語氣雖然恭敬,但神色間卻是隱隱有挑釁之意。
“忠臣不事二主!使者的好意我心領了,但韓軍殺我魏國名將,犯我魏國城邑,眼下雖然身陷重圍,但本將也不愿改志!”衛(wèi)慶不咸不淡地打了個太極,語氣雖然客氣,但拒絕之意很顯然。
“就是!我們魏國都是好男兒!怎么會投降!”
“士可殺不可辱!要小爺?shù)拿M管來??!要小爺溜須拍馬,賣主求榮,休想!”衛(wèi)慶麾下的校尉們紛紛表態(tài)。
韓軍注意到雖然所有的人都是拒絕,但氣氛卻不是方才的劍拔弩張。尤其是衛(wèi)慶剛才說的話根本就沒有說死,什么叫‘韓軍殺我魏國名將,犯我魏國城邑’,如果自己可以自圓其說,給對方臺階下,對方的語氣就會松動。韓國是強大不假,但也不至于王霸之氣一揮,就令其他國家的將領俯首帖耳,爭著搶著要投靠。畢竟,任何一個國家哪怕是韓國也不會喜歡一遇到糟糕的情形就改換門庭的人,這么沒有節(jié)操的人,既然可以賣主一次,也可以賣主兩次,三次,甚至更多次!
“韓、魏兩國本來交好!魏國有難時,屢屢出兵相助魏國的,不是趙國,不是齊國,不是楚國,而是我們韓國!韓國上下,一直視魏國為兄弟之邦!此次洛陽會盟,韓王也邀請了魏王參加,為的就是三晉共抗秦國,維護中原地區(qū)的和平!這件事,對魏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可結果呢?!魏國為了一己私欲,魏王恩將仇報,放秦國十萬大軍由函谷關入中原,兵犯洛陽。如果不是我們韓國得到消息,韓王、趙王將被圍困在洛陽。如此作為,難道不是不仁不義之舉?爾等為一個不仁不義的人效力,豈不羞愧?”
韓軍使者冷哼了一句,繼續(xù)道:“韓國以仁義立國,講求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魏國如此作為,我們韓國出兵攻打魏國還有過錯?!至于晉鄙將軍一事,純粹是一個意外,對此,我們韓國也很抱歉!只是,戰(zhàn)場上沒有情義可講,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凡事都有因果,若是沒有魏王背信棄義在先,何來的韓國攻打魏國,何來的晉鄙將軍戰(zhàn)死!諸位放心,我們韓國會為晉將軍立碑,不會讓他曝尸荒野!之所以拿晉將軍的首級給諸位看,也是希望諸位不要重蹈覆轍!晉將軍如此,已然是悲劇。若是諸位也為了不仁不義的魏王陪葬,豈不是不值?孰是孰非,諸位皆是明白人,不用我多嘴!”
魏軍眾將啞然不語,只有幾個年輕的校尉不服氣地說道:“君不賢,臣諫之。若是韓王不賢,你們難道也要改換門庭嗎?魏王不過是無心之失,臣子怎可背主而改投他國?!”
韓軍使者不以為意地笑了笑,說道:“無心之失?!君不賢,臣諫之,君不改之,變本加厲,奈何?敢問諸位若是戰(zhàn)死,魏王會給爾等什么待遇?諸位又是否知道,若是在韓國,又會是什么待遇?!魏王好利而不好德,諸位若是戰(zhàn)死,誰又會照拂諸位的親人?數(shù)年,數(shù)十年后,誰有知道諸位的忠心?”
魏軍眾將知道,韓國隊戰(zhàn)死的軍人待遇可是頗高的,至少,戰(zhàn)死軍人的家人是衣食無憂的。而且,一些忠心耿耿的烈士更是被樹碑記傳。韓國又獎勵軍功,只要殺敵勇敢,成為低級的貴族不在話下。哪里像魏國,無條件征召入伍,基本上沒有什么軍功。想要軍功,也要爭得過頭頂上的上司才行!
韓軍使者見火候差不多了,爆了一個猛料,道:“如今,我們韓王發(fā)兵三十萬討伐魏國。丹水以南,鴻溝以西的魏國城邑皆被我們韓國攻克。數(shù)萬舟師正順流而下,用不了多久,大梁就會被我們韓國大軍包圍。到時候,我們筑堤蓄水,水淹大梁。諸位要么陪魏王殉葬,要么棄暗投明,立不世功勛!是生是死,是榮是辱,皆在諸位一念之間!”
“可是!”有人被說動了,有人卻還是猶豫,望向衛(wèi)慶,希望衛(wèi)慶下決定。衛(wèi)慶沒有說話,卻也沒有阻止眾人語氣的松動。其動搖之意顯而易見!
“衛(wèi)將軍!若是你肯率軍投降,韓王會封你為子爵!只要再后續(xù)戰(zhàn)事中略有功勞,封侯指日可待??!”韓軍使者一臉蠱惑地說道。
眾人也是紛紛看向衛(wèi)慶,等著他下最后的決定!(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