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行動(上)
,戰(zhàn)國風(fēng)云之韓國再起 !
ps:
求訂閱!下載起點app送起點幣看小說。
韓國,新鄭。
酉時三刻,韓安一如既往地回到了自己租住的小院。這段時間因為愈演愈烈的變法浪潮,世家子弟人人自危,黎明百姓彈冠相慶。三川郡內(nèi),伊水河畔飛濺起的鮮血早已流干。但出于自身的利益,地方豪族對于新法依然是心懷抗拒。
前兩日,韓王然宣布,新田法在南陽、三川兩郡已經(jīng)開始完全實施,效果“頗好”。為了將這一功在千秋利在當(dāng)代的制度大規(guī)模推廣開來,潁川郡將先于上黨郡,成為新田法推廣的另一個郡縣。
所有的人很清楚,南陽、三川兩郡作為新占領(lǐng)的土地,韓國本土的勛貴豪族勢力并不大。只有上黨和潁川,各種勛貴豪族勢力才錯綜復(fù)雜地糾纏在一起,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團,其勢力之大,幾乎可以左右韓國的朝政。新法在這里推行的難度可想而知。
當(dāng)初韓王然以前少府韓文為突破口,樹立了新法的威信。勛貴們以為韓王然是想先難后易,先從韓國的核心之地---潁川開始變法,緊張兮兮的勛貴們決定聯(lián)合在一起,阻止新法的推行。但韓王然卻是聲東擊西,率先在南陽、三川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法。
在這兩地,凡是阻撓新法推行的,御史大夫范睢一律先斬后奏,這樣做的效果就是殺雞儆猴,以儆效尤。潁川郡原本對反對變法堅決的勛貴們有的退縮了,有的也是打起了退堂鼓。偏偏在這個時候,韓王然宣布下一個全面實施新法的就是潁川郡。這怎么能不讓人著惱。
對于人心惶惶的時局,韓安很是開心。這說明什么?這說明韓王然已經(jīng)開始失去中央勛貴、地方豪族的支持。以殺來恫嚇反對變法者,以暴政來壓下不同的聲音,這和夏桀商紂有什么區(qū)別,這和暴秦有什么區(qū)別?
自己當(dāng)初去找司寇,他拒絕自己的原因是因為韓王然深得人心。如今“人心”已失,韓安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思考之間,司寇府上的管家韓伯走上門來。
“公子,我家老爺有要事要和你相商。請公子隨我前去司寇府?!表n伯畢恭畢敬地說道。
韓安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不急不緩地回道:“司寇大人召我這個郎中前去議事,真是奇哉怪哉!你先容我更衣,我這就過來?!?br/>
韓伯點了點頭,他知道對方的實際身份,不然司寇大人也不會命令自己前來將其帶回府中。司寇大人一生公正,執(zhí)掌刑法少有偏袒之舉,拳拳為國之心,怎么就欠下了這么個人情呢!
半個時辰后,煥然一新的韓安來到了司寇府。與貴為恭正伯的韓休“坐而論道”。
“司寇大人匆匆召集王牌這個小小的郎中,不知所為何事?還請賜教!”韓安抿了一口茶,抱拳說道。
司寇韓休仔細(xì)打量了下眼前一身士子裝飾的韓安,露出滿意的神色,言道:“不錯不錯。很有你父親的風(fēng)采?!?br/>
韓安卻是輕輕放下了茶杯,語氣不滿地說道:“家父風(fēng)采依舊,卻不過是一個無爵無俸的一介白身。司寇大人喊我過來如果只是為了看一下我過得好不好,那目的已經(jīng)達(dá)到了。沒有其他事情,我就先行告辭了?!?br/>
韓休哈哈一笑,擺手道:“脾氣一如公子幾瑟?。】磥磉@些日子,你在禁軍里面長進不算太多?!?br/>
韓安臉色瞬間拉長??煞路馂榱俗C明司寇所言非實一樣,依舊耐著性子說:“還請司寇大人賜教?!?br/>
韓休這才鄭重地點了點頭,開口道:“我聽說,你已經(jīng)被升為屬長了?”
“確有此事?!表n安回答地言簡意賅。
他自己沒有仰仗任何人的勢力,完全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得了提拔,這是他最為驕傲的事情。只不過。和那個生來富貴百戰(zhàn)百勝的韓然相比,自己還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能為大韓效力,也不算辜負(fù)你父親的一片心意。今天我把你召過來,一者是代替你父親看望一下你這個兒子,以盡故人之心。二者也是問詢一下你的主意?!?br/>
“我的主意?”韓安不解地問道。
“是??!我是老了。今年已經(jīng)六十多歲。你也知道,人越老越想著求穩(wěn),平平安安比什么都重要。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變得淺顯,看不到很遠(yuǎn)的地方。不像賢侄,年輕,富有朝氣?!表n休碎碎叨叨地說道。
對于韓休近似喋喋不休的抱怨,韓安表現(xiàn)地很平靜,就像是一個聆聽故事的人,“故事”沒有結(jié)束,“聽眾”沒打算插嘴問詢。
仿佛意識到這點,韓休終于將話題引到了正題,“對于王上如今施行的變法,你可有什么看法?”
韓安故意停頓了片刻,才從容不迫地說道:“司寇大人希望我有什么樣的看法?”
“實話實說。”
“好!那我就實話時候,我的看法和勛貴們的看法一樣,此乃取禍之道?!表n安不屑地說道。
司寇韓休皺了皺眉頭,不解地問道:“何也?”
“凡天下大勢,貴在一個‘循’字。順應(yīng)潮流者生,逆流者死。治國之道亦是如此。君王治大臣,大臣治小吏,小吏治庶民。今王上反其道而行之,得罪大臣而施民以重利,如此下去國將不國,豈不是取禍之道乎?”
“如此說來,你支持廢除井田制保留奴隸制?”司寇韓休出言問道。
“非也,如秦之商鞅變法,廢除的就是井田制,但依然掀起了軒然大波。如今新舊貴族數(shù)量參差,無論是廢除井田還是恢復(fù)井田都會得罪一大批貴族,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如不治,由天下大勢來決定哪一方才符合歷史潮流。至于奴隸制,韓王未登基前不是一樣率領(lǐng)韓軍屢戰(zhàn)屢勝嗎?我們不是秦國那樣的蠻夷之邦,奴隸的數(shù)量總是少的?!?br/>
韓休深深嘆了口氣,說道:“如果讓你來治國,你肯定傾向道家的無為而治了。”
韓安點了點頭。隨即自嘲道:“可惜,我怕是沒有治國的機會了。”
韓休搖了搖頭,大有深意地說道:“那可未必。天下大勢,誰能說的清呢!若是王上真的人心盡失。勛貴們知道你的存在,保不準(zhǔn)你可以登上王位。我只希望,真有那一天的話,你能知民間疾苦,做一個好君王。”
韓安一聽此言,大喜過望地說道:“天不負(fù)我,我必不負(fù)天下人!”
十月十五日,燕王在薊城舉行大典,宣告納趙國公主為王后。趙國、韓國、魏國、楚國皆派出重臣道賀,就連和趙、燕兩國不太對付秦國、齊國也派出了地位不低的大臣為婚禮獻(xiàn)上賀禮。
十月十六日。韓王然按照既定計劃,前往陽翟舊都考察潁川學(xué)院,丞相張平隨行。
陽翟,位于穎水西岸,因四百年前翟人居住于此。其地在嵩山之陽而得名。夏朝大禹始定都于此,韓景侯時,韓國都城自平陽遷至此地。陽翟正式成為韓國的政治中心,直至三十多年后韓國再次遷都新鄭。
陽翟距離新鄭不過八十里的路遙,一日可至。但韓王然難得出一次新鄭,特地命人放緩了速度,既為沿途體察民情也為放松心情。
“丞相。百姓苦啊!你看剛才那幾戶人家,辛苦勞作一年,不過賺得一個溫飽,購置幾件新衣,吃上幾頓肉食。這都是寡人的責(zé)任??!”馬車上,韓王然慨嘆道。
張平明顯對于韓王然這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一時接受不來。他從小所受的教育是人各有命,各司其職,天下方能大治。窮人生下來自然就要接受既定的命運,辛苦勞作;富貴人家的子弟也無可厚非地生而貴。這些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哪像王上感慨的那樣。窮人命不該如此。
但張平也只能試探著回道:“等新法在潁川全郡推廣開來,這些農(nóng)戶的日子就會好過許多。不過,王上有沒有想過,按照新法,每戶人家都是自由民,國家都分給井田的話,他們耕種的積極性還會那么高嗎?會不會影響從軍?”
韓王然點了點頭,張平剛才說的自己是聽懂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居安思危,自己定下了這么低的賦稅,再分大量田地的話,百姓們是可以吃飽喝足了。但從軍這么危險的伙計他們的積極性可能就不高了,這個時代講究的是閑時為農(nóng)戰(zhàn)時為兵,習(xí)慣了好日子,在戰(zhàn)場上誰肯冒著危險去搶奪軍功呢?!
對于丞相張平提出的質(zhì)疑,韓王然解釋道:“恢復(fù)井田制是絕對不可動搖的,為了不影響大計,我已經(jīng)通知了文興侯那邊,每個成年男丁分井田三畝,婦女兩畝,孩童一畝,如此算來,一個五口之家分田當(dāng)有十一畝,持家勉強夠用了。但若想生活水平再高些,非軍功不可。世人誰不想自家的生活好一些呢!”
“王上英明!”丞相張平贊道。
張平很清楚,三川、南陽兩郡已經(jīng)將新田法完全推廣開來。如果真存一時仁心,韓王然完全可以每家每戶分得井田四五十余畝,不過真這么做了,后面韓王也將沒有田產(chǎn)賞賜給有功的士卒。
韓王然搖了搖頭,人性本貪,自己身為國君希望的是強國強民,這是一種貪;黎民百姓希望不勞而獲,耕種更多的土地,這也是一種貪。自己作為上位者,需要利用的就是這種貪婪,鞭策驅(qū)使他們?yōu)樽约赫鲬?zhàn)天下,結(jié)束這渾濁的亂世。
新提拔的國尉魏轍意識到了韓王然心中的無奈,卻沒有點破,只是談起了另一個話題,言道:“王上,臣聽說潁川學(xué)院聚集了天下英才,諸子百家前去者絡(luò)繹不絕,百家爭鳴,蔚為壯觀啊!”
看著一臉興奮的魏轍,聯(lián)想到他來自咸陽,韓王然終于想起對方是什么人,為什么自己有印象卻現(xiàn)在才想起來。歷史上,他的俗家名字很多人都沒有印象,但他隱居的名字卻是家喻戶曉,沒錯,他就是黃石公。
黃石公本為秦國大臣,侍奉莊襄王、秦始皇兩代秦王,因秦始皇獨斷專行。辭官歸隱于黃山北麓的黃華洞。一次在橋上偶遇張良,以納履的方式試探張良,發(fā)現(xiàn)其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乃以畢生所學(xué)《太公兵法》(史記的說法,另外一說為《素書》)相贈,張良運用其中的知識,輔佐劉邦平定天下。
一想到如此奇材居然被招攬至麾下,韓王然也是大悅,和顏悅色道:“稷下學(xué)宮者,華而不實也。我韓國沒有如此國力,只能辦一實用學(xué)院。百家爭鳴,表面壯觀,實則其中良莠不齊。謬論甚多。沽名釣譽者有之,濫竽充數(shù)者有之。寡人希望,潁川學(xué)院將成為我大韓第一學(xué)院。其教授的學(xué)問,揉雜百家之所長。立此為國學(xué),方能福澤后人。”
雖然不明白“濫竽充數(shù)”的意思。魏轍還是對韓王然的理想肅然起敬,鄭重問道:“敢問王上,何以為國學(xué)?”
“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法家的法,道家的無為,縱橫家的勢,墨家的強本節(jié)用。兵家的謀,皆可用之?!表n王然回答地異常干脆。
“若真能如此,天下大治矣。不過諸家思想由來已久,若要改變,非一時可為也!”
“斯是矣,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啊!”韓王然若有所指地說道。
次日,韓國,陽翟。郡守韓英攜郡尉韓舒、郡丞韓鈡、三老一干官吏出城十里迎接韓王大駕。前些日子,韓王然將潁川郡的郡治搬遷到陽翟。理由是將國都和郡治分開,各行其職。
“臣叩見王上?!表n王的車駕剛一停下。潁川郡的官員們就行起了大禮。
韓王然望著眼前沾親帶故的勛貴子弟,心里面雖然反感對方反對新法,嘴上卻是略帶些熱情說道:“眾愛卿為寡人治理潁川,使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勞苦功高??!”
“臣愧不敢當(dāng)!”韓英等人慚愧道。
如今潁川郡合郡庶民都在討論自己會分得多少田產(chǎn),暢想不久之后的好日子。豪族們則是愁眉苦臉,忙不迭地轉(zhuǎn)移田產(chǎn)。哪怕是轉(zhuǎn)移給自己友人的名下,也好過被國家收購。在這樣的氣氛下,雞鳴狗盜的自然也就少了。新法可是規(guī)定了入室行竊的刑罰----杖責(zé)三十,以金額論處,判定時間不一的苦役。
“新法準(zhǔn)備的如何了?再過五日,潁川郡可就要合郡開始施行新田法了。”韓王然提醒道。
“回稟王上,所有的村社里都已經(jīng)張貼了新法的宣傳報,臣等擔(dān)心有人不識字,還專門派一些士子下去宣傳?!表n英小心翼翼地說道。
“哦?”韓王然對郡守韓英的回答很是訝然,當(dāng)下感興趣地問道:“庶民對新田法的看法如何?”
“自然多是擁護,但……”韓英欲言又止。
“但說無妨!寡人不會計較你的失禮?!表n王然擺擺手說道。
“那臣就說了。王上也知道,夏商兩朝,井田制大行其道。十井一村,十村一舍,村社之間以阡陌道路相連。庶民們?nèi)季幼∮诰锢锩妫缃裼反蠓蛑贫ǖ男碌木镏贫?,卻是要求以村為單位,于不能耕種的荒坡或者鹽堿地、荒灘集中蓋房子。臣知道這是為了增加耕地,但庶民戀土,原有的房子要拆,新的房子要建,一拆一蓋之間,耗費民力過多。”
韓王然聽后眉頭一皺,韓英說的倒是實話。之前在南陽、三川執(zhí)行新田法,所遇到的阻力不大,原因就在于這些拆遷興建房屋的工作,已經(jīng)在秦國統(tǒng)治的時候完成了。韓國只需要重新分配下土地即可。
但潁川、上黨的情況卻大有不同,庶民們以往過的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人與人直接的聯(lián)系非常松散。為了豐富物質(zhì)文化交流,便于統(tǒng)治,韓國新法效仿秦國商鞅變法,將這些庶民集中了起來。這怕是庶民最不愿見的一個方面。
眼見韓王皺眉,韓英以為勸說韓王有戲,當(dāng)即補充道:“井田中的宅基地,田地界限,車道,毛渠道,曬谷地,這些都需要填平,休整成良田。這些費時費力,眼看還有一個多月就要下起大雪來,庶民再如何努力,怕是在春耕之前都完成不了。如果強硬推行的話,臣怕,臣怕怨聲載道?。 ?br/>
其實韓英這句話就是三分真七分假了,民間對新田法的這一條是稍有意見,但總體來說是非常擁護的。況且韓王然向韓國百姓保證,三年內(nèi),在每村興建一所學(xué)堂。單此一條,就感動了無數(shù)的庶民。這個年代,能夠讀書識字都是貴族才能享有的待遇,根本沒有所謂的公學(xué)。庶民的后代若想擺脫貧困的命運,要么操持賤業(yè)---如經(jīng)商,或者從軍成為高級軍官。
儒家講求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論孔子對這個國度最大的貢獻(xiàn),莫過于掀起了私學(xué)的風(fēng)氣。使得無數(shù)低賤的平民得以學(xué)習(xí)到知識。
對于韓英隱晦的建議,韓王然臉色的猶豫之情卻是一閃而過,堅毅地說道:“困難總是有的,但總可以克服。陳穗,春耕前國庫中可用的用度還有多少?”
被證明有“蕭何之才”的陳穗已經(jīng)擺脫了庶民的身份,被韓王授予假少府的高位。有感于少府職高權(quán)重,韓王將原本少府的職責(zé)拆成兩部分,掌管王室財政的官職依然為少府,但掌管武庫、兵器制造的則改稱將作少府。
陳穗心里迅速地默算一遍,報出一個數(shù)字:“錢三千萬!”
韓王然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那就傳寡人的命令,潁川郡百姓能在春耕之前完成開墾阡陌者,每家賞二十錢!”
韓英頓時瞠目結(jié)舌,一者國庫錢財如此之多,二者韓王態(tài)度如此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