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偷襲南陽!
,戰(zhàn)國風(fēng)云之韓國再起 !
秦國,南陽郡。
南陽郡以其位于南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其治地在宛縣。宛,四方高而中央下,反映了其盆地的地貌特征,這也是整個南陽郡的地貌寫照。整個南陽郡三面環(huán)山,道路難行,但地勢險要。西接秦之漢中,東連淮泗之地,北依洛陽,南靠楚都---鄢、郢兩都,實乃兵家所爭之地。
南陽郡本屬楚國,后為秦所得,并于今年設(shè)郡。其下轄魯陽、堵陽、葉縣、博望、新野、鄧縣等二十一城,有民十萬戶,兵八萬。
博望城以西三十里,一支兩萬人的大軍在緩慢前進著。打頭的是三千威風(fēng)凜凜的騎兵,坐下皆是高頭大馬。數(shù)面“秦”字大旗隨風(fēng)飄展,而士卒又皆是黑衣黑甲,顯示出這是一支秦軍無疑。中軍處,一名身長八尺(約合一米九)的大漢擎著一面“黃”字大旗。如果有南陽郡本地人在此,多半會猜測這是本地郡尉黃燦的大軍。
只不過,七月的驕陽似火,烘烤著荊北大地。整個荊州地區(qū)已經(jīng)半個月沒有下過一滴雨水,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在這烈日的炙烤下全無一絲精神。這個時候正是秋天里最熱的時節(jié),道路上除了一些游走各地的商販,再沒有一個本地豪族。普通人對大軍敬而遠之,又沒有上前攀談的豪族,因此竟沒有一人識破此軍已非“彼軍”。
這支大軍正是太子然率領(lǐng)的那支“消失”了的援軍。黃燦的大意斷送了秦國的三萬大軍,也給了太子然一個偷襲南陽郡的機會。如今,南陽郡守軍不過五萬,還分散在二十一城,其郡治宛縣兵力最多,也不過兩萬。因此,太子然靈光一閃,決定假扮秦軍,襲占南陽郡。
這個計劃不可謂不冒險,但太子然也是有自知之明之人。如今秦國主力俱在河?xùn)|、太原兩郡,南陽郡一旦有變,秦國必定救之不及,此乃一利也。南陽郡上下再怎么想,也不會料到黃燦大軍敗的如此之快,自己竟然膽大到冒充秦軍,大搖大擺地縱橫于南陽。這是攻其不備,此乃二利也。
太子然制定的策略就是徐徐推進,由北及南,一個城池一個城池地奪取,詐取不成就改強攻。在南陽郡反應(yīng)過來之前,盡可能地奪取城邑,打進南陽郡的內(nèi)部。在太子然看來,至少在接近宛縣前,這個計劃應(yīng)該會是順利。
至于攻占后的城邑防守問題,太子然已經(jīng)派人八百里急報新鄭,請暴鳶率軍不必支援宜陽、伊闕,而是南下南陽,經(jīng)略南陽。李牧也是因此才和太子然的大軍錯過。
事實也正如太子然的預(yù)料,靠近韓國的魯陽、葉縣、華縣縣令,在得知郡尉黃燦已經(jīng)“圓滿”完成任務(wù),將要率軍返回宛縣的時候,全部出城犒賞軍隊。要知道,黃燦可是郡守大人的得力助手??!以后想要升官發(fā)財,少不得需要黃燦的幫忙。太子然也就乘了他們的“心意”,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了三城。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縣令都如這三人般愚蠢,堵陽縣令楊彪就識破了太子然的計策,率軍抵抗。不過堵陽城實在過小,而且太子然一再聲稱自己是秦軍,圍剿叛逆,因此堵陽僅僅抵抗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宣布告破,兩千守軍盡沒,一千守軍投降。
其后,太子然又分兵或假扮信使、或夜襲,接連攻下雉縣、酈縣、西鄂。如果再拿下眼前的博望,那么宛縣以北的八縣將盡為韓國所有。而且現(xiàn)在有一個更好的消息,暴鳶的兩萬大軍已經(jīng)進駐魯陽,護住太子然后方。太子然再也不用擔(dān)心后路被斷。
“恐怕到現(xiàn)在為止,宛縣還不知道南陽郡北部的變故吧!”太子然心里暗暗想到。
除了堵陽縣令是戰(zhàn)死沙場,其余六縣縣令可都是歸順了韓國的。戰(zhàn)敗失城在秦律里可是大罪,有這些“地頭蛇”配合,加上韓軍封鎖消息,宛縣方面應(yīng)該還不知道變故。畢竟太子然兵分數(shù)路,又有黃燦的印信為證,直接導(dǎo)致這些城邑失守得太快。
“太子殿下,前方三十里就是博望城了。天氣炎熱,是不是讓大軍休整下再行出發(fā)?”田虎好心地建議道。
太子然擦了把汗水,望著不遠處因為炎熱激起的陣陣熱浪,心想現(xiàn)在是午時,休息一個時辰也可以趕到博望城,于是點頭同意。
“那就在前面的那個密林里休息下吧!順便安排士卒加餐!”太子然說道。
田虎大喜過望,當(dāng)即將這一命令遍傳全軍。原本無精打采的韓軍,臉上也浮現(xiàn)了一股喜色。太子然領(lǐng)軍后,士兵的待遇大大增加了,一日三餐,還管夠,這讓這些莊稼漢出身的剛開始還極不適應(yīng)。不過也正因為這樣,韓軍上下才有足夠的體力連續(xù)長途跋涉、急行軍。
不一會兒,兩萬大軍就在密林里停了下來,可正當(dāng)韓軍埋鍋做飯之時,遠處突然傳來隆隆的馬蹄聲。
身為騎兵校尉的田虎臉色當(dāng)即一變,將耳朵貼近地面,心里默默估算了下,隨即向太子然稟報道:“太子,至少五千騎兵向我們駛來?!?br/>
太子然回道:“敵友未明,全軍立即備戰(zhàn)!”
“喏!”傳令官迅速示警。
原本坐在地上小憩的韓軍迅速結(jié)陣,三千虎騎也開始披甲,數(shù)十名斥候上馬繞到側(cè)翼,準(zhǔn)備探聽對方的虛實。
很快,一面“秦”字大旗隨著不知敵友的大軍冒出了地平線。黑衣黑甲,應(yīng)該是秦軍無疑。太子然望著越來越近的“敵軍”,示意虎騎繞到敵方兩翼,準(zhǔn)備全殲來犯之?dāng)场?br/>
常在水邊走哪有不濕鞋,自己不過是冒充秦軍而已,這下可好,遇到了真秦軍,一場硬仗在所難免。更重要的,此戰(zhàn)決不能放跑一名秦軍。不然依照騎兵的速度,南陽郡的秦國大軍很快就會知道自己的存在。自己偷襲南陽郡的行動怕是要到此為止了。
哪料到,虎騎和對方對峙了不過一會,田虎就帶著“敵將”前來參見太子然。這是怎么回事?太子然納悶道。
待看清了來人的身份,太子然哭笑不得,原來是自己人啊!李牧這是搞什么,怎么一身秦軍校尉的打扮?
“太子殿下,你讓臣好找??!”李牧一見面就訴起苦來。
在得知太子然蹤跡全無的消息后,李牧先是在新城附近停留了三日,探尋太子然的下落。接著接到新鄭方面的急報,得到了太子然的去向。再聯(lián)想到太子然領(lǐng)取了兩萬秦軍的衣甲,李牧一下子就斷定太子然要冒險假扮秦軍賺取南陽郡。他哪敢耽誤,當(dāng)即率軍狂奔,一路上過魯陽、華縣、葉縣,循著太子然的蹤跡終于追到了這里。
“呵呵,我這不是平安無事嘛!富貴險中求!你看這一路上的七個城邑如今都是我大韓的了,如果要一個城池一個城池地打,還不知道打到什么時候呢!你來得正好,前方有沒有最新的軍情?”太子然出言問道,轉(zhuǎn)移了李牧的注意力。
李牧哪肯上當(dāng),不依不饒地說道:“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太子殿下以身犯險,是怪臣等不力,不信任臣等。臣懇請?zhí)右皂n國江山社稷為重,不再以身犯險?!闭f完單膝跪地,一副太子然不答應(yīng)就不起來的架勢。
太子然無奈,只得回道:“我應(yīng)了就是!現(xiàn)在你可以告訴我前方的軍情了吧?”
(感謝綠米亞的打賞!本來說好還有一更的,今天事情太多,放在明天上午吧!加上明天本來的兩更,合起來三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