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計謀
經(jīng)過賈詡的‘折騰’,朝會很快就結(jié)束,眾多氏族的官員,邁著輕松的步伐離開。
在他們看來,自己替大秦境內(nèi)所有氏族,擋下了一次致命危機。
欣喜的他們沒有發(fā)現(xiàn),諸葛亮、蕭何、郭嘉等重臣,都沒有回辦公場所,而是去了御書房。
大會開小事,小會辦大事!
通常決定國家未來走向的規(guī)劃,都是在秦無道的御書房秘密商議的。
沒有任何一個勢力在商議要事時,會叫上一大堆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商議,先不說那樣能不能商議出結(jié)果,即便是有,也會鬧的人盡皆知。BIquGe.biz
人多嘴雜,誰也不敢保證勢力內(nèi)部,沒有其余勢力安插的奸細。
御書房內(nèi),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君臣入座后,結(jié)界自動開啟,一邊品著茶,一邊聊接下來的大事。
“陛下,臣請罪,若非賈大人發(fā)現(xiàn)的早,臣還不知道朝堂多了這么多氏族官吏!”
諸葛亮率先檢討,滿臉的慚愧。
出于信任,秦無道將朝官的任免大權(quán),交給了丞相,他只負責最后的蓋章。
可他作為正相,卻沒有看住朝堂,讓氏族的官員占據(jù)朝堂的一半,險些釀成嚴重的后果。
要知道,對朝官的構(gòu)成比例,他們專門商議過,最多允許三成官員來自氏族。
“你是該多注意點了,朝堂如此大的問題,你都沒有發(fā)現(xiàn)!”
秦無道惱怒的指責道,但想到最近發(fā)生的事較多,諸葛亮等人忙著國事,難免忽略官員的任免,所以稍加訓斥了一頓,就沒有處罰。
不過,他對氏族官員在朝堂擴張速度,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
諸葛亮、蕭何、郭嘉三人再忙,肯定會審閱朝官人員名單,那氏族是如何躲過三位的火眼金睛的呢?
要知道這個答案,恐怕要把這件事徹底搞清楚才行!
“陛下,短短兩年時間,朝堂的氏族官員過半,臣推斷他們可能結(jié)成朋黨,并且還有周密的計劃!”
諸葛亮整理下思緒,越想越心驚。
這兩年來,由于大秦高速發(fā)展,朝堂新增加不少官位,所以參加朝會的人,多達兩千余人。
他想了一下今天站出來的氏族官員,大部分品級不高,并且集中在新設(shè)置的官位。
這些官位,都有一個典型特征,主要職責是聯(lián)絡(luò)地方。
沒辦法,大秦實在太大了,針對每個道域,設(shè)置了三至五名的聯(lián)絡(luò)官員,名為軍政司,主要負責地方的軍政,相當于二級朝廷。
好在當初設(shè)置官位時,他擔心權(quán)力太大,所以只有建議權(quán),沒有決定權(quán)。
“諸位,朕想廢除氏族制度,繼續(xù)沿用單一的科舉制!”
秦無道把茶杯放在手里,感受著滾燙的溫度,鄭重的說道。
氏族的私欲太大了,正是過大的私欲,導致氏族不斷增加朝堂官員數(shù)量,想要掌控更大的權(quán)力。
他甚至懷疑,若非朝廷的力量太強大,大秦氏族官員的數(shù)量,會成倍增加。
唯有科舉,才能保證公平性!
“陛下,廢除氏族制的前提是瓦解氏族的實力,今天你也看到了,賈大人只是提出徹查氏族,就遭到氏族強烈反對!”
蕭何沉吟道:“一個強者,可締造一個強大的氏族!我們需要掌控氏族的罪證,以雷霆之手鎮(zhèn)壓氏族的強者,然后緝拿作奸犯科的氏族官員,唯有在此基礎(chǔ)上,在能廢除氏族制度!”
氏族乃一個利益團體,他們追求成為特殊階層,依附于皇權(quán)之下,但擁有很大的特權(quán)。
大秦之所以打壓氏族,就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公平的社會環(huán)境,維護處于弱勢地位的百姓,就以黃氏家族為例,為了一己私欲,謀害了數(shù)十萬百姓。
“這只是現(xiàn)階段的對策,如何防止氏族力量復(fù)辟呢?”
秦無道目光灼灼,看著滿屋子大臣。
“這......”
對于這個問題,眾人眉頭緊皺,他們都是大秦最聰明的一群人,但面對這個問題,還是非常的謹慎。
一分鐘,眾人眉頭緊皺!
十分鐘,殿內(nèi)氣氛凝重!
半個時辰,茶味溫涼,還是無人說話!
秦無道坐在首位,也不催促,暗自沉思,氏族的存在歷史久遠,從原始大陸誕生,就有氏族的影子。
太古初期,各大種族爭霸,形成最初的氏族形勢,以一個種族為一個氏族。
隨著種族強盛,人口數(shù)量變多,內(nèi)部開始分裂,形成以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的族群,為氏族的完善。
氏族力量的最終形成,是功法與武技的私有化,形成一個個強盛的族群,掌控強大的力量。
這部分人是少數(shù),但卻掌控族群的絕大多數(shù)力量。
“陛下,堵不如疏,用強大的武力鎮(zhèn)壓,只能起到一時之效!”
一個時辰后,郭嘉站起身來,款款而談道:“臣建議分化氏族,將他們族人打散,同時規(guī)定五十人以上的家族,要多繳人丁稅!”
“如此一來,不愿意分散的氏族,就要繳納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的賦稅,直到他們承受不起!”
“而氏族一旦分家,涉及到各自利益,就再難融合到一起,五服之外,將再無聯(lián)系!”
秦無道仔細聆聽,頻頻點頭,但最后,眉頭又緊緊皺在一起。
他不得不承認,實施郭嘉的計劃,將會重創(chuàng)氏族的力量。
但要說氏族,大秦圣庭最大的氏族就是皇族!
每一任君王為秦氏族長,三年前,秦無道翻閱過族譜,現(xiàn)在皇族共有三萬多人,如果實施郭嘉的計劃,將會重創(chuàng)皇族。
可將皇族排斥在外,恐天下氏族不服。
“陛下,皇族可采取推恩令,冊封皇族獨有的爵位,依據(jù)血緣功德授爵,繼承者自降一級,等到?jīng)]有爵位時,就剔除皇族!”
“皇族數(shù)量越多,對國家的負擔越大,如果沒有相應(yīng)的制度,恐萬年之后,國家難以扶養(yǎng)皇族!”
郭嘉好似看穿秦無道的擔憂,又提出了一個計劃。
沒辦法,皇族子弟由國家贍養(yǎng),啥事不干,沒事就去生孩子,一個王爺生幾十個兒子,兒子再生幾百個孫子,子孫無窮多,遲早會拖垮國家的經(jīng)濟。
“可以,這個提議非常好!”
秦無道也明白其中緣由,對著其余大臣詢問道:“諸位意下如何?”
看著秦無道滿意的模樣,其余大臣都表示支持。
對天下氏族,這是一個絕戶計,只能乖乖忍受,沒看到皇室也要分家嗎?至于反抗,就要掂量一下實力了。
至于對皇族,這就是一個陽謀,偏偏還要往里面鉆,因為誰也無法拒絕爵位的誘惑。
有一句話說的好,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兩計一出,可平氏族之力!
同時,又可將皇氏成員分派地方,加強皇室的影響。
畢竟,皇族不同于其他氏族,只要秦無道還是君王,就能將皇族成員凝聚在一起,這是氏族的族長無法比擬的!
當然了,氏族的族長也會想盡辦法,維系族群的凝聚力,但只要朝廷運作一下,將氏族的族人打散,面都見不著,談何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