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5章 亂了
時光悠悠。
不經(jīng)意間,又過去兩百多年。
秦無道也終于等到從地界傳來的好消息。
“陛下,我們的人和孫元帥他們聯(lián)系上了!”
這一日,秦無道正在辦理公務(wù),賈詡突然握著一份情報走入,往日冰冷的臉色,也于此時布滿笑意。
“他們現(xiàn)在什么情況?是否安全?”
秦無道放下奏折,精神一震,連忙開口詢問道。
兩百多年!
要不是封神榜還亮著孫武他們的名字,他都以為遇害了。
畢竟...
地界實在太危險了。
想要在敵人大本營生存兩百年,那無疑是一件難于登天的事。
“回陛下...”
賈詡整理了一下思緒,臉上浮現(xiàn)出一絲怪異,笑著說道:“他們現(xiàn)在很安全,而且過得很好。
孫元帥已是火神域的世子,肩負火神教大教士一職,其地位僅次于火神教的主教...”
還有墨子、老子等人,都成為各地分教的教士,打入敵人內(nèi)部,現(xiàn)在過的瀟灑的很。”
秦無道聽后,嘴角微抽。
他感覺自己這幾百年就是在瞎擔心,竟然懷疑華夏人杰的生存本領(lǐng),從他召喚賈詡至今,還從未見有哪個華夏人杰吃虧過。
不管多么危險的地方,華夏人杰都能混的風生水起。
想到這里,秦無道深感自豪。
因為...
他也是華夏族。
但具體情況,秦無道還是要弄清楚的,繼續(xù)問道:“那他們是如何瞞過神教強者?”
這是他比較好奇的。
據(jù)他所知,想要加入神教,先決條件就是修煉逆道之力,孫武等人修煉的是道力,怎么能加入神教?
“很簡單。”
賈詡笑著道:“他們也修煉逆道之力,只不過,他們信仰的不是祭道主,而是陛下你。
在地界,逆道之力就是身份證,不會受到半點懷疑。”
秦無道聽后,恍然大悟。
難怪....
天界和地界是道統(tǒng)之戰(zhàn),雙方強者都非常敵視對方力量,如此一來,就不會廢除自身道統(tǒng)加入另外一方道統(tǒng)。
這一點,幾乎是深入人心。
但大秦運朝不同,他們既不信仰‘道,’也不信仰祭道者,反而落得逍遙自在,既可以修煉道力,也可以修煉逆道之力。
“妙啊!”
秦無道反應(yīng)過來,忍不住叫好。
在此之前,他還在頭疼如何混進地界,而孫武等人的所作所為,無疑給他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一個可以滲透神教的途徑。
想到這,秦無道連忙問道:“他們有沒有給你說具體計劃?需不需要我們接應(yīng)?”
“回陛下,他們還不打算回來。”
賈詡答復(fù)道:“一千八百年后,神教內(nèi)部有一場大演武,他們……”
秦無道心頭一驚,連忙問道:“他們要參加?不行,太危險了!朕不同意!”
神教可是有打破八道枷鎖的頂級強者。
孫武等人實力不弱,但去了教堂,肯定無法瞞過教皇等頂級強者的目光。
“陛下放心,他們不會以身犯險!”
賈詡看到秦無道驚慌的樣子,解釋道:“他們只是想通過這種方法,將地方教會捆綁在大秦運朝身上,在大演武之前,他們會表明身份,逼迫地方教會倒向大秦運朝。
兩千年的布局,足以讓他們?nèi)谌氩⒄瓶氐胤浇虝?br/>
到那時,擺在地方教會面眼前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臣服大秦運朝,不然,他們就會被神教清算。”
秦無道聽到這里,陷入沉思。
孫武等人的計劃看上去很完美。
卻有一個致命的漏洞,如果碰到神教死忠,抱著即便拼的家破人亡,也一定要暴露他們的信息。
那將是一個無解的局。
突然,似意識到什么,秦無道問道:“需要我們做什么?”
“聯(lián)系天權(quán)上國,反攻神教!”
賈詡答復(fù)道。
反攻!
聽到這個要求,秦無道沒有感到意外,他也沒有過多思考,直接就同意下來。
“傳令給孫武他們,朝廷支持他們的一切活動....”
秦無道命令道:“讓他們保護好自己,如果被發(fā)現(xiàn),立即給朝廷傳信,朕會全力營救他們。”
“遵命!”
賈詡行禮,轉(zhuǎn)身快步離開。
......
天權(quán)上國。
鬼谷子、李悝、李儒他們也在緊鑼密鼓的布置起來,在他們的操作下,思憶已成為天權(quán)后宮之主。
就連皇后都要避其鋒芒。
至于天權(quán)帝君,更是把思憶寵的不行,不管是什么要求,想都不想,直接就同意了。
這期間,還發(fā)生一件荒唐的事。
有一次召開朝會。
向來守時的天權(quán)帝君遲到了,后來經(jīng)過打探,才被告知天權(quán)帝君正陪著思憶賞花,好不愜意自在。
這可把治文君氣的不行,聯(lián)合百官上奏要求廢除思憶。
更是在民間放出流言稱思憶是妖妃。
會影響天權(quán)上國的國運。
一石激起千層浪。
天權(quán)上國和睦幾十萬億年的君臣關(guān)系首次被打破,百官上奏,天權(quán)帝君駁回。
然后再上奏,再駁回....
如此反復(fù)。
但天權(quán)帝君畢竟是一個君王,他也清楚江山和女人誰更重要。
答案毫無疑問。
肯定是江山。
但別忘了,天權(quán)帝君還是個一言九鼎的君王,他絕不允許有臣子逼宮,更不允許自己受制于臣子。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鬼谷子進諫,提出了一個可行的辦法。
分權(quán)而治。
鬼谷子也是個聰明人,雖說現(xiàn)在治文君和天權(quán)帝君關(guān)系鬧僵,但他們之前幾十萬億年的君臣情誼不是那么容易撼動。
但在天權(quán)上國的朝堂上,只要還有治文君在,那這個國家就亂不了。M.
所以....
削弱治文君的權(quán)柄迫在眉睫。
天權(quán)帝君是個聽勸的人,在聽說鬼谷子的建議后,立馬增添兩個副丞相,再設(shè)兩部,分走治文君的大部分權(quán)力。
那兩個新上任的副丞相也很識趣,知道自己的‘作用’。
剛一上任,他們就無腦反對治文君。
并且完全擁戴天權(quán)帝君和思憶在一起,還在民間宣傳思憶是一代賢妃....
總之,天權(quán)帝君怎么開心,他們就怎么來。
于是乎。
天權(quán)帝君開心了,夸贊鬼谷子出了個好主意。
但治文君可就被打壓慘了,在朝堂上的話語權(quán)越來越少,一些原本與他有交集的官員也開始疏遠。
畢竟....
只要不傻,就知道天權(quán)帝君不喜歡治文君。
就這樣,天權(quán)上國的上層開始‘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