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交接
凌遠(yuǎn)航只有七天婚假。剩下的幾天,他先陪著妻子去外祖家認(rèn)親。然后就陪著妻子和妹妹去巡視鋪子和田莊。
阿凝下個月就要出嫁了,現(xiàn)在府內(nèi)的中饋是琳瑯在主管。但是府外的田莊鋪子卻是阿凝在管。
這一段時間阿凝把田莊和鋪子的帳目理了理,想要交給琳瑯。可是琳瑯卻打趣說自己老了,有了年輕人,怎么還需要她這個老人家去受累。逗得阿凝咯咯笑,說她太懶,太會享受。也就同意等阿茹嫁過來后,直接交給阿茹就好。現(xiàn)在阿茹已經(jīng)嫁了過來,阿凝也是要和阿茹交接的時候了。
三人邊巡視著,阿凝邊拿著簿子給亞茹介紹。幾個人走到萬福布莊,阿凝說:“這個鋪子這幾年一直不賺錢,我接手后把掌柜的換了,這幾個月還算好,但我覺得這么大的布莊只賣布有些單一,大嫂來看看這個鋪子。正好大哥今天也在。我們好好商量一下該添點什么營生。”
新?lián)Q的許掌柜是原來長興郡主的陪嫁。一看到他們,趕緊迎接行禮。
大元還是比較開放的,大街上走動的女子并不少。阿凝給許掌柜介紹了亞茹,跟他說以后有什么事直接回給世子妃。然后把鋪里的兩個伙計也叫過來見新的當(dāng)家人。
亞茹看看屋里的擺設(shè),這鋪子是不小,只賣布確實有些浪費。她就想起前世在現(xiàn)代時,成衣鋪里邊也兼賣布料。于是就說:“你們看如果用屏風(fēng)在這里間隔出一個成衣間,專門設(shè)兩個繡娘如何?”
阿凝眼睛一亮:“你是說如果有人買了布,想直接做成衣的就可以直接在這做了?”
她又頓了一下:繡娘也可以把那些剩下的布頭繡成羅帕或荷包,另外,也可以讓一些繡工比較好的女子拿一些布料回去繡成繡品來賣。”
忽然間就像打開了一扇天窗,幾個人的思路一下就打開了。
亞茹說:“只是,繡娘一定得要好的。這繡娘無論縫補和繡工都得要好才行。另外還得會算賬。
幾個人初步有了打算。便從鋪子出來里,再去看一一間鋪面。
坐上車剛走不遠(yuǎn),就碰上了安王的車駕。安王半年前奉命巡視江南水患災(zāi)區(qū),今天正好到達(dá)京城。兩家車隊正好走個對面。
凌遠(yuǎn)航先下馬,躬身行禮避讓開,讓安王的車隊先行。
安王看到凌遠(yuǎn)航,眼睛亮了一下,也下了馬,微笑地走到凌遠(yuǎn)航身邊:“巧啊,凌將軍,本王聽說凌將軍剛當(dāng)了新郎官,本王錯過了喜酒。不過本王回府會補裝上一份賀禮。”
凌遠(yuǎn)航恭敬地說:“安王客氣了。”說著就側(cè)過一邊:“安王剛巡視回來,想必一路勞累,請安王先過。”
安王看看郡王府馬車旁邊的丫鬟,他眼尖地認(rèn)出了阿凝的丫頭茶花。要說安王怎么能認(rèn)出茶花,那是因為茶花曾多次跟著阿凝進(jìn)宮,安王既然對阿凝有意,當(dāng)然他會注意阿凝身邊跟著的人。安王就知道茶花跟著的那個轎子里坐著的一定是阿凝。他的眼睛不由自主的望了過去。
凌遠(yuǎn)航皺皺眉頭。他并不知道安王曾肖想過阿凝。因為安王雖然相中了阿凝,可也沒有到相思刻骨的程度。當(dāng)淑妃提點他之后,他也就不得不放下娶阿凝的心思,雖然他現(xiàn)在依然在想著阿凝。他也聽說阿凝定給了崔繼,也嫉妒過一段時間,再后來,他就被皇上派出了京城。
凌遠(yuǎn)航只得又說:“安王,請。”
安王回過神來,狀似無意地笑著問:“聽說令妹南華縣主也快要大婚了,不知定的是什么時間。”其時做為一個還沒有正室的男人來說,安王問的有些逾矩了,不過他就是這么鬼使神差地問了出來。問完之后自己也覺得唐突。
凌遠(yuǎn)航奇怪地看看他,答道:“舍妹下個月成婚。”卻并沒有邀請他來喝喜酒。
安王眼神暗了一暗,有點陰沉,不過他很快調(diào)理好神態(tài),笑著祝賀:“好,我到時會去府上討杯喜酒。”然后就和凌遠(yuǎn)航告辭離去。
安王本來很高興,在巡視的這段時間,他長了很多見識。最主要的是,他在這一段時間里籠絡(luò)了不少官員,聽了不少的奉承話。他也想結(jié)交郡王父子。凌家起身武將世家,凌家的姻親個個不弱。平王府,威武侯府,承恩公府都有很深厚的根基。可是他也知道,郡王是父皇的人,是實實的保皇派。所以要想讓郡王府擁護(hù)自己很難,起碼從凌郡王那就不可能。所以他就只好退而求其次,收買了蘇城,套出了凌二爺?shù)臋C密,掐住了凌二爺?shù)钠叽纭0蚜瓒斘盏绞掷铮瑥膬?nèi)部開始瓦解郡王府。可是阿凝就要嫁了,這位姑娘等不到他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就要嫁給別人了,這讓他的心里非常不痛快。
盡管不痛快,這回來了,還得先去見父皇。他打理好自己的情緒,進(jìn)了御書房去見皇上。
皇上剛看過從江南回來的的奏章。今年江南福建水災(zāi),好在朝廷賑災(zāi)及時,措施得當(dāng)。再加上水災(zāi)發(fā)生的同時,皇上就把安王沠去巡視,所以當(dāng)?shù)毓俑鄬蠈崳⒉桓耶?dāng)著皇子的面大飽私囊。雖然也有一些官員們貪贓枉法,但同以往相比好了不少,可見安王這次的差事辦得不錯。不過安王在外籠絡(luò)官員的事情,皇上也是一清二楚。皇上是個很精明的人,皇子年紀(jì)大了,他豈有不提防的道理。不過他這么做,一是為了試探安王,二是為了磨煉太子。這回還真讓他試出來了。這安王雖然差事辦的不錯,但是也在江南籠絡(luò)了不少的官員。安王還不知道,他的父皇已經(jīng)讓人把他在江南的一舉一動就報了回來。
太子這兩年一直在皇上身邊聽政。安王進(jìn)去的時候,皇上正在喝茶,太子伏在案上批閱奏章。安王看著這一幅父子和協(xié)的畫面心里莫名地有些發(fā)堵。
當(dāng)今太子李承業(yè)是當(dāng)年的太子妃,如今的皇后所出,是皇上的第二個兒子。在皇上登基后就被立為皇太子。皇上把當(dāng)年給自己授業(yè)的恩師都給了太子,對這個太子寄予了厚望。太子天資聰慧,有著過目不忘的記憶力。這個兒子是皇上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假如太子不爭氣,也就意味著皇上的教育是失敗的。太子十二歲時,皇上就教他看奏章,寵愛信任可見一斑。
太子并沒有什么母族的勢力,好在帝后夫妻二人感情很好,皇后本人性情溫婉賢淑。又正好符合皇上不想外戚做大的心理。因而皇后的地位一直很穩(wěn)。而母親地位的穩(wěn)固自然也帶來了兒子地位上的穩(wěn)固。
安王叩頭:“父皇,兒子回來復(fù)命。”
安上放下茶盅,溫和地說:“這次差事辦得不錯,你也累了,休息一段時間再說吧。先去看看你母妃吧。”
安王恭敬地答:“是,父皇,兒子告退。”
其時安王是有些失望的。原以為半年沒回來,父親又夸自己差事辦得好,怎么也得留自己一同吃飯的,已經(jīng)快到吃午飯的時間了不是。而且他還有話想和父皇說呢,父皇就把自己給打發(fā)了。
看著安王臉上流露出的失望,太子失笑:“父皇,你看大哥這次差事辦得不錯,是不是應(yīng)該有所獎賞。”
皇上看看安王,笑了:“好,那就賞玉如意一對,黃金千兩。附帶美女四名。”
安王跪下叩首:“謝父皇賞。”
安王走了。皇上看著太子笑:“太子,你看父皇這個獎勵可好?”
太子看看父皇狡黠的表情,又笑了:“父皇,這些美女你早就準(zhǔn)備好了吧,那為什么不痛快地賞給大哥?”
“我要是痛快地賞了,哪能顯示出你的好來?”皇上笑著說。
太子好笑:“原來這是父皇留給我的人情。”
安王從御書房里出來,去了許淑妃的宮殿。
許淑妃對兒子說:“你也不小了,別再拖了,娶個正妃吧,我聽你父皇說過要給你安排親事。可不知他相中哪家的姑娘了。”
安王看看母親說:“是,兒子就聽母親的。”
第二天,安王讓人給凌遠(yuǎn)航補送了一份厚厚的賀禮,同時也送來了給阿凝的添妝。
幾天后,皇上賜婚新任禮部許侍郎的長女為安王妃,并擇日完婚。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