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七星罡步的奧義
七星成,斗轉(zhuǎn)星移。
袁朗之前每次踏下七步都會重重的落一腳,目的就是在布七星陣,現(xiàn)在陣成,他可以在七個罡位上的每一個位置移動。
算下來就是七七四十九個位置。
袁朗再次出現(xiàn)已經(jīng)是在紅甲武士后面,同時也做出了反擊,一張石符砸在武士后背。
那武士反應(yīng)過來了,立馬就要回頭,不過就在他回頭的瞬間,石符被引爆,巨響之下,他被一股巨浪掀飛出去。
袁朗一擊得手,腳踏罡步就撲了上去,繼續(xù)攻擊的同時,他也把罡步擴張了出去。
只有核心步陣在,往后他每踏出一步,都會成為陣法里新增的一個點,擴大之后,優(yōu)勢也會越發(fā)的大。
這才是七星罡步的奧義,也是它流傳至今的原因。
當然,想要掌握其中奧義也不是簡單的事,只有擁有正統(tǒng)傳承的門派家族才會保留著奧義。
袁朗的攻擊主要以術(shù)法為主,都是我們沒有見過的方術(shù),但沒見過并不代表我們不能做出對比。
何況道法和方術(shù)同根同源,多少還是能捕捉到一些影子。
不知道是袁朗他們的身份還無法學(xué)習(xí)高深的方術(shù),還是說那些上古流傳下來的強大方術(shù)已經(jīng)失傳,他使用的都是一些小型的方術(shù),其中不少和我們道法類似,不過過程比道法繁瑣。
這種繁瑣讓袁朗在爭分奪秒的爭斗中浪費了不少的機會,浪費了好幾張石符。
但總體上,他已經(jīng)拿回了主動權(quán)。
我看到這里,也把目光從水幕上收了回來,因為只要袁朗不出問題,我們的目的就已經(jīng)達到。
何況他都能對抗紅甲武士,其余人也就沒什么問題,五個小時完全能夠拖延到。
然而就在我以為這會是一個拖延戰(zhàn),最后以和平收場的時候,場中突然發(fā)生了變化,那武士擺出一個奇特的造型之后,身形突然變化,分出了三十六個分身。
每一個分身都守著一個位置,而且從袁朗幾次和分身碰撞的表現(xiàn)來看,武士的每一個分身都具備和本體同樣的實力和攻擊力。
倒逼之下,袁朗節(jié)節(jié)后退,眼看著就要守不住七星陣,他才大喝一聲,咬開舌尖,噴出一口舌尖血,血霧還沒有散去,他雙手猛地朝著血霧里一揮,十道紅色血刃瞬間飛出,全都斬在武士的分身上。
隨著血刃炸開,武士的緩身也跟著消失。
袁朗依法炮制,毀掉了十幾個武士分身,但那武士也很快做出調(diào)整,開始主動進攻。
本體隱藏在分身里,加上極快的速度,一時間袁朗周圍都是揮刀的虛影。
我們在外面看著,感覺速度不是很快,但當事人感覺上,所有的刀都落到身上也不過是一秒不到的時間。
而且遭遇圍攻,正常人的反應(yīng)都會有些慌亂。
袁朗也不例外,看著躥動的人影,他有些不知道要反擊誰,也不知道要如何格擋。
秒數(shù)的時間內(nèi),任何猶豫都意味著失去機會。
袁朗這一猶豫,也就失去了逃走的機會。
武士的分身集體劈砍下去的時候,袁朗身上爆出一團血霧。
等血霧散開,武士分身前面空無一人。
緊跟著十道血刃朝著武士分身斬去,因為他們集中,這一次竟然沒有一人避開,全部被擊滅。
但我也發(fā)現(xiàn)了,攻擊袁朗的武士全都是分身,沒有本體。
這時我才意識到,袁朗也是個戰(zhàn)斗天才,剛才兩人就是在博弈,賭對方的心理。
到目前為止,袁朗稍微落了下風(fēng),因為那些都是分身,而真正的紅甲武士已經(jīng)不知去向。
等同于
他在明處,對方在暗處。
不過袁朗也不傻,第一時間就變了位置,進入了罡陣,并且噴出一口舌尖血,血霧在符紋的加持下,同樣幻化出數(shù)百個分身。
幾百個分身迅速變換位置,很快就失去了他本體的位置。
白軒看出點什么,低聲問一旁的中年方士道:「上古方術(shù),似乎都是以血為引?」
中年方士點頭道:「的確如此,因為方術(shù)是通過巫術(shù)演化而來,保留著最根本的東西。不過你們別小看血脈為引,它才是人類力量的本源,同時也是生命的本源。」
他的話我贊同,血液的確是人體內(nèi)比較強大的一種本源,包括我們,在危急關(guān)頭也會動用精血來提升道法符陣的威力,這應(yīng)該和術(shù)法演變于方術(shù)有關(guān)。
但人的血液是有限的,當年的巫族就是為了獲得血祭的力量,大肆屠殺敵對部落,導(dǎo)致了巫族的人口銳減,到最后,甚至是本族內(nèi)的人都會被送上祭祀臺。
他們的覆滅,和這血腥的祭祀脫不了干系。
畢竟想得到更強的力量,就需要更多的血液。
而巫族也好,人類也要,在對抗大自然的奧秘,對抗宇宙的奧秘時,需要的力量都是無限的。
慶幸的是我們的道術(shù)在演變之下,脫離對血液的依賴,改為了對自然的依賴。
從這點來看,道法其實勝過方術(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