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本章純屬虛構(gòu)
在咖啡廳里我和姐姐當(dāng)著老媽的面秀完恩愛之后,又坐著將點來的咖啡喝光了,才起身離開。
黑貓原本是被姐姐抱著來的,可是經(jīng)過剛才的親昵之后,現(xiàn)在的姐姐只想摟我的胳膊,于是黑貓就被放進了老媽的提包里。
這讓黑貓很不爽,但又無可奈何。
作為歐洲有名的幾大購物中心之一的王國大道,似乎適合我們東方人審美的商品并不多,老媽和姐姐逛了不少的店鋪,看上的東西都寥寥無幾,更別說喜歡的了。
“唉,怎么這些款式都這么丑啊!”
姐姐緊緊的握著我的手掌,大幅度的前后甩著,嘴里還抱怨著商場里的東西看上去丑。
“丑”是一種相對狀態(tài),說東施丑,那是因為對比的是西施,如果將東施和狒狒放在一起,而你又必須要做出選擇,那么……作為隱藏的自殺選項c,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哈哈,這都是玩笑話,我說這么多,其實就是想說,審美是有種族差異的,特別是對于在意識形態(tài)上本來就有巨大的差異的東西方。
最后天都逛黑了,姐姐和老媽沒人也就買了兩三件東西,姐姐買的是絲襪,黑絲襪,老媽在姐姐的鼓吹下也買了一雙,不過她還買了兩只包,我猜多半是送給瀟瀟和唐青的。
晚飯我們本來是想要找一家中餐廳的,不過轉(zhuǎn)悠了半天,又加上姐姐嚷嚷著腿疼走不動了,于是只好就近找了家西餐廳。
看著菜單上那一道道由各種“香腸”做成的食物,我又忍不住想起了曾經(jīng)玩兒的一款叫做‘香腸派對’的小游戲,估計這游戲?qū)τ谙矏鄹鞣N香腸的德國人來說,絕對大有市場。
最后我們要了三份牛排,一份炸豬排,一份蘑菇湯,還有一份燉熏肉。
德國人喜歡吃豬肉,這點和我們崇山人不謀而合,在崇山,雞鴨魚的銷量遠不及豬肉,豬肉的做法更是多種多樣,煎炸炒燉燜,再加上香腸、臘肉、醬肉……花樣多得讓人咋舌。
當(dāng)然德國人的花樣也多,光是香腸就有好多種花樣,看著就讓人眼花繚亂的。
刀叉用著還是不太習(xí)慣,不過他們這兒并不提供筷子,如果有什么“沒團洛米”之類的,我絕對會給它差評。
慢悠悠的吃過了晚飯后,我們又打算去老街玩玩兒,據(jù)說老街那邊有個老街集市,還挺出名的,正好我給秦萌萌和孫覺淺她們的禮物還沒買呢。
一路上并不如何堵車,兩旁的夜景也挺不錯。
到了老街后,停車又成了一個問題,我想起了那次沈安帶我們來老街時那個叫做voreh的酒吧,于是讓老媽將車開到了哪兒的停車場。ωωω.ΧしεωēN.CoM
voreh作為私人會所,是不接待普通游客的,因此它門前的停車場也只是稀稀拉拉的停著為數(shù)不多的幾輛車。
老媽不太懂德語,不過英語卻不在話下,她看著停車場前立著的一個牌子,小聲的翻譯者那一串德文下的英文:“俱樂部酒吧,非會員車輛,請勿停放。”
“這里應(yīng)該是私人會所吧!”翻譯完了,老媽扭頭看著我,“我們這么停進去真的沒問題嗎?”
我比劃了一個ok的手勢,解釋道,
“沈家好像也是這家俱樂部酒吧的會員家族,級別好像還很高,這車掛著沈家的牌子,停進去完全沒有問題。”
“好吧!”
老媽同意了我的說法,然后緩慢的將車開了進去,找了個靠邊的位置停放好。
之后就是步行了,車載導(dǎo)航儀沒法用,不過手機還有諸如古哥搞得這些地圖軟件,導(dǎo)航完全沒有問題。
花了半個多小時才找到了老城集市。
在這古色古香的老城里,保存完整的德國民居建筑充滿了歷史的氣息,老城集市在集市廣場上,廣場不大,位于老城的中心,旁邊那些看上有些年頭的古老建筑就是杜塞爾多夫的市政廳,廣場的中央立著一尊青銅的騎士雕像。
姐姐拉著我和老媽喜滋滋的跑了過去,看了看介紹板,好在除了德語以外,下面還有英文版的。
“1711年約翰威廉公爵……”
姐姐一邊看著英文,一邊小聲的翻譯著。
我和老媽都能夠看懂,不過受了她翻譯的影響,因此閱讀速度和她的翻譯速度持平,她翻譯完了,我們也看完了。
“上面的意思說是這個叫約翰威廉的公爵讓這座城市出名的,不過……約翰威廉公爵是誰呀?”
姐姐扭頭看著我,天外飛仙般的給我來了這么一個問題。
我連自己我們國家有那些文化名人都搞不太清楚,你問我一個歐洲的公爵,我哪兒知道這些啊。
我苦笑著攤了攤手,老媽在一旁看著我的表情,嗤嗤的笑出了聲來。
歐洲這么小一塊地方,就又這么多個國家,很難想象它們的歷史會有多么的龐雜,所謂的文化名人,估計也如同恒河之沙。
即便是這么冷的天,逛集市廣場的人也不少,估計今天對于對于當(dāng)?shù)厝藨?yīng)該有個什么節(jié)日之類的,我也不太了解。
我緊緊的拉著姐姐的手,另一只胳膊則挽著老媽,弄成這么個鐵甲連環(huán)的“陣法”,估計可能會擋住一些行人,但為了不走散,也是迫不得已的。
各種小吃啤酒,老媽要開車,酒就不能喝了,吃點小吃倒是不錯。
一邊吃一邊逛,看見不錯的小飾品,感覺價格還行,就直接買下來,到時候作為禮物。
……
“聽說這里圣誕節(jié)前后比較熱鬧,今年來晚了,明年可以早點過來。”
“媽,不是說好了明年去韓國嗎?”
“去韓國干什么,韓國有什么好玩兒的嗎?”
“我的愛豆在韓國,我要去給我的愛豆打call。”
“愛豆?你什么時候愛吃豆了,黃豆綠豆還是紅豆?”
“媽,我不跟你說了,你真是的太out了。”
……
一對華人母女從我們身后走過,熟悉的語言讓正在吃小吃的我們仨都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
“現(xiàn)在的年輕人,總是喜歡這個明星,那個偶像的,把偶像明星的生日都抄在本子上,也沒見對父母的生日這么上心!”
老媽一邊嘆氣,一邊將手里吃完了香腸的木簽子扔進了垃圾桶里。
“媽,你這話說得,我和姐姐不樂意了,那次過節(jié)我沒給您打電話,您的生日禮物都是我們親手做的,而且,我和姐姐也不追星啊!”
“就是就是!”
姐姐連連點頭,附和著我。
她嘴里嚼著香腸,油脂順著她的嘴角流到了下巴,于是她趕緊將臉蛋兒轉(zhuǎn)向我,我笑著用手里的餐巾紙給她擦了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