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來信
兵都在遠處,裴衍不傻,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呢。
他懶懶道:“退兵。”
說罷翻身上馬,玩味地看著底下的檀聞舟,道:“檀大人,上馬吧。”他尾音上揚,拍了拍身前的鞍座,朝她點了點下巴。
“友好”得伸出一只手。
“好啊。”她笑了笑,拉住那只手,翻身上了馬背,坐在了他身前。
身后的幾名部將都有些不敢相信,喊道:“將軍......就這么走啦?”
張千朝他們搖了搖頭:“軍令如山,還不走?”
那些人只好跨上馬,跟了上去。
馬背狹窄,縱然是回鶻進貢來的駿馬,聞舟坐上去時也感到有些擁擠,身后的裴衍雙手環(huán)過她的腰肢,握住韁繩,朝山下疾馳而去,將身后的眾人遠遠甩在了后頭。
裴衍呼吸時溫熱的氣息吹拂在她耳畔,微微有些酥癢。
裴衍忽然在她耳邊道:“這些日子京城可沒少來信,想知道是誰?”
“既然這樣說了,在下洗耳恭聽。”馬背顛簸,檀聞舟有些暈,忍不住皺眉道:“有沒有追兵,慢點,我頭暈。”
裴衍哼了聲:“嬌氣。”馬速卻慢了下來。
“除了檀大人,還有一個。”他不懷好意地勾起唇角,道:“盛懷瑜,他究竟跟你什么關系?”
檀聞舟下意識抓住身下馬兒的鬃毛,道:“你看了信了?”
裴衍搖頭:“我可只看了給我的,不過你放心,里頭的內(nèi)容很正常,不過我就是好奇,他明明和你沒多深的交情,為何會這么關心你?得知你被囚,一連幾封信明面上看似和你無關,實際上卻都是為了救你,他還特地請了陛下,赴朔方求和,若不是太子暴斃,說不定你此時早已經(jīng)換回來了。”
檀聞舟不說話。
裴衍忽然笑起來,低頭聞了聞她的后頸,道:“你熏的什么?身上竟香香的。”
檀聞舟臉色微紅,有些慍怒道:“別亂動。”
裴衍不信邪,反手就在馬上將她提了起來,檀聞舟突然覺得這人力氣這怎么這么大,竟在奔馳的馬上,將她拎了起來,雙腿放到一側,歪靠進了他懷里。
“你......”檀聞舟眼眶微紅,卻不敢掙扎,忍不住咬唇。
裴衍道:“你那樣坐我不好駕馬。”
倦鳥歸林,日落西山,檀聞舟回望綠林覆蓋的山峰,心里惆悵萬千。
不知道他們知不知道退兵的消息,不知道自己的毒何時才能解。
阿秀老實巴交的,一個人在寨子里,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欺負她。
她忽然摸到袖子里的一個異物,有些奇怪地拿了出來,是一只粉色的繡著兩只小雞的荷包,自己隨身原本帶著的荷包,在臨走前送給聞鶯了,前些時候阿秀說給她繡個荷包,過了幾天,檀聞舟也將這事忘了,想來是今日走得急,阿秀慌忙間塞給她的。
她握在手里端詳了片刻,小雞的繡花可可愛愛,倒很有趣。
裴衍低頭看了一眼,山風將她鬢邊幾絲細碎的劉海吹了起來,露出光潔的額頭。
他笑了一聲,道:“山上的小情人兒送你的?”
檀聞舟抿嘴,輕輕道:“不是情人,是朋友,你難道沒有什么關系好的朋友嗎?見到別人有朋友就說是情人。”
裴衍一愣,道:“我胡亂開玩笑的,認真做什么?”
隨后兩人一路上也沒有再說話,一直到了都督府,管家將京城里寄給她的信遞到了她手上,她揣著信,回了房間,關上門,坐在桌邊拆信。
父親筆跡依舊如以往那般清秀飄逸,只是字里行間多了許多的擔憂與憤怒,還讓檀聞舟不用再管這些事,直接回來。
最后一封是前兩天寫的,想來也是京城中父親專門派遣的人手,十里加急送到嶺南來的。
說是聞萱要嫁給燕王了。
信中說道聞萱與燕王上元夜相識,對燕王有救命之恩,燕王要娶她做側妃。
檀聞舟微微一愣。
忽然想起那一夜,擺脫元修后,在大街上看見正在與盛懷瑜告別的檀聞萱,原來那一日,檀聞萱在暗中也窺探了這一切。
她心里波瀾不驚,甚至有一絲絲的慶幸,還好不是聞鶯,燕王的城府與心機,聞鶯嫁過去只會處處受夫婿掣肘。
她喜歡,便去吧,且看她要如何,若是友,能有一個燕王側妃,甚至是宮妃的同族姐妹不是壞事,若是敵,檀聞舟也有辦法將她從高高在上的皇家妃子的寶座上拉下來。
謊言堆砌起來的城墻,注定是不穩(wěn)固的。
她將父親的信收了起來,剩下的七八封,都是盛懷瑜的。
從最開始的那一封拆開看,那時候只是一些噓寒問暖的話,或者是什么剛從那里搜羅來了一些長勢喜人的桂樹秧苗,已經(jīng)送到檀府去了云云,直到最后幾封,盛懷瑜得知她的處境,寫來的信都是讓她不要害怕,他已經(jīng)在想辦法了。WwW.ΧLwEй.coΜ
她嘆了口氣,將信都收好,放進包袱里放好。
轉(zhuǎn)眼入了夏,疫病并沒有徹底散去,北方逃來的百姓聽說北邊的沈家和李家在朔方起義,紛紛往朔方遷徙而去,景徽帝并不完全反對,反而暗地里吩咐燕王促成其事。
將疫病帶到朔方去,總好過留在京城里。
一部分的老弱走不動,也不想走了,軍隊又攔著不讓進城,他們在城門口守了好幾日,沒有人管他們,他們索性就地駐扎起來,鋪了草,在城門口支起了帳篷,內(nèi)閣和六部奉了景徽帝的旨意,送了一些水和干糧出來,卻只字未提放他們進去的意思。
可見宮中其實并不是不想管,而是不好管。
朝廷為了安置這些難民,想破了腦袋,終于在查閱了戶部的資料后,發(fā)現(xiàn)城郊湖畔一大塊的地還沒有開發(fā)出來,從勾稽的名單上一路尋過去,發(fā)現(xiàn)是被一個叫云英坊的商戶買了下來。
是家賣茶葉的商號。
景徽帝接受了百官的提議,將城門口的難民引到了城郊的那一片空地上,將那一片劃作了暫時給難民休養(yǎng)生息,養(yǎng)病的地方,朝廷聯(lián)系到土地的買家,后續(xù)的錢財朝廷自會補貼,買家也欣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