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第110章
110
慈寧宮里,此時一眾太妃太嬪齊聚,也聽著前朝的動靜。
封后啊!
這可是后宮女子,一生最大的奢望與想望。
在場所有人,哪怕是太皇太后,都未曾經(jīng)歷過封后大典的殊榮。她是以妃位晉封了太后之位。
此時聽到前朝傳來的奏樂和鐘鼓齊鳴之聲,一瞬間仿佛讓她們回到了自己當年剛進宮時。
宮闈重重,一入宮門深似海。
斗了一輩子,最終不過一切成空。
也因此等前朝動靜消停后,所有人臉色都帶了幾分蕭瑟之色,唯獨太皇太后還笑著。
“等會皇后就要來了,你們也都高興些。”
先拜太皇太后,再去蓬萊殿拜太上皇,這一套流程走下來,已是中午了。
這還不算完,無雙還要去鳳棲宮升座,接受眾命婦朝拜。
……
從這日起,無雙就不能再偷懶了。
她是皇后,要打理宮務(wù),要每日去向太皇太后請安。
太上皇遷宮之事已定,但太皇太后和一眾太妃具體要住的宮殿還未定,這些都需要無雙去決定。
定了地方,接下來就是修繕西苑的宮殿。
西苑作為皇家禁苑,一年里也就去幾次,短時間住也就罷,長住自然要修葺一番。
等這些事弄罷,又是一年將要過去,歷來可沒有年根兒上遷宮的,只能過了年節(jié)再遷宮。
元日大朝會上,新帝更換年號為乾武,至此太和朝過去,迎來新的乾武朝。
……
這個年節(jié),宮里十分熱鬧。
不管心里如何想,至少從表面上看去,趙王、漢王等人以及那些太妃太嬪,都是十分老實的。
是的,趙王回來了,十月才歸。
據(jù)說南蠻邊境之地的事情還未解決,乾武帝對其十分看重,打算讓趙王駐守南疆,不過今年也就算了,等明年開年了再去。
趙王都有去處了,漢王如坐針氈,不過他還沒找到好去處,但已經(jīng)向乾武帝示好,大意就是朝廷有什么地方需要他的,他一定義不容辭,只差明說他不介意像趙王一樣,鎮(zhèn)守邊疆,只要不是待在京里待在他眼皮子底下。
其實趙王和漢王不是沒試過去找太上皇,但太上皇自打退位后,就一直在蓬萊殿養(yǎng)病,別說親兒子,連自己的妃嬪都不怎么見,之前有大臣政見和新帝相左,曾試圖想找太上皇‘勸一勸’新帝,太上皇都沒有見。
儼然一副朕既退了位,就不想再插手政務(wù)的模樣,幾次下來倒也讓一眾人死了試圖用太上皇壓制新帝的心思。
這個年節(jié),太上皇十分高興。
早年的太上皇喜怒不形于色,如今退了位,情緒倒明顯了不少。
其實太上皇是真病了,并不是以此為借口,無雙還是從乾武帝口中得知的,這才是太上皇急著傳位的原因。
即是順勢而為,也是身體支撐不住了。
前世是沒有提前傳位之事的,無雙猜想這中間肯定發(fā)生了什么事,才致使太上皇下決心提前傳位。
只有乾武帝知曉,前世他無子,而彼時他頭疾嚴重,別人不知,父皇卻不可能不知,所以父皇一直猶豫要不要選他做承繼大位之人。
當然,這是他根據(jù)無雙所言猜測而來,但他覺得自己的猜測應該八九不離十。
因為一直猶豫,所以直到父皇駕崩之前,才匆匆定下他即位的事情。而沒有提前準備,也不像這一世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所以他雖即位了,但過程頗多波折。
所以這一世他能提前即位,還要感謝她。
……
新的一年,新氣象。
隨著太上皇遷宮,太妃太嬪們也一一都遷宮去了西苑,等太后也遷到西苑去后,整個宮里瞬時空了下來。
該辦的事都辦完了,又是新帝登基的頭一年,大臣們開始上書建議陛下應廣選秀女,充盈后宮,如此一來才能繁衍皇嗣,為江山傳承打下基業(yè)。
一開始無雙不知道這事,還是聽宮女說漏嘴了,才知道前朝最近在干什么。
她憋了兩天,忍著沒問他,最后沒忍住偷偷把這事告訴了紀昜。
也不知紀昜怎么跟他說的,總之第二天,她被乾武帝按在龍床上打了一頓屁股。
“不跟朕說,尋他告狀是不是?”
“你自己的鳳棲宮都不住,成天睡在朕的龍床上,朕選了秀女往哪兒塞?”
無雙多委屈啊,明明是前朝在議挑選秀女之事,怎么倒成了她的錯?
至于她找紀昜告狀?
那是絕對沒有的事,她只是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然后祚兒坐在他肚子上,她坐在旁邊,母子倆一起眼巴巴地看著他,一切盡在不言中。
還用得著告狀嗎?多瞧不起人啊。
可乾武帝多狠啊,才不聽她的解釋,反正變著法打了她一頓屁股,最終才以一句‘此事你不管,朕會處置’作為告終。樂文小說網(wǎng)
他的處置是什么?
以一句新即位,不宜鋪張浪費,告知一眾大臣他暫時沒有充盈后宮的打算。
大臣為何對皇帝充盈后宮之事,如此感興趣?
那必然是有利益存在的。
誰家沒有女兒啊,誰不想家里出個高位嬪妃,如今陛下后宮就皇后一人,若是新進秀女,必然益處多多,指不定進宮就能撈個妃位坐坐,總比后面進宮慢慢熬資歷的強。
所以乾武帝此言能打消他們的念頭嗎?
明顯是不能的。
可陛下堅持,于是一眾大臣又把腦筋動了太上皇的身上。
去西苑求見了幾次,才見到太上皇,太上皇也沒許諾如何,只說問問皇帝的意思。
太上皇自打住進西苑,精神是一日比一日好,閑暇竟釣起魚來。
每日趁著日頭好的時候,去湖邊垂釣一兩個時辰,釣來的魚大多都自己吃,或是賞給太妃太嬪們吃了,當然也沒忘記要孝敬太皇太后。
乾武帝帶著無雙母子來看望太上皇時,他正在湖邊釣魚。
無雙領(lǐng)著祚兒去給太皇太后請安。
如今祚兒已會走路了,他學走路學得早,一歲多點就會了,如今還有三個月就滿兩歲,走路已經(jīng)十分利索了。
會走路打開了他的新世界,每天睜開眼就要去外面玩,你說他要玩什么,也沒個具體,一株花一個螞蟻洞一個小樹根都能讓他看許久。
見皇后帶著大皇子來了,太后忙讓人將他們領(lǐng)了進來。
“祚兒來了,快讓曾祖母看看。”
祚兒忙扔開乳母牽著他手,往太皇太后跑去。
“曾皇祖母。”他奶聲奶氣道。
“真乖,瞧這小嘴說話多溜光,有的孩子快三歲了還說不清楚,也不如他腿腳活泛……”
“太皇太后夸獎他了。”
“這怎么算是夸獎,是個好孫孫,曾皇祖母看著就歡喜。”
無雙跟太皇太后說著話,問她最近吃得可香,睡得可好,可有什么需要的。其實她并不太會說這些場面話,但當了皇后,總要學著做。
不過對于太皇太后,她倒是真心想孝敬的,只可惜每次問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都是一切都好,倒讓她說起這些話就像在走過場。
其實太皇太后怎可能看不出呢?
小小點的人,還不足二十,就當了皇后。
都說她幸運,確實幸運。
嫁了魏王,魏王性子雖冷,但對妻眷是好的,等魏王成了太子,她是太子妃,魏王登基后,她就做了皇后。
出身雖不高,甚至還沒學會世家貴女們敷衍人的那一套,之前還在宮里時,來向她請安問好,她就看著她穿著后服一本正經(jīng)地跟她說話,慢慢做得越來越好,但似乎還是不太擅長這些場面話。
大抵是在宮里待得久了,太后看多了面具人,如今看到這樣一個不太伶俐的反而喜歡。
就像懷里這個小不點,她甚至想也許明惠生得孩子也像這么可愛,最近也沒往那邊去信,也該是去問問明惠嫁了后可有好消息了。
“太皇太后,吳太妃李太妃來向您請安。”
太皇太后詫異道:“她們怎么來了?”
說是這么說,太皇太后還是讓宮女將她們領(lǐng)進來了,卻多看了無雙一眼,眉心略微一蹙。
皇后身份要比這些太妃高,但都是長輩,所以無雙還是站起來略微躬身行了個禮。
多了幾個人,這殿里頓時熱鬧起來了。
無雙見人多,就讓小紅帶著乳母把祚兒領(lǐng)出去玩。
一番場面話后,在太皇太后微微的嘆息中,果然吳太妃李太妃還是將話題轉(zhuǎn)到了新帝充盈后宮之事上。
“按理說這是好事,皇帝充盈后宮,才能為皇家繁衍子嗣。”
“聽說皇帝說剛登基,為了避免鋪張浪費,今年不打算選秀。皇后你也應該勸勸皇帝,要為了江山社稷著想。”
無雙現(xiàn)在算是看明白了,吳太妃和李太妃因趙王和漢王被派了出去,心里頗有些怨氣,不敢把氣撒給乾武帝,這不瞅著機會就撒給她。
不過她也不是沒酌量了,若說是前世的她,她大概還顧忌人言,在乎旁人怎么看待自己。可能這一世順心如意久了,也可能是受到紀昜的影響,她還真不在乎這些。
就像紀昜說得那樣,他選不選妃,那是他們的家事,這些人在邊上瞎起哄,不是為了自己,就是咸吃蘿卜淡操心。
可不是!
不過這些話不能拿到明面說,所以無雙只是端起制式的淺笑道:“后宮不能干政,此事如何還得陛下決斷。”
“此事怎么算是政務(wù)了?替皇帝擴充后宮,乃中宮皇后分內(nèi)之事。”李太妃挑眉道。
“可陛下說了,此事不讓妾身管,他自己會處置。”
李太妃的笑僵在嘴角上,雖然無雙眼中含著淡淡的委屈,但她還是看出來了,人家皇后這是有倚仗呢,底氣足。
沒聽見這一口一個陛下說,反正自己善妒就推到皇帝頭上唄,關(guān)鍵新帝也就寵著她,當初在潛邸身邊也就這么一個,如今成了皇帝,身邊還是這么一個。
“讓哀家看,你們是不是都是閑的!”
太皇太后突然出聲道,“一個個都是太妃了,有空多過問過問太上皇的龍體,跑來操心管皇帝后宮的事。”
看似太后這話笑著說,但這話不可謂不重。
再是太妃,從名義上來講,其實是庶母,更不是親娘,庶母管兒子房里事算什么?
吳太妃和李太妃忙噤了聲,又有些尷尬地小聲道:“這不是說到這里來了,畢竟皇帝的事也是朝廷大事。”
“以前也沒見你們管朝廷大事,如今倒是過問起來。皇后說得對,后宮不可干涉朝政,更何況你們?nèi)缃穸及岬轿髟防飦砹恕!碧侍蟀欀迹瑩]了揮手,“行了,你倆回吧,哀家乏了。”
見此,吳太妃等人忙都站了起來,灰溜溜地退了下去。
等人都走了,素蘭笑著對太皇太后道:“奴婢聽說,李家有適齡女兒,想往宮里送,不怪李太妃今天如此多話。”
按理說,素蘭就算有什么話想跟太皇太后說,也是背地里說,哪有當著無雙的面說這種事。
既然說了,顯然是說給她聽。
“謝太皇太后給妾身解圍。”
太皇太后笑道:“解什么圍,哀家就是嫌她們煩。皇帝既然打算不充盈后宮,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們這些半截身子入土的,就不管這些雜七雜八的事了。不過繁衍皇嗣之事,輕忽不得,你既作為皇后,當要多上心。”
等從這里離開后,梅芳問道:“娘娘,太皇太后說話,是何意?”
隨著梅芳慢慢練習,她現(xiàn)在說話已經(jīng)不怎么口吃了,也是無雙教的法子好,讓她幾個字幾個字說,不是清楚內(nèi)里的人,還真看不出她口吃。
而她還在練,現(xiàn)在主要是聽別人怎么說,學別人說,琢磨人話里的意思。別看梅芳是個悶葫蘆,她也知道自己不如玲瓏周全,不如小紅聰明,也想學得聰明機靈點。
無雙其實并不想要她多么聰明,只要她好好的就成。不過她清楚梅芳的性格,說了她不一定聽,所以就改成了讓她不懂就問,問她問小紅玲瓏都行,也是鍛煉她說話了。
“太皇太后的意思啊……”無雙頓了頓,笑道,“她話里的意思可多了。”
怪不得能成為太皇太后,簡簡單單幾句話,里面幾層意思。
既告訴了她,她不會多事管皇帝后宮之事,又提醒了她,皇帝不想選妃雖是家事,但也是國事,這件事顯然一時半會解決不了,即使今年消停了,明年還會再提,讓她要有所準備。
而她應對的最好辦法,就是從子嗣上著手。
“太皇太后在告訴我,該考慮生一個皇子,或是公主了。”
梅芳一愣,實在沒想明白這兩件事怎么會扯到一起。
無雙卻是被她表情逗笑了。
……
等皇后走后,素蘭才低聲道:“太皇太后怎和皇后娘娘說了這番話?”
無雙能聽明白,素蘭自然也能聽明白,甚至明白得更多,顯然太皇太后傳達的這番意思,不太符合她太皇太后的身份。
“素蘭,你覺得后宮應該是怎樣的?”太皇太后突然道。
素蘭被問得一愣。
太皇太后望著窗外的暖陽,輕嘆道:“哀家入宮時,當時宮里已經(jīng)有很多人了,我既無傾國傾城的容貌,也無出眾的家世,能位居德妃一位,不外乎因為宣宗皇帝覺得我溫順,事少。
“當年溫憲皇后還是貴妃時,我就在想,這滿宮的人真是礙眼。到了太上皇那會兒,宸妃入宮,我又有這種感覺。
“你說這宮里一窩子女人,為了位份斗,為了孩子斗,成天斗來斗去,有什么好?我這一輩子啊,沒得到過一心人,倒是看到過幾回,可惜時也命也,她們的命都不好,沒逢上好時候,如今又瞧見一個,倒想她有個好的結(jié)果。”
素蘭遲疑道:“太皇太后說的是皇后娘娘和陛下?”
太皇太后卻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站起來道:“人老了,總是喜歡多思多想,我希望我的明惠能好,也希望旁人也好,就這么好好的,好好的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