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guān) 氣憤后的同情
ps:汗一個,這位親的名字竟然不顯示
對于一片討伐中的華燁,目前為止只能給他八個字:怒其不爭,恨其不幸。
他在目前為止文章中的表現(xiàn),已不需多言。文章中的主人公,角色是感性的,主觀的,是當局者。那么筆者,從第一遍看更新,角色置入時的氣憤(呵呵,笛兒入筆點是陶的角度,希望沒理解錯),到回歸看客身份,旁觀者的角度,看待這個故事,漸漸發(fā)覺華燁于混蛋之外的可憐之處:
開篇說華燁回家從不自己開門,理所當然享受陶的愛和付出,因為年長的關(guān)系,覺得他給陶的是,也應該是,如給小孩子一樣的“寵愛”,這也是愛呀,他想這種做法是沒錯的。意識里陶于他華燁就是個小孩子,
看到這里,筆者就想呀,華同陶接觸時,出游那次,他的好友張弘意識到華來真的,都認為華燁瘋了,現(xiàn)在看來,張弘的觀察很準確,那個時候的華燁是不正常的。
單親遺腹子,母親一生未再嫁,母親是個嚴肅的人,關(guān)于感情婚姻態(tài)度的潛移墨化,華堅信他會一生只愛一人,對感情婚姻忠貞,當時華在對許的感情上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肯定的說,他一直是將許當妻子來愛的,但是不幸的是,許不過是將他當做有用的人來愛的。這些,從后來許的身世,以及許對待自己父親態(tài)度的描述可以看出來許的性格。只能說華燁很倒霉,他的第一與唯一先遇上的是許這樣的女人,但是許不要他啊。華沒有父親,華母很睿智但嚴肅,可是在華遭許遺棄的當口,母子的家庭結(jié)構(gòu)對華來講又是一重不利因素,沒有一個合適的長者在華的信念和感情遭催毀時給他安慰和幫助。華對許的感情實質(zhì)上,就是完全的付出和被動。華燁說:如果我不能改變你的想法,那么我只有尊重你了。華是卑微的,華愛許,許不愛華(反正筆者是完全沒發(fā)覺得許愛華的任何證據(jù))她不過是將華玩弄于股掌之間而已。同時又說明了,華這個貌似成熟的大律師,在感情初始這門功課上只是個幼稚的入門者。
所以,話講回來,華遇到陶時(筆者講的是華眼睛里有陶的時候,嘿嘿,在此之前當兩人沒見過),華真的是不正常的。較真起來,算是有點兒卑鄙的,他清楚知道陶愛他,他認為陶是個小孩子,她不具有攻擊性,年齡上的優(yōu)勢讓他有恃無恐,身處陰暗傷痕中的感情,遇到陶那份活力和陽光時,情不自禁,這是下意識的,“他很無力地承認,除了沐歌,她是另一個能讓他心顫動的女人,也是能讓他放松下來不會再陷進對沐歌痛苦思念中的人”他敏銳的意識到這份感覺對他來說,是好的,是他想要的時候,他狡猾而強勢的抓住了,“她和他是完全兩個世界的人,年齡、認知、喜好、環(huán)境都有很大的差距。但他不行了,他的心因為沐歌的離去,已被窒息到不能好好喘息。他就如同一個落在海水里的人,飄浮了很久,又餓又乏,雙目無光,突然在他前面出現(xiàn)了一座小小的島嶼。他看到了冒著炊煙的房子,聞到了食物的香氣,看見了鋪得松軟的床鋪。。。。。。這一切離他是那么的近,而且是那么的真實,再游個幾米,就能到達。他會因為島嶼的窄小而放棄嗎?有可能不久會有遠洋的豪華游輪經(jīng)過這里,他還能支撐幾天去等候,可是他真的很累很累”“他想要的不過就是一座盡在他掌控之中的小小島嶼”,就是這句話,很多朋友說張弘那幫損友婚前不拆婚后不道德,可是作者也寫道,陶在婚前多次是想逃的,而且也真的逃過,拒絕過這份不公平的愛的,就是在結(jié)婚前華收給東西被陶看見時,陶一直清楚地相信:我值得一個全心全意愛我的人。但遇上婚前華耍手段,華說陶:單純,有點小笨拙,象一灣透明的池水,他完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面對陶所有的反抗,于結(jié)婚前七天的一句:你也要象她一樣(對我)嗎?楞是將陶毫不留情地逼到了他的懷抱。后面發(fā)現(xiàn),貌似婚前葉少寧也找過華,以及后面的左老師,很清楚陶對他來說有多好,有多合適。他當然不會輕易放手。他自信陶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自信地忘記了上一次的教訓:只有那個人愛你時,你才幸運地擁有了傷她的權(quán)利。現(xiàn)如今地華,在一次次地耗盡陶對他的愛,而不自知。
他忽略了小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而事實上,是他本就判斷失誤,女性于感情上從來就細膩與成熟,瞧不起人的下場,,可憐的家伙,這次恐怕會讓他死都不瞑目哦。。
目前為止,陶性格上唯一不利的因素“心軟”也被華用完了,陰冷的月亮早就不是你的幸福,溫曖的太陽也將離你而去,這就是你搖擺不定的代價?。?!
笛兒說有夢很甜蜜,呵呵,不管過程多么虐,還是讓我們期待童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