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各顯神通
309年的最后一月悄然過去,新的一年來臨,卻未有什么新氣象。
這一年初大雪飄飛,很多城中鄉(xiāng)下的小破居所,都和其中的貧苦人一起,被無聲的淹沒在塏塏白雪之下。
渤海郡迎來了新年大禮——一只鮮卑部族悄悄順著幽州南下,一路劫掠,把周邊的塢堡搶了一片,然后又順著冰封的渤海邊回到了遼西。
雖然并沒有搶走什么值錢的東西,卻氣得玩家們哇哇大叫。
他們什么都吃,就是不能接受自己吃虧。
但是又無能為力,因為渤海郡開發(fā)才剛剛開始,都只是清點了土地,開了荒,甚至沒有種下冬小麥,流民都是靠上黨帶來的物資養(yǎng)活的,處于飯都吃不飽的狀態(tài)。
所以暫時只能忍著,他們叫囂著等老子發(fā)展起來,一定從遼西推到遼東,把你們通通拉去挖煤炭。
然后他們頂著風雪,開始三五成群,勘察地勢。
渤海周圍是非常適合發(fā)展的地方,依山靠海,水運便利。
最重要是,這里有一個大油田,華北油田。
玩家們打石油的主意很久了。
這個是現(xiàn)代工業(yè)的血液,想要工業(yè)化,怎么都繞不開它。
石油專家們早就已經(jīng)準備好了所有的材料,連勘探都不用,就已經(jīng)給他們指出了哪個經(jīng)緯打哪口井最方便,哪哪哪有一個自噴井,只要打下去了,都不用抽油,自己就噴出來了,夠你們一小縣城用了。
做為崔淶的頭號手下,蒼秀兒帶著石油專業(yè)的玩家和一群收攏的流民,親自前去,在冰冷的大冬天里,監(jiān)工后勤,只用了一個多月,就把這口淺層油井打了出來。
問題是沒有配套設(shè)施,這口井噴出的油只能暫時挖一個巨大的溝渠儲存著,蒼秀兒要求此地嚴禁煙火。
然后剩下的事情交給石油煉化的專業(yè)玩家們。
這些玩家人數(shù)只有那么一兩個,素質(zhì)參差不齊,但是沒有關(guān)系,因為他們只是要做一個煉油的小作坊,科技含量低到發(fā)指,和蒸酒差不到哪去,再說了,實在不會,官網(wǎng)上有的是外援,以游戲的熱度,綁定兩三個石油方面的院士簡直和吃瓜一樣容易。
事實也如她所料,很快,就有專業(yè)代練人士過來,平地起高樓,各種小型的管子罐子就作了起來。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安全和污染問題,好在規(guī)模小,而且油井在無人區(qū),爆炸也炸不了幾個人。
這行業(yè)暫時看不到太多的成果,蒼秀兒看著上了正軌后,便給他們留下一些人手,回到了郡治南皮城,開始她的大計。
正好,她收到了肖妃的回信。
而北邊的肖曉曉已經(jīng)回信于她,對方非常支持她的提議。
雖然她們可以直接在官網(wǎng)上聯(lián)系,但一是那樣會少很多樂趣,二是兩人如今網(wǎng)上的私信太多了,根本看不過來,還是直接通信更好玩一點。
信里,肖曉曉對遼東遼西還有整個幽州都表示到向往之意,也對有渤海郡這邊的支持表示了喜悅,同時表示段氏慕容宇文三大鮮卑歸我,你沒有意見吧?
蒼秀兒于是提筆寫回信,表示自己沒有意見。
……
和諧友好地地圖開疆之后,蒼秀兒滿意地讓人把信送出來,肖妃的意思很明顯了,王浚的幽州,她暫時沒興趣。
這正中自己的下懷,若說渤海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肯定是北方的王浚離得太近了。
這位幽州刺史從來都不是什么好東西,當年他聯(lián)合皇后賈南風將太子打死在廁所里,直接導致了王權(quán)的直系繼續(xù)人斷絕,算是后來八王之亂的直接導火索。
后來更是把女兒嫁給段氏鮮卑,討好鮮卑族,在八王之亂里獨據(jù)幽州,不聽召令,朝廷安排的遼東太守之類的官職他從來不理,全是安排自己人——當然,這不是什么問題,大家如今都這么干。
問題是他每次請遼東鮮卑南下,付出的報酬,都是讓他們掠劫郡縣,搶奪婦女,基本沒干過人事。
后來晉朝一倒,他幾乎是一秒都沒有等,就自立為帝。
在她看來,王浚在,渤海郡想要發(fā)展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他們隨時可以帶兵下來劫掠。
渤海郡周圍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之理,她總不能讓崔淶在旁邊修個長城來當圍擋吧?
所以,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王浚必須死。
蒼秀兒寫出自己的提案,很快就交給上黨郡中。
魏瑾很快就批復了同意。
肖妃和秀兒都很滿意,她們心理清楚,固然自己的能力是能搞風搞雨,可女神的支持才是他們最大的靠山,或者說,玩家里能完全獨立在外刷分不靠上黨的,還真只有那個萬里之外的嚴江。
蒼秀兒滿意地動身,換了一套男裝,找到一支上黨的商隊,立刻北上。
-
幽州薊縣,古稱漁陽,后世稱北京,素來是北方首府,守邊之城。
二月的清晨依然寒霜凝結(jié)。
一名俊美的少年騎著高頭大馬,緩緩走過結(jié)霜城門大道。
他身后跟著一只車隊,皆是上黨的四輪馬車,結(jié)構(gòu)精致平衡,車轍甚深,看得出其上貨物極多。
守城的校尉早已經(jīng)被打點好,沒有多的話,便放商隊通過。
商隊徐徐進入了薊縣正街的市井,進入一處有兩層高的大鋪之中。
晉朝為了收商稅,對商人的交易有嚴格限制,只能在專門劃出的“井”字形閭里中交易,而且有交易時間限制,每天晚上閭里會落鎖,白天再打開,市井門口還會有哨兵守衛(wèi),對來往的貨物進行清點,避免商人逃稅。
但這些都掩蓋不了市井的繁華。
月初是上黨的商鋪補貨的日子,這里早已經(jīng)排了長隊,各家士族的管事下人們翹首以盼,守著門開。
商鋪里的工人們動作很快,貨架上轉(zhuǎn)眼便擺滿了來自上黨的各種貨物,并且分出了區(qū)。
筆墨紙硯,陶瓷玻璃,口脂胭脂,鐵鍋鐵爐,藥品布匹、書籍卷軸……
每個貨架邊都有認字識數(shù)的侍者看著,講解補貨,他們都是上黨掃盲班里出來的,到外地歷練后,會是很好的資歷,工資高不說,對他們?nèi)蘸蟮臅x升有好處。
當然,也很多在店里只看不買的,店人也不趕走他們,只要不弄壞就好。
他們還有一個職責就是宣傳上黨的好,讓那成為庶民們期盼想要去住的地方。
不過,今天有點不同。
他們告訴這些買書的人,說店鋪后院外加了一個閱讀室,說是藏書極多,極少的錢就能坐一天,還可抄書,瞬間就引起他們的期待。
來到后院,蒼秀將一批線裝書放到書架上,頓時引起一片驚訝。
這個時代是沒有線裝書的,所有的書都是和竹簡一樣的卷軸,畫也是如此,拿取觀看都甚是不便,上黨先前的書為了方便,沒有用線裝,而是用成長長的折子狀,就已經(jīng)是被大贊的發(fā)明了。
書一上架,立刻被等候的寒門士子一掃而空,上黨的廉價書籍一直是文化輸出的利器,為無數(shù)寒門士子學習提供了材料,他們當然也不會吝嗇于在這方向贊揚上黨的仁義善舉。
而蒼秀《國道》也跟著這些書一起上架了。
一些沒見過這書的幽州寒門士子只是粗略一翻,很快便沉迷進去。
于是很快,書店的消息便傳遍了讀書人的圈子。樂文小說網(wǎng)
……
這個院落是國際知名設(shè)計師親手設(shè)計的,幽雅靜謐,進去就能讓人體會到書香門第之氣,加上還有專門的聚會間,雙層墻壁,隔音甚好,又有地暖,很快就成為這些文化人冬季的聚會的好去處。
蒼秀兒不徐不急地在幽州呆了一個月,終于在書吧里偶遇了王浚的侄孫“王崇之”。
這是一位仙氣飄飄,甚是文雅的青年,被邀請來聚會時,幾乎是被簇擁著過來。
蒼秀于是在他入門時,悠然在二樓露臺上一眼凝視而來。
她一身男裝打扮,卻宛如清風朗月,風采昂然,那臉不負她幾個小時的捏造,讓樓下人看得驚艷不已。
然后的事情便很簡單了,在魏晉,臉就是通行證,自然有人來邀請她一聚。
這時候就要拒絕,然后讓人看到自己那一手好字,再請,再拒絕。
再然后發(fā)表一些見解。
……
最后才為這位求才若渴的少年人打動,親自一見。
逼格刷夠后,蒼秀便很快和這位王家人交上朋友。
當然也就知道段氏鮮卑與王浚的一些交易信息,這些并不是什么秘密,從這王崇之處打聽,只是為了消息更快而已。
她繼續(xù)幫王崇之與上黨牽線,開始告訴這些士族,上黨喜歡什么,上黨最喜歡的牛羊,尤其是段氏鮮卑牧養(yǎng)的牛羊,希望能大規(guī)模采購。
這是好事,幽州的士族紛紛答應,并且表示山高路遠,我們助你代為購買。
段氏鮮卑也對上黨的各種貨物表示需求,三方都很滿意,建立起了一個簡易的聯(lián)盟。
看到情況差不多了,蒼秀便悄然離開,回到渤海郡。
有王崇之這幫在上黨有利潤的士族,這也讓接下來幾個月,渤海郡都平安無事。
畢竟搶才多少點收益啊。
就在北方段氏鮮卑與王氏家族合作無間之時,蒼秀以私人的身份向王崇之去了一封信。
信里表示,最近上黨貨物供大于求,所以降價了,其中很多能便宜出給你,記得不要告訴段氏鮮卑,去年大旱耗費靡多,多出的財物,可解王刺史燃眉之急。
很快,她收到王崇之的回信。
對方回復,大善。
蒼秀兒微微一笑。
魚兒上勾了。
利益綁在一起,是最穩(wěn)固的關(guān)系。
而利益被侵害時,關(guān)系也是最穩(wěn)固的,雖然那是,敵對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