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 意見分歧
戰(zhàn)場,尤其是夜晚的戰(zhàn)場,必然是混亂而瘋狂的。
大部隊的士卒只能看到三兩米的范圍,他們會跟隨主將沖殺。
但如果找不到主將,他們就會像沒頭蒼蠅一樣沖撞亂竄,互踩踏、攻殺,這種情況下,大多的人不是死于敵手,而是在混亂中死于自己人手下。
而攻方軍隊卻是人心整齊,不會畏懼,也能得到揮指,攻守之勢緊然,在硝煙與戰(zhàn)亂之中,屹立不倒。
這是現(xiàn)代社會的懂一點軍事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在這個時代,卻是將領之中的不傳之秘。
真?zhèn)饕痪湓?假傳萬卷經(jīng)。
所以野路子出生的將領們,只能依靠自身用經(jīng)驗、用本能來戰(zhàn)斗。
這種養(yǎng)蠱一樣的方式,活下的將領們必然都是極強的警覺性。
石勒無疑是其中翹楚,他似乎是天生就是與血火而生,有著狼一般的狠厲,毒蛇一般的陰毒,還有墻頭草一般低頭和轉(zhuǎn)移陣營的能力。
于是看到有人沖出火場的辦法后,心中立刻有數(shù)了。
他沒有跟著有樣學樣的沖出去,而是讓手下幾乎同聲大吼:“出路在火邊!火邊。”
出聲的手下那方向立刻被鮮卑無差別的箭雨籠罩。
但這卻也立刻給沒頭蒼蠅般的幾萬大軍指出了方向,頓時間,亂軍立刻如洪流一般沖過去。
油底泥的燃燒性非常大,普通辦法根本熄滅不了,但任何的物品燃燒,都是需要一定接觸時間的。
大量亂軍涌過去后,哪怕看到火路阻擋,也根本無法后退——大量的人從后方,將他們擠過去,用前者的血肉之軀,生生碾出一條生路來。
而石勒等人也隨之夾在后軍之中,被裹挾著沖出這已成地獄的營地。
出了營地,便是廣闊的河灘地,那里沼澤水冷,灘涂成片,蘆葦叢生,想在其中找人,就非常麻煩了。
此從凌晨一直持續(xù)到白晝,上黨方面抓住俘虜近萬人,還有數(shù)千人散落四方,剩下的都在這場大戰(zhàn)中隕命,可以說是以少勝多,大獲全勝,還繳納了三千多匹馬,以及大量糧草輜重。
徐策等人沿途追擊石勒,這路上,他必然跑不遠。
只要拿下這個將來會搞風搞雨的大人物,肯定的能再上一步。
……
黃河一條無名的支流邊,一名長得還算好看的少年把打濕的布毯放在火堆邊烤干,又找到茅草根嚼碎了,敷在燒傷了一片的小腿上。WwW.ΧLwEй.coΜ
為了不被亂軍發(fā)現(xiàn),用大木柴可以讓火堆的煙盡可能地小,在沒有網(wǎng)的情況下,用小的圍堰抓魚,隨身帶的鹽必須有,將就著吃點東西。
他一定是嚴大佬教的最好的徒弟了!
他提著魚悠哉地回到火堆邊,準備著休息一下,傷口好點就追上大部隊,然后回上黨當一條美好的咸魚……
但回來時,火堆邊豁然坐著幾個人。
少年頓時一僵。
為首的那名青年,已經(jīng)將滿臉胡子刮干凈了,看著只是一個樣冒平平,甚至有點憨厚的男人。
但少年是認識他的,畢竟是自己的頂頭上司。
“拜、拜見郡公。”少年心中大哭自己是什么狗運氣啊,為什么這里也遇到石勒啊!不會就這樣領貢獻獎了吧?
石勒雖然大敗,但神情沒什么大的波動——從他跟著汲桑起事以來,敗軍這種事就是家常便飯,一點都不急。
所以,他神情還帶著一絲親切,慰問了幾句他是如何逃出來的。
少年不敢怠慢,一一說了。
石勒這才緩緩道:“是個機靈的,等會要是有人來找我們,記得告訴他們我們向山陽那邊去了。”
少年滿臉問號,卻不敢拒絕,只能拼命點頭。
石勒等人這才走入蘆葦叢中,很快消失不見。
少年松了口氣。
“那邊有煙火!”就在這時,一名青年帶著一群鮮卑士卒沖入蘆葦叢,走了進來,看到那少年時,頓時笑了起來,“哎呀,原來是你啊?”
那位有名的野外求生搞笑主播,從他流落在外時,大家都在賭他哪天會領貢獻獎,偏偏這家伙命硬,生生熬到了現(xiàn)在,讓無數(shù)人血本無歸。
少年愣了下:“你是?”
“我是第三批新人,對你仰慕很久了,”這位熱情地從馬上下來,和他握手,“辛苦英雄了,早點回去吧!”
少年熱淚盈眶,和他寒暄兩句,指了石勒剛剛離開的方向,新人也熱情地感謝,留下一袋干糧,便追石勒去了。
就在他啃著干糧準備離開時,被人拍了拍肩膀。
他瞪大了眼睛。
只是利用少年亂指方向,躲避在蘆葦叢中根本沒有走遠的石勒露出微笑:“原來,你亦是上黨之人啊。”
少年瑟瑟發(fā)抖,想下線報信,但又不敢。
“饒命,我、有辦法……”
……
山陽,山南水北為陽,這處依托太行山的小縣,本是河內(nèi)郡的偏僻之地,卻因為曹丕曾經(jīng)廢漢獻帝來此而文明天下。
如今,做為上黨與石勒軍的戰(zhàn)場,這里又涌來無數(shù)逃兵,縣令閉城拒之。
而很多逃亡士卒便散落鄉(xiāng)里,但沒有關系,孟嵐讓手下帶著上黨的手令,告訴了的沿途鄉(xiāng)里的百姓——只要抓住一個流民兵,就可以去縣里換一匹布。
這種拿錢砸人的方式太過炫耀,引得一片附近士族一片罵聲,
于是,三五天后,縣城人滿為患,甚至很多已經(jīng)呆了很久的外鄉(xiāng)人都被抓來。
但是還是沒找到石勒。
于是徐策的功勞雖然不錯,但又被打了個折扣。
而在一天后,石勒的逃亡之迷破案了。
一名玩家因為被挾持,果斷當了帶路黨,而石勒抓住這小小的機會,渡河逃亡了,他在津口還有士卒,雖然傷了筋骨,便只要他人還在,就很快又是一只大軍。
……
徐策有些失望,但并不太難過,倒是網(wǎng)上又來一片憐愛黨,讓他頗為無奈。
因為女神已經(jīng)給了他去冀州的機會,如今他完全可以當一支劉備那樣的勢力,雖然是寄人籬下,可卻能征戰(zhàn)四方,把北方擰在一起,這其中,機會完全不會缺的。
孟嵐安慰他道,不必心急,這石勒每次來也算送人送糧,我這次招到的人蒼秀兒全要了,這些都是貢獻啊,到時我們平分。
而這事很快被報告給了魏瑾,思考一會后,并沒有封這位帶路黨的號,而淡定地下了通緝令,把他的命定了十萬貢獻值。
成天這樣靠打工賺貢獻來來去去的,玩家們已經(jīng)比較懈怠了,還是給他們來一點其它的樂子吧。
于是網(wǎng)上又炸了。
十萬的貢獻可不少了,不少點科技樹的玩家要是有這么一筆大入賬,在那些大山清空一次貢獻后,爭個第一名,還是有機會的。
于是,爭對這位UP主的各種計劃層出不窮,甚至有人直接線下聯(lián)系,出天價想要買他的游戲命。
但這位玩家就很倔強了,不管是誰,一律回絕。
他親自出了視頻,發(fā)出了靈魂咆哮:
這事能怪我嗎?
我明明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活下來呀!
垃圾游戲為什么要這樣對我!
你們等著吧,我就是不會死,誰都別想要我的命!
你們等著,石勒這支隊伍早晚會是我的,上黨去不了,我趙昊就要在流民軍里混成老大!看天下鹿死誰手!
等拿到天下手再獻給女神,保證能刷回紅名你們信不信?
……
宣言一出,震驚了一番吃瓜群眾,而玩家們紛紛看好這位名叫“日天哥”的UP主,祝他成功,多打點晉軍,再把自己貢獻刷高一點,好好活著等我們找你哦親~
-
這次上黨再度亮出獠牙,讓洛陽又跑掉了不少權(quán)貴,卻并沒有解決洛陽難堪的處境。
石勒雖然大敗,但他只是亂軍里最弱的一支,王彌和劉聰,甚至荊州又新冒起了一股叛亂軍——他們是雍州甘肅一帶的流民,流落到荊州后,又被新上任的士族山簡怕流民生亂,于是下令驅(qū)逐,要求他們限時回到故鄉(xiāng),但雍州蝗蟲大疫,他們回去也是死,于是還有什么說的,當然是起兵叛亂。
荊州離洛陽最近,如此一來,洛陽南邊也完全斷掉聯(lián)系。
并州刺史劉琨憂心家國,親自來求魏瑾,希望她能同意,讓皇帝遷都上黨,并且力陳皇帝來到上黨的好處。
“……如此,如今皇上年輕有為,以你治理天下之能,必能令天下諸侯,還世間清明,那樣富庶之地,又豈是上黨一地哉?”劉琨如是勸道。
魏瑾凝視著他憔悴消瘦的模樣,終是嘆息一聲:“那便讓他們來吧。”
劉琨大喜,無比感激地夸獎她一番,踩著風一樣的步伐遠去了。
魏瑾看著他的背影,無奈地搖頭,輕聲道:“你怎地不勸我。”
單謙之正忙呢,聞言道:“你想要名聲而已,我反對不過是讓劉琨多來幾次,他必然會做,你反對也不過是讓他提義皇帝遷都晉陽而已,沒有必要與劉琨鬧僵。”
劉琨忠于晉室,也算是上黨這邊的一桿大旗,暫時沒有鬧僵的必要。
再者說……
“難道他讓皇帝來,皇帝就會來么?”單謙之對這位皇帝的決斷就很輕視,“他不敢的。”
魏瑾點頭道:“不錯,他但凡有點水平,也不至于如今還在洛陽。”
挾天子以令諸候,是很好用,但如今想迎接天子的,并不只是劉琨,還有其它的方鎮(zhèn),相比之下,和匈奴緊靠著的上黨是沒有絲毫的競爭之力的,劉琨想得很美,世事從來就不會如他意罷了。
但樣子還是要做的。
一個龐大帝國崩塌時,至少二十年里,它的影響力都會是持續(xù)的——打個比方,帝國就好像是父親,臣民就好像是無數(shù)的兒子,就算父親不好,父子反目了,但父親一死,雖然大部分可能是父親自己的問題,殺死它的人必然會被一些兒子仇視。
換個話說,這些就是最值錢也最不值錢的情懷,好的壞的,都是他們的記憶,但等到下一代出生時,就會對父輩的情懷感覺無法理解,代溝往往就是因此而生。
有劉琨在,大部分士族的情懷和善意就還是屬于上黨的。
……
一如魏瑾所料,劉琨的遷都提議被皇帝拒絕了,但還是嘉獎了并州,賜了一大團沒有什么用的頭銜,魏瑾雖然還是郡守,但卻已經(jīng)可以使持節(jié),當上了山陽縣侯,算是晉朝第一個女子為侯。
同時,皇帝又提出希望派援軍來救洛陽。
這次,就算是劉琨都沒有話說了——長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洛陽是真沒救了。
-
正月過后,就是311年,東海王還是在洛陽外的縣城里自閉,越來越亂的局勢讓這個無能為力的老頭生病了。
而就在這時,東邊的大將軍荀晞派來了一只部隊,沖入洛陽,把東海王的嫡系一通亂殺,洛陽更加混亂。
東海王本就抑郁的生病,這事一出,直接斷氣了。
一時間,宰相王衍接手了這支十幾萬的大軍,只會清談的宰相知道皇帝和東海王已經(jīng)撕破臉,他們這些嫡系因此不敢回洛陽,但大軍在外好像也不是這么一回事。
于是他們一群傻子思來想去,決定——扶東海王回他們的封國青州那邊安葬。
翻譯過來就是,回洛陽太危險了,咱們逃跑吧。
于是,十幾萬大軍在一群飯桶的帶領下,不管不顧,帶著一具棺材,不設前軍后軍,匆忙東去。
而這消息很快傳到上黨、匈奴、王彌、石勒等人的手上。
幾乎同時,匈奴重新聚集起來的大軍、石勒重新收攏的殘部、王彌的青州大軍,都像聞到血腥味的狼群,向這只軟弱又混亂的部隊撲去。
魏瑾把情報給劉琨看時,這位俊美風流的名士仰頭望天數(shù)息,終是沒能忍住心中痛苦,嚎啕大哭。
這是晉朝最后希望,最后一只還有建制的大軍。
但來不及了,甚至來得及也沒有用——那些領軍的士族,不會愿意放棄手中的權(quán)力,沒有人能壓制他們,不會聽別人的建議,不會改變線路,哪怕他們唯一的機會是返回洛陽,以洛陽的城池守備四方。
在他們心里,國家的利益永遠是第二,家族才是第一。
可是,十幾萬的大軍啊,最后的希望,便要全數(shù)葬送于胡人之手么?
這是天要絕我朝啊!
……
魏瑾看他哭得厲害,勸慰幾句,送他離開了。
回來時,單謙之笑著問:“怎么不告訴他你已經(jīng)派人去救了?”
魏瑾白他一眼,輕哼道:“能一樣嗎?去救的人可是蒼秀兒。”
那位秀兒想出來的辦法,和劉琨想要的救法,絕對不可能是同一個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