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 章 強強聯(lián)合
林游從來都沒想到自己的一時心善會帶來這么嚴重的后果。
從去年十一月東海王帶著洛陽的士兵走后,洛陽的局面就完全崩了,饑餓是最能毀滅一切的存在,而當軍隊離開后,餓紅眼的百姓在城中四處搶劫,大家族還可以聚集人手自衛(wèi),單個的庶民很難活下來,只能聚集在一起搶劫求生。
東海王走之前留下了一個心腹將軍留守洛陽,維持秩序,結(jié)果這位將軍居然派士兵裝成饑民搶劫財富,順便幫東海王清除異己,這種情況下,其它人當然不甘心等死,于是會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奇景出現(xiàn)了——在洛陽還沒陷落的情況下,各公府衙門都挖好戰(zhàn)壕,每天防御外敵,白刃拼殺,連皇宮外殿都是戰(zhàn)場,死者縱橫,血流滿地。
所有想逃的人都知道外邊有匈奴,不敢出城,于是只能坐困窮城,等著外敵入侵。
而林游就在這種情況下離開的,但他離開不說,還有上黨派精銳的鮮卑騎兵接應——對想離開的人而言,這種情況,說是天降神兵也不為過。
于是人跟著逃亡的人越來越多。
洛陽離上黨并不遠。
從洛陽東出,不到百里,就能到黃河邊的成皋關(guān),那里有黃河渡口,從渡口北上,再走兩百里,就到了上黨境內(nèi)。
也就是說,洛陽到上黨的潞城,也就三四百里,也就比北京到天津長一點,按正常的大軍速度,每小時走三公里,每天行軍五小時,十幾天也就到了。
但奈何這不是大軍啊。
民眾遷移素來都是政府最頭痛的問題,很多人都是跟風,沒什么準備,拖兒帶口,速度不一。
尤其在沒有牲口馬車的情況下,那些老人小孩速度極慢,一天能走個十里,就已經(jīng)不錯的速度了。
速度不一,那么隊伍就會拖長,拖長了就無法管理,無法管理就會搶劫殺人的各種事情,出事了速度就更慢。
所以都十幾天了,林游從洛陽帶出這只隊伍才走一百里,剛剛到渡口。
冬天的黃河結(jié)冰了,是一層極薄薄的浮冰,黃白相間,沙洲成片,船舟來往進需得非常小心,速度極慢。
如果問林游如今的他的心情,那就是后悔,非常后悔。
倒不是后悔帶人離開洛陽,而是后悔這件事情是自己牽頭——如果是那幾座大山來干這事,絕對不會搞出那么多的麻煩。
他只是一個風景黨,卻被迫擔上那么多人的性命。
“先生,”一名鮮卑騎兵勒馬停在他面前,“炭船已經(jīng)到了。”
“多謝,”林游一臉喜色,“你們先帶人去河邊維持秩序,我派人分批去通知他們?!?br/>
一兩萬人的隊伍消耗非常大,這又是大冬天,一路上不少人凍餓而死,炭船的來到就很及時了,至少晚上露宿休息時,能少死一點人。
以及這一路上他們的食物消耗非常大,好在林游及時請上黨那邊拉了幾船糧食,在河口兜售——直接分發(fā)是不可能的,那樣沒領(lǐng)到的人會怨恨,領(lǐng)到的不夠多的人也會怨恨,人性復雜,沒必要時常去挑戰(zhàn)檢驗。
很快又有士族嫡系親自來見,說是家中老人疲憊,想從鮮卑人這借一馬匹,套在車架上,等安頓下來,必有厚報。
林游當然拒絕了。
鮮卑騎兵要沒了馬,讓這些人騎馬抵抗危險嗎?
就在這時,很快又有鮮卑騎士匆忙來報,說匈奴人的軍隊已經(jīng)離他們不遠了,大約還有日就將過來。
林游心里一下打起鼓,問還有多少人沒有渡過黃河。
于是很快得到回復,還有七千多人。
林游頓時怒了:“都三天了,渡口有上黨調(diào)來的一百多艘船,每船哪怕只上十個人,也有該有一大半過去了,怎么還有那么多人?”
立刻有人回復他,說很多士族都擠占船只,帶著大量財物軺車,搬運和裝卸都非常耗費時間。
林游抿了下唇,眸色瞬間就陰沉了下去。
過了數(shù)息,他冷冷道:“安排下去,現(xiàn)在開始,所有船先送人,只能帶隨身之物,想要運貨的,都排到最后?!?br/>
“這……”通報的人小聲道,“他們怕是不會聽啊?!?br/>
林游看著遠方的茫茫河水,一字一句,平靜地道:“告訴拓拔郁律校尉,不聽的,就通通都推到河水里。”
對面頓時一縮,小聲地應了一聲,匆忙離開了。
—
—
“目前打這只隊伍主意的,是石勒和匈奴人,”地圖上,徐策在黃河兩岸標注了位置,講解道,“黃河北邊是石勒,他們離得較遠,大約還有五天才能趕到河內(nèi),追上這只遷民隊伍?!?br/>
“黃河南邊是匈奴人的軍隊,這只最快一天就能追上林游他們,”徐策在南岸的洛陽不遠標注了位置,“我們現(xiàn)在的情況就是,如果林游可以在一天之內(nèi)渡過河水,那么我們就能在北岸等匈奴人渡河追來,以逸待勞,如果抓住他們渡河的機會,全殲也是不可能?!?br/>
在古代,渡河是軍隊最危險的時候,尤其是只渡了一半時,很容易被夾擊,所以大軍渡河的地點一般都要絕對保密,以免被人截擊。
“問題是,林游能不能做到,”孟嵐對此表示存疑,“如果他不能在匈奴人過來前渡河,我們就得過去救他們,這樣麻煩的就是我們了。”
“所以,我有個提議,可以架浮橋。”徐策在河口處劃了一條線,“將船并排放到河面,以繩索連接,再放上木板,這樣就不用擔心黃河夜船不渡的問題,一夜定能走完?!?br/>
當年百萬雄師過大江,就是這么過的。
“要是被人火燒連營,那就麻煩了呢?!泵蠉拱櫭嫉?。
“行軍打仗哪有萬全的,”徐策認真道,“有別說此事有七成可能,哪怕只有三成機會,也可以一戰(zhàn)?!?br/>
“但哪里找這么多木板?”孟嵐指出問題的核心。
“沒有木板,但我?guī)Я司W(wǎng)。”徐策對她眨了眨眼睛,“先前阻蝗網(wǎng),如今庫存還多,連接重疊后,比木板更方便呢?!?br/>
……
浮橋最重要的就是兩岸要有足夠穩(wěn)定的固定物,好在渡口這些東西都有,而那些世族的車架都被堆砌捆綁起來,做為分擔拉力的保險。
于是,一座沒有護欄,遙遙晃晃、只有拉著繩子過去的浮橋在半天之內(nèi)被架好了,這里的黃河河面遠沒有長江那么遼闊,水面只有三百多米,渡河最大的敵人是恐懼——看著茫茫河水,在顛簸的船上和網(wǎng)上行走,幾乎所有人都是雙腿戰(zhàn)戰(zhàn),不敢上前。
面對這種走不動的,林游平靜地表示堵在浮橋上的,都推河里去。
于是當匈奴軍隊趕到時,正好看到上黨的渡船斬斷繩索,像一條長蟲,緩緩向下流漂去。
領(lǐng)兵的王子劉粲不甘心放走這只肥羊,準備在下游尋一處地方渡河,再做追擊——那些拖家?guī)Э诘娜?,肯定是跑不快的?br/>
……
但他們不知道,河水北岸幾乎都有徐策安排的斥候,上黨新產(chǎn)的望遠鏡立下大功,幾乎沒有耽擱地將呼延晏的渡河地尋到了。
于是,在劉粲渡過河水之時,還未來得及整頓軍陣,早以等候多時的徐策就已經(jīng)居高臨下,帶著三千鐵騎沖殺過來。
匈奴軍卒不過兩萬余人,若是能被調(diào)整好戰(zhàn)陣及時應對,未必沒有一爭之力。
奈何劉粲不過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作為王族的他更多的是來刷聲望,并不是什么大將,看到遠方轟隆而來,不知其數(shù)的鮮卑鐵騎,瞬間失了方寸,帶親衛(wèi)就逃上渡船,而他手下丟盔棄甲,不少士卒跟著逃亡到渡船上躲避,更多的士卒被裹脅著,讓后方想上渡船的士卒擠入冰冷的河水中,局面完全無法控制。
此戰(zhàn)持續(xù)的時間非常段,不到兩個時辰,大部分的匈奴士卒都棄兵投降,副首領(lǐng)呼延晏為王子斷后而被擒。
殘兵敗將們也加入了去上黨的大部隊——不過他們都很淡定,匈奴人都知道,上黨的俘虜最多被拉去做苦力挖礦,不會有什么生命危險,挖上三年就能被放回去,但很多人都不會回去,回去也會帶著家口投奔上黨,或者就成為上黨的粉絲,告訴別人那里過得是什么樣的好日子。
而匈奴大將呼延晏被擒后,被關(guān)在一間屋子里,忐忑之時,便看到一位漂亮的姑娘走進來。
“你好啊,呼延將軍,”那姑娘拉開胡椅,悠然坐下,“愿意幫個忙嗎?”
呼延晏小心戒備地看著這女子,沒有說話。
“不必緊張,只需要幫個小忙,我們就送你回平陽?!惫媚镂⑽⒁恍?,“你認識石勒吧?”
呼延晏不答,他當然認識石勒,先皇劉淵在位時,就非常看重石勒,今上劉聰更是拉攏他,親自加封石勒為征東大將軍、并州刺史、汲郡公,而石勒也不負所望,這兩個月,和他們一起進攻洛陽周圍的勢力,是非常重要的大將,至少比他重要。
“你們肯定有聯(lián)系石勒的暗語吧,”孟嵐一點也不心急,她素手沏茶水,眸光明亮,“這位大將帶著幾萬大軍過來,非常麻煩,我們需要裝成您治下敗軍的樣子,去下賬下求援呢?!?br/>
呼延晏的呼吸頓時粗重起來,整個人都暴躁了,狠狠地盯著這女人。
這種事情他是不能做的,做為王子劉粲的舅舅,他一但背叛,必然會牽連到自家親族。樂文小說網(wǎng)
孟嵐有些遺憾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大意是聽我們的,以后有您的好處,石勒又不是漢國嫡系,用他的一點損失換你的性命不是很好么?
呼延晏一臉冷漠,沒有一點要答應的意思,反而嘲笑孟嵐這種水平的貨色也敢來勸降他,未免可笑了些。
孟嵐沒有一點生氣的樣子,只是好言勸了兩句后,遺憾道:“看來將軍心意已決,我們只能換人來助了?!?br/>
說著,又讓帶他去見了一位客人。
那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小臉青白,縮在床上,似乎還冒著汗,似乎正在發(fā)燒。
他的外甥——上了船的王子劉粲并沒有跑掉,好像還落了水。
“這河水有些冰了,”孟嵐遺憾地表示,“最近藥品缺少,也不知這孩子能不能熬過高燒?!?br/>
……
孟嵐走出營帳時,呼延晏沒有被捆綁,但很乖巧地跟在她身邊,聆聽指示,一副我愿意合作的樣子。
徐策正好過來尋她,正好這時冷風吹過,姑娘微微一顫。
瞬間,他福至心靈,主動上前給姑娘披上細羊絨織成的披風,細致地系上。
林游路過看到,撇了撇嘴,不悅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