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玩火之舉
整個白天,華夏遠航艦隊的戰(zhàn)斗機都在空中徘徊,最少的時候都有四架。?</br>
到了下午,華夏遠航艦隊還一次出動了數(shù)十架艦載戰(zhàn)斗機,只是被東部艦隊的對空搜索雷達探測到J-15B就過了三十架。在此期間,東部艦隊再次受到電磁干擾,所有戰(zhàn)艦的對空搜索雷達都成了擺設。莫尼尼很清楚,這是華夏遠航艦隊把東部艦隊當成了進行打擊訓練的靶子。</br>
當然,莫尼尼什么都沒有做,別說讓戰(zhàn)斗機升空,連艦載直升機都留在戰(zhàn)艦上。</br>
他的任務是來盯住華夏遠航艦隊,而不是來攻擊華夏遠航艦隊。當然,莫尼尼沒有忘記最重要的事情,匯報生的這些事情。在他看來,讓上面知道東部艦隊的處境,至少能夠讓那些頭腦熱的決策者知道,東部艦隊根本就不是華夏遠航艦隊的對手,也就不會貿然做出攻擊決定。</br>
莫尼尼匯報的情況,經海軍司令部直接送到了總理府。</br>
與莫尼尼一樣,辛迪也把華夏遠航艦隊的所做所為看成了羞辱,不止是對白象海軍,而是對整個白象國的羞辱。</br>
用“盛氣凌人”來形容也不為過。</br>
當然,辛迪不會漢語,自然不會想到這個成語。</br>
由他主持召開的政府會議已經持續(xù)了一天,雖然參會官員早已疲憊不堪,但是沒有人敢提出休會。</br>
辛迪不是要折磨這些可憐的部長官員,而是在等待。</br>
到傍晚的時候,“卡爾瓦里”號已經向東南方向航行了一百多海里,這也是由aIp系統(tǒng)推進在十多個小時內能夠跑出的最遠距離。阿佳吉爾少校沒使用蓄電池,因為蓄電池的電能是留著保命的。</br>
收到長波電臺來的電報后,“卡爾瓦里”號立即上浮到潛望鏡深度,把衛(wèi)星通信天線伸出了水面。</br>
反潛巡邏機已經現(xiàn)了從巽他海峽進入印度洋的華夏運輸船,確實有兩艘,而且確實由兩艘o54a型護衛(wèi)艦掩護。這四艘艦船,正以十六節(jié)的度向錫蘭航行,最快要到明天上午才能跟繞過尼科巴群島的華夏遠航艦隊會合。如果華夏遠航艦隊選擇最短航線,也就是從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中間穿過,要到明天晚上才能跟運輸船會合。按照海軍司令部的命令,“卡爾瓦里”號必須在天亮前,最好能在上半夜逼近運輸船,并且占據(jù)有利的位置,然后等待下一步指示。</br>
下一步指示是什么?</br>
阿佳吉爾少校沒有多想,他讓航海長設定了一條最理想的航線。按照這條航線,“卡爾瓦里”號將在明天凌晨一點左右遭遇運輸船隊,而且最近距離不過十千米,在魚雷的理想射程之內。</br>
在“卡爾瓦里”號轉向之后,阿佳吉爾把軍官召集了起來,商討了伏擊戰(zhàn)術。</br>
其實,沒什么好商討的。</br>
雖然“卡爾瓦里”號攜帶了四枚“布拉莫斯”反艦導彈,但是沒有絕對必要,阿佳吉爾不會使用這些反艦導彈。不是說反艦導彈昂貴,而是使用反艦導彈必然會讓潛艇暴露。如果能夠一舉擊沉護航的兩艘護衛(wèi)艦,那還沒什么問題。如果沒有辦到,那么“卡爾瓦里”號必然遭到護衛(wèi)艦攻擊。</br>
顯然,四枚反艦導彈對付兩艘護衛(wèi)艦,把握不是很大。</br>
使用魚雷的話,更有把握。</br>
“卡爾瓦里”號有六具魚雷射管,一次最多能夠射六條重型魚雷。哪怕保留兩條魚雷,也能一次射四條魚雷。只要是突然襲擊,那么四條魚雷肯定能夠擊沉兩艘護衛(wèi)艦,即便只能重創(chuàng)兩艘護衛(wèi)艦,使其喪失作戰(zhàn)能力。沒有了護衛(wèi)艦的威脅,“卡爾瓦里”號就能夠不急不慌的收拾掉兩艘運輸船。</br>
戰(zhàn)術很簡單,就是先攻擊兩艘護衛(wèi)艦,然后攻擊兩艘運輸船。</br>
做好安排,阿佳吉爾才下令開晚飯。</br>
與其他戰(zhàn)艦一樣,潛艇上的餐廳也分為軍官餐廳與士兵餐廳,只是受空間限制,軍官餐廳也是會議室與娛樂室。</br>
晚餐很豐盛,有在潛艇上難得一見的新鮮水果。當然,算不上新鮮,都是冷藏保存的水果。這次,連士兵都受到了有待,也品嘗到了以往根本不要指望的新鮮蔬菜。至于什么魚肉類的是應有盡有,而且管飽。</br>
隨后,阿佳吉爾還組織播放了一部電影,讓輪休官兵得到放松。</br>
雖然他沒有明說,但是知道這次任務的軍官都很清楚,艇長破了例,也許是擔心沒有下一頓晚餐了。</br>
阿佳吉爾確實有這樣的擔心,不過他害怕的不是那兩艘護衛(wèi)艦,而是至今沒有出現(xiàn)的華夏潛艇。在海軍司令部來的電報中,沒有提到華夏潛艇,只提到東部艦隊在安達曼海與華夏遠航艦隊遭遇,還進行了空中對抗。似乎遠道而來的只有那些在水面上航行的戰(zhàn)艦,沒有潛伏在海面下的潛艇。</br>
怎么可能!?</br>
要知道,任何一支航母戰(zhàn)斗群里都有潛艇,而且最好是攻擊核潛艇。</br>
別說華夏海軍有十多艘攻擊核潛艇,白象海軍只有兩艘攻擊核潛艇,也長期讓租借的那艘跟“維克拉馬迪亞”號一起行動。只是受到租借合同限制,所以那艘“阿庫拉”級才沒有跟隨東部艦隊去安達曼海。按照阿佳吉爾判斷,海軍肯定安排了其他潛艇去協(xié)助掩護東部艦隊,只是受航限制,沒有能夠跟上東部艦隊。</br>
問題是,顯然不能由此認為華夏海軍沒有出動攻擊核潛艇。</br>
如果有,那有幾艘,而且在哪里?</br>
關鍵是,會不會有一艘攻擊核潛艇在海面下掩護運輸船?</br>
雖然運輸船的十六節(jié)航,過了幾乎所有常規(guī)潛艇的最大水面航,但是對攻擊核潛艇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br>
還有,o95型的最大安靜航就是十六節(jié)。</br>
這只是巧合,還是說故意安排?</br>
想到這些問題,阿佳吉爾不擔心才是怪事。</br>
當然,他也只是擔心。</br>
雖然在電報中,海軍司令部只是提到東部艦隊與華夏遠航艦隊遭遇,而且進行了空中對抗,沒說清楚具體情況,但是阿佳吉爾知道,以海軍司令部的一慣作風,如果東部艦隊在對抗中占了上風,就肯定會在電報中提到,以此提振軍心士氣,只有在對抗中落于下風,才會一筆帶過。</br>
如果東部艦隊沒有占到便宜,甚至遭到全面壓制,阿佳吉爾就有理由相信,上面那些做決定的大人物不會貿然下達攻擊命令。原因就是,讓“卡爾瓦里”號擊沉兩艘運輸艦,等于葬送整個東部艦隊。</br>
不管是算當前的小賬,還是算長遠的大賬,這都是很不劃算的買賣。</br>
或許,上面只是讓“卡爾瓦里”號去證明白象海軍有能力阻止兩艘運輸船,以此迫使兩艘運輸船轉向返航。</br>
幾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br>
航海長過來的時候,阿佳吉爾正把寫好的信放入保險柜。</br>
距離預定的伏擊地點還有大約一個小時的航程,海軍司令部再次來電報,準確說是一道簡短的命令。</br>
在迫近華夏運輸船之后,完成攻擊前的準備工作,證明自身存在,迫使華夏運輸船轉向返航。</br>
與阿佳吉爾猜測的一樣,他的任務只是去威脅那兩艘運輸船。</br>
只是,阿佳吉爾同樣知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因為要達到目的就必須讓運輸船知道“卡爾瓦里”號的存在。問題是,運輸船是民用船只,沒有聲納,能現(xiàn)“卡爾瓦里”號的是護衛(wèi)艦。那么,在現(xiàn)了“卡爾瓦里”號之后,那兩艘護衛(wèi)艦是帶著運輸船返航,還是說派出反潛直升機?</br>
阿佳吉爾不知道會出現(xiàn)哪一種情況,而且就算知道了也沒什么意義。</br>
命令很清楚,“卡爾瓦里”號先得逼近運輸船,然后在魚雷射程范圍之內用主動聲納跟伴隨的護衛(wèi)艦打招呼。</br>
至于接下來做什么,命令中沒有提到。</br>
讓航海長去下達戰(zhàn)備命令之后,阿佳吉爾又等了十多分鐘才去了指揮中心。</br>
此時,白象總理府。</br>
給“卡爾瓦里”號的命令由辛迪親自下達,與查拉丁沒有什么關系。當然,辛迪沒有忘記告訴查拉丁,潛艇只是去威脅運輸船,而不是起攻擊,因此沒有他的直接命令,潛艇絕不能起攻擊。</br>
辛迪這么做,也是無奈之舉。</br>
很簡單,他已經用掉了其他所有牌,這是最后一張。在他看來,如果“卡爾瓦里”號的威脅產生了效果,自然再好不過。哪怕沒產生效果,也具有一定的警告價值,讓華夏當局有所顧忌。</br>
可以說,現(xiàn)在的辛迪就像是一個即將輸?shù)糇詈笠粔K籌碼的賭徒。雖然知道最后一把也是輸,但是在輸?shù)糇詈笠粔K籌碼之前,依然抱著翻本的幻想。更何況,已經輸了那么多,再輸一次又有何妨?</br>
所幸的是,辛迪沒有忘記最關鍵的事情。</br>
他是在賭,不過不是在賭命。</br>
在讓海軍司令部給“卡爾瓦里”號下達了命令之后,辛迪回到辦公室,撥通里伊萬國總統(tǒng)的熱線電話。</br>
如果說,有誰能夠在最后關頭阻止華夏元斷然采取行動,那就只有伊萬國總統(tǒng)。</br>
辛迪知道自己在玩火,也知道局勢很可能會失去控制,所以必須在此之前讓救火員做好準備。</br>
顯然,伊萬國總統(tǒng)就是救火員。8</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