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jié) 隊友
,最快更新戰(zhàn)太平 !
欽差大臣李星沅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了。他本來早就已經(jīng)辭官回家養(yǎng)病,咸豐皇帝讓他擔(dān)任欽差大臣是趕鴨子上架,到了廣西又攤上文物不和的爛事。他固然是欽差大臣,可偏偏周天爵和向榮這一文一武都是名聲在外的老臣宿將,真吵起來誰也不買他的帳。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要是林文忠公在此,他會如何處理?李大人這個欽差大臣的位置本來是林文忠公則徐的。道光皇帝刻薄寡思昏聵無能,林大人主持虎門銷煙,乃是為國為民的好事,惹來了洋夷那也是實行禁煙國策導(dǎo)致的必然后果。可是洋人一來,欺軟怕硬的道光看見打不贏這些海外來的混球,就把林大人貶謫到伊犁吃沙子去了。天可憐見,林則徐到底犯了什么錯,難道因為打不過洋人就把自己的良臣丟到邊疆么?
這可是你道光朝最有能力的大臣啊,他為你整理河道,黃河安穩(wěn)則運河無憂,讓江南的漕糧能滋養(yǎng)你的didu。他為你整軍練武,為國銷煙,不讓國家銀本流失,廣東上下參與走私煙土的官僚那么多,他不去老實的同流合污,一心為國做事就落得這樣的下場?英夷在廣東不能得手,轉(zhuǎn)道向北,浙江巡撫滿人烏爾恭不修戰(zhàn)守讓洋人收拾一番,直隸總督滿人琦善更是干出了勞軍的昏聵招數(shù)??勺詈竽兀苛謩t徐貶謫伊犁,琦善割地賠款之后依舊高官厚祿。道光啊,你昏聵的如同宋高宗么?
漢軍機王鼎以死為諫,要起復(fù)林則徐。滿軍機穆彰阿玩弄手段,直接把他的折子“漂沒”了。穆彰阿做出遮蓋一位軍機死諫的大事,卻從來沒收到過處罰。不得不讓人懷疑,林則徐貶謫伊犁,到底有幾分出自道光的意思。莫不是皇帝自己就希望林則徐這樣有能力的漢人在邊疆度過余生呢?李星沅每每想到這一層就不敢再想下去了。
滿州天子對他們這些漢官就是刻薄寡恩,六部里的漢尚書漢侍郎哪個不是兩榜出身的進士?還不是要對那些筆貼式出身的滿尚書滿侍郎唯唯諾諾,老老實實的做個泥胎木偶。下面的督撫里也是滿人多過漢人,他們平ri太平歲月還能作威作福,一碰見棘手的大事還是要讓漢人干員來擦屁股。廣西匪亂坐大,道光皇帝就想起在伊犁已經(jīng)吃了熬過了人生中九年黃金歲月的林則徐了??墒悄怯秩绾??在邊疆度過了九年時光的林大人已經(jīng)沒有能力再為帝國分憂解難了。要是廣西匪勢大難制,那就是道光你咎由自?。?br/>
李大人長舒一口氣,將心中這點不能說出來的話在隱藏起來。他之所以回家養(yǎng)病,除了身體的確不好外,未嘗沒有被這些滿洲第一規(guī)則弄惡心了的因素。不過當(dāng)前最重要的就是剿滅已經(jīng)勢大的長毛發(fā)匪,至于宦海牢sāo還是收起來吧。當(dāng)今皇帝畢竟是道光的種,誰知道他會不會學(xué)他爹,最后把自己丟到伊犁去吃沙子。他拿起向榮的捷報,慢慢看了起來。
“……臣榮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李大人彈了彈向榮的折子,飲了一口老家的山茶,瞇上了眼睛。這是李密《陳情表》最后結(jié)尾的段子,向榮既然用上了奏折里抖包袱的小手段,可見他在大黃江口肯定是立了功,不然也不會用裝粗坯的手段來討好皇帝。能打勝仗的粗坯和諱敗為勝的粗坯那可是不同概念,前者是猛張飛,后者要千刀萬剮。
看來向榮是贏了啊,李星沅心情頗好,在向榮和周天爵的剿匪方略之爭里,他是隱隱向著向榮的。向榮壓制住了周天爵,對他也是有好處的。心情變好的李大人又飲一口家鄉(xiāng)的山茶。
好茶啊,李大人閉目陶醉一會?!靶薜厉|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毙良谲幮挠屑覈?,我已是老病殘軀無用之身了。平定發(fā)匪之后,我就能回鄉(xiāng)養(yǎng)老了。
太平軍因為蓄發(fā)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已經(jīng)從普通的教匪上升到成了擁有專有名詞的發(fā)匪了。
李星沅又拿起一份公文,這是廣西巡撫衙門發(fā)過來的。“……引兵會剿粵匪……”周天爵這個那個老匹夫又要干什么?他要去搶功了吧?
欽差大臣一眼就看穿了周天爵的小算盤,眼見向榮立了戰(zhàn)功,廣西巡撫也坐不下去了。要是讓向榮一個人拿下這剿匪大功,就算速剿戰(zhàn)略是周天爵提出來的,昏聵的朝廷也會照顧向榮的感情好好收拾收拾周大人。也難怪周天爵在柳州呆不住啊。
李星沅搖了搖頭,周天爵愿意率領(lǐng)他的撫標(biāo)去前線是好事,撫標(biāo)是一省綠營之jing華,戰(zhàn)斗力最強,周天爵到前線能提高清軍的實力,對剿匪大局來說是不能再好的好事。他是欽差大臣,不是向榮的恩主,只要對剿匪有利的事情他都贊成,他是絕對不會為了向榮的功名利祿耽誤大事的。
放下周天爵的公文,李星沅又拿起一份公文,這份公文是廣西右江分巡道穆?lián)P阿發(fā)來的。這位滿洲老姓鈕祜祿的穆大人沒有在他分巡道駐地柳州歇著,讓周天爵攆到了潯州城盯著給平南大黃江口綠營的后勤供應(yīng)去了。結(jié)果還真讓他蹲出了名堂,好幾份重要的軍情都是從他這里轉(zhuǎn)到李星沅這里來的。李星沅還聽說這位穆大人有一位姑娘進了宮,據(jù)說還挺受皇上賞識,他打算結(jié)個善緣,讓這位穆大人往上走一走。反正他李某人干完欽差就要回家養(yǎng)病去了,管那么多作甚。
“……發(fā)匪自大黃江口逆流而下,裹挾民壯船只,不下十萬眾,兵鋒已至潯州城下,職等泣血上書,萬望明公……”
十萬眾,這穆大人吹牛不打草稿嗎?真以為廣西老百姓吃土就能活,從大黃江口到潯州就那么一段路,發(fā)匪去哪里裹挾十萬人,他們能多湊出來五六千就不錯了。這滿洲人就是喜歡侃大山,十萬人都出來了。李大人接著看。自大黃江口逆流南下……發(fā)匪剛吃了敗仗,知道退回大山之中就是被圍剿的死局,向榮又在東面的平南縣城攔截他們,所以就南下潯州。
李星沅命幕僚拿過廣西全省輿圖仔細看了看,忽然想起了什么,趕緊翻了翻過去的公文,然后開口說:“將這份公文轉(zhuǎn)發(fā)周巡撫那里,讓他走水路大藤峽去潯州,潯州兵力大部分都跟著向帥去了大黃江口。要是讓發(fā)匪攻下潯州那可就不得了了!”
楊秀清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名叫愛新覺羅·奕詝的好隊友,年輕的咸豐皇帝固然派出了手上的全明星陣容,但是李星沅,周天爵,向榮三人都沒有在兩廣任職的經(jīng)歷,對兩廣之間的糧食貿(mào)易沒有任何概念。他們對于軍事策略都很了解,也jing通政務(wù)。不過對他們來說,軍事就是沙場交鋒殺賊,政治斗爭就是在人事上斗個你死我活,“一切軍事戰(zhàn)略應(yīng)當(dāng)服務(wù)于政治戰(zhàn)略”這種東西根本就不曾在他們腦海里存在過。
清廷的全明星陣容里沒有一人對兩廣事物有深入了解,本來熟知兩廣故事的林則徐又因為道光皇帝的貶謫還未到任就因病去世。可以說楊秀清兩廣變sè的計劃,在道光和咸豐父子二人的輔助下已經(jīng)無可阻擋的開始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