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嫻姑娘買筆書院門 睿小伙拔刀興慶宮4
唐代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繁榮時期,在唐代書法藝苑中,名家輩出,時有杰作。歐陽洵、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各創(chuàng)一體,歐陽通、徐浩、史維則、懷素等也都是一代名家。
歐陽通書寫的《道因法師碑》,與其父歐陽詢的《皇甫誕碑》很相近,結構嚴謹,書法險勁,均是值得珍視的書法名碑;顏真卿的《顏勤禮碑》、《顏家廟碑》、《多寶塔感應碑》等,氣勢雄渾,蒼勁有力,是標準的“顏體”佳作;柳公權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筆力遒美瘦挺,勁如削竹,結構峻整,神足韻勝,是“柳體”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品;唐代懷仁和尚歷經二十四年,從王羲之遺留的墨跡中選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則更是膾炙人口的珍品;著名草書家懷素的《千字文》,筆意奔放,流利灑脫,殊為難得。
此外,宋起佶的《大觀圣作之碑》(瘦金體)和清代翻刻的《宋淳化密閣貼》,還有刻有外國文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等,也都是稀有的寶物。
蘇青到底還是喜歡書法,每每看到仔細處,便在碑前佇立良久,也不管身邊的姚遠了。姚遠不懂書法,然而卻喜歡歷史,所以跟在蘇青后邊,不光看石碑,還上下欣賞碑廊、碑室和碑亭,倒也不覺得乏味,但是東張西望間總不離蘇青左右。
堪堪到了中午,蘇青竟連三分之一的石碑還沒有看完,姚遠的肚子卻已經胃響腸鳴了。姚遠指著一塊石碑上的幾個字,問蘇青:“這念什么字?”
蘇青答道:“鐘鳴鼎食,你不認識嗎?”
“我現在看著這些石碑都像大鍋盔(一種厚面餅),恨不得咬上幾口,眼都花了,哪兒還能認得字啊?鐘鳴鼎食的意思是不是說敲著鐘該吃飯了?”姚遠嬉皮笑臉地說道。
“嘻嘻,去你的,又胡說八道,肚子餓了就直說唄。那咱們去吃飯吧,反正今天肯定是看不完了。”蘇青看起來有點兒戀戀不舍。
“沒錯,你這種看法,到天黑也看不完,下次咱再來,帶上水壺,再背上十個肉夾饃,就不用著急了。”姚遠說著已經開始轉身。
旁邊的一對外地情侶游客聽到了倆孩子的對話,都忍不住抿嘴。
待姚遠他們走開,女人才對男人說道:“你看人家那孩子,多會哄女孩兒,比你強多了。”
姚遠倆人走出書院門,來到南大街上,蘇青卻無所適從了,問道:“咱們去哪吃飯呀?”
“你累不累?”姚遠反問了一句。
“還可以。”
“那咱走著去北大街吧,那邊兒吃的東西多。”姚遠跟蘇青商量道。
“好吧,聽你的。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呀?是不是經常來亂逛呀?”蘇青有了疑問。
“天天在院子里還不得傻了?行千里路,讀萬卷書,逛逛老城才幾里地啊。你就知道個上海老城隍廟,放著跟前兒的北大街都不知道,可憐不可憐?”姚遠又開始逗蘇青,還含有擠兌的味道。
“你才可憐呢。”蘇青除了嘴硬,卻說不出別的道理。
南大街并不很長,一會兒倆人就走到了鐘樓。姚遠一眼看見了老字號“同盛祥”,問蘇青道:“你沒吃過羊肉泡饃吧?同盛祥是最有名的,咱吃這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