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藏天性人格漸雙面 傷心肝密謀離西京4
王老師的手沒有敲到姚遠的頭上,而是變成了巴掌,在姚遠的屁股上不輕不重地拍了一下,說道:“我把你個姚遠啊,走吧,下次再搗亂,咱新帳老帳一塊兒算,看我不敲爛你的頭。”
這次事情過后,姚遠在學校的表現(xiàn),真的像變了一個人,每次有了搗蛋的沖動,姚遠都會先停頓一下,不會馬上付諸行動。而在這種停頓之中,姚遠會想一想有什么后果,會不會有什么麻煩,對得起對不起高老師。習慣都是一點一點養(yǎng)成的,這種有點“瞻前顧后”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從此開始伴隨姚遠的成長,學習和工作。這一年,姚遠剛剛十一歲。
十一歲的男孩子,精力是過剩的。姚遠在學校不搗蛋了,回家更不敢造次,在家屬院里玩耍,也不敢太出格,因為姚會學不管從哪個渠道如果知道了兒子的“不紳士”行為,回家都是要收拾姚遠的,輕則不讓吃飯,重則一頓巴掌。姚會學也從“管教”兒子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得男人的尊嚴和“教子有方”的名聲。
姚遠天性里有“賭”的基因,這種基因可能來自于祖父或者外祖父家族的某位上上輩人,絕對不會是來自于姚會學。姚會學不屑于賭,或者說不敢于賭更確切,這個男人的性格里真正缺乏的是賭性,雄性和豪性,所以姚會學才會鐘情于小橋流水人家的所謂江南精致生活,把所有的精力幾乎都用到了收拾小屋,打扮妻子和“教育”兒子上。姚會學意識不到自己已經(jīng)不像個真正的男人,反而怎么看姚遠都不順眼,覺得兒子一點兒都不肖自己,如果不修正這個有點野性的兒子,絕對是對不起祖宗的。
姚遠在學校里逐漸成了好孩子,調(diào)皮搗蛋的情況越來越少,姚遠這是在主動管束自己,因為他不想再對不起高老師。在家里,姚遠早就成了一個蔫孩子,姚遠不得不從任何細微的末節(jié)處壓抑自己,因為迫于父親姚會學的威勢。
但是基因里的東西是難以改變的,姚遠基因里賭的成分,暫時就表現(xiàn)在了游戲上。
有兩項游戲是姚遠最喜歡的,都跟賭沾邊兒。一是方寶,就是用紙疊成兩寸見方的方塊,放在地上互相扇拍,只要把對方的方寶扇翻了面,就算贏了,對方的這張方寶就歸自己了。這個游戲光有力氣還不行,更需要一種技巧,實際上是體力加技巧的較量。
另一項游戲是彈玻璃球兒,這更是一種腦力和技巧的組合。彈球兒有一類玩兒法是不計輸贏的,俗稱叫吃肉的,你崩我我崩你,姚遠從來不玩兒,而且一點兒興趣也沒有。姚遠只玩兒打鍋的,是一種論輸贏的玩兒法。就是在地上畫一個可大可小的方塊兒----鍋,所有參與游戲的孩子提前商量好,每人放進鍋里相同數(shù)目和品質(zhì)的玻璃球兒,然后大家依次用手子兒從鍋里往外彈,打出鍋的就暫時歸自己。但是手子兒如果留在鍋里了,叫定鍋,等于死了,不但本人結(jié)束了這一盤的游戲,而且還要把剛才暫時歸自己的玻璃球兒都吐出來,重新放在鍋里,由剩下的孩子們繼續(xù)彈。當鍋里只剩下一個球兒時,可以選擇主動放棄游戲,這樣,前邊暫時歸自己的,就徹底歸自己了。也可以選擇手子兒之間互相崩,被崩到的叫做被槍斃了,也要退出游戲而且吐出先前暫時歸自己的玻璃球兒。依次往復,直到除了定鍋的,退出的和被槍斃的,只剩下一個人時,一盤兒游戲就算結(jié)束了。
姚遠彈球兒彈得準,而且懂得審時度勢,適時地放棄,所以玩兒這種打鍋的游戲總是贏多輸少,漸漸地成了“大款”,而且“賭名”遠揚,別的院子的孩子,也有慕名來找姚遠較量的。
一來二去,姚會學知道了兒子的“惡行”,說兒子這么小就開始賭博,長大了還能有個好?于是勒令姚遠從此不能再玩兒這種游戲,而且逼著姚遠把贏來的一千多個玻璃球兒全部扔掉。讓一個孩子扔掉自己喜愛的玩物,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何況姚遠沒有哥哥姐姐,這堆“財富”都是自己一個一個贏回來的,殊為不易。姚遠向父親保證以后不再玩兒了,試圖企求姚會學允許把這些玻璃球兒留下,但是姚會學不同意,說斬草就要除根,既然以后不玩兒了,留著也沒用。
姚會學給姚遠兩個選擇:一,自己當面扔掉;二,姚遠自己不扔,那么姚會學去扔,代價是姚遠晚上不許吃飯。
姚遠無論如何自己舍不得扔掉自己的玻璃球兒,默不作聲。姚會學等得不耐煩了,自己抱起裝著玻璃球兒的木盒子下樓扔進了垃圾堆。姚遠追到樓道里,看見樓下孩子們在垃圾堆里瘋搶自己的玻璃球兒,心里疼得要流血。
晚上,姚遠照例不許吃飯,站在墻角反思。看著姚會學和應繼紅帶著小妹妹一起吃晚飯,姚遠突然萌生了殺掉姚會學的想法,這個想法把姚遠自己也嚇了一跳,奇怪自己怎么會有這樣的沖動。
夜里,姚遠做了一個夢:姚會學一家子都在一個湖邊,周圍沒有別的人,小妹妹在湖邊的草地里玩耍,姚會學和應繼紅坐在一起聊天,惟獨讓姚遠在湖邊洗被單。姚遠洗著洗著,突然從水里撿到一把斧頭,寒光閃閃,锃明瓦亮,姚遠抄起斧頭,回頭看看,姚會學和應繼紅正背對著自己。姚遠悄無聲息地走到他們背后,舉起斧頭用力劈下,可是腳下一空,不知怎么就掉進了湖里。姚遠一驚,醒了,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下的褥子又濕了。
第二天,孩子們見到姚遠,多少有點兒不自然,大約是很多人撿了姚遠彈球兒的緣故。姚會學則再次從一些大人們的贊揚聲中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感。
一連幾天,姚遠蔫蔫地不說話,放學后也不參加任何游戲,總是找個沒人的地方發(fā)呆,姚遠給自己設計了一整套離家出走的方案。